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生物反馈仪的保护壳体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0:18: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置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反馈仪的保护壳体。


背景技术:

2.生物反馈仪采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一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正常和异常的生理信号,这些生理信号能反映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生物反馈仪把这些生理信号有选择性地放大成听觉或视觉信号,然后反馈给病人。专业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治疗步骤,帮助患者逐步了解原来他不能感知的肌体状况的变化过程,学会自我调节内部的心理生理变化,达到治疗和预防特定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仪可以反馈给人的信息包括肌肉的紧张程度、皮肤的表面温度、脑电波活动、皮肤的导电量、血压、心率等。
3.现有技术中,生物反馈仪的电路板通常是直接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与壳体固定连接。由于需要将电路板直接放置在壳体的内部,导致电路板放置到壳体的内部后不方便取出,不方便电路板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反馈仪的保护壳体,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是直接放置在壳体内部,导致电路板不方便取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生物反馈仪的保护壳体,包括内壳、外壳以及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内壳中并连接有数据传输接口;外壳套设覆盖在内壳整体,且对应数据传输接口处设置有开口;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且对应数据传输接口处设置有开口;
7.在内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限位柱和伸缩柱;其中,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板上,限位柱设置在内壳的侧壁上;电路板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柱对应的凹槽;伸缩柱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内壳的底部,伸缩柱的另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8.限位柱的内部设置有通槽,通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在限位柱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包括挡块和转动部,挡块与转动部固定连接,且转动部设置在转动柱上,在限位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挡块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安装孔配合的通孔,安装孔和通孔用于安装螺栓,螺栓用于固定连接安装板和电路板。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壳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在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对应的限位槽。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壳的背侧还设置有伸缩带。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带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用于连接外壳和内壳外壳。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的端部设置有卡扣,连接柱设置有4个,4个连接柱均匀
设置在外壳的两侧,在内壳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柱包括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其中,第一伸缩柱滑动设置在第二伸缩柱的内部。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之间设置有弹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内壳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柱,通过限位柱对安装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板在内壳的内部晃动,且在限位柱上还设置有活动块,通过活动块中的挡块对电路板和安装板进行阻挡,使电路板固定设置在内壳的内部,进一步的提高了电路板的安装强度,提高了电路板的安装可靠度。
19.电路板设置在内壳中,且将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板上,在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柱,通过伸缩柱将安装板直接顶出,方便了电路板的取出,进而方便了对电路板的维修和安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壳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记:100-内壳,200-外壳,300-安装板,400-限位柱,500-伸缩柱,600-通槽,700-转动柱,800-活动块,900-限位凸台,110-伸缩带,111-连接柱,112-卡扣,113-弹簧,114-开口,115-安装孔,116-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生物反馈仪的保护壳体,包括内壳100、外壳200以及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内壳100中并连接有数据传输接口;外壳200套设在内壳100的外部,且对应数据传输接口处设置有开口114;
30.如图2所示,在内壳10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300、限位柱400和伸缩柱500;其中,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板300上,限位柱400设置在内壳100的侧壁上;电路板和安装板300上设置有与限位柱400对应的凹槽;伸缩柱50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内壳100的底部,伸缩柱500的另一端与安装板300固定连接;
31.限位柱400的内部设置有通槽600,通槽60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700;在限位柱400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800,活动块800包括挡块和转动部,挡块与转动部固定连接,且转动部
设置在转动柱700上,在限位柱400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挡块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
3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内壳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柱400,通过限位柱400对安装板300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板300在内壳100的内部晃动,且在限位柱400上还设置有活动块800,通过活动块800中的挡块对电路板和安装板300进行阻挡,使电路板固定设置在内壳100的内部,进一步的提高了电路板的安装强度,提高了电路板的安装可靠度。
33.电路板设置在内壳100中,且将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板300上,在安装板300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柱500,通过伸缩柱500将安装板300直接顶出,方便了电路板的取出,进而方便了对电路板的维修和安装。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细化。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安装板300上设置有安装孔115,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安装孔115配合的通孔,安装孔115和通孔用于安装螺栓,螺栓用于固定连接安装板300和电路板;在内壳100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900,在外壳20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900对应的限位槽。
36.进一步的,通过螺栓将电路板和安装板300固定连接,使电路板和安装板300的连接更为稳定。
37.在内壳100的背侧还设置有伸缩带110;伸缩带110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38.进一步的,通过在内部的背侧设置伸缩带110,通过弹性材料制作的伸缩带110方便使用者拿持,方便了生物反馈仪的使用。
39.进一步的,伸缩带1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例如橡皮筋。
40.在外壳2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接柱111,连接柱111用于连接外壳200和内壳100;连接柱111的端部设置有卡扣112,连接柱111设置有4个,4个连接柱111均匀设置在外壳200的两侧;在内壳100上设置有与卡扣112配合的卡槽。
41.进一步的,在连接柱111的端部设置有卡扣112,在内壳100上设置有与卡扣112配合的卡槽,通过卡扣112与卡槽的配合,将外壳200与内壳100连接。
42.伸缩柱500包括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其中,第一伸缩柱500滑动设置在第二伸缩柱的内部;第一伸缩柱500和第二伸缩柱之间设置有弹簧113。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安装板300上,通过下压安装板300,使安装板300压缩伸缩柱500,当安装板300向下压缩一定距离后(如2cm),再转动设置在限位柱400内的活动块800,使活动块800的挡块对电路板和安装板300起到限位作用,使电路板和安装板300固定在内壳100的内部。
44.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维护时,打开外壳200,转动活动块800的挡块,使挡块解除对电路板和安装板300的限位,安装板300和电路板在伸缩柱500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方便了电路板的取出。
45.实施例三
46.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细化。进一步的,外壳200整体为软性材料制成的可弹性变形结构,且覆盖内壳100中延伸出的控制按键;或者所述外壳200上部、中部和下部至少一处设有可弹性变形的软按键,与内壳100中延伸出的控制按键对应。
47.进一步的,软性材料为橡胶材料,例如硅胶。
48.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装壳体的使用,在外壳2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握持的弧
形槽116,弧形槽116设置有4道。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