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节能型余热回收的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06:51: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节能型余热回收的石墨化炉。


背景技术:

2.石墨化炉是用于高温处理炭材料焙烧品,使无定形碳的乱层结构在高温下向有序的石墨晶体结构进行转化及提纯材料的加工步骤中所用到的装置,现有的石墨化炉多带有在线温度监测系统,方便实时控制炉内的温度,以维持石墨化炉高达2800℃的使用温度,有利于实现石墨化炉高效率加工,同时可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3.然而,虽然加工过程中可通过精确控温实现节能的目的,但加工完成后,在石墨化炉的冷却阶段,现有的自然冷却法或包含注水冷却法在内的强制冷却法均会使大量可被回收利用的热量流失,针对此问题,可以提出一种新型石墨化炉,通过回收石墨化炉的余热提升对热量的利用率,有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有节能型余热回收的石墨化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墨化炉加工完成后的热量流失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带有节能型余热回收的石墨化炉,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座,外壳的腔内设置有隔断罩,隔断罩的腔内设置有高温炉,隔断罩配合高温炉形成封闭的换热腔,隔断罩配合外壳形成封闭的气腔,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均匀分布的第二管道,所有的第二管道均与第一管道固定连接且连通,第二管道的底部贯穿外壳和隔断罩且第二管道与换热腔连通,外壳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排液管的顶部贯穿外壳和隔断罩且排液管与换热腔联通,外壳的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贯穿外壳且与气腔连通,高温炉的内腔与气腔通过输气管连通,气腔内设置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搅拌件;
7.搅拌件包括支杆和扇叶,支杆贯穿隔断罩且与隔断罩转动连接,支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扇叶,两组扇叶分别位于气腔内和换热腔内,每组扇叶的组内均包含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扇叶。
8.优选的,高温炉的外壁呈波浪形结构,第二管道均位于波浪形结构凸起处的顶部。
9.优选的,气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外壳和隔断罩均固定连接且将气腔分隔呈上腔室和下腔室两部分,下腔室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下腔室分隔呈若干个相同的气道且气道,气道的两端均呈开口结构且所有的气道均连通。
10.优选的,气道与单组的搅拌件一一对应,每组搅拌件的组内均包含有若干个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搅拌件且与气道相对应的搅拌件均位于气道内。
11.优选的,搅拌件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的一侧呈开口且另一侧表壁与邻近
的第一隔板相贴合并固定连接,支撑套的内侧表壁呈与扇叶相配合的弧形结构。
12.优选的,扇叶的外侧设置有转辊,转辊与扇叶转动连接,转辊的外壁与支撑套的外壁可贴合。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向第一管道内注入换热介质后,换热介质可进入换热腔腔,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可进入气腔内,换热介质即可在流动过程中回收气体和高温炉内的残余热量,与此同时,高温气体还可在流动过程中带动搅拌件转动,提升热交换效率,以上改进综合实现了石墨化炉的余热回收,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15.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多个第一隔板配合形成的气道可以缩窄气体流通路径的空间,配合支撑套可以进一步缩窄空间,有利于增大气流冲击力以带动搅拌件转动,实现搅拌换热介质,提升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示图;
19.图2为外壳以及内部结构侧视剖示图;
20.图3为搅拌件、支撑套以及第一隔板俯视配合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2、隔断罩;3、高温炉;4、气腔;5、上腔室;6、下腔室;7、换热腔;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排气管;11、输气管;12、排液管;13、第一隔板;14、搅拌件;15、支杆;16、扇叶;17、支撑套;18、转辊;19、第二隔板;20、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参照图1-3,带有节能型余热回收的石墨化炉,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座,外壳1的腔内设置有隔断罩2,隔断罩2的腔内设置有高温炉3,隔断罩2配合高温炉3形成封闭的换热腔7,隔断罩2配合外壳1形成封闭的气腔4,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管道8,第一管道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均匀分布的第二管道9,所有的第二管道9均与第一管道8固定连接且连通,第二管道9的底部贯穿外壳1和隔断罩2且第二管道9与换热腔7连通,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12,排液管12的顶部贯穿外壳1和隔断罩2且排液管12与换热腔7联通,外壳1的安装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贯穿外壳1且与气腔4连通,高温炉3的内腔与气腔4通过输气管11连通,气腔4内设置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搅拌件14;
24.搅拌件14包括支杆15和扇叶16,支杆15贯穿隔断罩2且与隔断罩2转动连接,支杆
1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扇叶16,两组扇叶16分别位于气腔4内和换热腔7内,每组扇叶16的组内均包含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扇叶16。
25.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6.加工完成后,从第一管道8处注入换热介质,换热介质通过第二管道9进入换热腔7内且在流动过程中可充分与高温炉3的炉壁接触,带走剩余热量,于此同时,高温炉3内的高温气体可通过输气管11进入下腔室6内后流入上腔室5内并最终从排气管10处排出,此过程中换热腔7内的换热介质同样可以吸收高温气体内的热量,且高温气体在经过下腔室6的过程中可带动搅拌件14转动,搅拌件14可以起到搅拌换热腔7内的换热介质的作用,从而提升热交换效率,有利于高效回收热量。
27.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8.此石墨化炉可回收炉体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内的热量,通过回收余热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有效避免了热量浪费的问题。
29.进一步的,高温炉3的外壁呈波浪形结构,第二管道9均位于波浪形结构凸起处的顶部,使得换热介质可以均匀分布在高温炉3的表壁上,提升热回收效率。
30.进一步的,气腔4内设置有第二隔板19,第二隔板19与外壳1和隔断罩2均固定连接且将气腔4分隔呈上腔室5和下腔室6两部分,下腔室6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将下腔室6分隔呈若干个相同的气道20且气道20,气道20的两端均呈开口结构且所有的气道20均连通,高温气体在气道20内流通式具有更大的冲击力,有利于实现带动搅拌件14转动的目的。
31.进一步的,气道20与单组的搅拌件14一一对应,每组搅拌件14的组内均包含有若干个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搅拌件14且与气道20相对应的搅拌件14均位于气道20内,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搅拌件14可以起到小幅度搅动大范围的换热介质的作用,以提升整体的热交换效率。
32.进一步的,搅拌件14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套17,支撑套17的一侧呈开口且另一侧表壁与邻近的第一隔板13相贴合并固定连接,支撑套17的内侧表壁呈与扇叶16相配合的弧形结构,支撑套17使得气流会从单侧经过搅拌件14,有利于实现利用气流带动搅拌件14旋转的目的。
33.进一步的,扇叶16的外侧设置有转辊18,转辊18与扇叶16转动连接,转辊18的外壁与支撑套17的外壁可贴合,转辊18与支撑套17贴合可防止搅拌件14晃动,以确保密封性同时可提升耐用性,且转辊18可以减小搅拌件14的转动阻力。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