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1-12 23:10: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往往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来搭建各类信息模型,数据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系统运行的重要要素。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行需要各种各样的数据,也包括地理数据。对于地理信息数据来说,可以从几何上划分为点、线和面等类型,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分别为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
3.线要素做为地理信息数据中的一种基本数据,经常会出现在各种系统中。如智慧城市中的道路、河流等需要用线来表示的空间实体对象。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时需要在线要素的指定位置生成点要素。比如在线要素的10%至90%的区间段根据道路名称的个数,均匀的生成一组点,用来最为道路、河流的标注位置。一个城市级系统中包含的线要素个数可能有上万条甚至更多。如果采用手动在线上标点的方式进行,完成一个城市级线要素的标注工程量浩大。所以急需一种可以在指定位置生成节点的方式,来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通过自定义参数来自动在信息模型中生成节点,提高生成信息模型中节点的效率。
5.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线要素,其中,所述线要素包括若干个线段信息以及与所述线段信息一一对应的节点信息,所述线段信息包括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和方向参数;所述线段信息包括需生成节点的第一信息和不需生成节点的第二信息,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若是,所述起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反之,所述终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分别基于所述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根据所述距离在所表征的线段上以所述初始节点为起点生成相应的新节点。
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段信息中还包括状态标志位;所述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判断若干个所述状态标志位是否都为固定状态,若否,所述状态标志位不是固定状态的线段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若是,所述线段信息中没有所述第一信息。
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获取当前线要素所对应的版号,基于所述版号从预设数据中匹配出与所述版号最接近的预存线要素;判断所述预存线要素和所述当前线要素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线要素中不一致的
节点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若一致,所有所述线段信息为所述第二信息。
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距离值,所述距离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之前包括:判断所有所述距离值之和是否不大于对应线段的长度,若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比例值,所述比例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对应线段中的比例;所述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之前包括:判断所有所述比例值之和是否不大于预设比例值,若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
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点信息还包括判断标志位;所述分别根据所述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包括:判断所述判断标志位是否为有效,若是,确定所述线段信息表征的线段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的线段距离,基于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线段距离确定所述线段信息表征的线段实际需要生成节点的额外信息,所述额外信息中的当前节点及之前节点的参数之和为当前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否则,所述节点信息中的当前节点及之前节点的参数之和为当前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每个所述距离为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
11.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生成模块;其中,所述获取模块,用来获取线要素,其中,所述线要素包括若干个线段信息以及与所述线段信息一一对应的节点信息,所述线段信息包括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和方向参数;所述判断模块,用来所述线段信息包括需生成节点的第一信息和不需生成节点的第二信息,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若是,所述起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反之,所述终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所述生成模块,用来分别基于所述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根据所述距离在所表征的线段上以所述初始节点为起点生成相应的新节点。
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模块;其中,所述预处理模块,用来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距离值,所述距离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时,判断所有距离值之和是否不大于对应线段的长度,若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比例值,所述比例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对应线段中的比例时,判断所有比例值之和是否不大于预设比例值,若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
1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先获取线要素,该线要素包括若干个线段信息和与线段信息相对应的若干条线段需要生成节点的节点信息,其中,在节点信息中有状态标志位时,可通过判断标志位将线段信息分为需要生成节点的第一信息和不需要生成节点的第二信息;然后判断线要素中是否有状态标志位,若有的话,通过状态标志位来获得线段信息中的第一信息;若没有的话,通过将当前版号的线要素和数据库中最接近的线要素进行比较,来获得线段信息中的第一信息。使得在生成节点时,不需要重新生成所有线段的节点,而只对需要重新生成节点的线段来生成节点即可,可以减轻在更新节点过程中的工作量。
16.其中,该节点信息可由距离或者比例表征,在由比例表征时可根据比例和线段长度转化为距离表征。针对需要生成节点的线段,根据节点参数和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来确定节点参数是否有误,在节点参数无误时,基于方向参数来确定当条线段的初始节点,并根据该线段中的节点信息来获得需要生成的节点与该线段的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最后根据距离在相应的线段上生成节点。根据自定义参数来自动在信息模型中生成节点,提高生成信息模型中节点的效率性。
17.另外,在基于所述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所述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时,存在节点是根据节点信息循环分布情况,此时为了区分该线段的节点数量时,该参数中还包括一个判断标志位,在该判断标志位有效时,则表明根据节点信息循环生成线段上的节点;无效时,根据节点信息生成与节点信息数量相同的节点。通过使用判断标志位可简洁直观地确定线段上需要生成节点的信息。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流程图。
19.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系统框架图。
20.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对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作出各种改变,并且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中所定义的普遍原则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因此,本技术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一致的最广泛范围。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线要素,其中,线要素包括若干个线段信息以及与线段信息一一对应的节点信息,线段信息包括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和方向参数。
24.上述线要素可从模型中获得也可从人工输入的信息中获得,该线要素中具有若干条线段,每条线段都有唯一的线段信息,该线段信息包括当条线段的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和方向参数。以世界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都可用二维坐标来表示,起点位置到终点位置的方向为线段本身的方向。而方向参数表征节点在线段生成节点的方向,该方向参数只有两个属性值,即0和1,当方向参数为1时,表征节点在线段生成节点的方向与线段本身方向相同;当方向参数为0时,表征节点在线段生成节点的方向与线段本身方向相反。
25.步骤s102,线段信息包括需生成节点的第一信息和不需生成节点的第二信息,基于线段信息获得第一信息,分别判断每个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若是,起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反之,终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
26.线段信息包括需要生成节点的第一信息和不需要生成节点的第二信息,基于线段信息获得第一信息还需要判断线段信息中是否存在状态标志位。
27.若线段信息中包括状态标志位时,判断若干个所述状态标志位是否都为固定状态,若否,所述状态标志位不是固定状态的线段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基于所述线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信息;若是,所述线段信息中没有所述第一信息。
28.获得的线要素所表征的线段具有若干条,每条线段所对应的线段信息中都包括一个状态标志位,该状态标志位包括可修改状态和固定状态,该状态标志位为1时,表明为可修改状态;状态标志位为0时,表明为固定状态。当某条线段所对应的线段信息中的状态标志位为可修改状态时,表明该线段信息为第一信息,需要在第一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上重新生成节点。若某条线段所对应的线要素中的状态标志位为固定状态时,表明该线段为第二信息,不需要在第二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上重新生成节点,保留该线段之前生成的节点。使得在生成节点时,不需要重新生成所有线段的节点,而只对需要重新生成节点的线段来生成节点即可,可以减轻在更新节点过程中的工作量。
29.若线段信息中不包括状态标志位时,获取当前线要素所对应的版号,基于版号从预设数据中匹配出与版号最接近的预存线要素;判断预存线要素和当前线要素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线要素中不一致的节点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信息为第一信息,基于线段信息获得第一信息;若一致,所有线段信息为第二信息。
30.在线段信息中不存在状态标志位时,可获取每个线要素的版号,通过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出与线要素版号最接近的预存信息模型,并比较两个版号的线要素,找到节点信息不同所对应的线段信息,该线段信息为第一信息,需要在第一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上重新生成节点。对于节点信息相同的线段,保留该线段之前生成的节点。其中,没有通过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出与线要素版号最接近的预存线要素时,所有线段信息都为第一信息,需要在第一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上重新生成节点。同样使得在生成节点时,不需要重新生成所有线段的节点,而只对需要重新生成节点的线段来生成节点即可,可以减轻在更新节点过程中的工作量。
31.每条线段上都有各自需要生成的节点数量,以每条线段为单位,将每条线段中需要生成的节点打包成一个节点信息。该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距离值或者若干个比例值,其
中距离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比例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对应线段中的比例。在由比例表征节点信息时,可根据比例和当条线段长度获得若干个比例值所对应的相同数量的距离值,从而将节点信息由比例值表征时转换为由距离值表征。比如,在由比例表征的节点信息为(0.1,0.4,0.4),当条线段的长度为5米,第一个距离值为0.1
×
5=0.5米,第二个距离值为0.4
×
5=2米,第三个距离值为0.4
×
5=2米,将该节点信息转换为由距离表征时可表示为(0.5,2,2)。
32.无论该节点信息是由距离值表征还是由比例值表征时,在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之前还需要对节点信息进行预处理。
33.当节点信息由表征相邻节点之间距离的若干个距离值表征时,判断所有所述距离值之和是否不大于对应线段的长度,若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
34.节点信息表示的是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若当条线段的所有距离值之和大于当条线段的长度,则表明当条线段不可能根据该节点信息中的所有若干个距离值来生成节点,毕竟该条线段的长度不允许。此时该节点信息中的若干个距离值必定存在错误,该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线段不会生成节点。若当条线段的所有距离值之和不大于当条线段的长度,则表明当条线段可以根据该节点信息中的若干个距离值来生成节点,需要近一步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比如,当条线段的长度为5米,该线段所对应的节点信息的若干个距离值为(2,3,1),2 3 1=6》5,这三个距离值之和为6米,而当条线段最长只有5米,注定不可能将这三个节点都生成在当条线段上。
35.当节点信息由表征相邻节点之间距离在对应线段中的比例的若干个比例值表征时,判断所有所述比例值之和是否不大于预设比例值,若是,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
36.节点信息中的参数表示的是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当条线段所占的比例。若当条线段的所有比例值之和大于预设比例时,则表明当条线段不可能会根据该节点信息中的所有若干个比例值来生成节点。此时该节点信息中的若干个比例值必定存在错误,该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线段不会生成节点。若当条线段的所有比例值之和不大于预设比例时,可将该节点信息由比例表征转换为由距离表征,然后再根据由距离表征的规则继续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该预设比例为1或者100%。比如,当条线段的长度为5米,该线段的若干个比例值为(0.4,0.6,0.2),0.4 0.6 0.2=1.2》1,0.4
×
5=2,0.6
×
5=3,0.2
×
5=1,这三个距离值之和为6米,,而当条线段最长只有5米,注定不可能将这三个节点都生成在当条线段上。
37.在获得第一信息后,需要基于线要素在第一信息所对应的线段上生成节点。需要先分别判断每个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若是,起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反之,终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
38.若方向参数为正向,则表明在该线段上生成节点的方向与该线段本身的方向一致,即起点位置到终点位置的方向,该起点位置就是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若方向参数不为正向,则表明在该线段上生成节点的方向与该线段本身的方向相反,即终点位置到起点位置的方向,该终点位置就是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
39.另外,当节点信息中的第一个距离值为零时,表明第一个距离值所对应的需要生
成的第一个节点为初始节点;当节点信息中的第一个距离值为当条线段的长度时,表明第一个距离值所对应的需要生成的第一个节点为当条线段中不是初始节点的另一个端点。当节点信息中的第一个比例值为零时,表明第一个比例值所对应的需要生成的第一个节点为初始节点;当节点信息中的第一个距离值为预设比例时,表明第一个距离值所对应的需要生成的第一个节点为当条线段中不是初始节点的另一个端点。
40.步骤s103,分别基于所述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根据距离在所表征的线段上以初始节点为起点生成相应的新节点。
41.每条线段中的节点信息还包括判断标志位,在确定每条线段的初始节点后,根据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确定当条线段需要生成节点的数量。即判断判断标志位是否有效,若有效,确定线段信息表征的线段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的线段距离,基于节点信息和线段距离确定线段信息表征的线段实际需要生成节点的额外信息,额外信息中的当前节点及之前节点的参数之和为当前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若无效,节点信息中的当前节点及之前节点的参数之和为当前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每个距离为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
42.其中,该判断标志位用来判断当条线段是否生成节点的数量比节点信息中的参数多。当该判断标志位有效的时候,表明当条线段生成节点的数量比节点信息中的参数多,需要基于节点信息和线段距离来确定线段实际需要生成节点的额外信息。
43.在获取该额外信息时,可通过窗口移动的方式来进行确定,即将节点信息中的若干个距离值之和确定为窗口长度,线段的起点位置为窗口的起点,窗口长度为每次移动窗口的距离,该窗口每次移动后都获得一组节点信息中的距离值。若线段剩余的长度小于窗口长度时,将窗口按照节点信息中的距离值顺序,划分为若干个子窗口,按照顺序依次移动子窗口长度,直到线段剩余的长度也小于应当滑动的子窗口长度时才停止移动,该子窗口移动后都获得节点信息中与子窗口相对应的距离值。获得的所有距离值按照顺序为额外信息,再计算通过将当前节点及之前节点的参数之和为当前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比如,节点信息由距离表征时,当条线段的长度为5.5米,节点信息为(0.5,1);以1.5米长度的窗口进行移动,在移动三组后,线段剩余长度为1米,大于0.5米长度的子窗口,也可以再获得0.5这个距离值。因此,额外信息为(0.5,1,0.5,1,0.5,1,0.5),该线段上需要生成7个节点,每个节点距离初始节点的距离依次为0.5,1.5,2,3,3.5,4.5,5。
44.在获取该额外信息时,也可通过整除的方式来进行确定,确定线段的长度有几个节点信息中的所有距离值之和,其中有几个就表示有几组节点信息,该线段在获得几组节点信息后,剩余的线段长度再根据距离值在节点信息中的顺序依次确定是否满足线段长度,若满足,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注意,每次获得相应的信息后,线段长度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节点信息由距离表征,当条线段的长度为5.5米,节点信息为(0.5,1);节点信息中的所有距离值之和为1.5,可获得三组节点信息,剩下的线段长度为1米,满足0.5这个距离值。因此,额外信息为(0.5,1,0.5,1,0.5,1,0.5),该线段上需要生成7个节点,每个节点距离初始节点的距离依次为0.5,1.5,2,3,3.5,4.5,5。
45.当该判断标志位有效的时候,节点信息中的距离值个数就是线段需要生成节点的数量。节点信息由距离表征时,当条线段的长度为5.5米,节点信息为(0.5,1),该线段上需要生成2个节点,每个节点距离初始节点的距离依次为0.5,1.5。
46.在分别据距离在所表征的线段上以初始节点为起点生成相应的新节点时,都是按照初始节点到相应线段中不是初始节点的另一个端点的方向来生成节点。若当条线段的初始节点为起点位置,那么生成节点的方向为起点位置到终点位置的方向;当条线段的初始节点为终点位置,那么生成节点的方向为终点位置到起点位置的方向。在线段上生成节点时,已经获得当前线段中各个节点距离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且每条线段的初始节点是固定的,所以可以同时在线段上生成节点,提高生成信息模型中节点的效率,且在线段上生成节点是设备通过获得的距离来进行生成的,设备具有较好的复制性,生成信息模型中节点的效率也可以得到保证。
47.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系统框架图。如图2所示,该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生成模块和预处理模块。
48.其中,获取模块用来获取线要素,其中,线要素包括若干个线段信息以及与线段信息一一对应的节点信息线段信息包括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和方向参数。判断模块用来线段信息包括需生成节点的第一信息和不需生成节点的第二信息,基于线段信息获得第一信息,分别判断每个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若是,起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反之,终点位置为相应线段的初始节点。生成模块,用来分别基于节点信息获得需要生成的每个节点与初始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根据距离在所表征的线段上以初始节点为起点生成相应的新节点。
49.预处理模块,用来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距离值,距离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时,判断所有距离值之和是否不大于对应线段的长度,若是,分别判断每个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节点信息包括若干个比例值,比例值用于表征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对应线段中的比例时,判断所有比例值之和是否不大于预设比例值,若是,分别判断每个第一信息中的方向参数是否为正向;否则,不生成节点。
50.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其中,存储器32上存储有能在处理器3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3,该计算机程序33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参数生成节点的方法。
51.存储器32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内部存储单元。
52.处理器3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据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用于运行存储器3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
53.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54.图3仅示出了具有存储器32、处理器31、总线的服务器,本领域可以理解的是,图3
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既可以是总线型结构,也可以是星形结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部署。其它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电子设备如何使用,也应包含在保护范围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内容。
56.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地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
5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