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11-12 21:3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包括自动浇铸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浇铸组件(1)内活动设置有中频感应炉主体(2),且中频感应炉主体(2)的出料口处构造有浇铸嘴(3),所述自动浇铸组件(1)包括用于支撑中频感应炉主体(2)的支撑组件(4)以及用于倾炉的倾炉辅助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两块底座(401)以及两个分别构造于两块底座(401)顶端的支撑架(402),两个所述支撑架(402)相向面的顶端均居中开设有供转轴(403)转动设置的通孔,且两个转轴(403)上共同固定安装有承载组件(6);所述倾炉辅助组件(5)包括弧形导向座(503),所述弧形导向座(503)内弧面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弧形齿板(504),且弧形导向座(503)的顶端居中开设有供t型滑台(505)滑动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t型滑台(505)的顶端构造有焊接固定于承载组件(6)的支撑件,所述t型滑台(505)的顶端的两侧均居中固定安装有电动机(506),且两台电动机(506)的电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507),所述齿轮(507)啮合于弧形齿板(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6)包括环状板(601),所述环状板(601)顶端的两侧均构造有立柱一(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板(601)顶端的一侧对称构造有两根立柱二(603),且位于同一侧的立柱一(602)和立柱二(603)的顶端共同构造有弧形限位板(604),所述弧形限位板(604)的一侧居中开设有供转轴(403)固定安装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构造于t型滑台(505)顶端的支撑座(508),所述支撑座(508)顶端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臂(509),两个所述支撑臂(509)的顶端分别构造于环状板(601)底端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座(503)的底端远离中频感应炉主体(2)的一侧构造有侧板(502),且弧形导向座(503)底端的另一侧与侧板(502)的底端之间共同构造有承载板(5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底座(401)的相向面之间均构造有底板(405),且两块底板(405)分别构造于承载板(501)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1)的两端均构造有延伸耳(404),且延伸耳(404)的顶端居中开设有贯穿槽。8.一种自动浇铸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通过将四根螺栓分别穿过四个延伸耳(404)上的贯穿孔并抵入车间内地面,以对该装置进行固定,固定后,通过起重设备将中频感应炉主体(2)放置入承载组件(6)内,通过环状板(601)对其进行承载,并通过两个弧形限位板(604)对其进行限位;s2、金属材料融化通过将金属材料投入中频感应炉主体(2)内,从而通过中频感应炉主体(2)对金属材料进行融化,以达到浇铸所需的要求;s3、倾炉前准备
通过将工件的浇铸模具防止于自动浇铸组件(1)的前方,使其处于浇铸嘴(3)的出料位置,并使人员远离;s4、倾炉通过启动两台电动机(506)分别带动两个齿轮(507)转动,以分别啮合两个弧形齿板(504)带动t型滑台(505)以及构造有两个支撑臂(509)的支撑座(508)一同移动,从而带动承载组件(6)以两个转轴(403)为轴心转动,完成对于中频感应炉主体(2)内金属材料的倾倒,将其倒入模具内,即可完成对于工件的自动浇铸;s5、倾炉后处理工作倾倒完成后,再次启动两台电动机(506),使其带动两个齿轮(507)反转,从而方便啮合于两个弧形齿板(504)带动t型滑台(505)以及构造有两个支撑臂(509)的支撑座(508)一同移动,完成对于中频感应炉主体(2)的复位,以进行下一环节的加工,若需对另一模具进行浇铸,可使复位距离缩短,从而缩短再次浇铸所需的时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自动浇铸组件,所述自动浇铸组件内活动设置有中频感应炉主体,且中频感应炉主体的出料口处构造有浇铸嘴,所述自动浇铸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中频感应炉主体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倾炉的倾炉辅助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块底座以及两个分别构造于两块底座顶端的支撑架。该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采用两点支撑一点驱动的三点倾炉方式,大大提高了倾炉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升了浇铸的效率,还降低了炉体外表面与转轴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并可在不倾炉时对炉体进行支撑,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因转轴断裂而导致炉内金属液倾倒出的风险。转轴断裂而导致炉内金属液倾倒出的风险。转轴断裂而导致炉内金属液倾倒出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宁 杨家冬 李绍东 刘汉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西自治州丰达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