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治疗抑郁症的金团簇、组合物和方法与流程

2022-11-12 18:3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心理疾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体结合的金团簇(aucs),包含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和组合物来制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以及利用所述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和组合物来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在全世界人口中的发病率高达21%,会导致严重的症状,包括悲伤、愤怒、沮丧、绝望、焦虑、易怒、缺乏动力和内疚感。
3.尽管许多因素被怀疑与此有关,包括生物学差异、脑化学、激素、遗传特性和慢性炎症,但是,至今仍不清楚究竟是具体哪种因素导致了抑郁症,也不清楚任何一种因素导致抑郁症的具体机制,给研发抑郁症的治疗造成了巨大挑战。
4.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抗抑郁药,它们直接影响大脑的化学成分,可能通过纠正引起抑郁症的化学失调来达到治疗效果。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5.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纳米颗粒对抑郁症的影响。纳米氧化锌(nanozno)(20-80nm)可缩短脂多糖(lps)诱导的抑郁小鼠模型中强迫游泳试验(fst)的静止时间(xie 2012)。铁纳米颗粒(inp)(20nm)改善了lps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抑郁症状(saeidienik 2018)。然而,口服0.2mg/kg体重的纳米银(nanoag)(10nm)可引起髓鞘的形态学紊乱,显示出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毒性(dabrowskabouta 2016)。通过呼吸途径的al2o纳米颗粒(nps)在雌性小鼠中引起抑郁样行为(zhang 2015)。显而易见地,关于对纳米颗粒对抑郁症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并没有提供任何共识或指导。
6.仍然需要更好的策略和药物来治疗抑郁症。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在治疗患者抑郁症中的用途,利用配体结合的金团簇治疗患者抑郁症的方法,和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在制备治疗患者抑郁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8.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利用配体结合的金团簇治疗患者抑郁症;其中所述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包含金核,和与金核结合的配体。
9.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金核的直径为0.5-3n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金核的直径为0.5-2.6nm。
10.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是选自l-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d-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和其他含硫醇化合物中的一种。
11.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l-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选自l-半胱氨酸、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l-nibc)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l-nac),d-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选自d-半胱氨酸、n-异丁酰基-d-半胱氨酸(d-nibc)和n-乙酰基-d-半胱氨酸(d-nac)。
12.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二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二肽选自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二肽(cr)、l(d)-精氨酸-l(d)-半胱氨酸二肽(rc)、l(d)-组氨酸-l(d)-半胱氨酸二肽(hc)和l(d)-半胱氨酸-l(d)-组氨酸二肽(ch)。
13.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三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三肽选自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gcr)、l(d)-脯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pcr)、l(d)-赖氨酸-l(d)-半胱氨酸-l(d)-脯氨酸三肽(kcp)和l(d)-谷胱甘肽(gsh)。
14.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四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四肽选自甘氨酸-l(d)-丝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四肽(gscr)和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丝氨酸-l(d)-精氨酸四肽(gcsr)。
15.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五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五肽选自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cdevd)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devdc)。
16.在该治疗用途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他含硫醇的化合物选自1-[(2s)-2-甲基-3-硫醇-1-氧代丙基]-l(d)-脯氨酸、硫代乙醇酸、巯基乙醇、苯硫酚、d-3-巯基缬氨酸、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醇、2-氨基乙硫醇(csh)、3-巯基丙酸(mpa)和4-巯基苯酸(p-mba)。
[0017]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使用配体结合的金团簇来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抑郁症的药物,其中所述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包含金核,和与金核结合的配体。
[0018]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金核的直径为0.5-3n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金核的直径为0.5-2.6nm。
[0019]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配体是选自l-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d-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和其他含硫醇化合物中的一种。
[0020]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l-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选自l-半胱氨酸、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l-nibc)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l-nac),d-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选自d-半胱氨酸、n-异丁酰基-d-半胱氨酸(d-nibc)和n-乙酰基-d-半胱氨酸(d-nac)。
[0021]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二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二肽选自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二肽(cr)、l(d)-精氨酸-l(d)-半胱氨酸二肽(rc)、l(d)-组氨酸-l(d)-半胱氨酸二肽(hc)和l(d)-半胱氨酸-l(d)-组氨酸二肽(ch)。
[0022]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三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三肽选自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gcr)、l(d)-脯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pcr)、l(d)-赖氨酸-l(d)-半胱氨酸-l(d)-脯氨酸三肽(kcp)和l(d)-谷胱甘肽(gsh)。
[0023]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的四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四肽选自甘氨酸-l(d)-丝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四肽(gscr)和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丝氨酸-l(d)-精氨酸四肽(gcsr)。
[0024]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是含半胱氨酸
的五肽,其中含半胱氨酸的五肽选自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cdevd)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devdc)。
[0025]
在该制备用途的一些些实施方案中,其他含硫醇的化合物选自1-[(2s)-2-甲基-3-硫醇-1-氧代丙基]-l(d)-脯氨酸、硫代乙醇酸、巯基乙醇、苯硫酚、d-3-巯基缬氨酸、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醇、2-氨基乙硫醇(csh)、3-巯基丙酸(mpa)和4-巯基苯酸(p-mba)。
[0026]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7]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0028]
图1显示具有不同粒径的配体l-nibc-修饰的金纳米粒子(l-nibc-aunps)的紫外-可见(uv)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和粒度分布图。
[0029]
图2显示具有不同粒径的配体l-nibc-结合的金团簇(l-nibc-aucs)的紫外可见(uv)光谱、tem图像和粒度分布图。
[0030]
图3显示具有不同粒径的l-nibc-aucs的红外光谱。
[0031]
图4显示配体cr-结合的金团簇(cr-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2]
图5显示配体rc-结合的金团簇(rc-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3]
图6显示配体1-[(2s)-2-甲基-3-硫醇-1-氧代丙基]-l-脯氨酸(即cap)结合的金团簇(cap-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4]
图7显示配体gsh-结合的金团簇(gsh-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5]
图8显示配体d-nibc-结合的金团簇(d-nibc-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6]
图9显示配体l-半胱氨酸-结合的金团簇(l-cys-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7]
图10显示配体2-氨基乙硫醇-结合的金团簇(csh-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8]
图11显示配体3-巯基丙酸-结合的金团簇(mpa-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39]
图12显示配体4-巯基苯酸-结合的金团簇(p-mba-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40]
图13显示配体4-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cdevd)-结合的金团簇(cdevd-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41]
图14显示配体4-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devdc)-结合的金团簇(devdc-aucs)的uv、红外、tem和粒度分布图。
[0042]
图15显示强迫游泳实验的结果。
[0043]
图16显示悬尾实验的结果。
[0044]
图17显示慢性社交应激小鼠社交行为测试的结果:a、第一阶段测试中正常小鼠和造模小鼠在社交互作区停留时间t1;b、第二阶段测试中正常小鼠和造模小鼠在社交互作区
停留时间t2;c、正常小鼠和造模小鼠在社交行为测试中的社交时间比值t2/t1。数据均以mean
±
sem展示,**p《0.01,***p《0.001与正常对照组的正常小鼠比较。
[0045]
图18显示a1给药组小鼠的社交行为测试的结果:a、第一阶段测试中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1给药组小鼠在社交互作区停留时间t1;b、第二阶段测试中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1给药组小鼠在社交互作区停留时间t2;c、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1给药组小鼠在社交行为测试中的社交时间比值t2/t1。数据均以mean
±
sem展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46]
图19显示a4给药组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的结果:a、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4给药组小鼠在开放臂中的运动时间;b、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4给药组小鼠在开放臂中的运动距离;c、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4给药组小鼠在开放臂中的穿梭次数;d、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4给药组小鼠的开放臂的时间与开放臂 闭合臂的时间百分比(to%);e、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4给药组小鼠的开放臂的运动距离与总运动距离的百分比(do%);f、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4给药组小鼠的开放臂的穿梭次数与总穿越次数的百分比(eo%)。图中数据均以mean
±
sem展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通过参考以下对本发明一些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
[0048]
在引用出版物的情况下,这些出版物的公开内容被整体引用到本技术中,以便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
[0049]
如本文所用,“给药”是指口服(“po”)给药,栓剂给药,局部接触给药,静脉给药(“iv”),腹腔给药(“ip”),肌肉给药(“im”),病变内给药,海马内给药,侧脑室给药,鼻腔给药或皮下给药(“sc”)或将缓释装置例如微型渗透泵或易蚀植入物植入受试者。给药可以通过包括肠胃外和跨粘膜的任何途径进行(例如口服,鼻,阴道,直肠或皮)。肠胃外给药包括例如静脉,肌肉,小动脉,皮内,皮下,腹腔,心室和颅内。其他递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脂质体制剂,静脉输注,透皮贴剂等。
[0050]
术语“系统性给药”是指将化合物或组合物给予哺乳动物以使该化合物或组合物通过循环系统被递送至体内的部位,包括药物作用的靶部位的方法。系统性给药包括但不限于口服,鼻内,直肠和肠胃外给药(即通过消化道以外的其他途径,例如肌内,静脉,动脉,经皮和皮下给药),但前提是,如本文所用,系统性给药不包括通过除循环系统以外的其他方式直接给药至脑区域,例如鞘内注射和颅内给药。
[0051]
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是指,对于该术语所适用的疾病或症状,延迟其发生或延缓/逆转其发展,或减轻/预防疾病或症状。
[0052]
术语“患者”,“受试者”或“个体”可互换地是指哺乳动物,例如人类或非人类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例如猕猴、盘尾猿、长臂猿)、家养哺乳动物(例如猫科动物、犬科动物)、农业哺乳动物(例如牛、绵羊、猪、马)和实验室哺乳动物或啮齿动物(例如大鼠、鼠、兔形目、仓鼠、豚鼠)。
[0053]
配体结合的金团簇(aucs)是存在于金原子和金纳米粒子之间的一种金的特殊形式。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金核尺寸小于3nm,由仅仅几个到几百个金原子组成,导致金纳米
粒子的面心立方堆叠结构的崩溃。因此,与金纳米粒子的连续或准连续能级不同,金团簇表现出具有不同homo-lumo间隙的分子状离散电子结构。这导致常规金纳米粒子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相应的在紫外-可见光谱下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带(520
±
20nm)的消失。
[0054]
本发明提供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05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包含配体和金核,其中配体与金核结合。配体与金核的结合表示配体通过共价键,氢键,静电力,疏水力,范德华力等等与金核一起形成在溶液中稳定的复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金核的直径为0.5-3n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金核的直径在0.5-2.6nm的范围内。
[005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配体是含硫醇的化合物或寡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通过au-s键与金核键合以形成配体键合的金团簇。
[005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是,但不限于,l-半胱氨酸,d-半胱氨酸或半胱氨酸衍生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半胱氨酸衍生物是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l-nibc)、n-异丁酰基-d-半胱氨酸(d-nibc)、n-乙酰基-l-半胱氨酸(l-nac)或n-乙酰基-d-半胱氨酸(d-nac)。
[005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是,但不限于,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是含半胱氨酸的二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二肽是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二肽(cr)、l(d)-精氨酸-l(d)-半胱氨酸二肽(rc)或l(d)-半胱氨酸-l(d)-组氨酸二肽(ch)。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是含半胱氨酸的三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三肽是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gcr)、l(d)-脯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pcr)或l(d)-谷胱甘肽(gsh)。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是含半胱氨酸的四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四肽是甘氨酸-l(d)-丝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四肽(gscr)或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丝氨酸-l(d)-精氨酸四肽(gcs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寡肽是含半胱氨酸的五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半胱氨酸的五肽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cdevd),或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devdc)。
[005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是含硫醇的化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硫醇的化合物是1-[(2s)-2-甲基-3-硫醇-1-氧代丙基]-l(d)-脯氨酸、硫代乙醇酸、巯基乙醇、苯硫酚、d-3-巯基缬氨酸,十二烷基硫醇,2-氨基乙硫醇,3-巯基丙酸,或4-巯基苯酸。
[0060]
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受试者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是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是宠物动物,例如狗。
[006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含如上公开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赋形剂是磷酸盐缓冲溶液或生理盐水。
[0062]
本发明提供上述公开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用于制造用于治疗受试者的抑郁症的用途。
[0063]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上述公开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用于治疗受试者的抑郁症,或利用上述公开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用于治疗受试者的抑郁症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治疗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药学有效量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药学有效量可通过常规体内研究确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药学有效量为0.001毫克/kg/天、0.005毫克/kg/天、0.01毫克/kg/天、0.05毫克/kg/天、0.1毫克/kg/天、0.5毫克/kg/天、1毫克/kg/
天、2毫克/kg/天、3毫克/kg/天、4毫克/kg/天、5毫克/kg/天、6毫克/kg/天、7毫克/kg/天、8毫克/kg/天、9毫克/kg/天、10毫克/kg/天、15毫克/kg/天、20毫克/kg/天、30毫克/kg/天、40毫克/kg/天、50毫克/kg/天、60毫克/kg/天、70毫克/kg/天、80毫克/kg/天、90毫克/kg/天、100毫克/kg/天、200毫克/kg/天、300毫克/kg/天、400毫克/kg/天、500毫克/kg/天、600毫克/kg/天、700毫克/kg/天、800毫克/kg/天、900毫克/kg/天或1000毫克/kg/天。
[0064]
提供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它们决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65]
实施例
[0066]
实施例1、制备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067]
1.1将haucl4溶于甲醇、水、乙醇、正丙醇或乙酸乙酯中,得到溶液a,其中haucl4的浓度为0.01~0.03m;
[0068]
1.2将配体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溶液b,其中配体的浓度为0.01~0.18m;配体包括,但不限于,l-半胱氨酸,d-半胱氨酸和其他半胱氨酸衍生物,如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l-nibc)、n-异丁酰基-d-半胱氨酸(d-nibc)、n-乙酰基-l-半胱氨酸(l-nac)和n-乙酰基-d-半胱氨酸(d-nac),含半胱氨酸的寡肽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二肽,三肽,四肽,五肽和其他含有半胱氨酸的肽,例如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二肽(cr),l(d)-精氨酸-l(d)-半胱氨酸二肽(rc),l(d)-半胱氨酸l(d)-组氨酸(ch),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gcr),l(d)-脯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三肽(pcr),l(d)-谷胱甘肽(gsh),甘氨酸-l(d)-丝氨酸-l(d)-半胱氨酸-l(d)-精氨酸四肽(gscr),甘氨酸-l(d)-半胱氨酸-l(d)-丝氨酸-l(d)-精氨酸四肽(gcs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五肽(cdevd)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五肽(devdc),和其他含巯基化合物,如1-[(2s)-2-甲基-3-硫醇-1-氧代丙基]-l(d)-脯氨酸,巯基乙酸,巯基乙醇,苯硫酚,d-3-巯基缬氨酸,十二烷基硫醇,2-氨基乙硫醇(csh),3-巯基丙酸(mpa),和4-巯基苯酸(p-mba)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是甲醇,乙酸乙酯,水,乙醇,正丙醇,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基甲基醚,乙酸异丙酯,二甲基亚砜,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2-甲基-1-丙醇和乙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9]
1.3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使haucl4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0.01~100),在冰浴中搅拌0.1~48h,加入0.025~0.8m nabh4水、乙醇或甲醇溶液,继续在冰水浴中搅拌反应0.1~12h。nabh4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0.01~100);
[0070]
1.4反应结束后,用mwco 3k~30k超滤管以8000~175r/min的速度离心反应液10~100min,得到不同平均粒径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沉淀。不同mwco的超滤管的过滤膜的孔直接决定了可以通过膜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尺寸。可以任选地省略该步骤;
[0071]
1.5将在步骤(1.4)中得到的不同平均粒径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沉淀溶于水中,置于透析袋中,室温下在水中透析1~7天;
[0072]
1.6透析后冷冻干燥配体结合的金团簇12~24h,得到粉末状或絮凝剂物质,即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073]
如所检测的,通过前述方法获得的粉末状或絮凝剂物质的粒度小于3nm(通常分布在0.5-2.6nm)。在520nm处没有明显的吸收峰。确定所获得的粉末或絮凝物是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074]
实施例2、制备和鉴定用不同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075]
2.1制备l-nibc-结合的金团簇,即l-nibc-aucs
[0076]
以配体l-nibc为例,详细描述了制备和鉴定配体l-nibc结合的金团簇。
[0077]
2.1.1称取1.00g haucl4,将其溶于100ml甲醇中,得到0.03m溶液a;
[0078]
2.1.2称取0.57g l-nibc,将其溶于100ml冰醋酸(乙酸)中,得到0.03m溶液b;
[0079]
2.1.3量取1ml溶液a,分别与0.5ml、1ml、2ml、3ml、4ml、或5ml溶液b混合(即haucl4与l-nibc之间的摩尔比分别为1:0.5、1:1、1:2、1:3、1:4、1:5),在冰浴中搅拌反应2h,当溶液从亮黄色变为无色时,快速加入1ml新制备的0.03m(称取11.3mg nabh4并溶于10ml乙醇中)nabh4乙醇溶液,在溶液变为深棕色后继续反应30分钟,并加入10ml丙酮终止反应。
[0080]
2.1.4反应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梯度离心,得到不同粒径的l-nibc-aucs粉末。具体方法: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转移至mwco为30k,体积为50ml的超滤管中,以10000r/min离心20min,将内管中的保留物溶于超纯水中。获得粒径约为2.6nm的粉末。然后,将外管中的混合溶液转移至体积为50ml,mwco为10k的超滤管中,并以13,000r/min离心30分钟。将内管中的保留物溶解在超纯水中,得到粒径约为1.8nm的粉末。然后将外管中的混合溶液转移至体积为50ml,mwco为3k的超滤管中,并以17,500r/min离心40分钟。将内管中的保留物溶解在超纯水中,得到粒径约为1.1nm的粉末。
[0081]
2.1.5沉淀通过梯度离心得到的三种不同粒径的粉末,分别除去溶剂,用n2吹干粗产物,溶于5ml超纯水中,放入透析袋(mwco为3kda),将透析袋放入2l超纯水中,每隔一天换水,透析7天,冷冻干燥后备用。
[0082]
2.2鉴定l-nibc-aucs
[0083]
对上面得到的粉末(l-nibc-aucs)进行鉴定实验。同时,配体l-nibc修饰的金纳米粒子(l-nibc-aunp)用作对照。配体为l-nibc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参考文献(w.yan,l.xu,c.xu,w.ma,h.kuang,l.wang and n.a.kotov,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134,15114;x.yuan,b.zhang,z.luo,q.yao,d.t.leong,n.yan and j.xie,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53,4623)。
[0084]
2.2.1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形态
[0085]
将测试粉末(l-nibc-aucs样品和l-nibc-aunps样品)溶解在超纯水中至2mg/l作为样品,然后通过悬滴法制备测试样品。更具体地,将5μl样品滴在超薄碳膜上,自然挥发直至水滴消失,然后通过jem-2100f stem/eds场发射高分辨率tem观察样品的形态。
[0086]
l-nibc-aunp的四个tem图像显示在图1的b幅,e幅,h幅和k幅中;l-nibc-aucs的三个tem图像显示在图2的b幅,e幅和h幅中。
[0087]
图2中的图像表明每个l-nibc-aucs样品具有均匀的粒径和良好的分散性,并且l-nibc-aucs的平均直径(指金核的直径)分别为1.1nm、1.8nm和2.6nm,与图2的c幅,f幅和i幅中的结果完全一致。相比之下,l-nibc-aunps样品具有更大的粒径。它们的平均直径(指金核的直径)分别为3.6nm、6.0nm、10.1nm和18.2nm,与图1的c幅,f幅,i幅和l幅中的结果有很好地一致。
[0088]
2.2.2紫外(uv)-可见(vis)吸收光谱
[0089]
将测试粉末(l-nibc-aucs样品和l-nibc-aunps样品)溶解在超纯水中直至浓度为10mg
·
l-1,并在室温下测量uv-vis吸收光谱。扫描范围为190-1100nm,样品池是标准石英
比色皿,光程为1cm,参比池内充满超纯水。
[0090]
具有不同尺寸的四种l-nibc-aunp样品的uv-vis吸收光谱示于图1的a幅,d幅,g幅和j幅中,并且粒度的统计分布示于图1的c幅,f幅,i幅和l幅中;具有不同尺寸的三种l-nibc-aucs样品的uv-vis吸收光谱示于图2的a幅,d幅和g幅中,并且粒度的统计分布示于图2的c幅,f幅和i幅中。
[0091]
图1表明,由于表面等离子体效应,l-nibc-aunp在约520nm处具有吸收峰。吸收峰的位置与粒径有关。当粒径为3.6nm时,uv吸收峰出现在516nm处;当粒径为6.0nm时,uv吸收峰出现在517nm处;当粒径为10.1nm时,uv吸收峰出现在520nm处,当粒径为18.2nm时,吸收峰出现在523nm处。四个样品中没有一个在560nm以上具有任何吸收峰。
[0092]
图2表明,在三种不同粒径的l-nibc结合的金团簇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中,520nm处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吸收峰消失,在560nm以上出现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吸收峰的位置不同与金团簇的粒径略有差异。这是因为由于面心立方结构的坍塌,金团簇表现出类分子的性质,这导致金团簇的状态密度的不连续性、能级分裂、等离子共振效应的消失和在长波方向新的吸收峰的出现。可以得出结论,上面获得的三种不同粒径的粉末样品都是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093]
2.2.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0094]
红外光谱在bruker制造的vertex80v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采用固体粉末高真空全反射模式测定,扫描范围为4000-400cm-1
,扫描64次。以l-nibc结合的金团簇样品为例,测试样品为三种粒径不同的l-nibc结合的金团簇干粉,对照样品纯净l-nibc粉末。结果见图3。
[0095]
图3为具有不同粒径的l-nibc结合的金团簇的红外光谱。与纯l-nibc(底部曲线)相比,不同粒径的l-nibc结合的金团簇在2500-2600cm-1之间的s-h伸缩振动均完全消失,而仍观察到l-nibc的其他特征峰。证明l-nibc分子通过金硫键成功结合到金团簇表面。该图还显示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红外光谱与其尺寸无关。
[0096]
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制备由其它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只是溶液b的溶剂、haucl4与配体之间的进料比、反应时间和加入的nabh4的量稍作调整,例如:当使用l-半胱氨酸、d-半胱氨酸、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l-nibc)或n-异丁酰基-d-半胱氨酸(d-nibc)作为配体时,选择乙酸作为溶剂;当使用二肽cr、二肽rc或1-[(2s)-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作为配体时,选择水作为溶剂,依此类推;其他步骤类似,因此这里不再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0097]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并获得了一系列配体结合的金团簇。配体和制备方法的参数如表1所示。
[0098]
表1.本发明不同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制备参数
[0099]
表1中列出的样品通过前述方法确认。11种不同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特征示于图4(cr-aucs),图5(rc-aucs),图6(cap-aucs)(cap表示1-[(2s)-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图7(gsh-aucs),图8(d-nibc-aucs),图9(l-cys-aucs),图10(csh-aucs),图11(mpa-aucs),图12(p-mba-aucs),图13(cdevd-aucs),图14(devdc-aucs)。图4-图12显示uv光谱(a幅),红外光谱(b幅),tem图像(c幅)和粒度分布(d幅)。图13-图14显示uv光谱(a幅),tem图像(b幅)和粒度分布(c幅)。
[0100]
结果表明,用表1得到的不同配体结合的金团簇的直径均小于3nm。紫外光谱还显示在520
±
20nm处峰的消失,并且在其他位置出现吸收峰,该吸收峰的位置随配体和粒径以及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的情况并不出现特殊的吸收峰,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尺寸不同和结构不同的金团簇形成混合物或者某些特殊金团簇使吸收峰的位置在常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范围之外。同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也显示配体的硫醇红外吸收峰消失(图4-8中b幅的虚线之间),而其他红外特征峰都保留,表明配体分子已成功与金原子结合形成了配体结合的金团簇,表明本发明成功地获得了用表1中列出的配体结合的金团簇。
[0101]
实施例3、动物研究的测试样品
[0102]
a1:含l-nibc配体的金团簇(l-nibc-aucs),金核直径范围是0.5-3.0nm
[0103]
a2:含l-nac配体的金团簇(l-nac-aucs),金核直径范围是0.5-3.0nm
[0104]
a3:含cr配体的金团簇(cr-aucs),金核直径范围是0.5-3.0nm
[0105]
a4:含l-cys配体的金团簇(l-c-aucs),金核直径范围是0.5-3.0nm
[0106]
a5:含dvedc配体的金团簇(devdc-aucs),金核直径范围是0.5-3.0nm
[0107]
b1:l-nibc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尺寸6.2
±
1.2nm
[0108]
所有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参照前述方法,略有改动;他们的质量通过了上述方法的鉴定。
[0109]
实施例4、强迫游泳测试
[0110]
在强迫游泳测试中,小鼠被置于一个圆柱桶中,桶中水深18厘米,水温26摄氏度。小鼠在桶中游泳6分钟,在此期间小鼠的不动时间(即漂浮时间)被仪器记录,后4分钟的漂浮时间被用于数据分析。不动时间比率(%)=100x漂浮时间/测试时间。其中,不动时间比例越高说明小鼠的抑郁程度越高。
[0111]
上述实验中所有数据都使用prism 6.01软件进行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附加dunnett’s多重比较检验)。
[0112]
8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c生理盐水对照组,a1药物给药组(l-nibc-aucs)、a2药物给药组(l-nac-aucs)、a3药物给药组(cr-aucs)、a4药物给药组(l-c-aucs)、a5药物给药组(devdc-aucs)和b1药物给药组(l-nibc-aunps),每组12只小鼠。所有药物都溶于生理盐水溶液。六个给药组分别每1天1次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20mg/kg小鼠体重,注射体积为50μl,然后连续给药7天。对照组小鼠则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7天(day 7),在测试的实验室环境中适应60分钟后给药,给药30分钟后再进行强迫游泳测试。
[0113]
图15显示了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小鼠的强迫游泳测试的结果。对照组小鼠的不动时间比率达到67.8%
±
3.9%,a1、a2、a3、a4和a5金团簇给药组的不动时间比率分别为52.0%
±
5.7%、48.7%
±
4.0%、43.9%
±
4.9%、47.9%
±
5.2%、50.2%
±
5.0%,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相反地,b1给药组相对于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
[0114]
实施例5、悬尾测试
[0115]
在小鼠悬尾测试中,小鼠尾端2cm被贴在一根水平木棍上,使动物成悬挂状态,保证小鼠离周围5cm距离,观察和记录小鼠在6min内的不动时间(秒)。不动时间越长说明小鼠的抑郁程度越高。数据处理如前所述。
[0116]
84只icr小鼠被用来做小鼠悬尾测试,分组和药物注射方案和强迫游泳测试一致。
[0117]
图16显示了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小鼠的悬尾测试结果。对照组小鼠的不动时间达到140.3
±
12.4秒,而a1、a2、a3、a4和a5金团簇给药组不动时间分别为90.2
±
11.1秒、70.4
±
11.4秒、88.0
±
10.6秒、68.8
±
12.2秒和75.5
±
9.7秒,均与对照组相比大幅度下降((*:p《0.05;**:p《0.01;***:p《0.001)。相反地,b1给药组相对于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
[0118]
以上测试结果说明5个金团簇药物对抑郁症均有显著治疗效果,但金纳米粒子则无效。
[0119]
实施例6、社交应激动物模型试验
[0120]
6.1、造模与给药
[0121]
社交应激动物模型是模拟人类在正常交往中遇到挫折并孤立无助的情景,让攻击性cd-1小鼠对c57bl/6j小鼠(简称c57)进行短暂的攻击,并让c57小鼠长期处于攻击性cd-1小鼠的威胁和恐惧当中。当小鼠重复地暴露在社交失败的压力下就会引起明显的以兴趣缺乏、焦虑和社交回避行为为特点的抑郁症样表现,该模型是一种更接近人类抑郁症病因学的动物模型。
[0122]
首先用攻击性cd-1小鼠对c57正常小鼠进行攻击。
[0123]
(1)将攻击性cd-1小鼠置于带孔透明隔板隔开的鼠笼的一侧,饲养24h;
[0124]
(2)将正常的c57小鼠按照编号顺序,放入同一鼠笼中攻击性cd-1小鼠一侧,刺激5min(避免外伤),然后将c57小鼠取出放入同一鼠笼中带孔透明隔板的另一侧(两侧以透明隔板相隔),使c57小鼠可以看到攻击性cd-1小鼠并闻到cd-1小鼠的气味,相处过夜24h;
[0125]
(3)实验过程中,每只c57小鼠连续应激20天,20天内每天按编号将模型组不同的c57小鼠放入攻击性cd-1小鼠鼠笼中接受刺激,20天之中保证任意两者接触不超过1次(即不重复接触以避免产生熟悉);
[0126]
(4)正常对照组以c57小鼠替代攻击性cd-1小鼠,透明板隔开,按编号每天更换正常对照组c57小鼠;
[0127]
(5)造模最后一天结束后,将造模的c57小鼠和正常对照组c57小鼠分别单笼饲养24h,然后进行行为学测试。
[0128]
造模的c57小鼠在社交应激第15天时,用a1、a2、a3、a4、a5和b1药物给药,连续9天,每天1次腹腔注射给药,剂量为20mg/kg。以此作为a1给药组、a2给药组、a3给药组、a4给药组、a5给药组和b1给药组。在给药第7天(从造模起算第21天)开始,给药1小时后进行行为学测试。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在相应天数进行行为学测试。上述各组每组15只小鼠。
[0129]
6.2、行为学试验
[0130]
第一个行为学测试为社交行为试验,用于检测小鼠的社交回避行为(抑郁的一种典型特征)。分别于造模开始算第14天和第21天各进行一次。第一次实验目的是检验造模是否成功,第二次实验目的是检查药物对造模小鼠社交行为的影响。
[0131]
社交行为试验包括两个阶段,每个阶段2.5min,之间间隔30s。在第一个阶段(无目标阶段),旷场一侧放置一个半径为4cm的透气圆筒,圆筒圆心往外8cm之内的区域定义为相互作用区(iz)。记录造模成功的c57小鼠在相互作用区中的时间,记作t1。在第二个阶段(有目标阶段),圆筒内放入与该小鼠在造模阶段未接触过的cd-1小鼠,允许二者之间进行视觉
和嗅觉交互(但不允许身体接触),记录此阶段两者在相互作用区中进行视觉和嗅觉交互的时间,记为t2。t2与t1的比值(t2/t1)称为社会互动率(sir),其值越小表明社交回避行为越明显,反之则说明药物的抗抑郁能力越好。
[0132]
第二个行为学测试为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从造模开始算第23天开始这项实验,用于检测小鼠的焦虑(抑郁的另一种典型特征)行为。造模c57小鼠放置在高架十字迷宫的平台中,观察和记录小鼠在5min内的在各个臂中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以及穿梭次数,并计算以下数据:(1)小鼠在开放臂中的时间及其与开放臂 闭合臂的时间的百分比:to%=100%*开放臂的时间/(开放臂的时间 闭合臂的时间);(2)开放臂中的运动距离及其与总运动距离的百分比:do%=100%*开放臂运动距离/(开放臂运动距离 闭合臂运动距离);(3)开放臂中的穿梭次数与总穿越次数的百分比:eo%=100%*开放臂穿梭次数/(开放臂穿梭次数 闭合臂穿梭次数)。上述数值越大说明药物的抗焦虑能力越好。
[0133]
上述实验中所有数据都使用prism 6.01软件进行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附加dunnett’s多重比较检验)。
[0134]
6.3、试验结果
[0135]
6.3.1、造模成功
[0136]
造模第14天(即给药前1天)对小鼠的社交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图17所示。其中图17a-图17c分别为小鼠在社交行为测试中的t1、t2和t2/t1的结果。结果显示,造模小鼠的t2/t1数值明显小于正常小鼠的t2/t1数值,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造模小鼠的社交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小鼠,造模成功。
[0137]
6.3.2、药物对造模小鼠社交行为的影响
[0138]
图18以a1药物为例展示了金团簇药物对慢性社交应激小鼠社交行为测试的影响。结果显示,a1-a5五种金团簇药物均能明显提高造模小鼠的t2/t1数值,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小于0.05,*),说明五种金团簇药物均能有效提升造模小鼠的社交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抗抑郁效果。但b1给药组的t2/t1数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提高作用,说明不具有抗抑郁的效果。
[0139]
图19以a4药物为例展示了金团簇药物对慢性社交应激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的影响的结果。结果显示,在造模第23天,a1-a5五种金团簇药物均能明显提高造模小鼠在开放臂中的运动时间(图19a)、在开放臂中的运动距离(图19b)、在开放臂中的穿梭次数(图19c)、开放臂中的时间与开放臂 闭合臂的时间百分比(to%)(图19d)、开放臂中的运动距离与总运动距离的百分比(do%)(图19e)和开放臂中的穿梭次数与总穿越次数的百分比(eo%)(图19f)。以a4药物为例,给药组的to%和eo%值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小于0.05,*。这些结果说明,金团簇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焦虑能力。而b1药物则对这些测试数据无提升作用,说明尺寸大于3.0nm的金纳米粒子对造模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无改善作用。
[0140]
以上结果说明金团簇药物对造模小鼠的社交行为和焦虑样行为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作为抗抑郁药物进行开发,而尺寸大于3.0nm的金纳米粒子则无此作用,不能用于抗抑郁药物的开发。
[0141]
其他配体结合的不同尺寸的金团簇也具有类似的效果,他们的效果会有所差别。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它们。
[0142]
工业实用性
[0143]
配体结合的金团簇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它们适用于工业应用。参考文献b,m,orzelska-g
ó
rka j,skalska j,sulkowski g,frontczak-baniewicz m,talarek s,listos j,l.influence of a low dos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cerebral myelin and behavior of adult rats.toxicology.2016jul 1;363-364:29-36.saeidienik f,shahraki mr,fanaei h,badini f.the effects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dministration on depression symptoms induced by lps in male wistar rats.basic clin neurosci.2018;9(3):209-216.xie y,wang y,zhang t,ren g,yang z.effects of nanoparticle zinc oxide on spatial cognition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mice with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j biomed sci.2012feb 3;19(1):14.zhang x,xu y,zhou l,zhang c,meng q,wu s,wang s,ding z,chen x,li x,chen r.sex-dependent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duced by respiratory administration of aluminum oxide nanoparticles.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5dec 9;12(12):15692-70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