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

2022-11-12 11:5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划分网格区域,建立网格间的拓扑结构,建立网格的内部结构;s2:根据网格间拓扑结构和网格的内部结构设置能源传输约束,建立约束机制;s3:根据约束机制协调能源,对能源进行完全分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1:网格的内部结构包括若干微网与总基站,所述微网沿总基站均匀分布设置,形成网格的内部结构;每个微网内部均设有存储设施和基站,所述存储设施与总基站内部设有的虚拟储能进行能源交换,所述总基站还设有信息交换模块,所述信息交换模块与微网的基站进行信息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2:单个的网格周围通过总基站连接若干网格,所述网格均匀排列,形成网格间的拓扑结构;网格间通过总基站进行信息交换和能源交换。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1:对于网格的内部结构建立约束机制包括以下步骤:s2.1.1:所述能源传输约束包括:内部传输约束信号、内部传输标号和传输完成信号;s2.1.2:设网格内总基站的内部传输约束信号为n,对网格内的所有微网内的基站设置内部传输标号,依次标为[n0,nn];s2.1.3:在未完成能源传输时,网格内的总基站发送内部传输约束信号,基站发送内部传输标号,完成网格内的能源传输后,网格内的总基站和基站均发送传输完成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2:对于网格间拓扑结构建立约束机制包括以下步骤:s2.2.1:所述能源传输约束还包括外部传输约束信号和外部传输标号;s2.2.2:对网格的总基站设置外部传输约束信号n,对每个网格的总基站设置外部传输标号,依次标为[n1,nn];s2.2.3:未完成网格间的能源传输时,网格的总基站发送外部传输约束信号和外部传输标号,完成网格间的能源传输后,网格的总基站发送传输完成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1:网格内的能源传输包括以下步骤:s3.1.1:能源分配开始时,将能源传输至任意网格的总基站,总基站向网格内微网的基站依次发送内部传输约束信号n,基站将内部传输标号依次传回总基站,总基站根据内部传输标号顺序[n0,nn]依次向微网内部的存储设施传输能源,完成能源传输后的基站向总基站发送传输完成信号;s3.1.2:网格内所有基站均发送传输完成信号后,开始向总基站的虚拟储能传输能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2:网格间的能源传输包括以下步骤:s3.2.1:每个网格的总基站完成虚拟储能的能源传输后,总基站向所有直接连接的相邻网格的总基站发送传输完成信号和外部传输约束信号n;s3.2.2:相邻网格的总基站传回各自总基站的外部传输标号,按照外部传输标号的顺序[n1,nn]依次按照s3.1所述的步骤传输能源,完成一个网格的能源传输后,网格的总基站向相邻网格的总基站发送传输完成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3:重复步骤s3.2,按照网格向相邻网格发散传输能源的机制依次对拓扑结构中的所有网格进行能源传输,跳过发送传输完成信号的网格,完成能源的完全分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格间能源协调控制方法。为了克服现有电网中的能源调控方法难以实现电网中能源完全分配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发散且有序的调控方式,将电网中的能源在网格间均匀快速地分配,实现网格间能源的完全分配,防止电网内出现能源分布不均的情况。止电网内出现能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钱伟杰 陈晓刚 屠晓栋 周旻 崔金栋 陈超 龚利武 张炜 刘海林 周晓琴 徐天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电力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