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信息化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2022-11-12 01:07: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通信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化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进行信息采集管理的系统属于通信要素之一。
3.经检索,中国授权公开号cn113283700a,授权公开日2021.08.20,授权公开了一种智慧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现有的智慧信息化管理没有统一的技术路线、建设规范和数据模型标准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智慧系统,所述智慧系统包括指挥体系模块、预警督办模块、应用生态场景模块、建设模块、慧心指数模块、空间地图模块和后台数据维护模块。本方案智慧应用管理系统旨在实现业务在线协同和流程贯通,遵循统一的技术路线、建设规范和数据模型标准,数据智能化交互贯通,实现智慧应用管理系统与统一权限、门户系统集成,统一访问入口,实现单点登录,集成全业务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平台文件存储服务,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共融共通。
4.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5.1、现有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单一的导线传输结构,在损坏故障后,难以及时得知,影响了后续的信息采集管理作业,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6.2、现有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或进行预警处理,但人工更换导线需耗费一定的时间,降低了信息采集的效率。
7.因此,现有的一种信息化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化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故障预警模块和自主接线模块,解决了现有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单一的导线传输结构,在损坏故障后,难以及时得知,影响了后续的信息采集管理作业,满足不了使用需求,或进行预警处理,但人工更换导线需耗费一定的时间,降低了信息采集的效率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0.本发明为一种信息化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包括:
11.信息传输模块,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与外被采集体之间电性连接,对外被采集体内的信息进行采集传输;
12.故障预警模块,所述故障预警模块对上述信息传输模块进行故障检测并进行故障预警;
13.自主接线模块,所述自主接线模块对上述信息传输模块进行自主接线作业,以进行系统智能化的提升;
14.信息预处理模块,所述信息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信息预处理作业,并对预处理的数据向下一级传输;
15.信息主处理模块,所述信息主处理模块对上述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最终化的处理。
16.进一步地,所述采集信息预处理为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统一领域的归类处理,并对归类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打包作业;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统一领域的归类并进行打包作业,易于后续的数据管理。
17.进一步地,所述信息传输模块包括主传输导线、连接于主传输导线端部的主接口、从传输导线和连接于从传输导线端部的从接口;由主接口通过主传输导线,作为优先的数据传输结构,而通过从接口和从传输导线则作为备用数据传输结构。
18.进一步地,所述主接口、从接口外端呈螺纹的导电柱设置,且导电柱分别螺纹电性连接于外被采集体以及信息预处理模块相应位置的导电槽内;由导电柱与导电槽间的插接连接,可进行主接口、从接口的接电处理。
19.进一步地,所述故障预警模块包括连基于该系统外壳体上端面的警报器、电性连接于主传输导线一端部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由警报器进行故障预警,而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则进行主传输导线的故障监测。
20.进一步地,所述自主接线模块包括连接于从传输导线一端部的支块、连接于支块内侧前端的支板和贯穿连接于支板中部的电动推杆;由电动推杆对从传输导线施加前移的力,致使导电柱与导电槽间插接连接,可自主进行从传输导线的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前输出端呈套接的圆形夹设置,且圆形夹内侧面呈粘接的橡胶圈设置,所述橡胶圈内侧面与从传输导线外表面阻尼设置;由圆形夹在橡胶圈下,对从传输导线进行稳固处理,用于其一端的导电柱延伸进导电槽内。
22.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端部呈对外凸起的卡块设置,且卡块卡接连接于支块内侧前端部开设的卡槽内,所述卡块长度小于卡槽内长度设置;由卡块与卡槽的卡接连接,进行支板的固定,而将卡块长度小于卡槽内长度设置,易于支板拆装。
23.进一步地,所述信息主处理模块包括第二数据接收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二数据接收单元下方的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和等距电性连接于第二数据处理单元下方的外设处理单元;由第二数据接收单元对下述归类打包的数据进行接收,并通过第二数据处理单元进行部分数据包的二次归类打包,以及通过外设处理单元,进行剩余数据包的二次归类打包。
24.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预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据接收单元和电性连接于第一数据接收单元下方的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且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据接收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由第一数据接收单元进行外采集体数据的采集,并通过第一数据处理单元进行采集数据的预归类打包。
2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发明通过设置故障预警模块,对进行数据采集传输中的传输导线进行故障实时监测,以及时进行故障的检测,并进行预警处理,易于后续快速进行传输导线的检修或更换,易于使用。
27.2、本发明通过设置自主接线模块,采用从传输导线代替故障中的主传输导线作业,并通过机械自主接线代替人工接线,可快速对中断的信息采集流程进行恢复,满足使用需求。
28.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作业流程模块图;
31.图2为本发明信息传输模块图;
32.图3为本发明故障预警模块图;
33.图4为本发明自主接线模块图;
34.图5为本发明信息预处理模块图;
35.图6为本发明信息主处理模块图。
3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7.110、信息传输模块;111、主传输导线;112、从传输导线;113、主接口;114、从接口;120、故障预警模块;121、电压互感器;122、电流互感器;123、警报器;130、自主接线模块;131、支块;132、支板;133、电动推杆;140、信息预处理模块;141、第一数据接收单元;14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50、信息主处理模块;151、第二数据接收单元;152、第二数据处理单元;153、外设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9.请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信息化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包括:
40.信息传输模块110,信息传输模块110与外被采集体之间电性连接,对外被采集体内的信息进行采集传输;
41.信息传输模块110包括主传输导线111、连接于主传输导线111端部的主接口113、从传输导线112和连接于从传输导线112端部的从接口114;
42.主接口113、从接口114外端呈螺纹的导电柱设置,且导电柱分别螺纹电性连接于外被采集体以及信息预处理模块140相应位置的导电槽内;
43.进行信息传输模块110的使用,预先将一主接口113和从接口114通过导电柱、导电槽进行与被采集体、信息预处理模块140的电性连接,此时,主接口113端部均与被采集体、信息预处理模块140电性连接,而从接口114只与被采集体连接,接着,主传输导线111作为预先使用,进行被采集体的信息采集;
44.故障预警模块120,故障预警模块120对上述信息传输模块110进行故障检测并进行故障预警;
45.故障预警模块120包括连基于该系统外壳体上端面的警报器123、电性连接于主传输导线111一端部的电压互感器121和电流互感器122;
46.进行故障预警模块120的使用,在通过电压互感器121、电流互感器122实时进行主
传输导线111的监测时,若主传输导线111发生故障,电压互感器121、电流互感器122检测出,并通过警报器123进行预警即可;
47.自主接线模块130,自主接线模块130对上述信息传输模块110进行自主接线作业,以进行系统智能化的提升;
48.自主接线模块130包括连接于从传输导线112一端部的支块131、连接于支块131内侧前端的支板132和贯穿连接于支板132中部的电动推杆133;
49.电动推杆133前输出端呈套接的圆形夹设置,且圆形夹内侧面呈粘接的橡胶圈设置,橡胶圈内侧面与从传输导线112外表面阻尼设置;
50.支板132端部呈对外凸起的卡块设置,且卡块卡接连接于支块131内侧前端部开设的卡槽内,卡块长度小于卡槽内长度设置;
51.进行自主接线模块130的使用,预先对固定后的支块131内侧面前端进行支板132的连接,此时,将支板132一端卡块置于支块131一卡槽内,并施加向内的力,使其与该卡槽内侧面接触,并施加上述步骤,进行另一卡块与另一卡槽的卡接,接着,在橡胶圈的阻尼摩擦力下,电动推杆133对圆形夹施加前移的力,带动从传输导线112进行前移,使得导电柱插接连接于信息预处理模块140上的导电槽内即可;
52.信息预处理模块140,信息预处理模块140对采集的信息预处理作业,并对预处理的数据向下一级传输;
53.信息预处理模块140包括第一数据接收单元141和电性连接于第一数据接收单元141下方的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42,且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42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据接收单元15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4.采集信息预处理为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统一领域的归类处理,并对归类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打包作业,易于后续数据管理处理;
55.信息主处理模块150,信息主处理模块150对上述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最终化的处理;
56.信息主处理模块150包括第二数据接收单元151、电性连接于第二数据接收单元151下方的第二数据处理单元152和等距电性连接于第二数据处理单元152下方的外设处理单元153;
57.进行信息主处理模块150的使用,由第二数据接收单元151对预处理归类打包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向第二数据处理单元152输送,此时,第二数据处理单元152对归类打包的数据进行部分二次归类打包,而剩余信息则通过外设处理单元153进行二次归类打包。
5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