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授流装置、充电装置和轨道车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0:3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授流装置、充电装置和轨道车辆系统。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运行时,受电弓容易出现被冰雪覆盖的情况,造成极板接触不良,影响轨道车辆的充电和运营。相关技术采用机械除冰的方式进行除冰,以使极板正常接触,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充电和运营。
3.然而,机械除冰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人力成本高且容易损伤受电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授流装置,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充电和运营。
5.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授流装置的充电装置。
6.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充电装置的轨道车辆系统。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授流装置,包括:安装本体,安装本体的朝向取流装置的一侧为目标侧;授流电极体,授流电极体安装在安装本体上;热辐射器,热辐射器连接在安装本体上,热辐射器用于朝向目标侧发射光线以向取流装置辐射热量来除冰。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授流装置,通过在安装本体上设置热辐射器,以在取流装置被冰雪覆盖时,朝向目标侧发射光线,向取流装置辐射热量,取流装置吸收热量后进行化冰,不需要通过人工,且不需与受电弓接触,减少磨损。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热辐射器为辐射管,且临近授流电极体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授流电极体为直板体,热辐射器与授流电极体平行设置,每个授流电极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热辐射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辐射管环绕授流电机体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辐射管上设有反射层以限制光线辐射范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本体还包括:安装外壳,安装外壳上正对目标侧设有第一配合口和第二配合口;支撑架,支撑架设在安装外壳内,授流电极体连接在安装架上,授流电极体具有位于安装外壳内的第一位置,授流电极体还具有经第一配合口伸至安装外壳外的第二位置;热辐射器位于安装外壳内,且正对第二配合口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取流装置及上述实施例的授流装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授流装置,能够对不含接触轨系统的轨道车辆进行除冰,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充电和运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充电装置还包括结冰传感器,结冰传感器安装在授流装置和取流装置的至少一个上,热辐射器根据结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运行。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取流装置包括:底板;取流电极体,取流电极体设在底板上;缓冲座,缓冲座连接在取流电极体和底板之间;结冰传感器安装在底板上。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系统,包括:车体以及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其中,取流装置安装在车体顶部,充电时授流装置位于车体上方。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系统,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能够在冰雪天气正常充电和运营。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授流装置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授流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授流装置的仰视图;
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授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流装置的俯视图;
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流装置的主视图;
27.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系统的主视图。
28.附图标记:
29.轨道车辆系统300、车体201、
30.充电装置200、取流装置101、底板1011、取流电极体1012、缓冲座1013、绝缘子1014、支撑板1015、结冰传感器102、
31.授流装置100、
32.安装本体1、目标侧10a、安装外壳11、第一配合口110a、第二配合口110b、支撑架12、
33.授流电极体2、
34.热辐射器3、保护壳31。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授流装置100。该授流装置100可以应
用于轨道车辆系统300等交通系统。
38.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授流装置100,包括安装本体1、授流电极体2和热辐射器3,安装本体1的朝向取流装置101的一侧为目标侧10a,授流电极体2安装在安装本体1上,热辐射器3连接在安装本体1上,热辐射器3用于朝向目标侧10a发射光线以向取流装置101辐射热量来除冰。
3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的朝向取流装置101的一侧为目标侧10a,授流电极体2安装在安装本体1上,通过安装本体1支撑授流电极体2,授流电极体2用于向轨道车辆输送电能。热辐器连接在安装本体1上,通过安装本体1支撑热辐射器3。当取流装置101被冰雪覆盖时,热辐射器3朝向目标侧10a发射光线,并将热量辐射至取流装置101,取流装置101吸热化冰。由于热辐射器3只需要通过辐射电磁波即可实现热量的传递,不需要与取流装置101101直接接触,也不需要传播介质即可向取流装置101辐射热量以除冰,因此,对于不含接触轨系统的轨道车辆,也能够进行除冰。
40.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授流装置100,通过在安装本体1上设置热辐射器3,以在取流装置101被冰雪覆盖时,朝向目标侧10a发射光线,向取流装置101辐射热量,取流装置101吸收热量后进行化冰,不需要通过接触轨系统,且不需要介质就能实现除冰。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热辐射器3为辐射管,且临近授流电极体2设置。通过将热辐射器3临近授流电极体2设置,方便热辐射器3向取流装置101中与授流装置100接触的部分辐射热量,以除去该部分的冰,使得取流装置101与授流装置100正常接触,从而对车体201进行供电。
42.可以理解的是,辐射管可以为直线形管或曲线形管,当辐射管为曲线形管时,辐射管可以为波浪形管。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授流电极体2为直板体,热辐射器3与授流电极体2平行设置,每个授流电极体2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热辐射器3。通过将授流电极体2设为直板体,并将热辐射器3与授流电极体2平行设置,使得与授流电极体2相配合的取流装置101上的相应位置均能受到热辐射器3的辐射,提高了化冰速率。每个授流电极体2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热辐射器3,提高了取流装置101上相应位置受到的热量辐射,进一步提高该位置的化冰速率。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授流电极体2为长条形直板体,且设置为两个,两个授流电极体2平行设置在安装本体1上,热辐射器3为直管,且设有4个,每个授流电极体2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热辐射器3。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辐射管环绕授流电极体2设置。通过将辐射管环绕授流电极体2设置,使得与授流电极体2相配合的取流装置101上的相应位置的周向均能受到热辐射器3的辐射,提高了化冰速率。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授流电极体2为长条形直板体,辐射管为环绕在授流电极体2周围的椭圆形管。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辐射管上设有反射层以限制光线辐射范围。通过设置发射层,限制光线辐射范围,避免热量辐射到取流装置101以外的位置,不能用于除冰,将辐射范围限定在取流装置101上,使得辐射管辐射的热量能够完全用于除冰,提高了辐射热量的利用率。
48.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限制光线辐射范围。例如,智能控制等。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热辐射器3为红外辐射器。红外辐射器不需要热传递介质,以电磁辐射的方式直接加热,减少了热损耗;热辐射器3的中波红外线辐射大部分只能被物体表面吸收,因此,能够对平面物体或曲面物体的表面进行很好的加热,冰层更容易吸收中波辐射并将它直接转化成能量,提高了化冰速率。具体的,本技术方案中红外辐射器采用红外石英辐射器,红外石英辐射器的响应时间短,能够快速打开和关闭,节约了时间;同时,红外石英辐射器较小的体积和便于安装的外形简化了机械的结构设计和对加热面的维护。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本体1还包括安装外壳11和支撑架12,安装外壳11上正对目标侧10a设有第一配合口110a和第二配合口110b,支撑架12设在安装外壳11内,授流电极体2连接在支撑架12上,授流电极体2具有位于安装外壳11内的第一位置,授流电极体2还具有经第一配合口110a伸至安装外壳11外的第二位置,热辐射器3位于安装外壳11内,且正对第二配合口110b设置。。
51.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本体1可以只包括支撑架12,通过支撑架12支撑授流电极体2和热辐射器3;也可以包括安装外壳11和支撑架12,通过安装外壳11对授流电极体2和热辐射器3进行保护,同时避免其被冰雪覆盖,影响授流电极体2和热辐射器3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车辆充电。
52.具体的,安装外壳11为授流电极体2和热辐射器3提供保护,支撑架12安装在安装外壳11内,为授流电极体2和热辐射器3提供支撑,安装外壳11上的第一配合口110a用于使授流电极体2的部分伸出安装外壳11,第二配合口110b用于辐射光线。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授流装置100还包括罩在热辐射器3上的保护壳31,热辐射器3连接在保护壳31内,保护壳31为隔热阻燃件。热辐射器3设置在保护壳31内,对热辐射器3进行保护,避免因恶劣环境或者碰撞受到损坏。保护壳31采用隔热阻燃件,既能对热辐射器3进行保护,又能避免自身因温度过高被点燃,同时,保证热辐射器3发射的光线能够到达取流装置101。
5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200,如图7所示,包括取流装置101及上述实施例的授流装置100。
5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200,通过采用上述授流装置100,能够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对取流装置101进行除冰,有利于冰雪天气时轨道车辆的正常充电。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充电装置200还包括结冰传感器102,结冰传感器102安装在授流装置100和取流装置101的至少一个上,热辐射器3根据结冰传感器102的检测结果控制运行。通过结冰传感器102判断取流装置101是否结冰,若结冰,则控制中心控制热辐射器3辐射热量进行除冰,当结冰传感器102检测到冰层融化消失后,控制中心控制热辐射器3停止工作,并控制授流装置100给列车进行充电,若没有结冰,则控制中心控制授流装置100直接给列车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装置200的智能化控制,减少了人力投入。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上设有热辐射器3手动开关,可通过热辐射器3手动开关手动控制除冰。
58.结冰传感器102安装在授流装置100和取流装置101的至少一个上,可以理解为结冰传感器102可以安装在授流装置100上或取流装置101上,或者结冰传感器102可以安装在
授流装置100上和取流装置101上。
59.为了避免同功能的结构重复设置,简化了充电装置200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方案中将结冰传感器102设置在授流装置100和取流装置101的其中之一上。若结冰传感器102安装在授流装置100上,结冰传感器102与取流装置101不直接接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结冰传感器102安装在取流装置101上且临近取流装置101的取流电极体1012设置,有利于结冰传感器102对取流电极体1012上是否结冰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冰传感器102的上表面与取流电极体101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且结冰传感器102位于安装外壳11的第二配合口110b的边缘区域,当取流装置101上与第二配合口110b相对应的位置的冰融化时,结冰传感器102能够快速检测出来,有利于结冰传感器102对目标位置的实时监测。
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取流装置101包括底板1011、取流电极体1012和缓冲座1013,取流电极体1012设在底板1011上,缓冲座1013连接在取流电极体1012和底板1011之间,结冰传感器102安装在所述底板1011上。底板1011用于安装取流电极体1012和缓冲座1013。取流电极体1012用于轨道车辆充电时,与授流电极体2接触进行充电。缓冲座1013用于在授流电极体2与取流电极体1012接触时,起缓冲作用,避免挤压造成电极体的损坏。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取流装置101还包括绝缘子1014和支撑板1015,支撑板1015连接在缓冲座1013与底板1011之间,绝缘子1014连接在支撑板1015与底板1011之间。
63.例如,底板1011、绝缘子1014、支撑板1015、缓冲座1013和取流电极体1012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绝缘子1014下端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或螺纹连接等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底板1011上,绝缘子1014的上端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可拆卸方式与支撑板1015连接。其中,取流电极板采用导电材料,例如镀锡铜等。
64.如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系统300,包括车体201以及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200,其中取流装置101安装在车体201顶部,充电时授流装置100位于车体201上方。
6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系统300,通过上述充电装置200,能够在车体201上方被冰雪覆盖时,采用热辐射器3向下辐射热量对设置在车体201顶部的取流装置101进行除冰,保证授流装置100与取流装置101的正常接触以对其进行输送电能,从而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
66.在其他实施例中,取流装置101还可以设置在车体201的底部,此时授流装置100位于车辆的下方。
6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7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