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0:16: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足下垂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角肌痉挛、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也叫尖足,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其是下肢肌力受损、长期卧床等病人护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防不胜防,发病率为54%,一旦发生护理难度大,严重者须行手术矫正,治疗康复均需让病人承受很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及生活。
3.现在临床实践中也使用一些简单的护理方法,如穿戴三角形支架、硬底布鞋、斜形木墩、梯形垫、钉子鞋、脚踝护托等,但均存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且对于下肢肌力受损患者,未能起到功能锻炼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既能预防卧床患者患足下垂,又能让卧床患者进行腿部功能锻炼。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包括鞋具,还包括支撑板,所述鞋具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轨道,所述滚轮位于所述轨道内并沿所述轨道可滑动。
6.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呈环框状或呈线条状。
7.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轨道不连通设置;所述鞋具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鞋具与两个所述轨道一一对应。
8.进一步地,所述鞋具具有内置的底板,所述底板通过一轴体与所述滚轮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鞋具包括开合连接的鞋体和鞋舌,所述鞋体内设有容纳槽,所述鞋舌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以覆盖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10.进一步地,所述鞋具还包括紧固带,所述鞋体与鞋舌通过所述紧固带连接紧固。
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带为魔术贴组件。
12.进一步地,所述鞋舌的一侧与所述鞋体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鞋体可转动。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靠近所述鞋具的鞋跟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对应于卧床患者的小腿肚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撑板固设于床上(包括但不限于病床)或抵靠在床尾板上,卧床患者静卧休息时,穿戴好鞋具后,可双足放平蹬抵支撑板,从而预防足下垂;在进行腿部功能锻炼时,卧床患者穿戴好鞋具后,可以移动腿部以沿轨道路径滑行,从而锻炼
下肢相应部位肌肉群的力量,增强肌力,促进康复。本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中的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中的鞋具的剖视图。
19.标号说明:
20.1、鞋具;11、鞋体;12、鞋舌;13、紧固带;
21.2、支撑板;21、轨道;
22.3、滚轮;
23.4、底板;
24.5、轴体;
25.61、第一缓冲件;62、第二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7.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包括鞋具1,还包括支撑板2,所述鞋具1的底部设有滚轮3,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轨道21,所述滚轮3位于所述轨道21内并沿所述轨道21可滑动。
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撑板2固设于床上或抵靠在床尾板上,卧床患者静卧休息时,穿戴好鞋具1后,可双足放平蹬抵支撑板2,从而预防足下垂;在进行腿部功能锻炼时,卧床患者穿戴好鞋具1后,可以移动腿部以沿轨道21路径滑行,从而锻炼下肢相应部位肌肉群的力量,增强肌力,促进康复。本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
29.进一步地,所述轨道21呈环框状或呈线条状。
30.由上述描述可知,轨道21的具体形状可按需设置。
31.进一步地,所述轨道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轨道21不连通设置;所述鞋具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鞋具1与两个所述轨道21一一对应。
32.由上述描述可知,卧床患者在进行腿部功能锻炼时,双腿之间相互不干涉,利于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保证锻炼效果。
33.进一步地,所述鞋具1具有内置的底板4,所述底板4通过一轴体5与所述滚轮3相连。
34.由上述描述可知,底板4的设置可以增强鞋具1的结构强度,利于延长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的使用寿命。
35.进一步地,所述鞋具1包括开合连接的鞋体11和鞋舌12,所述鞋体11内设有容纳槽,所述鞋舌12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以覆盖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36.由上述描述可知,开合连接的鞋体11和鞋舌12能够让用户更方便地穿戴鞋具1,利于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37.进一步地,所述鞋具1还包括紧固带13,所述鞋体11与鞋舌12通过所述紧固带13连接紧固。
38.由上述描述可知,用户可通过紧固带13调整鞋体11与鞋舌12的松紧程度,从而使得鞋具1可以适应于不同体型的人,利于增强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的通用性。
39.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带13为魔术贴组件。
40.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魔术贴组件作为紧固带13,可让用户更方便地紧固/解锁鞋体11与鞋舌12,大大方便了用户操作。
41.进一步地,所述鞋舌12的一侧与所述鞋体11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鞋体11可转动。
42.由上述描述可知,鞋舌12与鞋体11为一体式结构使得鞋舌12不易丢失。
4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缓冲件61,所述第一缓冲件61靠近所述鞋具1的鞋跟设置。
4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缓冲件62,所述第二缓冲件62对应于卧床患者的小腿肚设置。
45.由上述描述可知,缓冲件的设置能够提高鞋具1的舒适性。
46.实施例一
47.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卧床患者既可以用其来预防足下垂疾病,又能够利用其来进行腿部功能锻炼。
48.所述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包括鞋具1和支撑板2,所述鞋具1的数量为两个以与卧床患者的双脚对应,所述鞋具1的底部设有滚轮3,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轨道21,所述滚轮3位于所述轨道21内并沿所述轨道21可滑动;所述轨道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鞋具1与两个所述轨道21一一对应,优选的,两个所述轨道21不连通设置。
4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2的高度与卧床患者所躺病床的床尾板的高度相同或相近;所述支撑板2的宽度与卧床患者所躺病床的床尾板的宽度相同或相近。作为进一步拓展,所述支撑板2为卧床患者所躺病床的床尾板本身。
50.所述轨道21呈环框状或呈线条状,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21呈矩形框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轨道21还可以是呈三角框、五角框、圆环、跑道形、直线、波浪线等多种形状/样式的。
51.为保证鞋具1本身的结构强度,优选所述鞋具1具有内置的底板4,所述底板4通过一轴体5与所述滚轮3相连,所述滚轮3可选轴承。
52.详细的,所述鞋具1包括开合连接的鞋体11和鞋舌12,所述鞋体11内设有容纳槽,所述鞋舌12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以覆盖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鞋舌12的一侧与所述鞋体11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鞋体11可转动。
53.容易理解的,所述鞋具1还包括用于紧固所述鞋体11与鞋舌12以使鞋具1更贴合卧床患者足部的紧固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结构可以是纽扣等,但优选,所述紧固
结构为紧固带13,所述鞋体11与鞋舌12通过所述紧固带13连接紧固。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带13为魔术贴组件。
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鞋舌12与所述鞋体11为分体式结构也是可行的,此时,所述鞋舌12至少双侧分别设有所述紧固结构。
55.为提高鞋具1穿戴的舒适性,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缓冲件61,所述第一缓冲件61靠近所述鞋具1的鞋跟设置,也就是说,当用户穿戴好鞋具1后,所述第一缓冲件61抵触卧床患者的脚后跟。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缓冲件62,所述第二缓冲件62对应于卧床患者的小腿肚设置,也就是说,当用户穿戴好鞋具1后,所述第二缓冲件62抵触卧床患者的小腿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61和第二缓冲件62分别为海绵。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卧床患者穿戴好鞋具1后,双足平放时,其足跟与小腿后群肌肉保持一致高度,从而避免悬空,从另一方面来讲,缓冲件的设置可以改善卧床患者的足跟与小腿后群肌肉不能保持一致高度的现象。
5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卧床患者既可以用其来预防足下垂疾病,又能够利用其来进行腿部功能锻炼,增强肌力,促进康复,能够实现一物多用;另外,本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