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沙塘鳢苗种过滤、分筛及计数的方法与流程

2022-11-09 22:01: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沙塘鳢规格分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沙塘鳢苗种过滤、分筛及计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期间,受培育环境、培育密度及投喂饵料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造成培育池杂物过多、苗种规格不一致、计数不均、投放密度不准确等问题,最终导致培育苗种成活率大幅降低。
3.在沙塘鳢苗种培育过程中,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培育池中通常会伴有青苔、蓝藻、树叶等脏物。这些杂物会对苗种生长环境造成污染,过多的青苔会缠裹沙塘鳢苗种,使其失去行动自由并逐渐消瘦、死亡。沙塘鳢苗种大规格培育过程中,苗脏分离,一直是整个培育过程中的难点。
4.沙塘鳢为肉食性鱼类,在其大规格苗种培育阶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苗种规格不一致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不同规格的苗种相互残杀、残食的现象。
5.另外,目前在销售环节大多采用称重估数,造成计数不准,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沙塘鳢繁育过程中因脏物及以大吃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成活率不高,以及后期人工计数数量不准的问题,发明一种沙塘鳢苗种过滤、分筛及计数的方法。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沙塘鳢苗种过滤、分筛及计数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沙塘鳢培育池中的沙塘鳢苗种进行苗种过滤装置中,将苗种中的脏物与苗种分离,完成苗种的过滤;所述的脏物包括青苔、蓝藻、树叶;所述的过滤装置为长方体网箱结构,四周及底部采用20目网筛绢网,上边四周为木质边框,使整体网箱漂浮在水面; 网箱右侧下半部为能从底部向外侧打开的20目网片,右侧上半部为脏物收集网兜,网箱左侧安装有四列小型水管向网箱内冲水,网箱底部设有圆形微孔增氧盘;沙塘鳢为底栖鱼类,在水体中会快速游动至网箱底部;收集好的鱼苗及杂物一起放入过滤网箱,微孔增氧盘在保证鱼苗溶氧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向上浮力,使鱼苗和脏物初步分离,网箱左侧分布的出水口往网箱内注入水流,使鱼苗和脏物进一步分离,最终脏物在气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流入收集网兜;其次,将脏物分离后的沙塘鳢苗种送入苗种分筛箱中,依次通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的筛网,将沙塘鳢苗种分为至少三种规格;第一层筛网,底部所用筛绢网规格为6目,四周为20目;第二层筛网底部所用筛绢网规格为10目,四周为20目;第三层筛网底部所用筛绢网规格为16目,四周为20目;在第一层筛网上部安装节能灯;根据沙塘鳢喜爱阴暗生活环境的特性,在节能灯光的照射下,沙塘鳢苗种会更加迅速的往底层游动,并按照不同规格的筛网
目数,快速完成规格分筛,整个过程只需静置10min即可,最大规格的沙塘鳢留在第一层筛网中,最小规格的沙塘鳢自主游入最下层的筛网中;第三,苗种计数;将不同规格筛网中截留的沙塘鳢送入计数装置中自动计数出售;所述的计数装置由梯形集苗兜、苗种通道和计数器组成;筛网中的苗种通过梯形集苗兜进入,游过苗种通道,再被计数器中的采集装置采集后计算得到通过苗种通道的苗种数量。
8.苗种的过滤时应将左侧向上提拉,使其整体向右倾斜,同时关闭增氧设备,打开中右侧下半部的网片,增大小型水管的水流,使苗种游入分筛装置。
9.所述的过滤装置所用网箱为长方体,四周及底部采用20目网筛绢网。长为100cm,宽为100cm,高为15cm,上边为木质边框,使整体网箱漂浮在水面; 网箱右侧下半部为能从底部向外侧打开的20目网片,上半部为脏物收集网兜,收集网兜高为6cm。
10.所述的小型水管为四列,底部1列,从底部向上每3cm放置一列,共4列。每列11个出水口,共44个出水口,呈与水平面20
°
方向放置。
11.所述分筛装置的筛网规格均为:长为100cm,宽为100cm,高为9cm。
12.计数器由计算机和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获取鱼苗图像并计算鱼苗在图像中所占的像素点数,通过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鱼苗像素点数与鱼苗之间的关系,按此关系式,根据未知鱼苗图像中鱼苗所占的像素点数反推出鱼苗数量;此计数方法可以在鱼苗不离水的情形下获取鱼苗图像,运行图像处理软件完成鱼苗的自动计数,计数准确率可达95%以上,计数时间在3 s內。
13.所述的计数器由光电管和计算机组成,鱼苗沿苗种通道游过光电管时,光电管感应触发感应电路发送计数信号给计算机,计算机自动计数。
14.所述的苗种通道上安装有阀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沙塘鳢为肉食性鱼类,在其大规格苗种培育阶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苗种规格不一致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不同规格的苗种相互残杀、残食的现象。此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苗种培育成活率。
16.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沙塘鳢苗种大规格培育阶段,鱼苗和赃物分离的难点。在无数次的试验和生产应用中,此发明的方法可分离出95%以上的赃物,为下一步的苗种培育提供了诸多便利。
17.本发明通过三部分装置的自主分拆和组合,根据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阶段的需求,自动完成苗种的过滤、分筛及计数。整个过程省工省时,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也不会对鱼苗造成伤害,给沙塘鳢苗种培育的生产及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18.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能有效改善苗种培育环境、减少苗种间的相互残食,大幅增加了苗种培育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苗脏分离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苗种分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苗种计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3所示。
24.一种沙塘鳢苗种过滤、分筛及计数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一.苗种过滤(苗脏分离)沙塘鳢苗种培育过程中,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培育池中通常会伴有青苔、蓝藻、树叶等脏物。这些杂物会对苗种生长环境造成污染,过多的青苔会缠裹沙塘鳢苗种,使其失去行动自由并逐渐消瘦、死亡。沙塘鳢苗种大规格培育过程中,苗脏分离,一直是整个培育过程中的难点。
25.如图1所示:

苗种过滤所用网箱为长方体,四周及底部采用20目网筛绢网。长1-1为100cm,宽1-2为100cm,高1-3为15cm,上边1-4为木质边框,使整体网箱漂浮在水面。
26.②
网箱右侧下半部1-5为可从底部向外侧打开的20目网片,上半部1-9为脏物收集网兜,高1-8为6cm。网箱左侧外1-6为四列小型水管(向网箱内冲水使用),底部1列,从底部向上每3cm放置一列,共4列。每列11个出水口,共44个出水口,呈与水平面20
°
方向放置。
27.③
网箱底部外1-7为圆形微孔增氧盘。
28.④
分离原理:沙塘鳢为底栖鱼类,在水体中会快速游动至网箱底部。收集好的鱼苗及杂物一起放入过滤网箱,微孔增氧盘1-7在保证鱼苗溶氧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向上浮力,使鱼苗和脏物初步分离,网箱左侧1-6分布的出水口往网箱内注入水流,使鱼苗和脏物进一步分离,最终脏物在气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流入收集网兜1-9。
29.此过滤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沙塘鳢苗种大规格培育阶段,鱼苗和赃物分离的难点。在无数次的试验和生产应用中,此分离装置可分离出95%以上的赃物,为下一步的苗种分筛提供了诸多便利。
30.二.苗种分筛。
31.如图2所示:

整个苗种分筛装置由3个筛网组合而成。每个筛网的规格均为:长2-1为100cm,宽2-2为100cm,高2-3为9cm。
32.②
第一层筛网2-7,底部所用筛绢网规格为6目,四周为20目。
33.③
第二层筛网2-8,底部所用筛绢网规格为10目,四周为20目。
34.④
第三层筛网2-9,底部所用筛绢网规格为16目,四周为20目。
35.⑤
顶部安装40w节能灯2-10。
36.⑥
分筛原理:沙塘鳢苗种经过第一阶段祛除赃物后,过滤装置(图1)左侧向上提拉,使其整体向右倾斜,同时关闭增氧设备,打开(图1)中右侧下半部的网片,增大出水口的水流,使苗种游入图2的分筛装置。根据沙塘鳢喜爱阴暗生活环境的特性,在节能灯2-10灯光的照射下,沙塘鳢苗种会更加迅速的往底层游动,并按照不同规格的筛网目数,快速完成规格分筛,整个过程只需静置10min即可。
37.沙塘鳢为肉食性鱼类,在其大规格苗种培育阶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苗种规格不一致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不同规格的苗种相互残杀、残食的现象。此分筛装置有效地解
决了这一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苗种培育成活率。
38.三.苗种计数。
39.如图3所示:

整个苗种计数装置由两部分组合而成。第一部分为梯形集苗装置,其中大端高3-1为9cm,大端宽3-2为100cm,小端宽和高3-3均为5cm。第二部分为鱼苗通道3-6,3-4为阀门,3-5为苗种计数装置,可采用图像计数或光电管计数(现有技术)。
40.②
本实施例的计数装置采用图像识别计数法,其主要由计算机和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获取鱼苗图像并计算鱼苗在图像中所占的像素点数,通过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鱼苗像素点数与鱼苗之间的关系,按此关系式,根据未知鱼苗图像中鱼苗所占的像素点数反推出鱼苗数量。此计数方法可以在鱼苗不离水的情形下获取鱼苗图像,运行图像处理软件完成鱼苗的自动计数,计数准确率可达95%以上,计数时间在3s內。
41.另外,还可采用常见的光电管采集鱼苗的信息进行计数。
42.本发明的三部分装置可自主分拆和组合,根据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阶段的需求,自动完成苗种的过滤、分筛及计数。整个过程省工省时,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也不会对鱼苗造成伤害,给沙塘鳢苗种培育的生产及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43.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