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09 21:2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因肢体疼痛加剧而弓腰虾背,处于万分痛苦之中。特别是到了中期和晚期,广大患者会因筋骨变形而自残。西医学所说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筋骨疼痛、产后风痛症、骨股头坏死、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和筋脉挛急等症,中医称之为“痹证”。从总体上来讲,“痹证”大致分为风、寒、湿以及热四种类型。但在实际病程中,除了风湿热痹之外,风、寒和湿邪往往会交替出现。也就是说,在一个风湿病人身上,不但有风邪,而且寒湿之淫同时存在。就“痹证”而言,因感受风邪所引起的风痛症中医称之为“行痹”,因受寒邪所引起的寒痛症中医称之为“痛痹”,因感受湿邪所引起的关节重着疼痛中医称之为“着痹”,因感受热邪所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中医称之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痹,中医病证名,为行(风)痹、痛(寒)痹和著(湿)痹的合称。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致气血瘀滞,证见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是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证。治宜祛风散寒利湿。风湿病早期主要以肌肉、筋骨、关节酸楚疼痛和麻木重着为主要临床特征。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全身各关节发生肿大,屈伸不利。再进一步继续发展,关节僵硬,身体强直,关节失去活性变为畸形,最终导致因生活不能自理而成为废人。
3.因此,攻克和战胜风寒湿痹势在必行。现有技术中,治疗风寒湿痹的药种类繁多,但都疗效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其能够有效治疗风寒湿痹。
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能够制得此药剂。
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包括鼠妇、全蝎、蜈蚣、蕲蛇、土元、水蛭、乌蛇、僵蚕、羌活、独活、乳香、没药、穿山龙、天麻、三七、人参、白术、红花、当归和熟地。
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将各药材清洗后,烘干;
10.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分别取蜂蜜,再将蜂蜜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1-3h,再置于70-80℃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11.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成粉,混合,烘干后,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12.鼠妇:味酸、咸,性凉;归肝、肾经。具有破瘀消癥,通经,利水,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癥瘕,疟母,血瘀经闭,小便不通,惊风撮口,牙齿疼痛,鹅口诸疮。
13.全蝎: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惊风,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脱疽,乳房痈肿;风湿顽痹,筋脉拘挛;顽固性偏正头痛;并能够治疗多种肿瘤。
14.蜈蚣:味辛,性温;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多种原因导致的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关节疼痛;顽固性偏正头痛;毒蛇咬伤。
15.蕲蛇:味甘、咸,性温;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主治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
16.土元:土鳖虫药性寒、咸,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痞块。
17.水蛭:味咸、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
18.乌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主治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19.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急慢惊风、癫痫、破伤风等岀现的惊痫抽搐;风中经络,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瘰疬痰核等。
20.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
21.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经。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22.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气滞血瘀痛。
23.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瘀血阻滞所致的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胸痛、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风湿痹痛,癥瘕积聚等。
24.穿山龙:味苦,性微寒;归肝、肺经。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痰热咳喘,胸痹,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
25.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
26.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各种出血证,瘀血肿痛、跌打损伤等属于瘀血阻滞者。
27.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脾气不足,中气下陷,肺虚喘咳,气短乏力,津伤口渴,虚热消渴,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血虚萎黄,阳痿宫冷等。
28.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
治脾气虚弱,脾虚积滞,脾虚饮停,痰饮,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
29.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
30.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
31.熟地:性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33.本技术以虫类药(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为主,其性能特点用于补之则谓其为”血肉有情之品,”攻之则谓其”虫蚁搜剔之能”,其疗效远胜于普通草木药、在虫和草两类药材配合是该丸显著特色。方中鼠妇破血,逐瘀,解毒,止痛效果特别显著;蕲蛇祛风,通络,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猛;与祛风通络之乌蛇合用,前者性猛,后者性平合用效好;全蝎和蜈蚣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前者性平,后者性温,相须增效;天麻和僵蚕合用,息风止痉,祛风止痛通络,同时僵蚕兼能祛风止痒,能有效预防少数患者对虫类药过敏;三七活血止血,止痛,在长期临床中发现不少患者消化系统兼有出血症状,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的优点。痹病久病多瘀,故以土元、水蛭、乳香、没药和红花活血逐瘀通经止痛,穿山龙味苦,性平有扶正气,祛风湿,通血脉,蠲痹着之效,与补血活血之当归合用,有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熟地与蕲蛇合用,熟地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前贤章次公老前辈指出蕲蛇补肾督效果尤好,二药合用肾精肾督同补,充分体现治病求本这一学术思想;羌活和独活是治疗风湿病要药,均性温,两药合用治风湿病无论上下均可。人参、当归和白术合用补气补血,健脾,由于“麻属气虚,木属血亏,土强则能胜湿,气旺自无顽麻”,选择人参、当归和白术合用补气补血,健脾祛湿。在多种药材的复合作用下,能够起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作用,此外,本技术的药剂对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寒湿瘀阻,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等证候效好。
34.本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便捷,通过对虫类药进行蜜炙,一方面可以增强药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刺激,在最后将其破碎成粉,混合各个药物,使得其药效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包括鼠妇、全蝎、蜈蚣、蕲蛇、土
元、水蛭、乌蛇、僵蚕、羌活、独活、乳香、没药、穿山龙、天麻、三七、人参、白术、红花、当归和熟地。本技术以虫类药(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为主,其性能特点用于补之则谓其为”血肉有情之品,”攻之则谓其”虫蚁搜剔之能”,其疗效远胜于普通草木药、在虫和草两类药材配合是该丸显著特色。方中鼠妇破血,逐瘀,解毒,止痛效果特别显著;蕲蛇祛风,通络,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猛;与祛风通络之乌蛇合用,前者性猛,后者性平合用效好;全蝎和蜈蚣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前者性平,后者性温,相须增效;天麻和僵蚕合用,息风止痉,祛风止痛通络,同时僵蚕兼能祛风止痒,能有效预防少数患者对虫类药过敏;三七活血止血,止痛,在长期临床中发现不少患者消化系统兼有出血症状,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的优点。痹病久病多瘀,故以土元、水蛭、乳香、没药和红花活血逐瘀通经止痛,穿山龙味苦,性平有扶正气,祛风湿,通血脉,蠲痹着之效,与补血活血之当归合用,有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熟地与蕲蛇合用,熟地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前贤章次公老前辈指出蕲蛇补肾督效果尤好,二药合用肾精肾督同补,充分体现治病求本这一学术思想;羌活和独活是治疗风湿病要药,均性温,两药合用治风湿病无论上下均可。人参、当归和白术合用补气补血,健脾,由于“麻属气虚,木属血亏,土强则能胜湿,气旺自无顽麻”,选择人参、当归和白术合用补气补血,健脾祛湿。在多种药材的复合作用下,能够起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作用,此外,本技术的药剂对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寒湿瘀阻,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等证候效好。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按重量份计,所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包括鼠妇5-15份、全蝎5-15份、蜈蚣5-10份、蕲蛇5-15份、土元5-15份、水蛭5-15份、乌蛇15-25份、僵蚕5-15份、羌活10-20份、独活15-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5-25份、穿山龙25-35份、天麻15-25份、三七15-25份、人参15-25份、白术15-25份、红花15-25份、当归15-25份和熟地15-25份。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按重量份计,所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包括鼠妇10-13份、全蝎8-12份、蜈蚣8-12份、蕲蛇8-12份、土元8-12份、水蛭8-12份、乌蛇20-23份、僵蚕8-12份、羌活13-18份、独活18-20份、乳香13-18份、没药18-23份、穿山龙28-33份、天麻18-23份、三七18-23份、人参18-23份、白术18-23份、红花18-23份、当归18-23份和熟地18-23份。
4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将各药材清洗后,烘干;
42.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分别取蜂蜜,再将蜂蜜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1-3h,再置于70-80℃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43.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成粉,混合,烘干后,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本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便捷,通过对虫类药进行蜜炙,一方面可以增强药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刺激,在最后将其破碎成粉,混合各个药物,使得其药效均匀。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各药材的烘干具体是置于145-155℃下烘干1h。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分
别与蜂蜜的重量比为6-8:1。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蜂蜜与水的重量比为2:1。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浸泡时间为1-3h。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翻炒温度为70-80℃。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到至50-100目,混合后,置于145-155℃下烘干2-3h。
5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1.实施例1
52.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3.原料:鼠妇20g、全蝎5g、蜈蚣3g、蕲蛇10g、土元16g、水蛭18g、乌蛇10g、僵蚕5g、羌活25g、独活10g、乳香10g、没药20g、穿山龙25g、天麻15g、三七15g、人参10g、白术10g、红花20g、当归10g和熟地10g。
54.将各药材清洗后,置于145℃下烘干1h;
55.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均按照6:1的重量比取蜂蜜,再将蜂蜜按照2:1的重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1h,再置于70℃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56.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到至50目,混合,置于145℃下烘干2h,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57.实施例2
58.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9.原料:鼠妇5g、全蝎5g、蜈蚣5g、蕲蛇5g、土元5g、水蛭5g、乌蛇15g、僵蚕5g、羌活10g、独活15g、乳香10g、没药15g、穿山龙25g、天麻15g、三七15g、人参15g、白术15g、红花15g、当归15g和熟地15g。
60.将各药材清洗后,置于145℃下烘干1h;
61.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均按照6:1的重量比取蜂蜜,再将蜂蜜按照2:1的重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1h,再置于70-80℃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62.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到至50目,混合,置于145℃下烘干2h,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63.实施例3
64.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5.原料:鼠妇10g、全蝎8g、蜈蚣8g、蕲蛇8g、土元8g、水蛭8g、乌蛇20g、僵蚕8g、羌活13g、独活18g、乳香13g、没药18、穿山龙28g、天麻18g、三七18g、人参18g、白术18g、红花18g、当归18g和熟地18g。
66.将各药材清洗后,置于145-155℃下烘干1h;
67.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均按照7:1的重量比取蜂蜜,再将蜂蜜按照2:1的重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2h,再置于75
℃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68.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到至70目,混合,置于150℃下烘干2.5h,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69.实施例4
70.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原料:鼠妇12g、全蝎10g、蜈蚣10g、蕲蛇10g、土元10g、水蛭10g、乌蛇22g、僵蚕10g、羌活15g、独活19g、乳香15g、没药21g、穿山龙31g、天麻21g、三七21g、人参21g、白术21g、红花21g、当归21g和熟地21g。
72.将各药材清洗后,置于150℃下烘干1h;
73.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均按照6-8:1的重量比取蜂蜜,再将蜂蜜按照2:1的重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2h,再置于75℃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74.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到至70目,混合,置于150℃下烘干2.5h,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75.实施例5
76.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7.原料:鼠妇13g、全蝎12g、蜈蚣12g、蕲蛇12g、土元12g、水蛭12g、乌蛇23g、僵蚕12g、羌活18g、独活20g、乳香18g、没药23g、穿山龙33g、天麻23g、三七23g、人参23g、白术23g、红花23g、当归23g和熟地23g。
78.将各药材清洗后,置于155℃下烘干1h;
79.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均按照8:1的重量比取蜂蜜,再将蜂蜜按照2:1的重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3h,再置于80℃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80.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到至100目,混合,置于155℃下烘干3h,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81.实施例6
82.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3.原料:鼠妇15g、全蝎15g、蜈蚣10g、蕲蛇15g、土元15g、水蛭15g、乌蛇25g、僵蚕15g、羌活20g、独活20g、乳香20g、没药25g、穿山龙35g、天麻25g、三七25g、人参25g、白术25g、红花25g、当归25g和熟地25g。
84.将各药材清洗后,置于155℃下烘干1h;
85.将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均按照8:1的重量比取蜂蜜,再将蜂蜜按照2:1的重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将各个药材加入稀释的蜂蜜中,浸泡3h,再置于80℃下翻炒至药材不粘手后,取出摊凉,得到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
86.将蜜炙的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与其余烘干药材均破碎
到至100目,混合,置于155℃下烘干3h,得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药剂。
87.对比例1
8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不包含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土元和穿山龙。
89.实验例
90.为了验证本技术的药剂的作用效果,选择实施例4和对比例1制备的药剂进行试验,随机选取130例患有风寒湿痹症(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的患者进行试验。选取在诊所就诊的130例患者年龄在35-68之间,男75例,女55例,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用实施例4制备的药剂进行治疗,另一组用对比例1制备的药剂进行治疗。
91.治疗方法:每日早中晚饭后服用药剂,7g/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四个疗程。
92.疗效评价方法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
93.治愈:用药后患处疼痛、麻木、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肢体关节的活动能力恢复正常;
94.有效:患处疼痛、麻木、肿胀等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
95.无效:上述症状没有减轻。
96.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97.表1
[0098][0099][0100]
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技术制备的药剂对于风寒湿痹症的治疗效果十分突出。
[0101]
综上,本技术以虫类药(鼠妇、全蝎、蜈蚣、蕲蛇、水蛭、乌蛇、僵蚕和土元)为主,其性能特点用于补之则谓其为”血肉有情之品,”攻之则谓其”虫蚁搜剔之能”,其疗效远胜于普通草木药、在虫和草两类药材配合是该丸显著特色。方中鼠妇破血,逐瘀,解毒,止痛效果特别显著;蕲蛇祛风,通络,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猛;与祛风通络之乌蛇合用,前者性猛,后者性平合用效好;全蝎和蜈蚣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前者性平,后者性温,相须增效;天麻和僵蚕合用,息风止痉,祛风止痛通络,同时僵蚕兼能祛风止痒,能有效预防少数患者对虫类药过敏;三七活血止血,止痛,在长期临床中发现不少患者消化系统兼有出血症状,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的优点。痹病久病多瘀,故以土元、水蛭、乳香、没药和红花活血逐瘀通经止痛,穿山龙味苦,性平有扶正气,祛风湿,通血脉,蠲痹着之效,与补
血活血之当归合用,有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熟地与蕲蛇合用,熟地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前贤章次公老前辈指出蕲蛇补肾督效果尤好,二药合用肾精肾督同补,充分体现治病求本这一学术思想;羌活和独活是治疗风湿病要药,均性温,两药合用治风湿病无论上下均可。人参、当归和白术合用补气补血,健脾,由于“麻属气虚,木属血亏,土强则能胜湿,气旺自无顽麻”,选择人参、当归和白术合用补气补血,健脾祛湿。在多种药材的复合作用下,能够起到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作用,此外,本技术的药剂对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寒湿瘀阻,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等证候效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