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机消音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4:58: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消音罩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高、低压电机的广泛使用,电机的噪声控制是电机设计制造绕不开的问题。同时,用户对电机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机的噪声控制要求越来越苛刻。许多用户甚至对噪声提出不超过声压级85db要求,此噪声值远超标准规定要求。因此,电机的噪声水平已被列为衡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影响其在市场上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为满足用户需求,设计人员会采用多种措施来降低噪声。电机加装消音罩是一种有效措施。现有的消音罩为一体式构件,只能整体加工成型,制造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消音罩结构,其包括分体连接的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可实现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分别加工后组合成型,其制造难度大大降低。
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消音罩结构,包括连接于冷却器外风罩端板处的消音罩,所述消音罩包括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所述消音筒同心设置于降噪进风筒内且与所述降噪进风筒于前端通过螺纹相互连接,所述降噪进风筒的内侧壁、后端面,以及消音筒的内侧壁均设有吸音棉层,所述降噪进风筒的侧壁以及消音筒的后端面均设有进风孔。
6.较为优选的,所述吸音棉层包括冲孔网板、压板和吸音棉,所述冲孔网板与吸音棉的表面对应设置,所述压板与吸音棉的端部对应设置,所述冲孔网板上分布有冲孔,所述冲孔网板之间以及所述冲孔网板与压板之间相互焊接形成吸音棉的压紧层,所述吸音棉压紧设置所述压紧层内。
7.较为优选的,所述降噪进风筒的进风孔设置于筒体的前段,所述降噪进风筒的吸音棉层设置于筒体的后段。
8.较为优选的,所述进风孔为进风网格孔,所述进风网格孔包括沿筒体径向分布的多组。
9.较为优选的,所述降噪进风筒的前端面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降噪进风筒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冷却器的外风罩端板螺纹连接,所述降噪进风筒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消音筒的前端板螺纹连接。
10.较为优选的,所述消音筒的前端还设有延伸至冷却器外风罩内的内筒。
11.较为优选的,所述降噪进风筒的筒壁设有吊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消音罩包括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消音筒同心设置于降噪进风筒内且与降噪进风筒于前端通过螺纹相互连接,可实现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分别加工后组合成型,其制造难度大大降低。且其能显著降低通风噪声(噪声减少5-10db),满足了用户需求。
14.2、在降噪进风筒的内侧壁、后端面,以及消音筒的内侧壁设置吸音棉层,且吸音棉层包括冲孔网板、压板和吸音棉,冲孔网板与吸音棉的表面对应设置,压板与吸音棉的端部对应设置,冲孔网板与压板相互焊接形成压紧层,吸音棉压紧设置于所述压紧层内。相较于现有的采用在吸音棉外设置冲孔网板,焊接螺栓后再装配螺母的方式,其不会出现压紧力度不好掌握,不需要电焊螺母防止松动,其装配难度大大降低,且更为美观,结构更简洁。
15.3、降噪进风筒的前端面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降噪进风筒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冷却器的外风罩端板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消音筒的前端板螺纹连接。该结构设计能实现外风罩、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在轴向的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降噪进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降噪进风筒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音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消音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实施例一
26.图1示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消音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27.一种电机消音罩结构,包括连接于冷却器1外风罩2端板处的消音罩3,所述消音罩3包括降噪进风筒4和消音筒5,所述消音筒5同心设置于降噪进风筒4内且与所述降噪进风筒4于前端通过螺纹相互连接,所述降噪进风筒4的内侧壁、后端面,以及消音筒5的内侧壁均设有吸音棉层6,所述降噪进风筒4的侧壁以及消音筒5的后端面均设有进风孔7。所述降噪进风筒4的筒壁设有吊环8,该吊环8用于实现整个消音罩3的吊装。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吸音棉层6包括冲孔网板11、压板10和吸音棉9,所述冲孔网板11与吸音棉9的表面对应设置,所述压板10与吸音棉9的端部对应设置,所述冲孔网板11上分布有冲孔,所述冲孔网板11之间以及所述冲孔网板11与压板10之间相互焊接形成吸音棉9的压紧层,所述吸音棉9压紧设置所述压紧层内。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进风筒4的进风孔7设置于筒体的前段,所述降噪进风筒4的吸音棉层6设置于筒体的后段。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7为进风网格孔,所述进风网格孔包括沿筒体径向分布的多组。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降噪进风筒4的前端面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2和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3,所述降噪进风筒4通过第一连接部12与冷却器1的外风罩2端板螺纹连接,所述降噪进风筒4通过第二连接部13与消音筒5的前端板螺纹连接。
32.安装消音罩时,先用8个m8x12六角螺栓和8个弹簧垫圈将降噪进风筒和消音筒连接在一起,再通过降噪进风筒上的吊环起吊消音罩,用六角螺栓将消音罩安装在外风罩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消音筒5的前端还设有延伸至冷却器1外风罩2内的内筒14。
33.实施例二
34.为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同时考虑安全性,设计时,采用30mm厚的聚氨酯泡沫吸音棉,用镀锌冲孔网板、压板压住后焊接固定。本实施例针对降噪进风筒4和消音筒5内部的吸音棉层6,分别提供了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35.降噪进风筒4的吸音棉层6设置于筒体内侧壁的后段和筒体后端面位置。冲孔网板11位于吸音棉9的表面,即内侧壁的吸音棉9为环状,在其内环处设置冲孔网板11。而后端面位置的吸音棉为圆形,冲孔网板11位于吸音棉9的圆形表面。其中,位于吸音棉9的圆形表面的冲孔网板11与内环处的冲孔网板在相接处相互焊接固定,实现后端面吸音棉的压紧。而环状吸音棉在端部设置压板10,并使压板10与环状的冲孔网板11相互焊接,从而实现状吸音棉的压紧。在装配时,未安装方便,可先装配环状吸音棉,然后装配环状的冲孔网板11和压板,并将环状的冲孔网板11和压板焊接固定。然后再将放入圆形的吸音棉至后端面位置,将圆形的冲孔网板11压紧吸音棉后于外圆周处相接的环装冲孔网板焊接,从而实现了降噪进风筒4的吸音棉层6设置。
36.同样的,消音筒5内的吸音棉层6设置于筒体内侧壁全段,该环装的吸音棉放置到位后,直接放置环装的冲孔网板11,并与端部的压板相互焊接固定,从而实现了消音筒5内的吸音棉层6设置。
37.本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8.外部冷空气沿图1中所示风路,经过降噪进风筒的外筒8x8方孔(即进风孔7),进入降噪进风筒,再从消音筒后端面的进风孔进入消音筒,由风扇将冷空气压人冷却器。旋转风扇产生的噪声一方面被消音筒和降噪进风筒上的聚氨酯泡沫吸音棉将声能转化成热能,聚氨酯泡沫吸音棉起到了消音作用,安装有聚氨酯泡沫吸音棉的方向传出的噪音已大幅减小。另一方面噪声通过曲路从进风处传出,噪声经吸音棉消音后,又通过改变传播路径,噪声值得到减小。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