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密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1:37: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密服务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将加密服务器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等级越高,加密等级越严格,需要达到的防护效果越高。市面上常见的加密服务器都是一级和二级,加密卡是加密行业的核心产品,也是加密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存放加密密钥,加密卡上面的信息不能够泄露,如果存在加密卡信息泄露的风险,系统必须要置零加密卡,销毁加密卡当中的信息。目前,二级以下加密服务器在这方面的处理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加密服务器,在机箱盖被打开时便置零加密卡,销毁加密卡当中的信息,有效提高加密等级。
4.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密服务器,包括机箱和机箱内部的主板、加密卡和置零pcb板,所述加密卡和所述置零pcb板分别与所述主板连接,
5.所述机箱包括机箱壳体和机箱盖,所述机箱壳体为一面设有开口的方形结构,所述机箱盖盖设在所述机箱壳体的开口处且与所述机箱壳体可拆卸连接;
6.所述机箱壳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内表面固定有第一常闭限位开关,所述第一常闭限位开关位于机箱壳体和机箱盖的结合处,与所述第一常闭限位开关相对的机箱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常闭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常闭限位开关位于机箱壳体和机箱盖的结合处,所述置零pcb板上集成有置零电路,所述置零电路用于置零所述加密卡,所述置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常闭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常闭限位开关电连接,所述置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密卡电连接,所述第一常闭限位开关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用于在所述机箱盖打开时通过所述置零电路置零所述加密卡。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常闭限位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常闭限位开关所在的机箱壳体侧壁内表面上还固定有第三常闭限位开关,所述置零pcb板上还集成有报警电路,所述第三常闭限位开关与所述报警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常闭限位开关用于在机箱盖打开时触发所述报警电路报警。
8.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电路包括串联的安全开关、蜂鸣器、供电阵脚和开关针脚,所述开关针脚与所述第三常闭限位开关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加密卡温度的温度开关组件,所述温度开关组件与所述置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温度开关组件用于当温度超过阈值范围时通过所述置零电路置零所述加密卡。
10.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壳体的一个侧壁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一进风组件,与所述第一进风组件相对的机箱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二进风组件,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
组件所在的机箱壳体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孔,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的进风口与其所在的机箱壳体侧壁上的进风孔高低错开。
11.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光纤接口,所述主板上光纤接口的上方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正对的机箱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孔的光口遮挡板,所述光口遮挡板正对所述散热孔,所述光口遮挡板与所述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12.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底壁上固定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路径正对的机箱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风扇之间设有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上固定有出风口斜挡板,所述出风组件、所述出风口斜挡板和所述出风孔形成弯曲风道。
13.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壳体和所述机箱盖的结合处粘贴有全息胶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的加密服务器在机箱盖被打开时便置零加密卡,销毁加密卡当中的信息,有效提高加密等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服务器的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服务器的机箱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服务器的机箱壳体除去前遮挡加固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服务器的机箱的前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服务器的机箱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服务器的机箱壳体的后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机箱壳体;11、后侧壁;111、出风孔;12、左侧壁;121、第一进风孔;122、第一进风组件;13、前侧壁;131、屏幕孔;132、io孔;133、扩展抽屉孔;134、置零逻辑锁孔;135、固定板孔;14、右侧壁;141、第二进风孔;142、第二进风组件;2、机箱盖;3、主板;4、pcie扩展槽;5、机箱前面板;51、电源开关孔;52、usb孔;53、置零锁孔;54、光纤网口开孔;55、rj45网络接口开孔;56、屏幕开孔;57、指示灯开孔;6、扩展槽前面板;7、前遮挡加固板;8、开关pcb板;9、usb_pcb板;10、置零锁;110、开关usb固定板;120、光口遮挡板;130、屏幕;151、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2、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3、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7、硬盘;18、温度开关组件;181、高温开关;182、低温开关;183、温度支架;19、加密卡;20、加密卡支架;21、风扇固定支架;22、风扇;26、电源;281、第一pcie扩展抽屉;291、第一pcie扩展抽屉盖;292、第二pcie扩展抽屉盖;30、置零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密服务器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25.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加密服务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机箱和机箱内部的主板3、硬盘17、加密卡19和置零pcb板30,硬盘17、加密卡19和置零pcb板30分别与主板3连接,主板3上面有cpu、内存、cpu散热风扇、光纤接口、rj45网络接口、指示灯、pciex16插槽和pciex8插槽。
26.机箱包括机箱壳体1和机箱盖2,机箱壳体1为一面设有开口的方形结构,机箱盖2盖设在机箱壳体1的开口处且与机箱壳体1可拆卸连接。机箱与机箱盖2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螺母为盲孔螺母,防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现有服务器机身使用的钢板为sgcc(热浸锌钢板),本实施例的机箱采用的钢材为不锈钢,硬度和韧性超出sgcc 30%以上,提高抵抗物理攻击能力。
27.如图2和3所示,机箱壳体1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置零逻辑锁孔134,在本实施例中,置零逻辑锁孔134设置在前侧壁13上,置零逻辑锁孔134内固定有置零锁10,置零锁10有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置零锁10通过插入置零逻辑锁孔134内的钥匙触发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如图4所示,置零逻辑锁孔134所在的机箱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机箱前面板5,即前侧壁13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机箱前面板5,如图5所示,机箱前面板5上开设有与置零逻辑锁孔134对应的置零锁孔53,机箱前面板5的外表面上粘贴有用于遮盖置零锁孔53的全息胶带;全息胶带是印制有特殊图案的胶带,撕下后会留有痕迹,并且撕下后的全息胶带无法再次使用。在使用钥匙插入置零锁10、置零加密卡19时,需先撕下遮盖置零锁孔53的全息胶带,全息胶带撕去后便留有痕迹,做出了标记,提高加密等级。
28.机箱壳体1和机箱盖2的结合处粘贴有全息胶带,在机箱盖2打开时需撕下全息胶带,全息胶带撕去后便留有痕迹,做出了标记,提高加密等级。
29.如图2和3所示,机箱壳体1的其中一个侧壁内表面固定有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位于机箱壳体1和机箱盖2的结合处,与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相对的机箱壳体1侧壁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位于机箱壳体1和机箱盖2的结合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固定在右侧壁14上,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固定在左侧壁12上,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相对设置,且都设置在侧壁的中部。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是处于闭合状态的,常闭限位开关由操作头和主体组成,操作头可以上下移动,操作头处于上面是闭合状态,操作头处于下面是断开状态。常闭限位开关固定在机箱内侧壁上,操作头会突出侧壁一小段,当合上机箱盖2时候,机箱盖2会压迫操作头向下移动,由闭合转为断开;当打开机箱盖2,操作头不受到压迫了从而向上移动,由断开转为闭合。
30.置零pcb板30上集成有置零电路,置零电路用于置零加密卡19,置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置零锁10、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电连接,置零电路的输出端与加密卡19电连接,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用于在机箱盖2打开时通过置零电路置零加密卡19,置零锁10通过钥匙闭合后通过置零电路置零加密卡19。
31.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对应的引脚连接到置零电路,常闭限位开关的闭合信号会通过置零电路传递给加密卡19,完成置零加密操作。在机箱盖2打开时,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中的至少一个闭合,从而通过置零电路置零加密卡19。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相对设置,能保证即使机箱盖2被打开一个脚,也会被检测到,提高加密等级。也可以在另外两个侧壁上固定常闭限位开关,即机箱的四个侧壁上均固定常闭限位开关,进一步提高加密等级,提高灵敏度。
32.置零锁10的闭合信号也通过置零电路传递给加密卡19,完成置零加密卡19操作。
33.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或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所在的机箱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还固定有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置零pcb板30上还集成有报警电路,第三常闭限位开关
153与报警电路电连接,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用于在机箱盖2打开时触发报警电路报警。在本实施例中,右侧壁14上固定有第三常闭限位开关,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和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在机箱盖2被打开时,置零加密卡19的同时,可以触发报警,提醒用户。
34.报警电路包括串联的安全开关、蜂鸣器、供电阵脚和开关针脚,开关针脚与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连接。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闭合后,触发蜂鸣器进行报警。供电阵脚为5v供电阵脚。安装机箱盖2情况下,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处于断开状态,不会触发报警电路的蜂鸣器报警,当取下机箱盖2后,第三常闭限位开关153处于闭合状态,触发蜂鸣器报警。
35.如图2所示,机箱内还设有用于检测加密卡19温度的温度开关组件18,在本实施例中,温度开关组件18设置硬盘17和加密卡19之间且更靠近加密卡19,可与加密卡19接触。温度开关组件18与置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温度开关组件18用于当温度超过阈值范围时通过置零电路置零加密卡19。在本实施例中,温度开关组件18包括高温开关181和低温开关182,高温开关181和低温开关182固定在温度支架183上,温度支架183通过螺栓螺母与机箱壳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螺母为盲孔螺母,防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在拆除温度开关组件18时,需首先打开机箱盖2,打开机箱盖便置零加密卡19,提高加密等级。
36.高温开关181精度是
±
3℃,开关触发温度是60℃,高温开关181常温下处于断开状态,当温度超过60℃,高温开关181会处于闭合状态;高温开关181的闭合信号会通过置零电路传递给加密卡19,完成置零加密操作。低温开关182精度是
±
3℃,开关触发温度是-5℃,低温开关182常温下处于断开状态,当温度低于-5℃,低温开关182会处于闭合状态;低温开关182的闭合信号会通过置零电路传递给加密卡19,完成置零加密操作。
37.在本实施例中,置零电路包括6个输入针脚和1个输出针脚,6个输入针脚并联后与输出针脚串联,5个输入针脚分别与置零锁10、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高温开关181和低温开关182连接,剩余1个输入针脚作为备用,输出针脚与加密卡19连接。置零锁10、第一常闭限位开关151、第二常闭限位开关152、高温开关181和低温开关182任一完成闭合操作,便会触发加密卡19完成置零动作。
38.如图5所示,机箱前面板5上有电源开关孔51、usb孔52、置零锁孔53、光纤网口开孔54、rj45网络接口开孔55、屏幕开孔56和指示灯开孔57,如图4所示,机箱前面板5固定在机箱壳体1的前侧壁13的外表面上,在机箱外部,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螺栓和盲孔螺母其中一个从机箱内部安装,拆装机箱前面板5必须打开机箱盖2。
39.如图2、3和6所示,机箱壳体1的后侧壁11上开设有出风孔111,前侧壁13上开设有屏幕孔131、io孔132、扩展抽屉孔133、置零逻辑锁孔134和固定板孔135。前侧壁13上的置零逻辑锁孔134与机箱前面板5的置零锁孔53对应,前侧壁13上的屏幕孔131与机箱前面板5的屏幕开孔56对应,屏幕130通过屏幕孔131和屏幕开孔56穿出机箱。
40.主板3安装在机箱内,与机箱壳体1的前侧壁13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主板3上光纤接口、rj45网络接口、指示灯在机箱壳体1的前侧壁13处,通过io孔132穿出机箱。光纤接口跟机箱前面板5上面光纤网口开孔54对应,rj45网络接口跟机箱前面板5上的rj45网络接口开孔55对应,指示灯跟机箱前面板5上的指示灯开孔57对应。
41.pcie扩展槽4连接到主板3的pciex16插槽上,在主板3的一侧,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到机箱壳体1上,pcie扩展槽4可以把一个pciex16的插槽转化为两个pciex8的插槽,
并可以方便的连接扩展模块,扩展模块固定在pcie扩展抽屉上,pcie扩展抽屉包括第一pcie扩展抽屉281和第二pcie扩展抽屉,第一pcie扩展抽屉281上盖有第一pcie扩展抽屉盖291,第二pcie扩展抽屉上盖有第二pcie扩展抽屉盖292。第一pcie扩展抽屉281和第二pcie扩展抽屉从前侧壁13上的扩展抽屉孔133处进行安装和拆卸,在前侧壁的外表面上对应扩展抽屉孔133处安装有扩展槽前面板6,拆卸第一pcie扩展抽屉281和第二pcie扩展抽屉前需要拆掉扩展槽前面板6。
42.如图3所示,开关usb固定板110固定在机箱壳体1的前侧壁13上,开关usb固定板110用来固定开关pcb板8和usb_pcb板9。开关usb固定板110与前侧壁上的固定板孔135位置对应,开关usb固定板110有ab两侧,a侧靠近机箱壳体1前侧壁13,b侧靠近机箱内部,开关usb固定板110垂直于前侧壁13固定,b侧为远离前侧壁13的一面,开关usb的b侧有向上的折边,即折边平行于前侧壁,折边高度到前遮挡加固板7底面,用来阻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
43.开关pcb板8安装在开关usb固定板110上,开关pcb板8通过排线连接到主板3开关针脚上,开关pcb板8通过前侧壁13上的固定板孔135伸出机箱,跟机箱前面板5上的电源开关孔51对应。
44.usb_pcb板9安装在开关usb固定板110上,usb_pcb板9通过usb线连接到加密卡19上,usb_pcb板9通过前侧壁13上的固定板孔135伸出机箱,跟机箱前面板5上的usb孔52对应。
45.加密卡19连接到主板3的pciex8插槽上,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到加密卡支架20上,加密卡支架20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到机箱壳体上,加密卡19在机箱中部。
46.开关pcb板8和usb_pcb板9跟机箱前面板5上的电源开关孔51和usb孔52之间可能会有大于0.3mm缝隙,并且usb接口与前侧壁之间会带有缝隙,所以在开关usb固定板110b侧增加一个折边,用来阻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
47.如图2和3所示,机箱壳体1的一个侧壁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一进风组件122,与第一进风组件122相对的机箱壳体1侧壁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二进风组件142,第一进风组件122和第二进风组件142所在的机箱壳体1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孔,第一进风组件122和第二进风组件142的进风口与其所在的机箱壳体1侧壁上的进风孔高低错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组件122固定在左侧壁12上,左侧壁12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孔121,第一进风孔121和第一进风组件122的进风口高低错开,形成弯曲的风道。第二进风组件142固定在右侧壁14上,右侧壁14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孔141,第二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组件142的进风口高低错开,形成弯曲的风道。在保证进风的同时,可以防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
48.进风组件采用常用的进风装置,比如包括引风机、多个板围成的进风通道和过滤网,引风机固定在进风通道内,过滤网固定在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用于过滤空气,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侧壁上的进风孔不在同一高度,高度错开。
49.主板3上开设有光纤接口,主板3上光纤接口的上方(图3中的光纤接口左侧)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正对的机箱壳体1侧壁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用于遮挡散热孔的光口遮挡板120,在本实施例中,光口遮挡板120固定在前侧壁13内表面上,光口遮挡板120正对散热孔,光口遮挡板120与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隔距离(图3中光口遮挡板120位于散热孔的上方),避免将散热孔堵死的同时,防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
50.硬盘17固定在机箱内部,靠近右侧壁14,在pcie扩展槽4后方,硬盘架16上可以安
装硬盘17,硬盘17分为3.5英寸硬盘和2.5英寸硬盘,通过螺丝固定在硬盘架上,硬盘17通过sata连接线跟主板3相连,硬盘17通过供电线与电源26相连。
51.电源26固定在机箱壳体1前侧壁13和左侧壁12交界处,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与机箱壳体1相连,电源26分为ac端和dc端,ac端输入220v电压,dc端输入24v、12v、5v、3.3v电压,ac端靠近机箱壳体1前侧壁13,dc端靠近主板3,电源26由多个电源模块和电源壳体组成,多个电源模块并联安装在电源壳体内部,电源模块挡板固定在电源26ac端,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到机箱壳体1的左侧壁12处,安装或者拆卸电池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必须提前拆卸电源模块挡板,拆卸电源模块挡板必须拆卸机箱盖2,否则无法拆卸电源模块挡板,电源26给整个系统供电。
52.机箱壳体1的内部底壁上固定有风扇22,风扇22的出风路径正对的机箱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111,出风孔111与风扇22之间设有出风组件,出风组件上固定有出风口斜挡板,出风组件、出风口斜挡板和出风孔111形成弯曲风道。风扇固定支架21固定在机箱后侧壁11处,在机箱内部,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与机箱壳体1固定,风扇22固定在风扇固定支架21内部,通过螺栓和盲孔螺母固定,本实施例的风扇22为排风扇,气流方向是从机箱前到机箱后边,再从机箱后侧壁上的出风孔到机箱外部,风扇22和机箱后侧壁11之间有出风组件,出风组件上有出风口斜挡板,出风组件、出风口斜挡板及机箱后侧壁11上的出风孔111形成弯曲风道,可以阻止单铰链探针的攻击。
53.出风组件也采用常用的出风装置,比如由多块板围成的直行的出风通道,在出风通道的出风孔设置出风口斜挡板,通过斜挡板的阻挡使得风向改变,形成弯曲风道。
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