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2:58: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2.清洗机是一种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盘碟以清除粘附在盘碟或者果蔬上的脏物并且清洗盘碟或果蔬的装置。现有的喷淋式清洗机一般是通过喷淋器的旋转来实现各个方位的喷淋。
3.目前的清洗机如本技术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其专利号为zl201721289180.5(授权公告号为cn208610787u)公开了一种喷淋臂,包括有主喷淋臂,所述主喷淋臂内部中空并形成有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所述主喷淋臂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与对应分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孔;以及至少两个副喷淋臂,分别能旋转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出水孔上并与之连通,所述副喷淋臂上开设有喷水孔,并能在喷水孔喷出的水流作用下而旋转。该专利通过在主喷淋臂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副喷淋臂,能有效地扩大喷射面积,即喷淋臂包括有主喷淋臂和副喷淋臂,从而提高洗净率,但是副喷淋臂完全依靠喷水孔喷出水流作用下旋转,当未运动到死角的时候,副喷淋臂与主喷淋臂形成最大喷射面积,当运动到死角时,副喷淋臂反而转动至偏离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其喷射面积反而减小而无法有效喷射死角,可靠性较差。
4.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喷淋臂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靠增大清洗面积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使箱体的角落获得充分清洗的清洗机。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包括有用来与清洗机相对固定的安装座;
9.主喷淋臂,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其内部具有主流道;
10.副喷淋臂,能转动地设于所述主喷淋臂邻近端部的位置,且内部具有与所述主流道相连通的分流道,所述副喷淋臂的顶壁和/或侧壁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喷淋孔;
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12.联动组件,其动力输入端被布置成能环绕所述安装座转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副喷淋臂传动连接,用来带动所述副喷淋臂相对所述主喷淋臂转动。
13.联动组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沿着所述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杆,所述连杆沿着所述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主喷淋
臂朝向所述安装座的第一面,所述安装座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滑道,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具有能滑动设于所述滑道内的滑动部,且该连杆的第二端设有与该连杆相交叉布置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副喷淋臂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喷淋臂之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凸部。
14.连杆沿着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在主喷淋臂的第一面开设沿着主喷淋臂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的形式,此时连杆滑动地设于该导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主喷淋臂的第一面具有朝所述安装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连杆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滑槽,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该滑槽滑动配合。
15.为了实现副喷淋臂与主喷淋臂之间呈现最大的夹角,所述滑道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连杆的滑动部向外运动的缺口,所述缺口具有限制所述滑动部脱离滑道的外边沿,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与该缺口的外边沿处于相抵的状态下,所述副喷淋臂沿着所述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布置。
16.滑道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滑道包括有沿着所述安装座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槽及沿着所述滑动部的运动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倾斜槽,所述倾斜槽位于所述弧形槽和缺口之间,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弧形槽内的状态下,所述副喷淋臂与所述主喷淋臂相垂直。
17.为了后续对方形洗涤腔室的四个边角进行清洗,减少清洗死角,优选地,所述缺口、弧形槽和倾斜槽有四组,且沿着所述滑道的周向间隔布置。另外,还可以采用两组的形式。
18.副喷淋臂可采用一个的形式,也可采用两个以上的形式,但是从增大喷淋面积和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副喷淋臂有两个,且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喷淋臂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副喷淋臂对应有一个所述的联动组件。
19.为了实现副喷淋臂的复位,还包括有作用于所述副喷淋臂,且使该副喷淋臂始终具有沿着所述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布置趋势的弹性件。
20.弹性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采用弹簧的形式,也可采用弹性片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喷淋臂相连接,所述副喷淋臂上设有与所述弹性片之第二端相连接且沿着所述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的滑动件。
2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所述的喷淋臂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具有洗涤腔室,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洗涤腔室邻近底部的位置,所述主喷淋臂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所述主喷淋臂底部邻近中央的位置开设有与主流道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主喷淋臂和副喷淋臂的顶面上均开设有所述的喷淋孔。
2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洗涤腔室的横截面呈方形,在所述主喷淋臂转动至沿着所述洗涤腔室的对角线方向布置状态下,所述副喷淋臂沿着所述主喷淋臂的长度方向布置。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喷淋臂在主喷淋臂转动过程中,通过联动组件实现副喷淋臂相对主喷淋臂转动,副喷淋臂与主喷淋臂形成较大的喷射面积;该喷淋臂应用在清洗机中,当主喷淋臂沿着对角线布置时,副喷淋臂对清洗机的角落进行清
洗,避免出现清洗死角。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施例中清洗机的主喷淋臂和副喷淋臂相垂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喷淋臂的剖视图;
26.图3为图1中喷淋臂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27.图4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1中副喷淋臂处于沿着主喷淋臂长度方向布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有清洗箱4和喷淋臂,清洗箱4的内部具有洗涤腔室40,洗涤腔室40的横截面呈方形。上述的喷淋臂包括有安装座5、主喷淋臂1、副喷淋臂2、联动组件、弹性件和泵水机构7。
32.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的安装座5相对固定设于洗涤腔室40邻近底部的位置,主喷淋臂1转动地设于安装座5的顶部,前述的安装座5具有导流通道50。主喷淋臂1的内部具有主流道10,且具有供水流进入的进水通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主流道10有两个,且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主流道10之间具有集水腔10a,集水腔10a与主流道10相连通,主喷淋臂1之底部邻近中央的位置具有进水通道,该进水通与集水腔10a对应布置,并与导流通道50相连通。
33.如图3所示,泵水机构7将洗涤腔室40底部的水经导流通道50泵至主喷淋臂1的集水腔10a内。本实施例中的泵水机构7包括有电机71和叶轮组件72,叶轮组件72的上部为位于喷淋臂的集水腔10a中的离心叶轮,叶轮组件72的下部为位于进水通道下方的轴流叶轮,电机71设于叶轮组件72下方且其输出轴与叶轮组件72相连接。
34.如图1至图3、图5和图6所示,主喷淋臂1整体呈一字形,副喷淋臂2有两个,且分别转动地设置在主喷淋臂1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副喷淋臂2的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以下以其中一个副喷淋臂2为例进行说明。副喷淋臂2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主喷淋臂1之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前述的副喷淋臂2的内部具有与对应侧的主流道10相连通的分流道20,每个副喷淋臂2顶壁和主喷淋臂1的顶壁均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喷淋孔01。上述泵水机构7将水泵至集水腔10a内,一部分水经主喷淋臂的喷淋孔01向上喷出,一部分水经主流道10流至副流道20内,并经副喷淋臂的喷淋孔01向上喷出,上述主喷淋臂1的底壁上开设有驱动孔(未示出),在水流经驱动孔喷出时,水流的反作用带动主喷淋臂转动。
35.每个副喷淋臂2对应有一组联动组件和一个弹性件,以下以其中一个副喷淋臂2和对应的联动组件和弹性件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联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被布置成能环绕安装座5转动,联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副喷淋臂2传动连接,用来带动副喷淋臂2相对主喷淋臂1转动。具体地,联动组件包括有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杆3,连杆3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于主喷淋臂1的底面上,具体地,主喷淋臂1的底面具有朝安
装座5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1,连杆3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延伸部11对应的滑槽32,延伸部11位于滑槽32内且与该滑槽32滑动配合。上述的安装座5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滑道51,滑道51包括有弧形槽512、倾斜槽513和供连杆3的滑动部30向外运动的缺口511,缺口511具有限制滑动部30脱离滑道的外边沿514,在连杆3的第一端位于缺口511内且与该缺口511的外边沿514处于相抵的状态下,副喷淋臂2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布置。弧形槽512沿着安装座5的周向延伸,倾斜槽513沿着滑动部30的运动方向逐渐向外倾斜,且位于弧形槽512和缺口511之间。本实施例的缺口511、弧形槽512、倾斜槽513有四组,且沿着滑道51的周向间隔布置。
36.上述的连杆3的第一端具有能滑动设于滑道51内的滑动部30,且该连杆3的第二端设有与该连杆3相交叉布置的延伸杆31,本实施例中,延伸杆31与连杆3相垂直,且该延伸杆31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311,副喷淋臂2具有与导向槽311滑动配合的凸部21。在上述主喷淋臂1相对安装座5转动至沿着洗涤腔室40的对角线方向布置状态下,此时,连杆3第一端的滑动部30位于缺口511内,副喷淋臂2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布置;而在主喷淋臂1相对安装座5转动至连杆3第一端的滑动部30位于弧形槽512内的状态下,副喷淋臂2与主喷淋臂1相垂直。
37.弹性件作用于副喷淋臂2,且使该副喷淋臂2始终具有沿着1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趋势。具体地,如图2所示,弹性件为弹性片6,弹性片6的第一端与主喷淋臂1相连接,副喷淋臂2上设有与弹性片6之第二端相连接的滑动件22,本实施例的滑动件22为滑动片。在本实施例中,主喷淋臂1上开设有供滑动件22穿过的导向孔13,导向孔13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延伸,滑动件22的外侧与副喷臂2相连接,滑动件22的内侧与弹性片6的内端相连接。前述的滑动件22沿着导向孔13的延伸方向来回运动。
38.上述喷淋臂的工作过程如下:
39.当连杆3在滑道51上圆周绕行时,当连杆3的滑动部30经弧形槽运动至倾斜槽时,此时,连杆3的滑动部30慢慢外移,此时,连杆3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向外运动,当滑动至与缺口511的外边沿514相抵时,连杆3完全外移到位,此时主喷淋臂1转动至角部位置(即主喷淋臂1沿着对角线布置),副喷淋臂2完全展开(副喷淋臂2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布置),与主喷淋臂1成一直线,此时,对角落进行清洗;当主喷淋臂1继续转动时,连杆3的滑动部30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向内运动,继而拉动副喷淋臂2朝安装座5方向转动,此时,滑动件22向内滑动,弹性片6被拉伸产生弹性力,滑动件22可沿主喷淋臂1的导向孔13滑动。当连杆3的滑动部30位于弧形槽512内时,连杆3向内运动到位,此时,副喷淋臂2转动至与主喷淋臂1相垂直,此时弹性片6被拉伸到最大形变量,具有推动副喷淋臂2复位到沿着主喷淋臂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趋势。随着喷淋臂继续转动,可实现副喷淋臂2在角部位置舒展开,过了角部位置有收缩成与主喷淋臂1呈直角的状态。
40.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