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2:4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排气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机动车发动机会因周期性点火产生阶次噪声,同时高速排出的气体产生气流噪声。因此,需要消声器消除排气噪声。然而,随着发动机动力性能提升,与消费者对声品质要求的提高,消声器需要占用更多的体积来消减噪声。但一方面,消声器体积受布置空间限制;另一方面,消声器体积增加所带来的更多重量也会导致油耗增加。这就导致了现有的排气消声器成本较高,b级别车应用可行性小。因而希望在不增加消声器体积的情况下,通过结构优化改善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
4.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调音管、进气挡板、左外侧挡板、左内侧挡板、右内侧挡板、右外侧挡板、第一长调音管、第二长调音管、第一短调音管和第二短调音管;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安装在一起形成腔体,该腔体内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左外侧挡板、左内侧挡板、右内侧挡板、右外侧挡板,将腔体分割成五个消声腔,所述的第一长调音管穿过左外侧挡板、左内侧挡板、右内侧挡板、右外侧挡板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腔体的内,第二长调音管安装顺序与第一长调音管相反,第一长调音管、第二长调音管的出气口伸出腔体外;所述的第一短调音管穿过左外侧挡板、左内侧挡板且与其安装在一起,第二短调音管穿过与右外侧挡板、右内侧挡板且与其安装在一起;所述的进气挡板安装在左内侧挡板、右内侧挡板间,且靠一侧安装;进气调音管安装在进气挡板上。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6.1、在有限的消声器容积下,消除气流噪声及阶次噪声,实现降本降重。通过设置挡板形成消声腔并且利用独立短消声管和长消声管组合应用,改变气流方向,增加消声管长度,消除阶次噪声;在腔室中填充消声棉,并且在消声器内设计高频管结构,消除气流噪声。
7.2、双出口及消声管对称设计,达到双倍消声效果。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壳体及消声棉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声原理示意图;
11.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消声棉,4-进气调音管,5-进气挡板,6-左外侧挡板,7-左内侧挡板,8-右内侧挡板,9-右外侧挡板,10-第一长调音管,11-第二长调音管,12-高频管总成,13-第一短调音管,14-第二短调音管,ⅰ扩张腔,ⅱ三管迷路消声腔,ⅲ赫尔姆兹消声腔,iv框型罐加吸声棉消声腔。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3.参阅图1、图2、图3,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进气调音管4、进气挡板5、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第一短调音管13和第二短调音管14;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2安装在一起形成腔体,该腔体内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将腔体分割成五个消声腔;所述的第一长调音管10穿过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安装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形成腔体的内,第二长调音管11安装顺序与第一长调音管10相反,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的出气口伸出腔体外;所述的第一短调音管13穿过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且与其安装在一起,第二短调音管14穿过与右外侧挡板9、右内侧挡板8且与其安装在一起;所述的进气挡板5安装在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间,且靠一侧安装;进气调音管4安装在进气挡板5上。
14.进一步的,由上壳体1、下壳体2安装在一起形成的腔体被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分割成五个消声腔,所述的进气调音管4、进气挡板5与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组成扩张腔ⅰ,扩张腔ⅰ用于低频消声,频率作用范围一般为:40-200hz;所述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与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连同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第一短调音管13、第二短调音管14组成三管迷路消声腔ⅱ,三管迷路消声腔ⅱ用于中频噪声消声,频率作用范围一般为:100-500hz;所述的左外侧挡板6和右外侧挡板9分别与上下壳体形成赫尔姆兹消声腔ⅲ,用于低中高频的噪声消声。
15.进一步的,所述三管迷路消声腔ⅱ是对称分布在扩张腔ⅰ两侧,综合腔ⅲ对称分布在三管迷路消声腔ⅱ两侧,以扩张腔ⅰ为中心,在扩张腔ⅰ两侧对称布置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和赫尔姆兹消声腔ⅲ。
16.进一步的,所述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填充有消声棉,形成阻抗复合型消声腔。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第一短调音管13和第二短调音管14位于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的部分均开有消音小孔,所述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上均开有消音小孔,形成抗性消声器,消除低频噪声。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的出气口端焊接有高频管总成12,高频管总成12内部填充有吸声棉,组成框型罐加吸声棉消声腔ⅳ,框型罐加吸声棉消声腔iv用于高频消声,频率作用范围一般为:500hz以上。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由两端的直管和中间弯管组成;中间弯管安装时位于扩张腔ⅰ内,与中间弯管两端连接的直管部分安装时位于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其余部分安装时位于赫尔姆兹消声腔ⅲ中,弯管可以改变调音管的走向,最大限度的增长调音管,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得穿过消声器的行程大大增加,增加消声效果。
20.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调音管4安装在进气挡板5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汽车气流声波从进气调音管4进入扩张腔ⅰ后,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对称结构,由第一短调音管13和第二短调音管14分成两个分支,最后经由第一长调音管10和第二长调音管11组成的长调音管排出消声器,提高消声效果,同时减低
压损。
22.综上,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在保证可以消除阶次噪声及流体噪声的同时,尽量减小了消声器体积,实现了降本降重,尤其适用于suv车型的消声。
2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进气调音管(4)、进气挡板(5)、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第一短调音管(13)和第二短调音管(14);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2)安装在一起形成腔体,该腔体内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将腔体分割成五个消声腔;所述的第一长调音管(10)穿过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安装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形成腔体的内,第二长调音管(11)安装顺序与第一长调音管(10)相反,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的出气口伸出腔体外;所述的第一短调音管(13)穿过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且与其安装在一起,第二短调音管(14)穿过与右外侧挡板(9)、右内侧挡板(8)且与其安装在一起;所述的进气挡板(5)安装在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间,且靠一侧安装;进气调音管(4)安装在进气挡板(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壳体(1)、下壳体(2)安装在一起形成的腔体被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分割成五个消声腔,所述的进气调音管(4)、进气挡板(5)与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组成扩张腔ⅰ;所述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与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连同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第一短调音管(13)、第二短调音管(14)组成三管迷路消声腔ⅱ;所述的左外侧挡板(6)和右外侧挡板(9)分别与上下壳体形成赫尔姆兹消声腔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管迷路消声腔ⅱ是对称分布在扩张腔ⅰ两侧,赫尔姆兹消声腔ⅲ对称分布在三管迷路消声腔ⅱ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填充有消声棉,形成阻抗复合型消声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第一短调音管(13)和第二短调音管(14)位于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的部分均开有消音小孔;所述左外侧挡板(6)、左内侧挡板(7)、右内侧挡板(8)、右外侧挡板(9)上均开有消音小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的出气口端焊接有高频管总成(12),高频管总成(12)内部填充有吸声棉,组成框型罐加吸声棉消声腔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调音管(10)、第二长调音管(11)由两端的直管和中间弯管组成;中间弯管安装时位于扩张腔ⅰ内,与中间弯管两端连接的直管部分安装时位于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其余部分安装时位于赫尔姆兹消声腔ⅲ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调音管(4)安装在进气挡板(5)的中间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短调音管(13)、第二短调音管(14)均有一端口处在三管迷路消声腔ⅱ内,另一端口处在赫尔姆兹消声腔ⅲ内。

技术总结
一种排气消声器装置,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调音管、进气挡板、左外侧挡板、左内侧挡板、右内侧挡板、右外侧挡板、第一长调音管、第二长调音管、第一短调音管和第二短调音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有限的消声器容积下,消除气流噪声及阶次噪声,实现降本降重。通过设置挡板形成消声腔并且利用独立短消声管和长消声管组合应用,改变气流方向,增加消声管长度,消除阶次噪声;在腔室中填充消声棉,并且在消声器内设计高频管结构,消除气流噪声。双出口及消声管对称设计,达到双倍消声效果。达到双倍消声效果。达到双倍消声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康文霞 谢晓峰 贾春 张国庆 寇珂瑛 许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