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西施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16:48: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西施电饭煲。


背景技术:

2.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3.现有的电饭煲功能单一,不具有测温的功能,在烧水炖汤时无法时时检测汤水的温度,在汤水烧开后无法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容易使开水溢出,同时密封性差,保温食物时无法形成完全密封状态,降低了电饭煲的保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西施电饭煲,具备对食品温度进行检测报警,保温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饭煲功能单一,不具有测温的功能,在烧水炖汤时无法时时检测汤水的温度,在汤水烧开后无法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容易使开水溢出,同时密封性差,保温食物时无法形成完全密封状态,降低了电饭煲保温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西施电饭煲,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体,所述锅体的内腔设置有内锅,所述内锅的顶部延伸至锅体的顶部,所述内锅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锅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壁镶嵌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锅体顶部的后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的内腔设置有内盖,所述内盖的后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后端贯穿至锅盖的外部并固定套设有圆板,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出气管的后端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圆环板。
6.优选的,所述锅盖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的前端贯穿至出气管的内腔并与出气管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锅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9.优选的,所述锅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内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10.优选的,所述锅盖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表面分别镶嵌安装显示屏和蜂鸣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蜂鸣器和加热体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锅体、加热体、内锅、弹簧、活动块、温度传感器、锅盖、内盖、出气
管、圆板、拉簧、螺纹杆、圆环板、密封板、出气孔、控制器、显示屏和蜂鸣器进行配合,具备对食品温度进行检测报警,保温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饭煲功能单一,不具有测温的功能,在烧水炖汤时无法时时检测汤水的温度,在汤水烧开后无法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容易使开水溢出,同时密封性差,保温食物时无法形成完全密封状态,降低了电饭煲保温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盖和出气管剖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18.图中:1锅体、2加热体、3内锅、4弹簧、5活动块、6温度传感器、7锅盖、8内盖、9出气管、10圆板、11拉簧、12螺纹杆、13圆环板、14密封板、15出气孔、16把手、17转盘、18支撑脚、19第一密封圈、20第二密封圈、21控制器、22显示屏、23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本实用新型的锅体1、加热体2、内锅3、弹簧4、活动块5、温度传感器6、锅盖7、内盖8、出气管9、圆板10、拉簧11、螺纹杆12、圆环板13、密封板14、出气孔15、把手16、转盘17、支撑脚18、第一密封圈19、第二密封圈20、控制器21、显示屏22和蜂鸣器2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3.请参阅图1-5,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西施电饭煲,包括锅体1,锅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体2,锅体1的内腔设置有内锅3,内锅3的顶部延伸至锅体1的顶部,内锅3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弹簧4远离锅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活动块5的内
壁镶嵌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锅体1顶部的后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锅盖7,锅盖7的内腔设置有内盖8,内盖8的后侧连通有出气管9,出气管9的后端贯穿至锅盖7的外部并固定套设有圆板10,出气管9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1,出气管9的后端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4,出气管9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孔15,出气管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圆环板13,锅盖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6,把手1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螺纹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7,螺纹杆12的前端贯穿至出气管9的内腔并与出气管9螺纹连接,锅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8,支撑脚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锅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9,内盖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0,锅盖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1,控制器21的表面分别镶嵌安装显示屏22和蜂鸣器23,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1电性连接,控制器21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22、蜂鸣器23和加热体2电性连接,通过锅体1、加热体2、内锅3、弹簧4、活动块5、温度传感器6、锅盖7、内盖8、出气管9、圆板10、拉簧11、螺纹杆12、圆环板13、密封板14、出气孔15、控制器21、显示屏22和蜂鸣器23进行配合,具备对食品温度进行检测报警,保温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饭煲功能单一,不具有测温的功能,在烧水炖汤时无法时时检测汤水的温度,在汤水烧开后无法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容易使开水溢出,同时密封性差,保温食物时无法形成完全密封状态,降低了电饭煲保温性的问题。
24.通过设置把手16,便于锅盖7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了把手表面的粗糙度,通过设置转盘17,便于带动螺纹杆12旋转,通过设置支撑脚18和防滑垫,能够对电饭煲进行稳定支撑,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大了支撑脚18底部的粗糙度,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19,能够对内盖8与锅体1之间进行密封,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20,能够对内锅3与内盖8之间进行密封,通过设置蜂鸣器23,能够发出声音报警提示使用者。
25.温度传感器6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26.使用时,将食物和水放入内锅中,盖上锅盖7,拉簧11对圆板10产生拉力,拉动圆板10带动出气管9和内盖8移动,使内盖8的底部与第一密封圈19紧密接触,使第二密封圈20与内锅3的顶部紧密接触,提高电饭煲的密封性,通过控制器21控制加热体2对内锅3底部进行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6检测内锅3表面的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21,如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控制器21控制蜂鸣器23报警提示使用者,使用者及时对电饭煲进行操作,可避免水源长时间高温翻腾溢出内锅3,食物受热产生的气体会依次经过出气管9和出气孔15排出,在不加热食物且对食物进行保温时,旋转转盘17带动螺纹杆12旋转,通过螺纹杆12与出气管9螺纹连接,螺纹杆12带动密封板14移动与圆环板13紧密接触,从而对圆环板13和出气管9进行密封,避免热气排出。
27.综上所述:该具有测温功能的西施电饭煲,通过锅体1、加热体2、内锅3、弹簧4、活动块5、温度传感器6、锅盖7、内盖8、出气管9、圆板10、拉簧11、螺纹杆12、圆环板13、密封板14、出气孔15、控制器21、显示屏22和蜂鸣器23进行配合,解决了现有的电饭煲功能单一,不具有测温的功能,在烧水炖汤时无法时时检测汤水的温度,在汤水烧开后无法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容易使开水溢出,同时密封性差,保温食物时无法形成完全密封状态,降低了电饭煲保温性的问题。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