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2022-10-23 00:0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rfid电子标签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替换保持器的rfid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2.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近年来,随着医院的扩建重建和现代医学科技不断改革创新和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应用,利用rfid电子标签来管理手术器械的系统应运而生。
3.目前,手术器械上安装的rfid电子标签是整体模制固定,绑定到手术器械上之后伴随器械的使用,不可从手术器械上拆卸下来再次使用。由于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及次数是有限的,当手术器械丢弃不用时,rfid电子标签也随之丢弃,rfid电子标签制作成本高、价格昂贵,所以对于医院来说,成本较高、资源浪费,不能够实现对rfid电子标签的重复利用。另一方面,由于rfid电子标签的高价格,阻碍了这一方案在医疗机构中的普及。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方式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fid电子标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rfid电子标签成本较高、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防止资源浪费的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模块和用于夹持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的底部设置有模块入口,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穿过所述模块入口被所述保持器夹持。
6.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器为具有中空型腔的壳体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器沿其宽度方向的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的底部长度大于顶部长度。
8.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器上开设有凹口。
9.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所述凹口。
10.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模块顶部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上。
11.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器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切口。
12.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器上雕刻有id代码。
13.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内设置有电子芯片和标签天线。
14.进一步地,电子标签模块的基材可以为pcb、陶瓷、高分子塑料或其他复合材质。
15.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底部与所述保持器的底部相平齐。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从保持器的底部插入电子标签模块形成rfid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模块与保持器不是整体模制的,易于从标签保持器中移除电子标签模块,将卸下的电子标签模块插入新的保持器中,从而实现电子标签模块的重复利用,达到节约了成本,防止资源浪费的效果。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整体模制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保持器可以适配多种电子标签模块,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18.2、通过对标签保持器的结构设计,及对其底部、顶部之间宽度、长度的限制,一方面相对较大面积的底部能够与仪器设备连接更加牢固,另一方面相对较小面积的顶部能够节约原材料,利于降低整体成本及增强外观的美观性。
19.3、通过保持器上设置的凹口,可以防止相对于读取器发出的电磁场形成短路,并且由于涡电流和电感的降低,标签的谐振频率移至更高的频率,从而防止由读取器天线产生的电磁场的传输效率降低和通信距离变短。
20.4、通过保持器上开设的切口,在拆卸时切口部较其他连接部分利于切割,拆卸简单便捷。
21.5、通过保持器上雕刻的id(identify,电子标签模块身份标识)代码,可使保持器在管理系统中进行身份登记,便于软件追溯系统记录每个电子标签的使用记录,管理更科学。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装配前视图;
26.图3为沿图2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沿图3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
29.1、保持器;2、电子标签模块;10、凹口;11、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id代码;14、保持器底部;100、模块入口;101、切口;201、电子芯片;202、标签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底部”、“顶部”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2.实施例
3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rfid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模块2和用于夹持该电子标签模块2的保持器1;其中,如图1所示,该保持器1的底部14设置有模块入口100,电子标签模块2穿过模块入口100被保持器1夹持。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器1为具有中空型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为上小下大的锲形结构,所述保持器的底部宽度范围为3mm至10mm,进一步优选为3mm、5mm、7mm、10mm;在通过保持器的底部焊接或粘接在仪器设备上时,便于充分使用在小型化的手术器械上,如布巾钳、手术刀柄或更加小型化的器械上,当然使用在稍大型的器械上也是很方便,重复利用的使用范围更广泛,进一步确保了降低使用成本的实施性。
35.本实施例通过从保持器的底部插入电子标签模块形成rfid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模块与保持器不是整体模制的,易于从标签保持器中移除电子标签模块,将卸下的电子标签模块插入新的保持器中,从而实现电子标签模块的重复利用,达到节约了成本,防止资源浪费的效果。
36.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夹持部11的凹槽内壁上、第二夹持部12的凹槽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防护装置,如弹性防护膜、弹性防护胶垫,通过弹性防护装置,能够实现根据电子标签模块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压紧电子标签模块,且保证了电子标签模块不易被磨损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及后续的的重复利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整体模制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通过凹槽内壁的弹性防护装置的设置,使保持器可以适配不同基材的电子标签模块,增加了方案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7.如图1、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器1沿其宽度方向的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的底部长度大于顶部长度,为上小下大的锲形外观。再者,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标签模块2的底部与保持器1的底部相平齐;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保持器底部的模块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卡槽,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底部配合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扣。当电子标签模块经模块入口放入保持器中后用力压紧电子标签模块的底部,使卡扣与卡槽实现卡接配合,保证电子标签模块在保持器中的稳定性,利于保障电子标签模块的使用寿命及后续的重复使用,进一步确保降低成本的实施性。通过对保持器底部的底面轮廓面积大于顶部的顶面轮廓面积,一方面相对较大面积的底部能够与仪器设备连接更加牢固,另一方面相对较小面积的顶部能够节约原材料,利于降低整体成本及增强外观,同时使用时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38.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器1上开设有凹口1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器1包括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该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之间形成凹口10。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标签模块2顶部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内分别开设有与电子标签模块
2的侧面轮廓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防护装置。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保持器上设置的凹口,可以防止相对于读取器发出的电磁场形成短路,并且由于涡电流和电感的降低,标签的谐振频率移至更高的频率,从而防止由读取器天线产生的电磁场的传输效率降低,导致通信距离变短。
39.如图1、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器的底部14端面上开设有切口101,该切口优选但不限于设置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上,其形状优选但不限于u型结构。通过保持器上开设的切口,利于拆卸时进行切割,使拆卸简单便捷。
40.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器1上雕刻有id代码13。通过保持器上雕刻的id代码,使标签保持器可以进行唯一编码。对保持器在管理系统中进行身份登记,便于软件追溯系统记录每个保持器和电子标签模块的使用历史记录。
41.如图3、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标签模块2内设置有电子芯片201和标签天线202。
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从保持器的底部插入电子标签模块形成rfid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模块与保持器不是整体模制的,易于从标签保持器中移除电子标签模块,将卸下的电子标签模块插入新的保持器中,从而实现电子标签模块的重复利用,达到节约了成本,防止资源浪费的效果。
4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