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1:57: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


背景技术:

2.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现有的电机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会导致结构松散,影响电机使用,因此现有的电机模组在使用时一般是需要安装支撑装置对电机进行支撑的,但是现有的对电机模组支撑的装置一般是使用单一的支撑杆对电机进行支撑,单一的支撑杆长时间可能会由于震动发生倾斜断裂的情况出现,从而无法起到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转动,旋钮转动带动支撑板上升对电机进行支撑,同时旋钮转动还带动四个压板对地面接触,使得四个压板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使得装置支撑更加稳定,以解决单一的支撑杆长时间可能会由于震动发生倾斜断裂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支撑机构;
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嵌设在底板底部,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传动轴顶端延伸至固定架内部,所述固定架内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套设在传动轴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外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在传动轴顶端,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盒,两个所述连接盒内部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连接盒顶部设有支撑板。
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固定套设在螺纹管外侧,所述固定架外侧开设有四个通槽,四个所述连接块分别贯穿四个通槽,四个所述连接块外端均设有第一连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杆底端均套设有第二连杆,四个所述第二连杆底端均设有压板。
8.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杆,四个所述转杆分别嵌设在四个第二连杆内部。
9.优选的,所述底板外侧开设有四个移动槽,四个所述移动槽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二连杆外侧。
10.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嵌设在连接盒内部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部,所述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所述滑动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盒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套筒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架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
12.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底端延伸至底板底部外侧,所述传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13.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架。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块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压板连接处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转杆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底板和固定架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螺纹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转动,旋钮转动带动支撑板上升对电机进行支撑,同时旋钮转动还带动四个压板对地面接触,使得四个压板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使得装置支撑更加稳定,以解决单一的支撑杆长时间可能会由于震动发生倾斜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电机模组支撑的效率,同时本装置通过双支撑结构,使得整体支撑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高,另外,本装置对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震动的过程中对电机模组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的b处放大图;
22.图中:1底板、2传动轴、3固定架、4第一螺纹杆、5螺纹管、6第二螺纹杆、7套筒、8支撑架、9连接盒、10支撑板、11连接块、12通槽、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压板、16固定板、17转杆、18移动槽、19滑动块、20弹簧、21旋钮、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有支撑机构;
25.支撑机构包括传动轴2,传动轴2嵌设在底板1底部,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传动轴2顶端延伸至固定架3内部,固定架3内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固定套设在传动轴2外侧,第一螺纹杆4外侧套设有螺纹管5,螺纹管5外侧设有支撑组件,固定架3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6,第二螺纹杆6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顶端,第二螺纹杆6外侧套设有套筒7,套筒7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支撑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盒9,两个连接盒9内部均设有缓冲组件,连接盒9顶部设有支撑板10;
26.支撑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11,四个连接块11固定套设在螺纹管5外侧,固定架3外侧开设有四个通槽12,四个连接块11分别贯穿四个通槽12,四个连接块11外端均设有第一
连杆13,四个第一连杆13底端均套设有第二连杆14,四个第二连杆14底端均设有压板15,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16,相邻两个固定板1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7,四个转杆17分别嵌设在四个第二连杆14内部,底板1外侧开设有四个移动槽18,四个移动槽18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二连杆14外侧,传动轴2底端延伸至底板1底部外侧,传动轴2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1,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架22;
27.本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21转动,旋钮21转动带动传动轴2和第一螺纹杆4转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螺纹管5移动,螺纹杆移动带动四个连接块11移动,四个连接块11移动带动四个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以转杆17为圆心转动,第二连杆14转动带动压板15下移,使得压板15接触地面,从而使得压板15对装置进行支撑,同时传动轴2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带动套筒7移动,套筒7移动带动支撑架8和两个连接盒9移动,连接盒9移动带动支撑板10上升,从而对电机模组进行支撑;
28.其中,为了实现减震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块19,滑动块19嵌设在连接盒9内部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底部,滑动块19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20,滑动块19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连接盒9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滑块与滑槽相匹配;
29.滑动块19和弹簧20对支撑板10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震动的过程中对电机模组造成损坏;
30.其中,为了实现限位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套筒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固定架3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滑块对套筒7进行限位,使得套筒7可以稳定地上下移动;
31.其中,为了实现连接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连杆13与连接块11通过铰链活动连接,第一连杆13与第二连杆14滑动连接,第二连杆14与压板15连接处通过铰链活动连接,第二连杆14与转杆17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传动轴2与底板1和固定架3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4与螺纹管5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6与套筒7通过螺纹连接,铰链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可以稳定地工作,同时螺纹连接使得连接处更加紧密,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使得连接处转动更加流畅。
3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21转动,旋钮21转动带动传动轴2和第一螺纹杆4转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螺纹管5移动,螺纹杆移动带动四个连接块11移动,四个连接块11移动带动四个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以转杆17为圆心转动,第二连杆14转动带动压板15下移,使得压板15接触地面,从而使得压板15对装置进行支撑,同时传动轴2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带动套筒7移动,套筒7移动带动支撑架8和两个连接盒9移动,连接盒9移动带动支撑板10上升,从而对电机模组进行支撑,滑动块19和弹簧20对支撑板10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震动的过程中对电机模组造成损坏。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