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13 03:1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矿山开采的一大危害就是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化,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而且还可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并可能直接毒害植物或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3.在重金属土壤的修复方法中,化学修复是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向土壤投入改良剂,对重金属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化学修复是一种在土壤原位上进行的简单易行的修复手段。目前很多矿区都是通过向地表土层上喷洒或注入改良剂进行修复,但是通过渗透作用扩散的改良剂并不能充分与土壤颗粒物结合,容易造成重金属元素部分活化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壳筒构件,所述壳筒构件包括外壳筒和内筒体,所述外壳筒内壁侧布设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内壁侧装配有第一回转座和第二回转座;
7.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壳体、坡面端、侧槽口、导料环板和底口,所述上料壳体布设于内筒体内部且转动装配于第一回转座中,所述上料壳体顶部布设有坡面端,且上料壳体的侧壁上周向布设有若干的侧槽口,所述上料壳体外壁面上还周向布设有导料环板,所述导料环板靠近侧槽口一侧设置,所述上料壳体底部还布设有底口;
8.料筒机构,所述料筒机构包括承料基体、托料盘和中置口,所述承料基体顶部装配有托料盘,所述托料盘穿过底口布设于上料壳体内部,且托料盘中部还布设有中置口;
9.供液组件,所述供液组件布设于上料壳体顶部一侧,且朝向托料盘一侧设置,用于向托料盘中喷涂土壤改良剂;以及
10.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可动支杆、拨料杆和滚轮,若干可动支杆周向布设于托料盘的壁面上,且滑动插装于托料盘的壁面中,所述可动支杆靠近托料盘一端装配有若干的拨料杆,所述可动支杆远离托料盘一端装配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与外壳筒的内壁活动抵接。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筒构件还包括外刀头、凸形块和出料口,所述外刀头布设于外壳筒顶部一侧,且靠近坡面端一端设置,所述凸形块周向布设于外壳筒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滚轮活动相接,所述出料口布设于外壳筒底部,且与所述中置口相连通。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内刀头,所述内刀头周向布设于上料壳体的外壁上且靠近外刀头一侧设置,用于粉碎待修复的土壤团块。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筒机构还包括驱动机和传动件,所述驱动机布设于外壳筒中且与所述承料基体之间通过驱动机装配相接,用于驱动所述承料基体的转动。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液组件包括固定环、引流管、导流臂和雾化喷嘴,所述固定环固定布设于外壳筒一端且固定环内固定装配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转动装配于上料壳体中且引流管末端连接有导流臂,所述导流臂上装配有雾化喷嘴,雾化喷嘴朝向托料盘一端设置。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料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装配于可动支杆和托料盘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可动支杆的弹性复位。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外齿轮、传动齿轮和内齿轮,所述外齿轮装配于承料基体的外壁一侧,所述内齿轮装配于上料壳体的内壁一侧,所述传动齿轮布设于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且分别与外齿轮和内齿轮啮合相接。
17.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发明通过转动布设于外壳筒中的上料壳体和承料基体,能够在旋转过程中将粉碎细化后的土壤颗粒输送至托料盘中与土壤改良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利用往复运动的拨料机构将结团的颗粒物独立排出,从而通过连续的混合动作对土壤进行修复,提高了改良剂与土壤颗粒之间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中图示标记a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中凸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中回转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中拨料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壳筒构件、101-外壳筒、102-内筒体、103-第一回转座、104-第二回转座、105-外刀头、106-凸形块、107-出料口、2-上料组件、201-上料壳体、202-坡面端、203-侧槽口、204-内刀头、205-导料环板、206-底口、3-料筒机构、301-承料基体、302-托料盘、303-中置口、304-驱动机、305-传动件、306-回转件、4-供液组件、401-固定环、402-引流管、403-导流臂、404-雾化喷嘴、5-拨料机构、501-可动支杆、502-拨料杆、503-弹性件、504-滚轮、6-传动组件、601-外齿轮、602-传动齿轮、603-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
明进行详细说明。
27.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壳筒构件1,所述壳筒构件1包括外壳筒101和内筒体102,所述外壳筒101内壁侧布设有内筒体102,所述内筒体102内壁侧装配有第一回转座103和第二回转座104;上料组件2,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壳体201、坡面端202、侧槽口203、导料环板205和底口206,所述上料壳体201布设于内筒体102内部且转动装配于第一回转座103中,所述上料壳体201顶部布设有坡面端202,且上料壳体201的侧壁上周向布设有若干的侧槽口203,所述上料壳体201外壁面上还周向布设有导料环板205,所述导料环板205靠近侧槽口203一侧设置,所述上料壳体201底部还布设有底口206;料筒机构3,所述料筒机构3包括承料基体301、托料盘302和中置口303,所述承料基体301顶部装配有托料盘302,所述托料盘302穿过底口206布设于上料壳体201内部,且托料盘302中部还布设有中置口303;供液组件4,所述供液组件4布设于上料壳体201顶部一侧,且朝向托料盘302一侧设置,用于向托料盘302中喷涂土壤改良剂;以及拨料机构5,所述拨料机构5包括可动支杆501、拨料杆502和滚轮504,若干可动支杆501周向布设于托料盘302的壁面上,且滑动插装于托料盘302的壁面中,所述可动支杆501靠近托料盘302一端装配有若干的拨料杆502,所述可动支杆501远离托料盘302一端装配有若干滚轮504,所述滚轮504与外壳筒101的内壁活动抵接。
28.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通过该土壤修复装置对土壤进行改良剂混合时,首先驱动承料基体301进行转动,并通过布设于上料壳体201和承料基体301之间的传动组件6进行传动,使得所述上料壳体201同步转动,此时将待处理的土壤团块输送至内筒体102和上料壳体201之间的间隙中,并使得经由外刀头105和内刀头204细化后的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导料环板205上,并沿所述导料环板205滚动至上料壳体201内部的托料盘302上,此时上料壳体201顶部一侧的供液组件4连续向托料盘302中喷洒雾化的土壤改良剂,使得掉落于托料盘302上的土壤颗粒在与雾化的改良剂接触后吸湿结团,所述供液组件4固定布设于托料盘302上方,使得改良剂连续朝向托料盘302上的同个点位喷洒,在这一过程中所述托料盘302持续转动,且导料环板205一侧的细化后的土壤颗粒持续掉落在托料盘302上,使得改良剂持续喷洒覆盖于表层的土壤颗粒上,并且在托料盘302转动的同时,周向插设于托料盘302外壁上的若干可动支杆501通过滚轮504与外壳筒101内壁活动抵接,并在托料盘302的外壁上做往复线性滑动,使得所述可动支杆501末端侧的若干拨料杆502连续在土壤颗粒中刮动,并且在朝向中置口303一侧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托料盘302上的土壤颗粒在吸湿后逐渐结团,并且不断沾附经由导料环板205一侧输入的土壤颗粒,使得结团的团块直径不断增大,当其直径大于所述拨料杆502之间的间隙后,能够使团块在拨料杆502的推动作用下朝向中置口303一端滚动,使得充分吸收了改良剂的土壤团块经由中置口303一侧输出,所述拨料杆502的往复运动还能够对土壤颗粒物进行往复刮动,以使雾化的改良剂充分与土壤颗粒物混合,从而实现对土壤的修复作业,使改良剂的混合效果更好,有利于充分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沉淀。
29.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使用雾化的改良剂一方面能够增加改良剂与土壤颗粒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效果,另一方面可避免土壤颗粒过量吸湿后产生粘性,造成装置内的阻塞。
30.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筒构件1还包括外刀头105、凸形
块106和出料口107,所述外刀头105布设于外壳筒101顶部一侧,且靠近坡面端202一端设置,所述凸形块106周向布设于外壳筒101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滚轮504活动相接,所述出料口107布设于外壳筒101底部,且与所述中置口303相连通;所述上料组件2还包括内刀头204,所述内刀头204周向布设于上料壳体201的外壁上且靠近外刀头105一侧设置,用于粉碎待修复的土壤团块。
31.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承料基体301带动上料壳体201转动的过程中,位于上料壳体201一侧的若干内刀头204与外壳筒101一侧的若干外刀头105相向运动,并使落入至内筒体102和上料壳体201之间的土壤团块粉碎后进一步细化,并且使细化后的土壤颗粒掉落至导料环板205上后沿倾斜的导料环板205滚动至托料盘302中,所述中置口303与出料口107相连通,可使吸收了改良剂的土壤团块经由中置口303输出后通过出料口107排出至装置外。
32.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料筒机构3还包括驱动机304和传动件305,所述驱动机304布设于外壳筒101中且与所述承料基体301之间通过驱动机304装配相接,用于驱动所述承料基体301的转动。
33.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驱动机304装配于外壳筒101中,且在驱动过程中可通过传动件305带动承料基体301转动,所述承料基体301由于通过第二回转座104装配于内筒体102中,因此可在内筒体102中定心转动,并在旋转过程中利用传动组件6同步驱动上料壳体201进行旋转。
34.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供液组件4包括固定环401、引流管402、导流臂403和雾化喷嘴404,所述固定环401固定布设于外壳筒101一端且固定环401内固定装配有引流管402,所述引流管402转动装配于上料壳体201中且引流管402末端连接有导流臂403,所述导流臂403上装配有雾化喷嘴404,雾化喷嘴404朝向托料盘302一端设置。
35.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固定环401固定布设于外壳筒101顶部一侧,且所述引流管402转动布设于上料壳体201一端,所述引流管402另一端连通改良剂供液管,此处不做具体赘述,当改良剂经由引流管402输送至导流臂403中后,通过所述导流臂403上的雾化喷嘴404喷洒至托料盘302上的土壤颗粒中。
36.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雾化喷嘴404与上料壳体201偏心设置,且靠近导料环板205一端设置,一方面使雾化的改良剂更靠近输入的土壤颗粒侧,便于与土壤颗粒物混合,另一方面避免雾化的改良剂直接喷洒至中置口303中造成改良剂的浪费。
37.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拨料机构5还包括弹性件503,所述弹性件503装配于可动支杆501和托料盘302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可动支杆501的弹性复位。
38.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托料盘302上周向布设有若干的回转件306,所述回转件306转动装配于托料盘302上且所述可动支杆501滑动装配于回转件306中,同时所述可动支杆501与托料盘302之间通过弹性件503弹性相接,当所述托料盘302跟随承料基体301转动的过程中,与外壳筒101内壁弹性活动抵接的滚轮504在转动至凸形块106一侧后,在凸形块106的挤压作用下朝向托料盘302内侧滑动,并带动所述可动支杆501以及装配于可动支杆501末端的若干拨料杆502同步朝向中置口303一侧运动,使得所述拨料杆502能够将结团后的土壤颗粒朝向中置口303中推动,使得颗粒直径小于拨料杆502间隙的土壤颗粒从间隙中筛过,颗粒直径大于拨料杆502间隙大小的团块在推动作用下沿中置口303一侧的坡面
推入至中置口303中进行排出,并且当所述滚轮504离开凸形块106一侧后,所述弹性件503能够驱动可动支杆501在回转件306中弹性滑动复位,从而构成拨料杆502的往复运动。
39.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6,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外齿轮601、传动齿轮602和内齿轮603,所述外齿轮601装配于承料基体301的外壁一侧,所述内齿轮603装配于上料壳体201的内壁一侧,所述传动齿轮602布设于外齿轮601和内齿轮603之间且分别与外齿轮601和内齿轮603啮合相接。
40.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承料基体301和上料壳体201之间通过传动齿轮602进行传动,且所述内齿轮603的直径大于所述外齿轮601的直径,由于外齿轮601和内齿轮603之间的线速度相同,使得所述上料壳体201和承料基体301之间的转速不同,从而实现差速旋转,以满足不同的转速需求。
41.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并通过转动布设于外壳筒101中的上料壳体201和承料基体301,能够在旋转过程中将粉碎细化后的土壤颗粒输送至托料盘302中与土壤改良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利用往复运动的拨料机构5将结团的颗粒物独立排出,从而通过连续的混合动作对土壤进行修复,提高了改良剂与土壤颗粒之间的混合效果。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