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2022-09-15 00:37: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
3.在临床上,阿霉素有着较大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心脏毒性,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可见到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高热、静脉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等;少数患者有发热、出血性红斑及肝功能损害。这些毒副作用严重限制了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将脂质体用作阿霉素的载体。临床结果表明,阿霉素脂质体的毒副作用显著减少,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药效也有所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阿霉素的治疗效果,通过将其制备成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5.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4209853a公开了一种双配体修饰的肝癌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步骤如下:将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连接上tat肽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1000用适量氯仿溶解;将溶解后溶液减压旋转蒸发形成均匀的透明质膜,而后真空干燥;在干燥后的透明质膜中加入适量的连接上sp94肽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3400;该发明中,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包载于sp94和tat共修饰的脂质体内,待脂质体通过靶向作用到达肝癌细胞内部后,释放阿霉素,发挥良好的抑瘤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
6.再例如,中国授权专利cn113440610b公开了一种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内为包裹有阿霉素的脂质核心,脂质核心外修饰有cd73抗体,并且cd73抗体通过偶联在磷脂peg活性酯胶束上,然后修饰于脂质核心表面。该发明提供的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降低了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阿霉素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改善阿霉素在体内的生物分布,提高生物利用度,并扭转了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内的免疫微环境,使其转化为热肿瘤,实现了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7.再例如,中国授权专利cn112891381b公开了一种细菌壁修饰的脂质体载阿霉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将大豆卵磷脂、胆固醇、阿霉素溶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得到干燥的脂质膜;将脂质膜水化,并在水化的同时添加细菌壁,得到dox-bw-lp;所述细菌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壁。该发明将细菌壁融合脂质体制备成免疫脂质体,作用于人舌鳞癌细胞,发现本发明制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壁对巨噬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吞噬功能,实现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同时利用将细菌壁融合脂质体载阿霉素,实现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肿瘤的多重作用,为口腔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8.虽然现有技术已经报道了一些阿霉素的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但是,对于如何提供更多的靶向效果和抑制肿瘤效果更好的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出一种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0.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为脂质体包覆阿霉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中含有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所述靶向肽具有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1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为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与所述靶向肽的反应产物。
1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体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制成。
1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在脂质体中的摩尔比为0.2-1.0%;优选为0.4-0.6%。本发明仅需要使用少量的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就可以实现良好的靶向作用,有助于节约成本。
1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00-200纳米。本发明的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的平均粒径控制在200nm以下,由此可以利用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来提高阿霉素在肿瘤部位的富集量,从而获得很好的抑瘤效。
15.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6.(1)制备脂质体;(2)将脂质体与阿霉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进行混合孵育。
1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脂质体的步骤包括:将混合脂质分子的乙醇溶液放入容器中,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加入pbs溶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旋转水化8-16小时,直至脂质分子膜充分分散于溶液中,0-4℃水浴超声,使用脂质体挤出仪,采用聚碳酸酯薄膜反复挤出,即可得到靶向脂质体溶液。
18.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在制备抑制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19.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肿瘤包括但不限于宫颈癌、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胃癌、肝癌。
20.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通过在脂质体中含有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提高阿霉素在肿瘤部位的富集量,从而获得很好的抑瘤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验小鼠14天的体重变化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验小鼠给药14天后肿瘤体积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均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
27.实施例1:
28.(1)制备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
29.将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peg分子量2000)与靶向肽hedgc(序列为seq id no.1,通过固相合成工艺合成)以摩尔比1.5:1在中性磷酸缓冲溶液中混合反应24小时,然后转移至透析袋(mw=3500),透析3天,冻干即可得到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
30.(2)制备靶向脂质体溶液
31.靶向脂质体的组成脂质分子按照一定比例(摩尔比)溶解于无水乙醇制备20ml的5mg/ml的混合脂质分子溶液,各脂质分子比例(摩尔比)如下: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57%;胆固醇42.5%和靶向肽-脂质分子共价偶联物0.5%。将上述混合脂质分子溶液放入圆底烧瓶,置于旋转蒸发仪上50℃旋转蒸发,蒸干乙醇,充氮气过夜干燥,随后加入含有20mg的fitc标记的白蛋白(或者2mg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pbs溶液5ml,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旋转,氮气保护条件下进行水化12小时,直至脂质分子膜充分分散于溶液中,0-4℃水浴超声5min,使用脂质体挤出仪,采用50nm的聚碳酸酯薄膜反复挤出10次,即可得到靶向脂质体溶液。
32.(3)制备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
33.在靶向脂质体溶液中加入阿霉素(1mg/ml),常温下孵育30min,得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由此所得到的纳米药物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25
±
25纳米,阿霉素包封率为73%。本发明所述“包封率”是指脂质体中包载药物与投药量的比例,包封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4.包封率=脂质体内包载的药物含量/加入的药物总量
×
100%
35.比较例1:
36.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在于将肽序列替换为rgd。由此所得到的纳米药物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29
±
31纳米,阿霉素包封率为68%。相比于实施例1,比较例1的纳米药物复合物的平均粒径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包封率略有降低。
37.实验例2:小鼠体内抑瘤实验
38.一、实验方法
39.采用昆明雌鼠(体重18-22g)接种宫颈癌细胞(u14)。将u14细胞接种到健康的昆明雌鼠腹腔内,5-7天后在无菌条件下将腹水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将细胞数稀释到5
×
106个/ml。皮下注射200μlu14细胞对昆明雌鼠的右后肢进行荷瘤。荷瘤3天后,将种瘤的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a)生理盐水组;(b)游离盐酸阿霉素组;(c)比较例1组;(d)实施例1组。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每隔2天对小鼠进行给药,给药量为1ml(浓度以阿霉素计算,1mg/ml)。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和肿瘤尺寸的变化。在第15天将小鼠麻醉并采用断颈法处死,将肿瘤剖出,称重,拍照。
40.二、实验结果
41.体内抑瘤实验结果如附图1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组的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在肿瘤部位富集。
42.图2是制备的纳米胶束注射小鼠体内14天体重的变化。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游离盐酸阿霉素组小鼠在给药第6天小鼠体重明显下降,比较例1组体重下降较为缓慢,然而实施例1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体重均未发生明显下降的趋势。从小鼠体重实验可以说明制备的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相较游离阿霉素而言具有更低的毒性。
43.图3是小鼠体内14天后肿瘤体积的实物图。图3可以证明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效果。
44.统计结果表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注射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从初试时间的118.56
±
18.92mm3持续上升到第14天的2456.74
±
119.45mm3,这表明肿瘤快速增长,注射游离盐酸阿霉素的肿瘤体积从初试时间的115.72
±
19.37mm3快速上升并基本稳定到第14天的573.25
±
35.87mm3,注射比较例1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的肿瘤体积从初试时间的117.34
±
17.54mm3稳定到第14天的404.3
±
45.58mm3,注射实施例1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肿瘤体积从初试时间的118.42
±
19.38mm3稳定到第14天的203.42
±
28.37mm3。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第14天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实施例1靶向纳米药物复合物具有更好的抑瘤效果。
45.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