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7:14: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绝热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能源法的提出,节能减排和减少能源运输过程中的浪费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冶金行业中,高炉是将矿石炼制为生铁的设备,在高炉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排烟热损失,散热损失和排渣损失等情况;在城市的热力传输管网中,使用的管道一般在深埋在地下,在热水通过管道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热量损失;建筑的外立面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造成在夏天室内温度过高和冬天室内温度过低的情况,需要增大空调和暖气的功率,间接造成能源的浪费。为了减少能源在使用过程损失,需要使用保温板包裹在相关设备,阻碍相关设备与外界环境进行热力交换,目前主流的保温板为岩棉保温板,岩棉保温板一般切割为方形,单个岩棉板拼接成整体使用。
3.但是岩棉板存在以下问题:
4.1、岩棉自身导热率低,隔绝热传导效果,但是岩棉板无法反射大部分热辐射,岩棉板内部间隙大,无法阻止大量气体分子流动,对热对流、热辐射的抑制效果不佳。
5.2、方形岩棉板安装使用,需要工作人员对边缘进行对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其优点在于能有效阻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提高保温绝热效果,设置有卡接结构,方便拼装使用。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8.一种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包括:
9.一纳米气凝胶纤维层,所述纳米气凝胶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铝箔;
10.一纳米气囊隔热层,所述纳米气囊隔热层固定在纳米气凝胶纤维层内侧,所述纳米气囊隔热层的芯部设置有若干气囊;
11.一珍珠岩耐火保温层,所述珍珠岩耐火保温层固定纳米气囊隔热层内侧,所述珍珠岩耐火保温层底部一侧宽边上开有卡槽,珍珠岩耐火保温层底部相对的另一侧宽边上设置有卡接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气凝胶纤维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部,凸起部沿纳米气凝胶纤维层的长度均匀布置,两个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形成沟槽。
1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断面为等腰梯形。
14.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气囊隔热层为聚醚酰亚胺纤维层。
15.进一步的,所述1珍珠岩耐火保温层的底部粘连有玻璃纤维布。
16.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断面为矩形。
17.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的顶面设置为斜面,卡接部插入到卡槽中,在卡接部的顶面和卡槽的水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纳米气凝胶纤维层、纳米气囊隔热层、珍珠岩耐火保温层结构致密,导热率低,具有良好的隔绝热传导效果,并且内部存在真空状态的孔隙,有效地阻碍气体分子热运动,抑制热对流,通过在纳米气凝胶纤维层上设置铝箔,增强反射热辐射效果,大大提高保温结构的绝热性能。
20.2.凸起部增大反射面积,通过凸起部也能改变热辐射的反射方向,使用在建筑物外立面或顶部时候,避免在日光直接照射之后向一个方向反射,造成过于炫目的情况。
21.3.纳米气囊隔热层中设置有气囊,气囊中静止的空气热传导效率低,并且也有利于降低结构自重。
22.4.相邻的珍珠岩耐火保温层之间的卡接部和卡槽配合,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不用工作人员花过多的时间进行位置校对。
23.5.卡接部的顶面设置为斜面,方便其插入卡槽,并且卡接部的顶面和卡槽的水平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有利于容纳更多的胶水。
附图说明
24.图1是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6.图3是卡接部和卡槽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中,1、纳米气凝胶纤维层;11、铝箔;12、凸起部;2、纳米气囊隔热层;21、气囊;3、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1、玻璃纤维布;32、卡槽;33、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29.实施例:
30.一种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纳米气凝胶纤维层1、纳米气囊隔热层2和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纳米气囊隔热层2布置在纳米气凝胶纤维层1内侧,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布置在纳米气囊隔热层2内侧。
31.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2所示,纳米气囊隔热层2的表面通过胶粘固定的方式连接有铝箔11,铝箔11能有效反射热辐射。
3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纳米气凝胶纤维层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部12,凸起部12的断面为等腰梯形,凸起部12上同样设置有铝箔11,有利于增加反射面积并且改变热辐射反射方向。凸起部12沿纳米气凝胶纤维层1的长度均匀布置,两个相邻的凸起部12之间形成沟槽,当使用在建筑物外立面或房顶的时候,沟槽起到排水作用。
3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纳米气囊隔热层2为聚醚酰亚胺纤维层,聚醚酰亚胺纤维本身内部存在真空状态的孔隙,阻碍气体分子热运动,并且聚醚酰亚胺纤维的密度低,有利于降低纳米气囊隔热层2的自重。纳米气囊隔热层2的芯部设置有若干气囊21,气囊21中静止的空气也能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并且也能降低自重,方便安装和运输。
34.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的底部粘连有玻璃纤维布31,起到保护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表面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35.进一步的,结合图2和图3所示,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底部一侧宽边上开有卡槽32,卡槽32的断面为矩形,珍珠岩耐火保温层3底部相对的另一侧宽边上设置有卡接部33,卡槽32和卡接部33的尺寸相配。卡接部33的顶面设置为斜面,有利于插入到另一个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的卡槽32中,并且在卡接部33的顶面和卡槽32的水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可以容纳更多的胶水,提高相邻两个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连接的牢固度。
3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