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滑脱线夹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5:19: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振锤防滑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脱线夹。


背景技术:

2.在电力建设中,电力线路的导线、地线和光缆地线,当受到大风吹动时,会发生较强烈的振动,长时间和周期性的振动会造成导线疲劳损坏,使导线发生断股、断线,有时强烈的振动还会破坏金具和绝缘子。为了防止和减轻导线的振动,一般都需要安装一种阻尼装置,叫防振锤,当电力线路发生振动时,防振锤也上下运动,产生一个与导线振动不同步甚至相反的作用力,可减少导线的振幅,甚至能消除导线的振动。
3.防振锤在使用过程中,在导线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导线的振动,夹头螺栓松动会导致防振锤滑动并离开预先设定的安装位置,发生移位、滑跑等情况,防振锤不再处于原来防振锤设计安装时的波幅点位置,这样防振锤不仅起不到应有的防振作用,甚至还直接影响输电线的正常运行和导线的使用寿命,给输电线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有,防振锤的复位需停电作业,影响了负荷的正常输送和供电的可靠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对人身、设备安全造成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滑脱线夹,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防振锤出现移位及滑跑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滑脱线夹为一体式结构,包括:
6.位于中间的防滑限位部,所述防滑限位部为空间曲线结构,主视图方向投影为半椭圆型;俯视图方向投影为s形或反s形;
7.对称设置在防滑限位部两端的螺旋固定部;
8.以及设置在防滑限位部两端与两个螺旋固定部接触位置的安装色标点,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之间部位与防振锤安装用夹头没有接触。
9.所述防滑限位部的s形或反s形上下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l为50-150mm。
10.所述防滑限位部的s形或反s形上下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l为 75mm。
11.所述防滑限位部的s形或反s形左右最左侧点和最右侧点之间的距离h为 80-100mm。
12.所述防滑限位部的s形或反s形左右最左侧点和最右侧点之间的距离h为 90mm。
13.所述防滑限位部的s形或反s形前后方向最前端的点和最后端的点之间的距离d为100-300mm。
14.所述防滑限位部的s形或反s形前后方向最前端的点和最后端的点之间的距离d为150mm。
15.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之间部位与防振锤安装用夹头的间隙距离为1-10mm。
16.所述防滑脱线夹为金属丝,金属丝为单根金属丝或多根金属丝,金属丝的直径为
100mm。最佳为90mm。
36.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前后方向即沿防振锤4固定夹片用的固定螺栓6的轴线方向,最前端的点和最后端的点之间的距离d为100-300mm。最佳为150mm。
37.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3之间部位与防振锤4安装用夹头5没有接触,间隙距离为1-10mm。
38.所述防滑脱线夹为金属丝,金属丝为单根金属丝或多根金属丝,金属丝的直径为2-10mm。
39.所述防滑脱线夹为非金属丝,单根丝,直径为5-20mm。
40.所述防滑脱线夹的非金属丝直径为10mm。
41.每个所述螺旋固定部2为2-3个螺距,长度为200-500mm。
42.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3之间的距离为300-500mm。
43.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防振锤4通过两片夹头5进行固定,两片夹头5位于待安装的架空导线7两侧,固定螺栓6穿过两个夹头5,通过固定螺栓6的拧紧使两个夹头5之间的距离变小,夹紧架空导线 7,进而实现防振锤4在架空导线7上的安装;当固定螺栓6松动时,防振锤4 的夹头5握力减小,在振动作用下,防振锤4整体顺导线滑动,滑动到一定距离后,预绞式防滑脱线夹即挡住了防振锤4的进一步滑动,在挡住防振锤4后,防滑脱线夹与防振锤4开始产生物理接触,同时,防滑脱线夹的两个螺旋固定部2缠绕在架空导线7上,是无螺栓的弹性固定,产生的握力或摩擦力远远大于防振锤4滑动的力量,即防振锤4的滑动时推不动防滑脱线夹的再次沿导线滑动的。
44.本实用新型的防滑限位部1涉及成与防振锤4无物理接触的形式,防振锤4 是阻尼系统,其锤头重量、锤头尺寸和在架空导线7上的安装距离都是严格计算得出的,防振锤4产生滑动即属于防振锤4的功能失效,防振锤4附加外来物体,即改变了其阻尼特性,也属于功能失效,本申请采用空间立体式的防滑限位部1对防振锤4进行防滑限制,和防振锤4之间不进行物理接触,不会改变防振锤4原有的阻尼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脱线夹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防滑限位部(1),所述防滑限位部(1)为空间曲线结构,投影为s形或反s形;对称设置在防滑限位部(1)两端的螺旋固定部(2);以及设置在防滑限位部(1)两端与两个螺旋固定部(2)接触位置的安装色标点(3),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3)之间部位与防振锤(4)安装用夹头(5)没有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上下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50-15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上下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7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左右最左侧点和最右侧点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左右最左侧点和最右侧点之间的距离为9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前后方向最前端的点和最后端的点之间的距离为100-30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限位部(1)的s形或反s形前后方向最前端的点和最后端的点之间的距离为150mm。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3)之间的部位与防振锤(4)安装用夹头(5)的间隙距离为1-10mm。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脱线夹为金属丝,金属丝为单根金属丝或多根金属丝,金属丝的直径为2-10mm。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脱线夹为非金属丝,单根丝,直径为5-20mm。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脱线夹的非金属丝直径为10mm。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旋固定部(2)为2-3个螺距,长度为200-500mm。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滑脱线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色标点(3)之间的距离为300-500mm。

技术总结
一种防滑脱线夹属于防振锤防滑脱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防振锤出现移位及滑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防滑限位部,防滑限位部为空间曲线结构,主视图方向投影为半椭圆型;俯视图方向投影为S形或反S形;对称设置在防滑限位部两端的螺旋形状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防滑限位部两端与两个螺旋固定部接触位置的安装色标点。本实用新型的防滑限位部为空间曲线结构,投影为S形或反S形;这种空间曲线结构没有交叉,在对防振锤进行固定限位时,两个安装色标内与防振锤固定用的夹头无任何物理接触,不会改变振动锤的振动频率特性,避免由于防滑脱线夹与防振锤接触造成的防振失效的问题,同时使夹头无法向两侧移位或滑跑。位或滑跑。位或滑跑。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龙 王克强 谭聪 马辉 马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市伟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6
技术公布日:2022/9/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