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转角支撑件及应用的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8:15: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纸质展示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转角支撑件及应用的展示架。


背景技术:

2.便于展示产品,会将产品摆放在阶梯状的展示架上,这类展示架具有若干道呈阶梯状排布的展示台面,各个展示台面可以用于展示不同的产品,为了降低展示架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使用成本,目前,展示架生产商都在开发纸制展示架,市面常见的为转角阶梯展示架和非转角阶梯展示架。
3.相关技术中,转角阶梯展示架包括若干片纵向板、横向板和台面板,且各片纵向板和各片横向板均至少具有一个阶梯部,各片纵向板和各片横向板配合能够形成侧视和正视均呈均阶梯状设置的支撑主体;其中,转角阶梯展示架除最高位置外的各个展示台面均呈类“l”字形状设置,转角阶梯展示架的转角处未设置有相应的转角支撑件,只是通过若干片纵向板及横向板叠加实现的整体结构支撑。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技术人发现,见附图说明图11,现有转角阶梯展示架上的台面板均通过若干片纵向板、横向板进行整体支撑,应力集中的转角位置缺少主体支撑力,较重的展示产品放置在转角阶梯展示架上时容易造成摇晃会坍塌,缺少一定的支撑度,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现有转角阶梯展示架应力集中的转角位置缺少相应的支撑力,导致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转角支撑件及应用的展示架。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转角支撑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转角支撑件,包括纸板本体,所述纸板本体包含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依次首尾折叠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折叠形成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开口端,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开口端,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形成夹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撑部折叠形成截面为方形结构支撑时稳定性好,第二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连接形成一定夹角,便于辅助增大纸板本体的安装面积,增加承受力。
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内部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底部相邻的直角面上及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底部开设有让位口,所述第一支撑部顶部方形口对角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周身开设有斜板插接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第一开口槽、第二开口槽与让位口便于实现位置的稳固安装,达到限位的效果,使得纸板本体在安装后不会产生局部晃动,通过斜板插接
口,用于辅助限位纸板本体,增加整体稳定性。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展示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2.可选的,包含展示架本体及如上述的转角支撑件,所述展示架本体包含中部板组及顶部板组,所述中部板组设置有若干依次平行分布,若干所述中部板组由上至下截面呈阶梯状,若干所述中部板组底部共同插接有用于实现定位支撑的底部板组,所述顶部板组设置有若干依次覆盖在所示中部板组顶部形成的阶梯面上,转角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中部板组及顶部板组之间用于提供整体支撑力。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板组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底部通过底部板组共同插接,整体具有稳定的支撑性,中部板组由上至下截面呈阶梯状,根据阶梯分布,在阶梯面上设置若干数量的顶部板组,便于物品的放置,同时在产品展示时,阶梯状的分布结构使得整体美观度好。
14.可选的,若干所述中部板组分布形成方形结构,每个所述中部板组包含横向板及纵向板,所述横向板及纵向板之间形成有连接线且以连接线为对称中心,所述横向板及纵向板上沿着阶梯分布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第一凹口、第二凹口及第三凹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板及纵向板两者以连接线对称设置,使其整体支撑结构便于安装,同时在横向板及纵向板上对称位置处开设第一凹口、第二凹口及第三凹口,便于顶部顶部板组的限位安装,不会产生局部晃动。
16.可选的,所述横向板及纵向板上开设有便于所述底部板组插接的第一啮合槽及第二啮合槽,所述底部板组包含横向定位板及纵向定位板,所述横向定位板及纵向定位板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依次首尾连接相互垂直,所述横向定位板及纵向定位板上均设置有遮挡板、第一斜接板及插接板,所述插接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啮合槽匹配连接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斜接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啮合槽匹配连接的第二让位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若干横向板及纵向板上开设第一啮合槽及第二啮合槽,底部板组在共同插接中部板组时,通过第一让位槽与第一啮合槽匹配插接,第二让位槽与第二啮合槽匹配插接,实现底部板组与中部板组之间的稳固安装,通过底部板组串联式插接中部板组,使得若干中部板组在承受一定重量时不易产生晃动坍塌。
18.可选的,所述横向定位板及纵向定位板的连接处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插接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台阶,转角支撑件位于让位口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让位口适配连接在所述台阶上,所述第三支撑部的让位口适配连接在所述插接板上的第一让位槽上,所述第三支撑部的斜板插接口插接在所述第一斜接板上的第二让位槽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开设方便容纳转角支撑件的安装,台阶在转角支撑件安装时能够与底部的让位口匹配实现自定位,防止转角支撑件产生局部晃动,同时利用斜板插接口能进行辅助限位支撑。
20.可选的,所述横向板及纵向板上还开设有便于所述顶部板组插接的第三啮合槽,所述顶部板组包含第一铺设板、第二铺设板、第三铺设板及第四铺设板,所述第一铺设板包含第一横向连接板及第一纵向连接板,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及第一纵向连接板结构大小相同依次首尾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及第一纵向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斜接板,所述第二斜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啮合槽匹配连接的第三让位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若干中部板组顶部实现有效的定位,第一铺设板上的第二斜接板的第三让位槽插接在横向板及纵向板上的第三啮合槽内,通过第二斜接板串联式的插接在中部板组的顶部,使得中部板组在原有的底部底部板组提供的支撑力下同时实现顶部限位,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同理,相应的第二铺设板、第三铺设板及第四铺设板根据中部板组顶部形成的阶梯分布进行铺设,整个展示架本体稳定性好。
22.可选的,所述第一铺设板、第二铺设板、第三铺设板及第四铺设板的首尾两侧依次分别对应插接在所述第一凹口、第二凹口、及第三凹口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凹口、第二凹口及第三凹口共同插接限位相应的台面板,使得顶部板组在安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滑脱或偏移,展示物品摆放在顶部板组上时稳定性较好。
24.可选的,所述第一铺设板、第二铺设板、第三铺设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开口槽匹配连接,所示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开口槽匹配连接,所述中部板组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块匹配连接的第三开口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使得转角支撑件安装在中部板组及顶部板组之间时结构稳定性强,不会产生偏移晃动,同时通过设置第三限位块能够稳定中部板组的安装位置,使其各个中部板组保持平行安装设置状态,更好的实现过程支撑。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在转角阶梯展示架的转角处设置一定强度结构的转角支撑件,使得展示架本体结构稳定性强,更好的支撑物品展览;
28.2.通过底部板组串联式整体插接在中部板组的底部,使得支撑板下部支撑力得到保证;
29.3.通过顶部板组串联式整体插接在中部板组的顶部,使得中部板组在原有的底部底部板组提供的支撑力下同时实现顶部限位,整体稳定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7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8的转角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展示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部板组结构示意图;
4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去除支撑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部板组结构示意图;
4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顶部板组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00、纸板本体;110、通孔;120、第一开口槽;130、第二开口槽; 140、让位口;150、斜板插接口;160、第一支撑部;170、第二支撑部; 180、第三支撑部;190、辅助支撑块;
45.200、展示架本体;210、中部板组;211、横向板;2111、连接线;212、纵向板;2121、第一凹口、2122、第二凹口;2123、第三凹口;2124、第一啮合槽;2125、第二啮合槽;2126、第三啮合槽;2127、第三开口槽;220、顶部板组;221、第一铺设板;2211、第一横向连接板;2212、第一纵向连接板;2213、第二斜接板;2214、第三让位槽;2215、第四让位槽;2216、第一限位块;222、第二铺设板;2221、第二横向连接板;2222、第二纵向连接板;2223、第二限位块;2224、第五让位槽;2225、第六让位槽;223、第三铺设板;2231、第三横向连接板;2232、第三纵向连接板;2233、第三限位块;2234、第七让位槽;2235、第八让位槽;224、第四铺设板;2241、第九让位槽;230、底部板组;231、横向定位板;232、纵向定位板;233、遮挡板;234、第一斜接板;235、第二让位槽;236、插接板;237、第一让位槽;240、安装槽;241、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7.实施例1:一种转角支撑件,参看图1,包含纸板本体100,纸板本体 100为长形结构,纸板本体100包含第一支撑部160、第二支撑部170及第三支撑部180,第一支撑部160、第二支撑部170及第三支撑部180依次首尾折叠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一支撑部160向同一侧依次等间距折叠三次形成截面为方形结构,第一支撑部160的中心处形成有通孔110,第一支撑部 160的顶部一对角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槽120,第一支撑部160的底部相邻的直角面上及第三支撑部180底部开设有让位口140。第二支撑部170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第三支撑部180水平连接在第二支撑部170 折叠的开口端,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三支撑部180形成30度夹角。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三支撑部180之间的夹角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槽130,第三支撑部180的周身开设有斜板插接口150。作为优选,纸板本体100优选采用瓦楞纸板。
48.实施例2:参看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支撑部170采用3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第三支撑部180 与第二支撑部170形成30夹角向相反方向形成,斜板插接口150共同开始在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三支撑部180之间的连接处。
49.与实施例1相比,第二支撑部170采用3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 160折叠的开口端,并同时第三支撑部180与第二支撑部170形成30夹角向相反方向连接,其整体外围支撑角度更大,具有强稳定性。
50.实施例3:参看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部 160分成两头空间折叠形成“l”形结构,第二支撑部170采用3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第三支撑部180与第二支撑部170形成 30夹角向相反方向形成,斜板插接口150共同开始在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三支撑部180之间的连接处。
51.与实施例1相比,第一支撑部160折叠形成具有相邻垂直面的“l”形结构,相比于折叠成截面为方形的结构,其用料更少,同样具备稳定支撑力,同时第二支撑部170采用3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并同时第三支撑部180与第二支撑部170形成30
夹角向相反方向连接,其整体外围支撑角度更大,具有强稳定性。
52.实施例4:参看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部 160折叠形成“l”形结构,第二支撑部170采用9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第三支撑部180与第二支撑部170形成90夹角向相反方向形成,斜板插接口150共同开始在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三支撑部180 之间的连接处。
53.与实施例1相比,第一支撑部160折叠形成具有相邻垂直面的“l”形结构,相比于折叠成截面为方形的结构,其用料更少,同样具备稳定支撑力,第二支撑部170采用9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使其能贴合连接在第一斜接板234上,限位效果好。
54.实施例5:参看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部160分成两头分别向同一侧依次等间距折叠两次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两头第一支撑部160空间形成方形结构,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一支撑部160形成90夹角,斜板插接口150共同开始在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一支撑部160 之间的连接处。
55.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第一支撑部160分成两头分布折叠成三角形结构,使其整体空间形成方形结构,安装时增大了接触面的面积,硬度较强,支撑稳定性好,同时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一支撑部160形成90夹角,使得第一支撑部160在折叠成三角形状后剩余的边料可自然贴合在第一斜接板234上,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实现稳定性。
56.实施例6:参看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部 160分成两头空间折叠形成“l”形结构,第三支撑部180与第二支撑部170 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辅助支撑块190。
57.与实施例1相比,第一支撑部160折叠形成具有相邻垂直面的“l”形结构,相比于折叠成截面为方形的结构,其用料更少,同样具备稳定支撑力,通过辅助支撑块190使其顶部抵接受力面积较大,增大局部承受力。
58.实施例7:参看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支撑部 180与第二支撑部170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辅助支撑块190。
59.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辅助支撑块190使其顶部抵接受力面积较大,增大局部承受力。
60.实施例8:参看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部 160折叠形成“l”形结构,第二支撑部170采用12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第三支撑部180与第二支撑部170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辅助支撑块190,第二支撑部170与第三支撑部180的周身开设有斜板插接口150。
61.与实施例1相比,第一支撑部160折叠形成具有相邻垂直面的“l”形结构,相比于折叠成截面为方形的结构,其用料更少,同样具备稳定支撑力,因第二支撑部170采用120度夹角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60折叠的开口端,斜板插接口150抵接时受力面积较大,整体承受力强。
62.本技术还公开了展示架。
63.参看图9和图10,包含展示架本体200及如上述的支撑件,展示架本体200包含中部板组210、顶部板组220及底部板组230,中部板组210设置有若干呈“l”形依次等间距平行分布,其整体阵列分布形成方形结构。每个中部板组210包含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 为一体成形结构,两者外形结构大小相同,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相互连
接形成垂直对称分布,之间形成有连接线2111,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 的顶部由上至下截面呈阶梯状。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沿着阶梯分布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第一凹口2121、第二凹口2122及第三凹口2123,第一凹口 2121、第二凹口2122及第三凹口2123外形为“u”形结构。
64.参看图10-图12,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的底部共同插接有底部板组 230,底部板组230包含横向定位板231及纵向定位板232,横向定位板231 及纵向定位板232为一体成形结构,横向定位板231及纵向定位板232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依次首尾连接相互垂直。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上开设有第一啮合槽2124及第二啮合槽2125,第一啮合槽2124及第二啮合槽2125分别位于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上的相邻两条直角边上。横向定位板231及纵向定位板232上均设置有遮挡板233、第一斜接板234及插接板236,遮挡板233呈“l”形结构,第一斜接板234连接在遮挡板233的一侧,与遮挡板233形成120-150度夹角,插接板236连接在遮挡板233的另一侧,与遮挡板233呈90度夹角。插接板236上等间距设置有与第一啮合槽2124匹配连接的第一让位槽237,两者相互咬接形成局部限位,第一斜接板234上设置有与第二啮合槽2125匹配连接的第二让位槽235,两者相互咬接形成局部限位,由此通过底部板组230串联式插接在若干中部板组210的底部,使得支撑板下部支撑力得到保证。
65.参看图10和图11,顶部板组220设置有若干呈“l”形依次覆盖在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顶部共同形成的阶梯面上,横向板211及纵向板212 上位于第二啮合槽2125的上部还开设有第三啮合槽2126。顶部板组220包含第一铺设板221、第二铺设板222、第三铺设板223及第四铺设板224,第一铺设板221包含第一横向连接板2211及第一纵向连接板2212,第二铺设板222包含第二横向连接板2221及第二纵向连接板2222,第三铺设板 223包含第三横向连接板2231及第三纵向连接板2232,每个台面板的组成均为“l”形结构且结构大小相同依次首尾相互垂直连接。
66.参看图10和图13,第一横向连接板2211及第一纵向连接板2212上均设置有第二斜接板2213,第二斜接板2213上设置有与第三啮合槽2126匹配连接的第三让位槽2214,两者相互咬接形成局部限位,第一铺设板221、第二铺设板222、第三铺设板223及第四铺设板224的首尾两侧依次分别对应插接在第一凹口2121、第二凹口2122及第三凹口2123上。
67.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首端及尾端的部位,第一铺设板221、第二铺设板222、第三铺设板223及第四铺设板224分别与第二斜接板2213同侧的一边为首端,另一边相对的边为尾端。
68.参看图10和图13,第一铺设板221的尾端上设置有第四让位槽2215,第二铺设板222的首端上设置有第五让位槽2224,第四让位槽2215与第五让位槽2224共同插接在第一凹口2121内,第二铺设板222的尾端上设置有第六让位槽2225,第三铺设板223的首端上设置有第七让位槽2234,第六让位槽2225与第七让位槽2234共同插接在第二凹口2122内,第三铺设板 223的尾端上设置有第八让位槽2235,第四铺设板224的首端上设置有第九让位槽2241,第八让位槽2235与第九让位槽2241共同插接在第三凹口 2123内。
69.参看图12,横向定位板231及纵向定位板232的连接处形成有安装槽 240,安装槽240为方形结构,横向定位板231及纵向定位板232上的插接板236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240内设置有台阶241,转角支撑件位于让位口 140的一端安装在安装槽240内,且第一支撑部160的让位口140适配连接在台阶241上,第三支撑部180的让位口140适配连接在插接板236
上的第一让位槽237上,第三支撑部180的斜板插接口150插接在第一斜接板234 上的第二让位槽235上。
70.参看图10和图13,第一横向连接板2211及第一纵向连接板2212之间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216,第二横向连接板2221及第二纵向连接板2222之间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23,第三横向连接板2231及第三纵向连接板2232之间的底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233,第一限位块2216、第二限位块2223及第三限位块2233均为外形结构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支撑件顶部的第一开口槽120对应匹配连接第一限位块2216,第二开口槽130 对应匹配连接第二限位块2223,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2216与第二限位块 2223使得转角支撑件安装在中部板组210及顶部板组220之间时结构稳定性强,不会产生偏移晃动。对应的中部板组210上设置有与第三限位块 2233匹配连接的第三开口槽2127,使其各个中部板组210保持平行安装设置状态,更好的实现过程支撑。
71.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展示架本体200通过底部板组230串联式整体插接在中部板组210的底部,使得支撑板下部支撑力得到保证。通过顶部板组220串联式整体插接在中部板组210的顶部,使得中部板组210在原有的底部底部板组230提供的支撑力下同时实现顶部限位。通过设置多种具备一定强度的支撑件结构设置在底部板组230上的安装槽240内,用于连接底部板组230与顶部板组220整体的稳定支撑力,使得展示架本体200结构稳定性强,更好的支撑物品展览。
7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