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清洁牙齿的多喷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6:33: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口腔清洁技术领域的喷嘴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有负压吸口的用于清洁牙齿的多喷嘴装置。


背景技术:

2.口腔和牙齿是细菌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口腔的清洁不到位,会导致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残留,这会为牙菌斑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而当牙菌斑堆积到一定厚度之后,其内部紧挨牙齿表面的细菌因为与空气隔绝开始转入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在此处产生的酸不能及时被唾液冲走,因此会腐蚀珐琅质中的矿物成分,并进一步促进龋齿的形成。在牙根处堆积的牙菌斑也会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炎等牙周疾病。故保持口腔健康,需有效控制牙菌斑。而运用牙线,牙刷或冲牙器来清理口腔是阻断牙菌斑营养来源的主要手段。
3.冲牙器是一种清洁口腔的工具,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牙缝的一种工具,冲牙器清洁作用主要是利用在一定压力下喷射出来的高速水柱的冲击力来实现的,压力水柱能清洁各种缝隙孔洞和凹凸崎面,水流对牙龈还有按摩作用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组织抗病力。
4.目前的冲牙器喷射水流为单孔喷嘴只能进行单点清洁,用户针对牙齿缝需要逐颗牙上做复杂的运动路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清洁牙齿的多喷嘴装置,u型包裹喷嘴内部设有左上右三个角度的喷水出口,让喷嘴喷出的水流同时清洁牙齿的三个面及牙齿缝,清洁效果更高效更迅速,且水流喷射按顺齿角度减少对牙龈的伤害。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插接杆段、连接杆段、喷头杆段、总水流道、喷孔水流道、喷孔、负压管道、负压吸口、刷毛,插接杆段、连接杆段、喷头杆段依次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喷头杆段为u型或v型包裹结构;喷孔包括左喷孔、右喷孔、上喷孔,分别布置在喷头杆段内侧壁的左端部位、右端部位、上端部位;刷毛包括左刷毛、右刷毛、上刷毛,分别布置在喷头杆段内侧壁的左端部位、右端部位、上端部位;总水流道布置在插接杆段、连接杆段内,喷孔水流道布置在喷头杆段内,总水流道的出水口与喷孔水流道的进水口相连接;喷孔水流道包括左喷孔水流道、右喷孔水流道、上喷孔水流道,左喷孔水流道、右喷孔水流道、上喷孔水流道的出水口分别与左喷孔、右喷孔、上喷孔相连接;负压管道布置在连接杆段、喷头杆段内,负压吸口布置在喷头杆段内侧壁,负压管道的入口与负压吸口相连接。
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左喷孔、右喷孔、上喷孔均为导流凸起结构,喷孔的喷口形状为圆形、环形、长方形、椭圆形或十字形。
8.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左喷孔、右喷孔、上喷孔的数量均为大于等于一个。
9.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负压吸口位于喷头杆段内侧壁的下端部位,负压吸口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负压吸口为平面结构,负压吸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10.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喷头杆段为上方带有凸台的u型或v型包裹结构。
11.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喷孔和刷毛交叉布置:左刷毛位于左喷孔的上方,右刷毛位于右喷孔的下方,上刷毛位于上喷孔的上方;右喷孔位于左喷孔的上方,上喷孔位于右喷孔的上方;左刷毛位于右刷毛的上方,上刷毛位于左刷毛的上方;左喷孔位于左刷毛的外侧,右喷孔位于右刷毛的外侧。
12.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刷毛在上喷孔两侧对称布置,上刷毛的长度小于左刷毛、右刷毛的长度。
13.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左刷毛、右刷毛、上刷毛的底部在喷头杆段内侧壁上斜角度植入。
14.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左刷毛、右刷毛、上刷毛的顶部带有斜面结构。
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喷孔从上往下喷射,用于清理槽牙窝沟;左喷孔、右喷孔从牙齿根部往牙齿尖部顺齿斜喷,用于清理牙齿面和齿缝。左喷孔水流道、右喷孔水流道、上喷孔水流道的管径大小根据喷孔数量进行变化。通过负压吸口和负压管道,可以在刷牙时把口腔内多余的水吸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喷嘴喷出的水流同时清洁牙齿的三个面及牙齿缝,清洁效果高效迅速,且对牙龈的伤害较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头杆段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头杆段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负压管道处的纵剖面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上喷孔处的纵剖面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段的横截面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左喷孔处的横截面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右喷孔处的横截面图;
27.图中标号:1、插接杆段,2、连接杆段,3、喷头杆段,4、总水流道,5、左喷孔,6、右喷孔,7、上喷孔,8、左喷孔水流道,9、右喷孔水流道,10、上喷孔水流道,11、负压管道,12、负压吸口,13、左刷毛,14、右刷毛,15、上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9.实施例
30.本实用新型如上图1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插接杆段1、连接杆段2、喷头杆段3、总水流道4、喷孔水流道、喷孔、负压管道11、负压吸口12、刷毛,插接杆段1、连接杆段2、喷头杆段3依次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喷头杆段3为上方带有凸台的u型包裹结构;喷孔包括左喷孔5、右喷孔6、上喷孔7,左喷孔5、右喷孔6、上喷孔7分别布置在喷头杆段3内侧壁的左端部位、右端部位、上端部位;刷毛包括左刷毛13、右刷毛14、上刷毛15,左刷毛13、右刷毛14、上刷毛15分别布置在喷头杆段3内侧壁的左端部位、右端部位、上端部位;总水流道4布置在插接杆段1、连接杆段2内,喷孔水流道布置在喷头杆段3内,总水流道4的出水口与喷孔水流道的进水口相连接;喷孔水流道包括左喷孔水流道8、右喷孔水流道9、上喷孔水流道10,左喷孔水流道8、右喷孔水流道9、上喷孔水流道10的出水口分别与左喷孔5、右喷孔6、上喷孔7相连接;负压管道11布置在连接杆段2、喷头杆段3内,负压吸口12布置在喷头杆段3内侧壁,负压管道11的入口与负压吸口12相连接。左喷孔5、右喷孔6、上喷孔7均为导流凸起结构,喷孔的喷口形状为圆形、环形、长方形、椭圆形或十字形。左喷孔5、右喷孔6的数量均为两个,上喷孔7的数量为一个。负压吸口12位于喷头杆段3内侧壁的下端部位,负压吸口12的数量为一个,负压吸口12为平面结构,负压吸口12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喷孔和刷毛交叉布置,左刷毛13位于左喷孔5的上方,右刷毛14位于右喷孔6的下方,上刷毛15位于上喷孔7的上方;右喷孔6位于左喷孔5的上方,上喷孔7位于右喷孔6的上方;左刷毛13位于右刷毛14的上方,上刷毛15位于左刷毛13的上方;左喷孔5位于左刷毛13的外侧,右喷孔6位于右刷毛14的外侧。上刷毛15在上喷孔7两侧对称布置,上刷毛15的长度小于左刷毛13、右刷毛14的长度。左刷毛13、右刷毛14、上刷毛15的顶部均带有斜面结构。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上喷孔7从上往下喷射,用于清理槽牙窝沟;左喷孔5、右喷孔6从牙齿根部往牙齿尖部顺齿斜喷,用于清理牙齿面和齿缝。左喷孔5、右喷孔6斜射出的水流交叉点距离上喷孔7的距离要超过使用者门牙高度,使得清洁范围能覆盖口内全部牙齿。通过负压吸口12和负压管道11,可以在刷牙时把口腔内多余的水吸走。负压吸口1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32.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清洁牙齿的三个面及牙齿缝,操作简单清洁效果更高效更迅速,且水流喷射角度设计减少对牙龈的伤害。
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操作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