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层冷却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2:3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冷却中冷器,主要应用于在内燃机的增压进气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中冷器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对于双增加机组,现有的燃气发动机组的中冷器只能单独冷却一种气体介质或者使用两个中冷器冷却两种其气体介质,现在需要一个结构简单可以同时冷却两种不同气体介质的中冷器,来满足燃气发动机组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分别同时冷却燃气和空气两种介质,且节约空间的双层冷却中冷器。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包括芯体组件,芯体组件两端分别连接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芯体组件包括芯体、冷却水管和散热翅片,芯体通过横向隔板分隔为上下布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均分布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两端分别与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连通,冷却水管之间布置有散热翅片,进出水盖内设置纵向隔板,纵向隔板将进出水盖与芯体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5.横向隔板分隔为上下布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下两腔体,可以同时冷却两种气体。进出水盖进水腔和出水腔的设置可以使进冷却水从同一侧进出,同时冷却两种介质,由于纵向隔板的设置,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冷却水管纵向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与进水腔连通,一部分与出水腔连通,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通过与进水腔连通的上下两腔的冷却水管流至回水程盖内,再通过与出水腔连通的上下两腔的冷却水管流至出水腔,从出水口流出。
6.所述的芯体设置为前后贯通的矩形框体,矩形框体内水平设置横向隔板,矩形框体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固定冷却水管的通孔,矩形框体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螺栓与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紧固。矩形框体的外侧为气体入口侧,内侧为气体出口侧。
7.所述的矩形框体底部设置放水阀。底部有一个放水阀,可以将被冷却的气体介质中的水放出,防止进入发动机内,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8.所述的上腔体设置为燃气通过腔,上腔体内的散热翅片设置为白铜翅片,下腔体设置为空气通过腔,下腔体内的散热翅片设置为紫铜翅片,白铜翅片和紫铜翅片上均对应冷却水管设置通过孔,冷却水管分别穿过通过孔。紫铜材质导热率高,提高了中冷器的冷却效率;白铜材质可以保证高换热率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可以保证使用寿命足够长。
9.所述的冷却水管设置为不锈钢管。可以提高使用寿命。
10.所述的进水口位置高于出水口位置,进水口位于出水口的内侧。进出水口上下左
右错位,冷却水管路从哪个方向连接都不会产生干涉,进水口设置在被冷却气体流出的一侧,出水口设置在被冷却气体流入的一侧,先冷却出口的气体再冷却进口的气体,能使气体冷却到更低的温度,提高换热效率。
11.所述的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上分别设有放水口和放气口,放气口分别位于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的上部,放水口分别位于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的下部,放水口和放气口处分别设置阀门。在冷却水进入中冷器后可以将里面无法排出的空气排出,保证冷却效率;在中冷器不使用时,可将里面的冷却水放出,防止外部环境寒冷冷却水结冰,损坏中冷器内部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可以分别冷却燃气和空气两种介质的中冷器,结构简单合理,冷却水从同一侧进出,同时冷却两种介质,进出水口上下左右错位,水管路从哪个方向连接都不会产生干涉,底部有一个放水阀,可以将被冷却的气体介质中的水放出,防止进入发动机内,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1中去掉散热翅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进出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4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冷却水管;2、白铜翅片;3、芯体;4、回水程盖;5、横向隔板;6、紫铜翅片;7、进出水盖;8、放水阀;9、放气口;10、进水口;11、放水口;12、出水口;13、纵向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1.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包括芯体组件,芯体组件两端分别连接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4,芯体组件包括芯体3、冷却水管1和散热翅片,芯体3内通过横向隔板5分隔为上下布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均分布有冷却水管1,冷却水管1两端分别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4连通,冷却水管1之间布置有散热翅片,进出水盖7内设置纵向隔板13,纵向隔板13将进出水盖7与芯体3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上分别设置进水口10和出水口12。芯体3设置为前后贯通的矩形框体,横向隔板5水平设置矩形框体内,矩形框体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固定冷却水管1的通孔,矩形框体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螺栓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4紧固。矩形框体底部设置放水阀8。上腔体设置为燃气通过腔,上腔体内的散热翅片设置为白铜翅片2,下腔体设置为空气通过腔,下腔体内的散热翅片设置为紫铜翅片6,白铜翅片2和紫铜翅片6上均对应冷却水管1设置通过孔,冷却水管1分别穿过通过孔。冷却水管1设置为不锈钢管。进水口10位置高于出水口12位置,进水口10位于出水口12的内侧。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4上分别设有放水口11和放气口9,放气口9分别位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4的上部,放水口11分别位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4的下部,放水口11和放气口9处分别设置阀门。
22.工作时,气体介质从芯体3外侧进,被充满冷却水的冷却水管1和散热翅片冷却。冷却水从进水口10进入进水腔,从而流入与进水腔连通的上下两个腔体的冷却水管1,经过冷却水管1到达回程水盖,进入与出水腔连通的冷却水管1,从出水口12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组件,芯体组件两端分别连接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体(4),芯体组件包括芯体(3)、冷却水管(1)和散热翅片,芯体(3)内通过横向隔板(5)分隔为上下布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均分布有冷却水管(1),冷却水管(1)两端分别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体(4)连通,冷却水管(1)之间布置有散热翅片,进出水盖(7)内设置纵向隔板(13),纵向隔板(13)将进出水盖(7)与芯体(3)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上分别设置进水口(10)和出水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芯体(3)设置为前后贯通的矩形框体,横向隔板(5)水平设置矩形框体内,矩形框体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固定冷却水管(1)的通孔,矩形框体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螺栓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体(4)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矩形框体底部设置放水阀(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上腔体设置为燃气通过腔,上腔体内的散热翅片设置为白铜翅片(2),下腔体设置为空气通过腔,下腔体内的散热翅片设置为紫铜翅片(6),白铜翅片(2)和紫铜翅片(6)上均对应冷却水管(1)设置通过孔,冷却水管(1)分别穿过通过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管(1)设置为不锈钢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0)位置高于出水口(12)位置,进水口(10)位于出水口(12)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冷却中冷器,其特征在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体(4)上分别设有放水口(11)和放气口(9),放气口(9)分别位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体(4)的上部,放水口(11)分别位于进出水盖(7)和回水程盖体(4)的下部,放水口(11)和放气口(9)处分别设置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在内燃机的增压进气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冷却中冷器,包括芯体组件,芯体组件两端分别连接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芯体组件包括芯体、冷却水管和散热翅片,芯体通过横向隔板分隔为上下布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均分布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两端分别与进出水盖和回水程盖连通,冷却水管之间布置有散热翅片,进出水盖内设置纵向隔板,纵向隔板将进出水盖与芯体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分别冷却燃气和空气两种介质,结构简单合理,冷却水从同一侧进出,同时冷却两种介质,进出水口上下左右错位,水管路从哪个方向连接都不会产生干涉。不会产生干涉。不会产生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川 陈茂松 王彬 牛振国 曲晨 刘瑾 田兆晖 赵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淄柴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