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质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22:59: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水污染治理是十分普遍的业务类型,水污染治理需要首先对水质进行监测,常见的监测对象有饮用水源地监测、地表水监测等。应用于水质监测的系统是较为常见的监测设备,现有的水质监测系统起结构设计较为简单。经研究发现,现有的水质监测系统在对水体进行监测时,其监测点较为固定,不能更好地对水体进行更为系统深入地监测,导致监测产生的数据与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偏差,不能够更好地地水污染治理提供一手数据资料,不方便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水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组件、连接组件、支撑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浮力球及传感器组件,所述监测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立杆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杆上;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处理器及信号传输器,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罩壳及多个传感器,所述罩壳的顶部连接于所述浮力球的底部,所述罩壳底部为开口结构,多个所述传感器插接于所述罩壳内部。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软管、锚杆及连杆,所述锚杆用于固定于地面,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立杆及所述锚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锚杆及所述监测组件,所述信号传输线穿过所述软管。
7.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多段式结构,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锚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活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监测组件之间还通过调节组件相连,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旋柄、缠绕杆及拉线,所述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旋柄连接于所述缠绕杆的顶部,所述缠绕杆插接于所述锚杆内,所述旋柄位于所述锚杆外部,所述锚杆的顶部具有环形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齿,所述旋柄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齿啮合的多个第二定位齿;所述锚杆的侧部具有缺口,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缺口,使得拉线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缠绕杆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罩壳;
9.所述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的侧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内侧形成卡槽,所述拉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二杆体靠近所述监测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拉线穿过所述限位环。
10.进一步的,所述缠绕杆的底部与锚杆之间通过限位组件相连,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翻板、转筒及限位板;所述锚杆的顶部形成插孔,所述缠绕杆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翻板设置于所述插孔内,所述翻板的一端与所述插孔的内壁相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限位板水平地设置于所述插孔内,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铰接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限位板及所述第一铰接点关于所述插孔的轴线对称;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接件,使得所述翻板呈水平位置时翻板的端部能够卡于所述卡接件内;
11.所述转筒连接于所述翻板上,且转筒的底部一端与所述翻板相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缠绕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转筒,且缠绕杆与转筒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的侧部设置有长条形的凸条,所述插孔的内侧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位置低于所述限位板,所述翻板向下翻转至竖直位置时,所述凸条与所述卡条相卡接,且所述第一定位齿与所述第二定位齿相啮合。
12.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有相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卡接件之间形成卡接区,所述卡接件为波纹状结构,所述翻板的端部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区。
13.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球通过连接线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顶部。
14.进一步的,所述罩壳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罩壳之间形成呈环形分布的三个连接点,所述拉线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顶端。
15.进一步的,所述缠绕杆的中部具有直径较细的变径部并形成缠绕区,所述拉线连接于所述缠绕区。
16.本发明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使用时,监测组件放置于水体内,支撑组件安装于水体岸边,监测组件实时或定时监测水体数据并传输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并进一步发送至工作人员的工作电脑或者手机,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到水体质量的数据。
17.该水质监测系统具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对监测组件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监测组件能够对水体不同深度位置水体质量进行监测,使得监测的数据更加全面,更接近真实水平,更好地为后续的水污染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锚杆顶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锚杆顶端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翻板处于竖直位置;
2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锚杆顶端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翻板处于水平位置;
2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锚杆中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锚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翻板处于竖直位置;
2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锚杆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翻板处于水平位置;
2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中杆体与拉线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汇总:监测组件101、连接组件102、支撑组件103、控制组件104、浮力球105、罩壳106、传感器组件107、立杆108、太阳能板109、控制箱110、电池组111、软管112、锚杆113、连杆114、第一杆体115、第二杆体116、调节组件117、旋柄118、缠绕杆119、拉线120、连接片121、第一定位齿122、第二定位齿123、缺口124、限位片125、卡槽126、限位环127、翻板128、转筒129、限位板130、插孔131、第一铰接点132、卡接件133、第二铰接点134、凸条135、卡条136、卡接部137、连接架138、缠绕区139。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实施例,请参阅图1-9。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系统,监测组件放置于水体内,支撑组件安装于水体岸边,监测组件实时或定时监测水体数据并传输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并进一步发送至工作人员的工作电脑或者手机,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到水体质量的数据。
35.如图1所示,这种水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组件101、连接组件102、支撑组件103及控制组件104;监测组件101包括浮力球105及传感器组件107,监测组件101通过连接组件102连接支撑组件103,支撑组件103包括立杆108,立杆108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09,立杆108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组111,太阳能板109连接电池组111;控制组件104设置于立杆108上;控制组件104包括控制箱110,控制箱110内设置有处理器及信号传输器,控制组件104连接电池组111,传感器组件107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处理器;传感器组件107包括罩壳106及多个传感器,罩壳106的顶部连接于浮力球105的底部,罩壳106底部为开口结构,多个传感器插
接于罩壳106内部。
36.监测组件101放置于水体内,支撑组件103安装于水体岸边,监测组件101实时或定时监测水体数据并传输至控制组件104,控制组件104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并进一步发送至工作人员的工作电脑或者手机,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到水体质量的数据。
37.监测组件101具有浮力球105及传感器组件107,浮力球105为空心球体,放置于水体具有浮力,能够使得连接于浮力球105底部的传感器组件107及其他物体不向下掉落。支撑组件103用来连接监测组件101及控制组件104,支撑组件103上还设置有太阳能板109及电池组111,太阳能板109能够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于电池组111内,电池组111给系统的用电设施供电,使该系统无需外接电源,能够独立运行。控制箱110具有处理器及信号传输器,处理器能够将传感器传输来的信号转化成其他信号,并由信号传输器向外发送。信号传输器可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或手机无线连接,实现数据无线实时传输。
38.常用水质监测系统主要监测项目有ph,浊度,温度,电导率,水位,氨氮等水质因素。
39.本系统的传感器组件107具有罩壳106及多个传感器,传感器插接于罩壳106内部,罩壳106内具有多个用于连接传感器的部位,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类型传感器,使得该系统可扩展对其他参数进行监测。传感器安装方便,即插即用。
40.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102包括软管112、锚杆113及连杆114,锚杆113用于固定于地面,软管112的两端分别连接立杆108及锚杆113,连杆114的两端分别连接锚杆113及监测组件101,信号传输线穿过软管112。锚杆113能够固定于地面,对连杆114起到定位作用。软管112为柔性,不仅能够使得信号传输线穿过,并且其柔性结构使得锚杆113与立杆108之间相对位置不受限制,在施工场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立杆108及锚杆113。连杆114用来连接监测组件101,使其不会被水流冲走。
41.如图1所示,连杆114为多段式结构,连杆114包括第一杆体115及第二杆体116,第一杆体115的一端与锚杆113的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16活动连接。多段式结构的连杆114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地形情况,使各杆体能够更好地贴合于地面。实际应用中不限于两根杆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
42.如图3-图5所示,连接组件102与监测组件101之间还通过调节组件117相连,调节组件117包括旋柄118、缠绕杆119及拉线120,锚杆113为中空结构,旋柄118连接于缠绕杆119的顶部,缠绕杆119插接于锚杆113内,旋柄118位于锚杆113外部,锚杆113的顶部具有环形的连接片121,连接片121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齿122,旋柄118的底部具有与第一定位齿122啮合的多个第二定位齿123;锚杆113的侧部具有缺口124,拉线120穿过缺口124,使得拉线120的一端缠绕于缠绕杆119上,另一端连接罩壳106;
43.第一杆体115及第二杆体116的侧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片125,限位片125的内侧形成卡槽126,拉线120卡接于卡槽126内,第二杆体116靠近监测组件1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127,拉线120穿过限位环127。
44.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污染物密度不同,导致水体不同深度的水污染情况具有较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监测某一深度水体污染情况,会导致数据不准确、不全面。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水质监测系统只具有调节组件117,通过调节组件117可以对监测组件101的
高低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监测组件101能够对水体不同深度位置水体质量进行监测,使得监测的数据更加全面,更接近真实水平,更好地为后续的水污染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45.调节组件117具有旋柄118、缠绕杆119及拉线120,拉线120用来连接传感器组件107,用来调节传感器组件107高度,缠绕杆119用来将多余的拉线120缠绕,旋柄118与缠绕杆119相连,转动旋柄118能够带动缠绕杆119转动,进而对拉线120起到收放作用。
46.锚杆113的顶部具有环形的连接片121,连接片121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齿122,旋柄118的底部具有与第一定位齿122啮合的多个第二定位齿123,通过第一定位齿122与第二定位齿123的配合,使得当二者啮合之后锚杆113对旋柄118及缠绕杆119起到限定,使缠绕杆119不能够转动,进而起到稳固传感器组件107位置的作用。锚杆113的侧部具有缺口124,拉线120穿过缺口124,使其能够顺利移动。
47.第一杆体115及第二杆体116的侧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片125,限位片125的内侧形成卡槽126,拉线120卡接于卡槽126内,使得限位片125对拉线120的位置起到限定,使拉线120不会与杆体分离。第二杆体116靠近监测组件1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127,拉线120穿过限位环127,通过限位环127的限定,可将传感器组件107限定于靠近第二杆体116的端部,使拉线120收放时传感器组件107能够顺利地上下移动。
48.需要对传感器组件107进行调节时,向上拉起旋柄118,使第一定位齿122与第二定位齿123分离,转动旋柄118及缠绕杆119,使拉线120被收放,使传感器组件107的高低位置被调节。
49.如图3-5所示,缠绕杆119的底部与锚杆113之间通过限位组件相连,限位组件包括翻板128、转筒129及限位板130;锚杆113的顶部形成插孔131,缠绕杆119插接于插孔131内,翻板128设置于插孔131内,翻板128的一端与插孔131的内壁相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点132,限位板130水平地设置于插孔131内,限位板130与第一铰接点1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限位板130及第一铰接点132关于插孔131的轴线对称;限位板130的底部设置有卡接件133,使得翻板128呈水平位置时翻板128的端部能够卡于卡接件133内;
50.转筒129连接于翻板128上,且转筒129的底部一端与翻板128相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点134,缠绕杆119的底端连接于转筒129,且缠绕杆119与转筒129之间为转动连接;转筒129的侧部设置有长条形的凸条135,插孔131的内侧设置有卡条136,卡条136的位置低于限位板130,翻板128向下翻转至竖直位置时,凸条135与卡条136相卡接,且第一定位齿122与第二定位齿123相啮合。
51.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使得调节组件117在调节时能够更加顺利,更加方便。使旋柄118及缠绕杆119在较高位置并调节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支撑及限定,调节过程中旋柄118及缠绕杆119不易上下移动。并使旋柄118及缠绕杆119处于较低位置时也能够受到限定,使其保持稳定,不会自行脱离。
52.限位组件具有翻板128、转筒129及限位板130;翻板128的一端与插孔131的内壁相铰接,使翻板128能够绕第一铰接点132上下翻转。当翻板128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此时能够对旋柄118及缠绕杆119转动,进而收放传感器组件107;当翻板128翻转至竖直位置时,凸条135与卡条136相卡接,且第一定位齿122与第二定位齿123相啮合,此时旋柄118及缠绕杆119处于稳定状态,传感器组件107的高度位置被确定。
53.转筒129用来连接缠绕杆119,并且转筒129连接翻板128,转筒129起到多重作用,
其一,通过其连接作用使得缠绕杆119与锚杆113之间间接地形成统一的结构,使得外部人员不能够将旋柄118及缠绕杆119从锚杆113上移走,确保了其安全性;其二,缠绕杆119与转筒129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使得缠绕杆119能够相对与转动转动,使缠绕杆119的调节作用不会受到影响;其三,转筒129侧部设置有长条形的凸条135,插孔131的内侧设置有卡条136,凸条135与卡条136卡接之后能够对转筒129上下位置起到限定,并间接地对旋柄118及缠绕杆119的位置起到限定,使传感器组件107的位置被限定。
54.限位板130用来对翻板128位置起到限定作用,限位板130水平地设置于插孔131内,其底部设置卡接件133,使得翻板128呈水平位置时翻板128的端部能够卡于卡接件133内。
55.需要调节传感器组件107高度时,向上提起旋柄118及缠绕杆119,并将翻板128转动至水平位置,使翻板128端部与卡接件133相卡接,使翻板128暂时地被固定于水平,并使旋柄118及缠绕杆119暂时地被稳定于较高的位置,使得旋柄118及缠绕杆119调节时不易向下掉落,起到稳定作用。
56.当调节完成之后,稍加用力,使翻板128端部与卡接件133分离,使缠绕杆119能够向下移动,由于转筒129与翻板128之间为铰接关系,使转筒129与翻板128之间也相对转动,使转筒129竖直地向下移动。当凸条135与卡条136接触之后,稍加用力,使凸条135被卡接于卡条136的下方,此时翻板128基本上翻转至竖直位置,并且第一定位齿122与第二定位齿123啮合,旋柄118放置于连接片121上,使整个组件保持于稳定状态。
57.卡接件133有相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卡接件133之间形成卡接区,卡接件133为波纹状结构,翻板128的端部形成卡接部137,卡接部137能够卡接于卡接区。该结构的卡接件133能够稳定地将卡接部137卡接,使翻板128保持稳定。
58.如图8所示,浮力球105通过连接线连接于第二杆体116的顶部。将浮力球105连接于第二杆体116的顶部,使得浮力球105对第二杆体116产生浮力,使第二杆体116被限定于水体表面位置。
59.如图8所示,罩壳106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形的连接架138,连接架138与罩壳106之间形成呈环形分布的三个连接点,拉线120的端部连接于连接架138的顶端。三角形结构的连接架138具有结构稳定的特性,通过该结构的连接架138将拉线120及罩壳106连接,使传感器组件107在水体内受到水流冲击时容易保持稳定,不会翻转。
60.如图3所示,缠绕杆119的中部具有直径较细的变径部并形成缠绕区139,拉线120连接于缠绕区139。缠绕区139的设置使得拉线120能够被限定于缠绕区139,不会缠绕至其他位置。
6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