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码值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与流程

2022-09-07 17:01: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遥控器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码值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显示设备包括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电脑、智能冰箱,以及带有智能显示屏幕的产品等,人们通常使用控制装置(即遥控器)实现对显示设备的操作。对于最常见的控制装置,通常采用相同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得到可以远程控制显示设备的码值。3.由于控制装置使用相同的通用码值,那么如果在一个场景中存在多台显示设备,一个控制装置发送的码值会与多台显示设备的码值匹配,导致出现一个控制装置同时操控多台显示设备的情况。可见,现有的单一通用码值无法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的单点控制。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码值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单一通用码值无法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的单点控制的问题。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控制装置建立连接;与所述显示器和通信器分别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6.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一系统码值,以及,获取显示设备配置的当前状态属性值,所述第一系统码值是显示设备预先配置的多套系统码值中的一套,所述显示设备和控制装置均配置所述多套系统码值;7.在所述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所述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一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在上一次未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8.如果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生成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将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以及,基于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所述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预先配置多套系统码值时,被进一步配置为:10.获取不同控制装置的类型、同一类型控制装置的配置项参数和同一类型控制装置的按键码值对照表;11.建立不同类型的控制装置、同一类型控制装置的配置项参数和同一类型控制装置的按键码值对照表的映射关系,得到多套系统码值。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属性值配置为第二属性值,所述第二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在上一次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14.在所述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二属性值时,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二系统码值;15.如果所述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所述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系统码值和第一系统码值相同;16.如果所述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不执行所述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系统码值和第一系统码值不同。1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包括码值切换提示内容;以及,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所述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被进一步配置为:18.接收用户基于所述码值切换提示内容操作控制装置时生成的第三控制指令;19.响应于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生成码值切换界面,将所述码值切换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所述码值切换界面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码值选择项,所述系统码值选择项对应一套系统码值;20.响应于用户对目标系统码值选择项的触发,将所述控制装置当前运行的码值切换为所述目标系统码值选择项对应的目标系统码值。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生成码值切换界面,被进一步配置为:22.响应于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生成设备详情界面,将所述设备详情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23.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设备详情界面输入的特定密码,生成码值切换界面。2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包括码值切换按钮;以及,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所述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被进一步配置为:25.接收用户触发所述码值切换按钮生成的第四控制指令;26.响应于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基于第一设备码值标识,生成第一码值切换通知,所述第一设备码值标识用于表征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27.将所述第一码值切换通知发送至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码值切换通知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码值标识切换对应的系统码值,切换后的控制装置运行的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2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29.接收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五控制指令,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是指用户按照预设码值切换规则中的目标切换规则操作控制装置时生成的指令,所述预设码值切换规则用于实现显示设备的系统码值的切换;30.响应于所述第五控制指令,将所述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切换至目标切换规则对应的目标系统码值,以及,基于第二设备码值标识,生成第二码值切换通知,所述第二设备码值标识用于表征显示设备码值切换后运行的目标系统码值;31.将所述第二码值切换通知发送至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码值切换通知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第二设备码值标识将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切换至目标系统码值。3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时,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多个控制指令,则在预设时长内显示一次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3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码值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34.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一系统码值,以及,获取显示设备配置的当前状态属性值,所述第一系统码值是显示设备预先配置的多套系统码值中的一套,所述显示设备和控制装置均配置所述多套系统码值;35.在所述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所述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一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在上一次未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36.如果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生成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将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以及,基于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所述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37.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实现包括本技术提供的码值切换方法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3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码值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一系统码值;在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如果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生成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并显示在显示器中,以基于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可见,该方法及显示设备,可以通过多套系统码值的切换,满足多台显示设备在同一场景使用的需求,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的单点控制,用户体验好。附图说明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40.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100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41.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框图;42.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43.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中软件配置图;44.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流程图;45.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数据流图;46.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判断码值匹配的数据流图;47.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第二属性值判断码值匹配的方法流程图;48.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的一种示意图;49.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的一种方法流程图;50.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详情界面的示意图;51.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界面的示意图;52.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的另一种示意图;53.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54.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5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5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57.本技术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58.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59.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电脑、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bulletin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table)等。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60.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100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6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62.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6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64.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设备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65.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memory,ram),rom(read-only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79.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0080]“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user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0081]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中软件配置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设备的系统可以包括内核(kernel)、命令解析器(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让用户可以管理文件、运行程序并使用系统。上电后,内核启动,激活内核空间,抽象硬件、初始化硬件参数等,运行并维护虚拟内存、调度器、信号及进程间通信(ipc)。内核启动后,再加载shell和用户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启动后被编译成机器码,形成一个进程。[0082]如图4所示,将显示设备的系统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层、中间件层和硬件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系统还包括ui层(图中未示出),ui层位于应用层的上方,ui层接收应用层的数据传输,以实现显示器260的画面呈现。[0083]应用层主要包含电视上的常用应用,以及应用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其中,常用应用主要是基于浏览器browser开发的应用,例如:html5apps;以及原生应用(nativeapps);[0084]应用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模型,具备标准应用软件所需的一切基本功能,例如:文件存取、资料交换...,以及这些功能的使用接口(工具栏、状态列、菜单、对话框)。[0085]原生应用(nativeapps)可以支持在线或离线,消息推送或本地资源访问。[0086]中间件层包括各种电视协议、多媒体协议以及系统组件等中间件。中间件可以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0087]硬件层主要包括hal接口、硬件以及驱动,其中,hal接口为所有电视芯片对接的统一接口,具体逻辑由各个芯片来实现。驱动主要包含: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0088]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公共场合或空间较大的场景中,例如酒吧、医院病房、家庭等场景,通常会存在多台显示设备200。每一个显示设备200均配备对应的控制装置100,以供用户基于目标控制装置100操作对应的目标显示设备200。而控制装置100的红外码均使用相同的通用码值,一个控制装置发送的码值会与多台显示设备的码值匹配,则不可能避免出现一个控制装置100同时操控多台显示设备200的情况。[0089]为保证用户可以独立控制各自的显示设备200,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的单点控制,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被配置为执行码值切换方法,基于该方法在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同时增加多套系统码值,通过系统码值切换满足多台显示设备200在同一场景使用的需求,避免出现一个控制装置100同时操作多台显示设备200的情况。控制装置100可实现多套系统码值的信号源发送,并且显示设备200针对控制装置100多套系统码值的情况,进行对应的适配和支持,保证显示设备200多码值操作均可正常响应和处理。[009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在配置多套系统码值时,可以获取不同控制装置100的类型、同一类型控制装置100的配置项参数和同一类型控制装置100的按键码值对照表;建立不同类型的控制装置100、同一类型控制装置100的配置项参数和同一类型控制装置100的按键码值对照表的映射关系,得到多套系统码值。[0091]显示设备200将多套系统码值设置为配置文件,通过参数配置,实现不同系统码值的应用。每套系统码值可以包括三个序列的数据,第一个序列的数据可以为控制装置100的类型,第二个序列的数据可以为控制装置100的配置项参数,第三个序列的数据可以为控制装置100的按键码值对照表。[0092]在第一个序列的数据中,为了适配性和扩展性,第一个序列用于配置控制装置100的类型,类型用于区分不同品牌提供商提供的控制装置100。例如,品牌a提供的控制装置100对应类型a,品牌b提供的控制装置100对应类型b。[0093]第一个序列的数据配置规则为:支持15个配置项,即序号可以为0-14,序号要连续。也就是说,显示设备200可以配置来自15个品牌提供商提供的控制装置100,即存在15个控制装置100的类型。每个类型的命名可以使用字母数字与下划线组合等方式命名,通过命名规则,声明类型名称,用于后续切换系统码值标识名称使用。其中,显示设备200支持的配置项数量也可为其他数值,此处不进行限定。[0094]在第二个序列的数据中,第二个序列用于对应第一个序列中的每个配置项,用于说明当前配置项的参数。第二个序列是第一个序列数据的详细补充,将第一个序列中的类型(配置项)详细拆分为具体功能字段,标识当前系统码值状态和其他数据说明,解释当前类型(配置项)的细化数据。配置项参数包括当前配置项是否为激活状态(enable)、使用的控制装置100键值码值对照表对应关系等使用信息,激活状态用于表征码值正在被使用,键值码值对照表对应关系用于表征配置项与码值键值对照表的对应关系。通过第二个序列的数据用于控制当前使用的控制装置100信息,显示设备200通过第二序列的数据读取当前的控制装置100码值,以进行后续的码值匹配。[0095]在第三个序列的数据中,第三个序列主要是实际的控制装置100的按键码值对照表存放处,实际后续用于按键分发的键值,均取自此处,是实现多套系统码值配置的重要配置项。[0096]基于第一个序列中的每个配置项,为每个配置项配置对应的第二序列和第三序列的数据,建立对应的映射关系,即可得到多套系统码值。例如,在第一个序列为0号配置项,第二个序列为0号配置项的参数,第三个序列为0号配置项对应的控制装置100的按键码值对照表时,建立三个序列数据的映射关系,形成第一套系统码值。在第一个序列为1号配置项,第二个序列为1号配置项的参数,第三个序列为1号配置项对应的控制装置100的按键码值对照表时,建立三个序列数据的映射关系,形成第二套系统码值。[009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配置多套系统码值之后,将多套系统码值发送至控制装置100,由控制装置100运行。[009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套系统码值中,每端(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仅会存在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系统码值,激活状态用于表明该系统码值处于运行状态。[009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通过码值切换方法可以在显示设备200端增加提示,并进行码值匹配,如果码值不匹配,提示并指导用户重新匹配码值。通过动态切换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码值,保证控制装置100的指令可被正常响应或处理,来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单点控制效果。[0100]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数据流图。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包括:显示器260,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通信器220,被配置为与控制装置100建立连接;与显示器260和通信器220分别连接的控制器250,在执行图5和图6所示的码值切换方法时,控制器250被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0101]s1、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一系统码值,以及,获取显示设备200配置的当前状态属性值。[0102]其中,第一系统码值是显示设备200预先配置的多套系统码值中的一套,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均配置多套系统码值。[0103]在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按键以对显示设备200进行对应控制时,如果控制装置100当前运行第一套系统码值,则控制装置100使用第一套系统码值发送键值,并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0104]为便于控制装置100当前运行的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当前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时,用户能够及时进行系统码值切换,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由控制器250中的应用框架层(framework层)对两端(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码值匹配性进行管理和控制。[0105]显示设备200正常开机后默认使用第一套系统码值,在用户未进行主动切换,或未出现码值不匹配的情况下,应用框架层无需进行任何操作,使用所有默认配置项即可。此时,控制装置100与显示设备200基于第一套系统码值实现操作的控制。[0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通过状态属性值的改变来确定系统码值是否被切换,状态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200在上一次是否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0107]状态属性值可以包括第一属性值和第二属性值,第一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200在上一次未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第一属性值可以为0;第二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200在上一次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第二属性值可以为1。[0108]在显示设备200开机后,状态属性值默认为第一属性值(0)。如果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第一次收到码值匹配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时,应用框架层配置状态属性值为第二属性值(1)。此时,状态属性值由第一属性值改变为第二属性值,说明系统码值被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用户采用何种方式(后续实施例中的手动切换方式和主动切换方式)切换显示设备200的系统码值后,应用框架层均重新配置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0)。[0109]显示设备200基于获取到的不同当前状态属性值执行不同的处理控制装置100控制指令的策略。[011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可以针对特殊场景对当前运行的系统码值进行处理。其中,特殊场景包括显示设备200ota升级、usb升级、恢复出厂设置等场景。对于显示设备200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技术)升级后,当前运行的系统码值设置保持不变。对于usb升级后,显示设备200恢复到运行默认的第一套系统码值。对于显示设备200恢复出厂设置,也是恢复到运行默认的第一套系统码值。[0111]s2、在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0112]在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检测到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说明显示设备200在上一次未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那么,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在接收到用户触发控制装置100按键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后,判断第一控制指令中的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是否匹配,以决定是否执行控制装置的键值操作。应用框架层基于第一属性值对应的处理控制装置100控制指令的策略,对不同的码值匹配判断结果进行处理。[0113]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判断码值匹配的数据流图。参见图7,在显示设备200默认运行第一套系统码值时,如果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判断出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说明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第一系统码值为第一套系统码值。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将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第一键值上报给ui层,由ui层执行第一键值对应的操作。[0114]在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判断出两端码值匹配时,可以进行控制装置100与显示设备200的一对一单点控制,并将当前状态属性值配置为第二属性值,以标识显示设备200在上一次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在用户未主动切换系统码值的情况下,后续显示设备200仅响应运行第一系统码值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而不响应运行其他系统码值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01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二属性值时,如果显示设备200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100的下一个控制指令,则应用框架层再次进行两端码值匹配过程。且应用框架层基于第二属性值对应的处理控制装置100控制指令的策略,对不同的码值匹配判断结果进行处理。[0116]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第二属性值判断码值匹配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二属性值执行码值匹配时,控制器250被进一步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0117]s201、在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二属性值时,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在第二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二系统码值。[0118]s202、如果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第二系统码值和第一系统码值相同。[0119]s203、如果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不执行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第二系统码值和第一系统码值不同。[0120]在显示设备200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且判断出第一控制指令中的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时,显示设备200中的应用框架层在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后,再次判断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是否匹配。其中,第二系统码值是显示设备200预先配置的多套系统码值中的一套。[0121]如果应用框架层判断出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说明第二系统码值和第一系统码值相同,即码值匹配。那么应用框架层可将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第二键值上报给ui层,由ui层执行第二键值对应的操作。[0122]如果应用框架层判断出第二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说明第二系统码值和第一系统码值不同,即码值不匹配。那么应用框架层不将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第二键值上报给ui层,即不执行第二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0123]s3、如果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生成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将码值切换提示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以及,基于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0124]在应用框架层检测到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判断出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说明控制装置100无法正常操作显示设备200。那么为保证显示设备200能够响应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应用框架层在判断出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时,向ui层发送特定键值,该特定键值表征当前控制指令为码值不匹配的指令。ui层响应于接收到的特定键值,在显示器中显示码值切换提示界面。通过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告知用户当前系统码值与控制装置100的码值不匹配,并展示出切换码值的方法及步骤。用户基于显示的切换码值的方法及步骤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系统码值匹配。[0125]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的一种示意图。参见图9,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包括码值切换提示内容,码值切换提示内容用于提示用户手动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的操作方法和步骤。[012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基于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可以对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和/或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进行手动切换。[0127]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0,控制器250在执行基于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被进一步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0128]s311、接收用户基于码值切换提示内容操作控制装置100时生成的第三控制指令。[0129]s312、响应于第三控制指令,生成码值切换界面,将码值切换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码值切换界面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码值选择项,一个系统码值选择项对应一套系统码值。[0130]s313、响应于用户对目标系统码值选择项的触发,将控制装置100当前运行的码值切换为目标系统码值选择项对应的目标系统码值。[0131]结合图9所示的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码值切换提示内容可以为指示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以调出码值切换界面的内容。例如,顺序点击设置-系统-高级设置-设备名称等控件的内容。[0132]其中,用户为选择某个控件而操作控制装置100,每触发一个按键即产生一个子控制指令,那么第三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多个子控制指令。例如,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依次点击“设置-系统-高级设置-设备名称”四个控件,则依次产生四个子控制指令,第三控制指令包括该四个子控制指令。[0133]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详情界面的示意图。参见图11,显示设备200依次响应于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点击“设置-系统-高级设置-设备名称”四个控件产生的四个子控制指令后,即显示设备200响应于第三控制指令,生成设备详情界面,并显示在显示器中。其中,设备详情界面包括触发最后两个控件(高级设置和设备名称)所呈现的内容。[0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系统码值切换的码值切换界面需要通过特定密码才可启动。用户操作控制装置点击“设备名称”时,弹出提示(图中未示出),告知用户输入特定密码。那么在设备详情界面中,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输入特定密码,显示设备200响应于特定密码的键值,生成码值切换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0135]其中,特定密码可以包括四个数字的组合,也可以包括其他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等的组合,此处不进行限定;组合所需按键的数量也不进行限定。[0136]在设备详情界面中,无需输入框,用户基于特定密码直接触发控制装置100的对应按键,即可调起码值切换界面。例如,特定密码为2018,用户依次按控制装置100的数字键2-0-1-8,应用框架层检测到该四位组合键且检测到其为基于设备详情界面输入的键值,则可确定此次操作为进行系统码值切换的操作。接下来,应用框架层向ui层上报启动码值切换界面的键值,由ui层生成码值切换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0137]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界面的示意图。参见图12,码值切换界面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码值选择项,一个系统码值选择项对应一套系统码值。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选中第二个系统码值选择项,并点击控制装置的确认键。显示设备200响应于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用户触发确认键时产生的控制指令,将携带第二套系统码值标识的通知发送至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响应于该通知,基于通知中携带的第二套系统码值标识,将其存储的第二套系统码值激活,并将控制装置100原运行的系统码值设置为未激活状态。[0138]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基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为参照,调整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以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那么,在用户选择需要切换的目标系统码值时,为保证切换后的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可以在码值切换界面中显示当前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作为提示。[0139]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同时切换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系统码值。那么用户在基于码值切换界面选择目标系统码值后,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均可将各自原运行的系统码值设置为未激活状态,并激活目标系统码值。而后,显示设备200运行目标系统码值,控制装置100也运行目标系统码值,二者码值匹配。控制装置100基于目标系统码值发送键值,显示设备200可响应目标系统码值对应的键值,执行相应操作。[0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200检测到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时起,如果用户在接下来的预设时长内频繁触发控制装置100,显示设备200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多个控制指令,则显示设备200仅在预设时长内显示一次码值切换提示界面,以避免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的频繁弹出显示,影响用户体验。[0141]触发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取消显示的时机可以包括用户触发手动切换码值进程时或用户触发控制装置100的返回按键时,还可以包括在到达一定时长用户未做出任何操作时,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的自动取消显示。[014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实现控制装置100码值切换时,除采用用户手动切换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控制装置100自动进行码值匹配切换的方式。[0143]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提示界面的另一种示意图。参见图13,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包括提示内容和码值切换按钮,提示内容用于告知当前码值不匹配并询问用户是否进行切换。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0触发码值切换按钮,以触发控制装置100自动进行码值匹配切换的进程。[0144]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4,控制器250在执行基于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被进一步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0145]s321、接收用户触发码值切换按钮生成的第四控制指令。[0146]s322、响应于第四控制指令,基于第一设备码值标识,生成第一码值切换通知,第一设备码值标识用于表征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0147]s323、将第一码值切换通知发送至控制装置100,第一码值切换通知用于指示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一设备码值标识切换对应的系统码值,切换后的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0148]显示设备200响应于用户触发码值切换按钮时产生的第四控制指令,将携带第一设备码值标识的第一码值切换通知发送至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响应于第一码值切换通知,将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系统码值切换为第一设备码值标识对应的系统码值,即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相同。[014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200,可以在接收到控制装置100发送的控制指令时,如果检测出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由用户决定是否进行码值切换。在用户决定进行码值切换时,控制装置100基于显示设备200发送的码值切换通知,自动进行码值切换,无需用户再手动选择目标系统码值,用户体验好。[0150]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码值的切换可以应用在显示设备200检测到控制装置1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的场景。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系统码值的切换也可由用户主动触发。[0151]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参见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主动切换显示设备200的系统码值时,控制器250被进一步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0152]s41、接收控制装置100发送的第五控制指令,第五控制指令是指用户按照预设码值切换规则中的目标切换规则操作控制装置100时生成的指令,预设码值切换规则用于实现显示设备200的系统码值的切换。[0153]s42、响应于第五控制指令,将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切换至目标切换规则对应的目标系统码值,以及,基于第二设备码值标识,生成第二码值切换通知,第二设备码值标识用于表征显示设备200码值切换后运行的目标系统码值。[0154]s43、将第二码值切换通知发送至控制装置100,第二码值切换通知用于指示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二设备码值标识将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切换至目标系统码值。[0155]其中,预设码值切换规则包括触发控制装置100不同组合键的方式,每一种组合键方式对应一个切换规则,一个切换规则用于实现一套系统码值的切换。例如,长按ok键 (vol )键切换到第一套系统码值;长按ok键 (vol-)键切换到第二套系统码值;长按ok键 (ch 键或者相同位置的替换键)切换到第三套系统码值;长按ok键 (ch-键或者相同位置的替换键)切换到第四套系统码值。[0156]如果显示设备200当前运行第一套系统码值,用户想要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均以第二套系统码值进行交互,则用户基于第二套系统码值的切换规则操作控制装置100,例如,第二套系统码值的切换规则包括长按ok键 (vol-)键。[0157]显示设备200响应于用户长按控制装置100的ok键 (vol-)键,将显示设备200的系统码值切换到第二套系统码值。显示设备200向控制装置100发送第二码值切换通知,控制装置100响应于该第二码值切换通知,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二套系统码值的标识,将自身的系统码值切换至第二套系统码值。切换系统码值的过程是指将第二套系统码值激活,并将原运行的第一套系统码值设置为未激活状态。[015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200,当用户通过预设码值切换规则主动切换显示设备200的系统码值时,控制装置100自动进行码值的匹配切换。这样可以避免在用户使用配置有多套系统码值的控制装置100过程中,如果用户偶然触发组合键导致显示设备200当前运行的系统码值被切换,偶发出现的控制装置100和显示设备200的码值不匹配问题。在显示设备200运行的系统码值发生改变,控制装置100会自动进行匹配切换,无需用户再手动切换控制装置100的系统码值,用户体验好。[0159]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是用户主动切换系统码值,还是用户基于显示设备200的提示进行码值切换,在显示设备200的系统码值改变后,显示设备200的应用框架层均会将状态属性值配置为第一属性值。以在下一次接收到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时,基于第一属性值对应的处理控制装置100按键的策略,对不同的码值匹配判断结果进行处理。[016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码值切换方法,在显示设备200和控制装置100同时增加多套系统码值,通过多套系统码值的切换,满足多台显示设备在同一场景使用的需求,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的单点控制,用户体验好。[0161]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码值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码值切换方法,由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200执行,所述方法包括:[0162]s1、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一系统码值,以及,获取显示设备配置的当前状态属性值,所述第一系统码值是显示设备预先配置的多套系统码值中的一套,所述显示设备和控制装置均配置所述多套系统码值;[0163]s2、在所述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所述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一属性值用于表征显示设备在上一次未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码值匹配的系统码值;[0164]s3、如果所述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生成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将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显示在显示器中,以及,基于所述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所述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016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码值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控制指令中提取第一系统码值;在当前状态属性值为第一属性值时,如果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匹配,则执行第一系统码值对应的操作;如果第一系统码值与显示设备运行的系统码值不匹配,则生成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并显示在显示器中,以基于码值切换提示界面切换控制装置的系统码值。可见,该方法及显示设备,可以通过多套系统码值的切换,满足多台显示设备在同一场景使用的需求,实现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一对一的单点控制,用户体验好。[0166]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码值切换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等。[016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016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码值切换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显示设备200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显示设备200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01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0170]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公开内容,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