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和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5:52: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和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绿色建筑墙体结构所使用的相变材料易挥发,易散发气味,导热性强,保温效果不佳,而且其可能存在部分液化、局域液化的问题,而影响热量的储存和传递,其本身的固液态的变化,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针对上述问题,关于现有绿色建筑墙体结构所使用的相变材料易挥发等的技术问题而言,经过大量的检索,查询到专利号为cn202110188365.1的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和绿色建筑,包括:墙体;储热层;隔热层;抗裂防护层;饰面层;螺栓;储热层包括:结构板;容纳腔;工质囊;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弹性气囊;气囊导热片,由弹性气囊内延伸至隔热层表面;第一传热片,设置在隔热层中,当弹性气囊升温膨胀时,弹性气囊抬高工质囊,使第一导热片与第一传热片紧贴;第二传热片,设置在墙体中,当弹性气囊降温收缩时,弹性气囊降低工质囊,使第一导热片与第一传热片分离,第二导热片与第二传热片紧贴;该专利能储存热量,减少气味散发,隔热性好,利于节能。
3.但是该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饰面层外的防冻功能不佳,当墙体上种植的绿色植物处在寒冷的冬季环境下,容易因结冰而粘附于饰面层上,若未能及时在低温环境下对饰面层进行防冻保护,就会使绿色建筑外表面难以保持长久如新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和绿色建筑。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墙体、饰面层和防冻组件,所述饰面层的外表面相邻分列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所述饰面层外结冰的防冻组件,所述防冻组件包括有:壳体、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自主导出制热物料的导料组件和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产生高温热量的制热组件;所述饰面层的外表面相邻分列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壳体,所述壳体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左端外凸、顶底水平、右端竖直的反字母“d”形状;所述壳体的内部左端至下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有:主限位板、主气囊、隔板、副限位板、下气囊、活塞,所述壳体的内部左端位置固定安装有主限位板,所述主限位板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左内壁之间位置嵌装有主气囊,所述主限位板的右侧中端外表面呈水平方向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副限位板,所述副限位板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隔板的底侧外表面至所述主限位板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下气囊,所述下气囊的右端底部尾端位置嵌装有活塞;所述壳体的内部左上至顶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制热组件,所述制热组件包括有:储料槽、密封块、转轴、转板、上气囊和导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
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底端中部位置嵌装有密封块,所述壳体的内部右端上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储料槽的左侧下端外表面、所述主限位板的右侧上端外表面至所述隔板的顶侧外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上气囊,所述转板的右侧上端外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导板。
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墙体的外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抗裂防护层,所述抗裂防护层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饰面层。
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限位板呈上下对称、左凸右凹的环箍形状,所述主限位板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后内壁左端位置,所述主限位板的左侧外表面同所述壳体的左内壁之间存有间隔,所述主限位板的顶底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底内壁右端位置,所述主限位板的顶底两端呈上下竖直状且同所述壳体的右内壁之间存有距离。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气囊在一个纵截面上呈上下对称、左凸右凹的扇形状,所述主气囊的内部位置预装满有清水,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后内壁左端位置,所述隔板的上下厚度大于所述主限位板的左右厚度。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副限位板呈左下外凸、右上内凹、底端竖直、顶端倾斜的弧板形状,所述副限位板具有磁性,所述副限位板的左至底端尾部距所述主限位板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之间均存有间隔。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气囊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下外凸、右上内凹的扇形状,所述下气囊的内部位置预装有生石灰粉末,所述下气囊的右端底部尾端位置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嵌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在正常情况下紧密封闭住所述出口。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料槽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后内壁右端顶部位置,所述储料槽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右内壁顶端位置,所述储料槽的左侧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主限位板的右侧顶端尾部外表面,所述储料槽的内部位置预装有盐水,所述储料槽的底端中部位置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出孔,所述出孔嵌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在正常情况下紧密封闭住所述出孔。
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后内壁右端上部位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主限位板的右端顶部尾端正下方位置,所述转轴与所述储料槽的底侧左端外表面之间存有间隔,所述转板呈左上外凸、右下内凹、底端倾斜的弧板形状,所述转板具有同所述副限位板相异的磁性,所述转板的底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磁吸于所述副限位板的顶侧外表面,所述转板的左侧外表面距所述主限位板的右侧上端外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气囊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上外凸、右下内凹的扇形状,所述上气囊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贴合于所述转板的左侧外表面,所述导板呈顶凹底凸的弧板形状,所述导板的左右厚度小于所述储料槽出孔的内径,所述导板的右端顶部尾端呈尖锥状且在正常情况下贴合于所述密封块的底侧外表面。
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一种绿色建筑,包括上述所述的绿色建筑墙体结构。
15.有益效果:1.该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通过设置有防冻组件,当饰面层外温度过低时,冷温首先会传至防冻组件的壳体内,使其内的防冻组件的导料组件受冷发生形变,以使导料组件
壳体;8-导料组件;9-制热组件;10-主限位板;11-主气囊;12-隔板;13-副限位板;14-下气囊;15-活塞;16-储料槽;17-密封块;18-转轴;19-转板;20-上气囊;21-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2和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墙体1、饰面层4和防冻组件6,饰面层4的外表面相邻分列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饰面层4外结冰的防冻组件6,防冻组件6包括有:壳体7、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自主导出制热物料的导料组件8和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产生高温热量的制热组件9;此处的防冻组件6,是为便于在壳体7外的温度下降后,通过其内的导料组件8和制热组件9及时相应发生形变活动,以将两类不同成分的制热物料导出混合后于壳体7内制热,并将热温传至饰面层4,以防止饰面层4外结冰;饰面层4的外表面相邻分列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壳体7,壳体7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左端外凸、顶底水平、右端竖直的反字母“d”形状;此处的壳体7,是为便于分别装纳导料组件8和制热组件9,便于在低温条件下及时生热,保证饰面层4外表面不结冰;壳体7的内部左端至下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导料组件8,导料组件8包括有:主限位板10、主气囊11、隔板12、副限位板13、下气囊14、活塞15,壳体7的内部左端位置固定安装有主限位板10,主限位板10的左侧外表面与壳体7的左内壁之间位置嵌装有主气囊11,主限位板10的右侧中端外表面呈水平方向固定安装有隔板12,隔板12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副限位板13,副限位板13的左侧外表面与隔板12的底侧外表面至主限位板10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下气囊14,下气囊14的右端底部尾端位置嵌装有活塞15;此处的导料组件8,是为便于在低温经壳体7传至其内时,使导料组件8及时发生形变活动,以将一类制热物料导出;壳体7的内部左上至顶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制热组件9,制热组件9包括有:储料槽16、密封块17、转轴18、转板19、上气囊20和导板21,壳体7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储料槽16,储料槽16的底端中部位置嵌装有密封块17,壳体7的内部右端上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转轴18,转轴18的左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转板19,转板19的左侧外表面与储料槽16的左侧下端外表面、主限位板10的右侧上端外表面至隔板12的顶侧外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上气囊20,转板19的右侧上端外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导板21;此处的制热组件9,是为便于在低温经壳体7传至其内时,通过与导料组件8共同配合,使制热组件9及时发生形变活动,将另一类制热物料导出后,与导料组件8释放的制热物料接触混合后于壳体7内制热升温。
19.本发明实施例中,墙体1的外表面通过固定件5固定安装有隔热层2,隔热层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抗裂防护层3,抗裂防护层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饰面层4。
20.该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通过设置有防冻组件6,当饰面层4外温度过低时,冷温首先会传至防冻组件6的壳体7内,使其内的防冻组件6的导料组件8受冷发生形变,以使导料
组件8内的一类制热物料向外导出至壳体7内部底端;在导料组件8发生形变的同时,还会连带触发防冻组件6的制热组件9也发生形变活动,以将制热组件9内的另一类制热物料也释放至壳体7内部底端;两类不同成分的制热物料共同于壳体7底端接触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大量高温热量,该高温热量经壳体7传至饰面层4外表面;如此在多个防冻组件6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防止饰面层4外结冰。
21.实施例2请参阅图2-4和图6-7,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主限位板10呈上下对称、左凸右凹的环箍形状,主限位板10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壳体7的前后内壁左端位置,主限位板10的左侧外表面同壳体7的左内壁之间存有间隔,主限位板10的顶底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壳体7的顶底内壁右端位置,主限位板10的顶底两端呈上下竖直状且同壳体7的右内壁之间存有距离;此处的主限位板10,是为便于与壳体7共同限位装纳主气囊11,以在低温下受主气囊11的挤压而将主限位板10向右发生弯曲形变。
22.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气囊11在一个纵截面上呈上下对称、左凸右凹的扇形状,主气囊11的内部位置预装满有清水,隔板12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壳体7的前后内壁左端位置,隔板12的上下厚度大于主限位板10的左右厚度;此处的主气囊11,是为便于装纳清水,在低温下使其内的清水自液态变成固态后,向右使主限位板10发生弯曲形变;隔板12是为便于与主限位板10共同配合以分开装纳剩余导料组件8部分及制热组件9。
23.本发明实施例中,副限位板13呈左下外凸、右上内凹、底端竖直、顶端倾斜的弧板形状,副限位板13具有磁性,副限位板13的左至底端尾部距主限位板10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之间均存有间隔;此处的副限位板13,是为便于与主限位板10下端部分共同限位装纳下气囊14,在主限位板10下端部分向右弯曲时,对下气囊14进行限位挤压。
24.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气囊14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下外凸、右上内凹的扇形状,下气囊14的内部位置预装有生石灰粉末,下气囊14的右端底部尾端位置开设有出口,出口嵌装有活塞15,活塞15在正常情况下紧密封闭住出口;此处的下气囊14,是为便于装纳成分为生石灰粉末的一类制热物料,在主限位板10下端部分向右弯曲对下气囊14进行挤压时,使其下的活塞15向外喷出,以导出其内的生石灰粉末。
25.该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通过设置有导料组件8,当饰面层4外温度正常时,导料组件8的主气囊11与下气囊14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主气囊11内的清水为液态,下气囊14内的生石灰粉末未溢出;导料组件8的活塞15紧密封闭住下气囊14的出口;但当饰面层4外温度过低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冷温传至壳体7内时,使主气囊11内的清水受冷自液态变成固态而发生结冰,自身体积增大,在壳体7的限位下,向右膨胀的主气囊11逐渐赋予主限位板10向右的压力;又在导料组件8的隔板12与副限位板13的共同作用下,使主限位板10下端部分发生向右的膨胀弯曲,并逐渐赋予下气囊14向内的压力,最终使其下的活塞15向右喷离其出口,将其内的生石灰粉末向外导出至壳体7内部底端,以便与后续制热组件9导出的另一类制热物料发生接触后制热升温;如此以实现在低温条件下自主导
出制热物料,便于防冻。
26.实施例3请参阅图2-3和图5-6,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储料槽16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壳体7的前后内壁右端顶部位置,储料槽16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壳体7的右内壁顶端位置,储料槽16的左侧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于主限位板10的右侧顶端尾部外表面,储料槽16的内部位置预装有盐水,储料槽16的底端中部位置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出孔,出孔嵌装有密封块17,密封块17在正常情况下紧密封闭住出孔;此处的储料槽16,是为便于装纳成分为盐水的另一类制热物料,在其下的密封块17被向上顶起脱离出孔后,将其内的盐水经此出孔向下导出,与生石灰粉末发生接触后制热;选用盐水是因为在同等低温条件下,盐水较于受冷结冰的清水仍然为液态。
27.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轴18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壳体7的前后内壁右端上部位置,转轴18位于主限位板10的右端顶部尾端正下方位置,转轴18与储料槽16的底侧左端外表面之间存有间隔,转板19呈左上外凸、右下内凹、底端倾斜的弧板形状,转板19具有同副限位板13相异的磁性,转板19的底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磁吸于副限位板13的顶侧外表面,转板19的左侧外表面距主限位板10的右侧上端外表面之间存有距离;此处的转板19,是为便于在主限位板10上端部分向右弯曲时,推动上气囊20使转板19脱离副限位板13对其的磁性束缚,而带动导板21向上顶开密封块17。
28.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气囊20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上外凸、右下内凹的扇形状,上气囊20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贴合于转板19的左侧外表面,导板21呈顶凹底凸的弧板形状,导板21的左右厚度小于储料槽16出孔的内径,导板21的右端顶部尾端呈尖锥状且在正常情况下贴合于密封块17的底侧外表面;此处的上气囊20,是为便于与主限位板10共同配合,在受冷后将转板19向右推动转动后,同步带动导板21右端顶部尾端向上转动顶开密封块17,将储料槽16内的盐水向下释放。
29.该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通过设置有制热组件9,当饰面层4外温度正常时,制热组件9的储料槽16内的盐水未溢出,其下的密封块17紧密封闭住其出孔;制热组件9的转板19的底侧外表面静止磁吸于副限位板13的顶侧外表面;制热组件9的上气囊20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制热组件9的导板21的右端顶部尾端贴合于密封块17的底侧外表面;但当饰面层4外温度过低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向右膨胀的主气囊11逐渐赋予主限位板10向右的压力时,在隔板12与储料槽16的共同限位下,会使主限位板10上端部分发生向右的弯曲形变,并逐渐赋予上气囊20及转板19向右的推力,待该推力大于副限位板13对转板19的吸力阈值后,会使转板19发生向右转动而滑离副限位板13,并同步带动导板21右端顶部尾端发生向上的转动,以向上顶开密封块17,将储料槽16内的盐水向下释放,以与导料组件8导出的生石灰粉末发生接触后制热升温;如此以实现在低温条件下产生高温热量,便于防冻。
30.实施例4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绿色建筑,包括上述的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可以改善饰面层外的防冻功能,即便当墙体上种植的绿色植物处在寒冷的冬季环境下,也不容易因结冰而粘附于饰面层上,能及时在低温环境下对饰面层进行防冻保护,使绿色建筑
外表面得以保持长久如新的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