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肩颈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8:26: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肩颈体位垫。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手术麻醉时,需要将病人摆放成各种体位,以方便进行麻醉。然而,现在都是采用人工辅助病人形成需要的体位,进行麻醉,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肩颈体位垫,能辅助病人形成需要的体位,并能依据病人的个体不同,调整头枕的位置,给医护人员带来方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头枕、颈枕和肩枕,底板分为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的高度低于第二区的高度,头枕安放在第一区内,肩枕和颈枕安放在第二区内;头枕包括头部枕体以及设置在头部枕体下方用于调节头部枕体位置的调节机构;颈枕包括颈部枕体,颈部枕体上设有弧形槽,颈部枕体内设有用于对颈部形成支撑的第一弹性件;肩部枕包括肩部枕体,肩部枕体形成左气囊和右气囊,每个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
6.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头部枕体的承载座、设置在承载座下方的第一螺母座、与第一螺母座配合的第一螺杆、用于承载第一螺杆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的第二螺母座以及与第二螺母配合的第二螺杆。
7.更优选地,所述托板上设有两个用于供第一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供第二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8.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尾端部都弯折形成手柄。
9.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尾端部都连接有电机。
10.优选地,所述颈部枕体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分别设有用于对第一弹性件限位的限位座。
11.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弧形弹性板,固定板内设有用于安放弧形弹性板的安放槽。
12.优选地,所述底板内还设有插槽,插槽内配合有至少两个活动座,每个活动座上设有用于对肩部枕体形成支撑的支撑座。
13.更优选地,所述活动座分为左活动座和右活动座,左活动座和右活动座交替排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肩颈体位垫,患者的头部放置在头枕垫上,颈部处于颈枕垫上,肩部处于肩枕垫上,利用调整机构调整头枕垫的位置,以适应患者头部的位置,并且可利用充气装置对左气囊和/或右气囊进行充气,使病人形成需要的体位,给医护人员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颈体位垫的示意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颈体位垫的示意图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颈体位垫的爆炸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颈体位垫中颈部枕体的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颈体位垫中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21.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颈体位垫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该肩颈体位垫包括底板10、头枕20、颈枕30和肩枕40,底板10分为第一区101和第二区102,第一区101的高度低于第二区102的高度,头枕20安放在第一区101内,肩枕40和颈枕30安放在第二区102内;头枕20包括头部枕体21以及设置在头部枕体下方用于调节头部枕体位置的调节机构22;颈枕30包括颈部枕体31,颈部枕体31上设有弧形槽311,颈部枕体31内设有用于对颈部形成支撑的第一弹性件32;肩部枕40包括肩部枕体,肩部枕体形成左气囊41和右气囊42,每个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图中未显示),这样在人体躺卧时,利用调节机构22调整头部枕体21的位置,人体的头部处于头部枕体21上,人体的颈部处于颈部枕体31上的弧形槽311内,颈部枕体31内的第一弹性件32发生形变,利用充气装置对左气囊41和/或右气囊42进行充气,使病人形成需要的体位,给医护人员带来方便。
22.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机构22包括用于承载头部枕体的承载座221、设置在承载座下方的第一螺母座222、与第一螺母座配合的第一螺杆223、用于承载第一螺杆的托板224、设置在托板下方的第二螺母座225以及与第二螺母配合的第二螺杆226,这样根据需要转动第一螺杆223和第二螺杆226,可带动头部枕体21横向和纵向移动,以适应不同人群。所述托板224上设有两个用于供第一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10上设有用于供第二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方便进行转动第一螺杆223和第二螺杆226。所述第一螺杆223和第二螺杆226的尾端部都弯折形成手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尾端部都连接有电机。
23.所述头部枕体上还设有挡位垫23,挡位垫23竖直在头部枕体的侧部,在人体头部安放在头部枕体上时,挡位垫23处于人体头部的顶部,对人体头部形成保护。
24.如图4所示,所述颈部枕体31内设有固定板33,固定板33的两侧设有分别设有用于对第一弹性件限位的限位座331,以防止第一弹性件的变形超出预设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32为弧形弹性板,固定板33内设有用于安放弧形弹性板的安放槽,在人体的颈部处于弧形槽311内时,颈部重量压在弧形弹性板上,弧形弹性板发生变形,直至弧形弹性板的两侧边缘触碰至限位座331,弧形弹性板保持形变状态。
25.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10内还设有插槽11,插槽11内配合有至少两个活动座12,每个活动座12上设有用于对肩部枕体形成支撑的支撑座13,这样需要支撑时,活动座12向插槽内推动,使得活动座12上的支撑座13对气囊进行支撑。所述活动座12分为左活动座121和右活动座122,左活动座和右活动座交替排列,这样分别处于插槽11的两侧,分别对左气囊41和右气囊42支撑。
26.值得注意的是,头部枕体22和颈部枕体31上都设有柔性垫,以提高舒适性。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头枕、颈枕和肩枕,底板分为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的高度低于第二区的高度,头枕安放在第一区内,肩枕和颈枕安放在第二区内;头枕包括头部枕体以及设置在头部枕体下方用于调节头部枕体位置的调节机构;颈枕包括颈部枕体,颈部枕体上设有弧形槽,颈部枕体内设有用于对颈部形成支撑的第一弹性件;肩部枕包括肩部枕体,肩部枕体形成左气囊和右气囊,每个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头部枕体的承载座、设置在承载座下方的第一螺母座、与第一螺母座配合的第一螺杆、用于承载第一螺杆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的第二螺母座以及与第二螺母配合的第二螺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两个用于供第一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供第二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尾端部都弯折形成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尾端部都连接有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枕体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分别设有用于对第一弹性件限位的限位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弧形弹性板,固定板内设有用于安放弧形弹性板的安放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还设有插槽,插槽内配合有至少两个活动座,每个活动座上设有用于对肩部枕体形成支撑的支撑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肩颈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分为左活动座和右活动座,左活动座和右活动座交替排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肩颈体位垫,包括底板、头枕、颈枕和肩枕,底板分为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的高度低于第二区的高度,头枕安放在第一区内,肩枕和颈枕安放在第二区内;头枕包括头部枕体以及设置在头部枕体下方用于调节头部枕体位置的调节机构;颈枕包括颈部枕体,颈部枕体上设有弧形槽,颈部枕体内设有用于对颈部形成支撑的第一弹性件;肩部枕包括倾肩部枕体,肩部枕体形成左气囊和右气囊,每个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肩颈体位垫中患者的头部处于头枕垫上,颈部处于颈枕垫上,肩部处于肩枕垫上,利用调整机构调整头枕垫的位置,以适应患者头部的位置,并利用充气装置对左气囊和/或右气囊进行充气,使病人形成需要的体位。人形成需要的体位。人形成需要的体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思 吴海萍 施琴朗 贺遵芳 汪文雅 陈爱华 康京华 吴强 汪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