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配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7:48: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汽车灯具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配镜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灯具中的高位制动灯通常以led为光源,而如何使得亮度达标、亮度均匀、效果璀璨或效果独特,是高位制动灯配光设计的主要考虑事项,现有高位制动灯主要有以下形式:1.led直射式、2.led 反射镜式、3.led 外配光镜式、4.led 菲涅尔透镜 外配光镜式、5.led 均匀发光片式,高位制动灯统称为灯具;
3.对于第1种方式,结构太过简单,不易设计,易于被淘汰,对于第2种方式,灯具空间需求较大,镀铝工艺较为复杂,部分车型不适合使用,对于第3种方式,灯具光利用率很高,但点亮效果的均匀性很差,对于第4种方式,是目前常见方式,但点亮效果的均匀性还不够均匀,需要改进,对于第5种方式,目前很少有使用,虽然点亮效果很是均匀,但需要很大的功率才能满足配光要求,灯具光利用率最低,为满足一定的光利用率,并使得灯具点亮效果更加均匀,因此亟需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灯罩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配镜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配镜结构,包括内配镜板,所述内配镜板为多个配光镜片相连构成,且配光镜片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
6.所述内表面包括聚光面、两个内锯齿面、两个覆盖面以及两个反射面,所述聚光面位于内表面的中部,两个所述内锯齿面位于聚光面的两侧,两个所述覆盖面分别位于内锯齿面的外侧,两个所述反射面分别位于覆盖面的外侧;
7.所述外表面包括中透光面、两个外锯齿面以及两个侧透光面,所述中透光面位于外表面的中部,两个所述外锯齿面位于中透光面的两侧,两个所述侧透光面位于外锯齿面的外侧。
8.进一步的,所述配光镜片设置的数量为2-6个,所述配光镜片呈线性阵列排布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内表面的聚光面为弧面,所述外表面 的中透光面以及侧透光面均为平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内表面的两个内锯齿面对称设置,所述内锯齿面的斜面坡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所述内锯齿面的倾斜度为20-40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内表面的内锯齿面与外表面的外锯齿面对称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内表面的两个覆盖面对称设置,所述覆盖面的倾斜度为70-90度。
13.进一步的,所述内表面的两个反射面对称设置,所述反射面的倾斜度为60-80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基于led 菲涅尔透镜 外配光镜式的高位制动灯,采用该内配结构替代菲涅尔透镜,通过配光镜片的内表面接收led散射的光线,并进行第一次折射,待光线穿过配光镜片的外表面时,进行第二次折射,形成准平行光线,而配光镜片两侧区域通过内表面的覆盖面和反射面,进行一次折射和全反射形成准平行光线,准平行光线再传递至外配光镜进行配光,通过内配镜板的多个配光镜片改变光线使得光线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灯具点亮效果,且满足配光要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灯具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光镜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光镜片中心区域的配光原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光镜片两侧区域的配光原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灯具内时灯具的配光模拟结果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灯具内时灯具的点亮效果图。
23.图中:1、内配镜板;2、配光镜片;3、内表面;31、聚光面;32、内锯齿面;33、覆盖面;34、反射面;4、外表面;41、中透光面;42、外锯齿面;43、侧透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7,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配镜结构,包括内配镜板1,内配镜板1为多个配光镜片2相连构成,且配光镜片2具有内表面3和外表面4;
26.内表面3包括聚光面31、两个内锯齿面32、两个覆盖面33以及两个反射面34,聚光面31位于内表面3的中部,两个内锯齿面32位于聚光面31的两侧,两个覆盖面33分别位于内锯齿面32的外侧,两个反射面34分别位于覆盖面33的外侧;
27.外表面4包括中透光面41、两个外锯齿面42以及两个侧透光面43,中透光面41位于外表面4的中部,两个外锯齿面42位于中透光面41的两侧,两个侧透光面43位于外锯齿面42的外侧。
28.具体的,配光镜片2设置的数量为2-6个,配光镜片2呈线性阵列排布连接,使得配光镜片2能够依次排布相连构成内配镜板1。
29.具体的,内表面3的聚光面31为弧面,位于聚光面31下方的led光线散射幅度小,通过聚光面31进行聚拢折射形成准平行光线,外表面4 的中透光面41以及侧透光面43均为平面。
30.具体的,内表面3的两个内锯齿面32对称设置,内锯齿面32的斜面坡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内锯齿面32的倾斜度为20-40度,该内锯齿面32的倾斜度相对于菲涅尔透镜要小,
因而其所接受和折射的光线,比菲涅尔透镜要更加均匀。
31.具体的,内表面3的内锯齿面32与外表面4的外锯齿面42对称设置。
32.具体的,内表面3的两个覆盖面33对称设置,覆盖面33的倾斜度为70-90度,使得覆盖面33能有效接收并折射两侧区域的光线,再由反射面34进行全反射。
33.具体的,内表面3的两个反射面34对称设置,反射面34的倾斜度为60-80度,使得反射面34能够配合覆盖面33,全反射覆盖面33传递而来的光线。
34.如图2所示,基于led 菲涅尔透镜 外配光镜式的高位制动灯,将本实用新型的内配镜结构替代菲涅尔透镜,其内配镜结构上方为外配光镜,内配镜结构下方为led灯源。
35.本实用新型的配光原理,如图4所示,为配光镜片2中间区域的配光原理,led散射的光线传递至配光镜片2的内表面3,通过内表面3的聚光面31和两个内锯齿面32对光线进行第一次折射,待光线传递至配光镜片2的外表面4时,通过外表面4的中透光面41和两个外锯齿面42进行第二次折射,形成准平行光线,如图5所示,为配光镜片2两侧区域的配光原理,led散射的光线传递至配光镜片2的内表面3,通过内表面3的覆盖面33进行第一折射,再有内表面3的反射面34进行全反射,形成准平行光线,再通过外表面4的侧透光面43传出。
36.如图6所示,基于led 菲涅尔透镜 外配光镜式的高位制动灯,其外配光镜上均布有颗粒花纹,采用该内配结构替代菲涅尔透镜后,高位制动灯点亮时外观效果基本均匀,发射出的光线满足相应的配光标准要求。
37.如图7所示,采用该内配结构后,其光点分布均匀密实,灯具的点亮效果得到提升。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