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型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06 19:00: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型材结构。


背景技术:

2.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越来越多的建筑门窗采用铝型材结构制作,铝型材门窗相较木质门窗具有突出的使用性能,比如渗透性、隔热隔音性等,并且加工装配精度标准较高,更适合现在人们的高品质需求。
3.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7533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隔音隔热式门窗框料铝型材结构,属于门窗铝型材结构领域,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第一型材具有第一腔体,第二型材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对向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设置有隔热条;第一腔体外部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二腔体外部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滑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内部均为空腔,空腔内均填充有隔音材料。
4.但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仅通过设置在第二卡槽内的隔热条对型材进行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不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型材的隔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型材结构。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型材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型材结构,包括第一型材以及设置在第一型材上方的第二型材,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型材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面开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梯形槽,所述第一梯形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梯形杆,所述第一梯形杆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隔热片,所述第一型材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分别设置在第一连通槽的两侧,所述安装块的内底壁上滑动设置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上表面共同固定有封闭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的热量向外传递时,热量从左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移动至第一空腔内的部分热量被封闭杆阻挡,从而降低了热量与冷空气交换的概率,进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进一步的,滑杆对安装块进行限位,从而降低了滑杆受到外力时移动的概率,从而减小了封闭杆晃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顶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梯形槽,所述第二梯形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梯形杆,所述第二梯形杆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隔热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热量通过第一空腔上方流出室内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隔热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热片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
片,两个所述支撑片相互远离的侧壁分别抵紧临近的滑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片与安装块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安装块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封闭杆受到外力时晃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隔热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隔热片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挡杆,所述封闭杆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与第一挡杆相互靠近的侧壁紧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封闭杆对第一空腔的封闭效果,增大了热量流出第一空腔的难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热量的流失,进而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杆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转动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二挡杆受外力而形变时始终与第一挡杆相互抵紧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第二挡杆受到外力时由于变形与第一挡杆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封闭杆的稳定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槽远离第一挡杆的内壁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槽靠近第一挡杆的内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二挡杆受到外力时形变的程度,从而降低了第二挡杆晃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热量的流失。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杆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容纳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提高了封闭杆受到外力时形变的上限,从而降低了封闭杆受到外力时封闭效果减弱的概率。并减小了封闭杆的重量,从而减小了型材的重量。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的横截面均呈梯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第一隔热片脱离第一梯形槽的概率,并降低了第二隔热片脱离第二梯形槽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中,当室内的热量向外传递时,热量从左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移动至第一空腔内的部分热量被封闭杆阻挡,从而降低了热量与冷空气交换的概率,进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进一步的,滑杆对安装块进行限位,从而降低了滑杆受到外力时移动的概率,从而减小了封闭杆晃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5.2、本实用新型中,提高了封闭杆对第一空腔的封闭效果,增大了热量流出第一空腔的难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热量的流失,进而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26.3、本实用新型中,提高了第二挡杆受外力而形变时始终与第一挡杆相互抵紧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第二挡杆受到外力时由于变形与第一挡杆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封闭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型材;2、第二型材;21、第一空腔;22、第一连通槽;23、第一梯形槽;3、第一梯形杆;4、第一隔热片;5、安装块;51、滑杆;52、封闭杆;53、第二连通槽;54、
第二梯形槽;6、第二梯形杆;61、第二隔热片;62、支撑片;7、第一挡杆;71、第二挡杆;72、转动槽;8、弹簧;9、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型材结构,包括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第一梯形杆3、第一隔热片4、安装块5、滑杆51、封闭杆52、第二梯形杆6、第二隔热片61、支撑片62、第一挡杆7、第二挡杆71以及弹簧8。第一型材1设置在窗台上,第二型材2设置在第一型材1上方,第二型材2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型材1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21,且第一型材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连通槽22。第一连通槽2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梯形槽23,第一梯形杆3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杆状结构,第一梯形杆3滑动设置在第一梯形槽23内。第一隔热片4为横截面呈梯形的片状结构,第一隔热片4固定在第一梯形杆3的侧壁上。安装块5为横截面呈t形的块状结构,安装块5设有两个且相互对称在第一型材1的上表面,且两个安装块5分别设置在第一连通槽22的两侧。滑杆51为横截面呈十字形的杆状结构,滑杆51滑动设置在安装块5的内底壁上,滑杆51的水平部上表面抵紧安装块5水平部的底面。封闭杆52为杆状结构,封闭杆5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杆51的上表面。
33.第一空腔21的内顶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槽53,第二连通槽5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梯形槽54,第二梯形杆6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杆状结构,第二梯形杆6滑动设置在第二梯形槽54内。第二隔热片61为横截面呈梯形的片状结构,第二隔热片61固定在第二梯形杆6的侧壁上。第二隔热片61降低了热量通过第一空腔21上方流出室内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隔热效果。
34.支撑片62为横截面呈l形的片状结构,支撑片62固定在第一隔热片4的上表面,支撑片62设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且两个支撑片62相互远离的侧壁分别抵紧临近的滑杆51。支撑片62与安装块5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安装块5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封闭杆52受到外力时晃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隔热的效果。
35.第一挡杆7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一挡杆7固定在第二隔热片61的底面。第二挡杆71为杆状结构,第二挡杆71固定在封闭杆52的上表面,且第二挡杆71与第一挡杆7相互靠近的侧壁紧贴。第一挡杆7与第二挡杆71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封闭杆52对第一空腔21的封闭效果,增大了热量流出第一空腔21的难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热量的流失,进而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36.为了提高封闭杆52的稳定性,第二挡杆7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转动槽72。转动槽72提高了第二挡杆71受外力而形变时始终与第一挡杆7相互抵紧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第二挡杆71受到外力时由于变形与第一挡杆7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封闭杆52的稳定性。
37.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槽72远离第一挡杆7的内壁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槽72靠近第一挡杆7的内壁上。弹簧8提高了第二挡杆71受到外力时形变的程度,从而降
低了第二挡杆71晃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热量的流失。
38.为了减小型材的重量,封闭杆5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容纳槽9。容纳槽9提高了封闭杆52受到外力时形变的上限,从而降低了封闭杆52受到外力时封闭效果减弱的概率。并减小了封闭杆52的重量,从而减小了型材的重量。
39.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
40.当室内的热量向外传递时,热量从左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移动至第一空腔21内的部分热量被封闭杆52阻挡,从而降低了热量与冷空气交换的概率,进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进一步的,滑杆51对安装块5进行限位,从而降低了滑杆51受到外力时移动的概率,从而减小了封闭杆52晃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4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