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的制作方法

2022-09-04 05:2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处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小的几十平米,一般放置二三十个机柜,大的上万平米放置上千个机柜,甚至更多,机房里面通常放置各种服务器和小型机,例如ibm小型机,hp小型机,sun小型机,等等,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防静电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非专业项目人员一般不能进入,机房里的服务器运行着很多业务,例如移动的彩信、短消息,通话业务等。机房很重要,没有了机房,工作、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每个机房都要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处理器在进行工作时,峰值温度可高达100摄氏度以上,机房内处理器在进行工作时,其温度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将会使得温度更高,长期在高温度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影响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降低机房的温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
4.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包括机房本体以及支撑于所述机房本体下端的静电地板,所述机房本体一端竖直设置有水平滑移开合的防护门,所述机房本体内于所述防护门两侧均匀设置有两组供处理器安装的安装架,所述机房本体内于两组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向两组所述安装架一侧通风的冷风通道,所述静电地板下侧形成向所述冷风通道内吹风的进风腔,所述机房本体于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端均匀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排气孔,所述机房本体顶部设置有通过惰性气体进行消防的消防灭火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该机房时,处理器安装固定在安装架上,当处理器开始工作时,机房内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向静电地板下端的进风腔内通入冷气,冷气由静电地板进入机房本体的冷风通道内,再沿着冷风通道进入两侧的安装架处,从而对安装处理器的安装架周侧进行降温,而携带着高温空气的气流再沿着机房本体两侧端的排气孔排出,从而使得机房内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而静电地板可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消防灭火组件可在当处理器发生自燃时通过惰性气体进行灭火,更加安全。
6.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内竖直设置有依次穿设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机房本体下端至所述进风腔内的加湿管,所述加湿管内嵌设有一根吸水海绵,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供所述吸水海绵竖直插入的水槽,所述水槽内盛装有水,所述加湿管于穿入所述机房本体一端的周侧端均匀开设有供水汽透出的透气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器在工作时,较低的温度是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但是较低的温度将会持续带走机房本体内的水汽,使得机房本体内过于干燥,进而影响处理
器的使用寿命,该方案中加湿管内的吸水海绵将进风腔内水槽的水进行吸收,使得整根吸水海绵内均充满水份,在加湿管的周侧端开设透气孔,使得吸水海绵的内的水份可透过透气孔蒸发至机房本体内,从而提高机房内的湿度,同时该过程为持续的,及时机房本体内持续进行降温,也可持续保持一定的湿度。
8.优选的,所述加湿管的外周壁转动套设有对所述透气孔进行遮挡的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周侧端开设有部分或完全连通于所述透气孔的调节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湿管的外部转动套设有调节管,调节管上开设的调节孔对准透气孔,通过转动调节管可调节透气孔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实现调节处理器机房内湿度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调节管的顶部穿出所述机房本体顶部并同轴布置有被动锥齿轮,所述机房本体顶部水平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同轴设置有啮合于所述被动锥齿轮的主动锥齿轮,所述机房本体侧端转动设置有联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调节转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房本体的侧端转动调节转轮,从而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传动轴通过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一同带动所有的调节管转动,从而实现湿度的整体调节,更加方便。
12.优选的,所述消防灭火组件包括由所述机房本体顶部竖直通至所述安装架一侧的二氧化碳进气管,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于所述安装架放置处理器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周向均匀开设有二氧化碳进气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器发生短路时非常容易造成处理器以及各个零件的自燃,处理器的成本较高,直接使用液体或者粉体类灭火可能会造成处理器的进一步损坏,该方案中通过设置二氧化碳进气管,然后在二氧化碳进气管上开设二氧化碳进气孔,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沿着二氧化碳进气孔来到安装架周侧,使得安装架周侧的氧气被排出,进而控制火势,从而避免对处理器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14.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于所述二氧化碳进气孔的上下两侧同轴转动设置有扩散风扇,同一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上的所述扩散风扇转动方向相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二氧化碳沿着二氧化碳进气孔进入后,在上下两扩散风扇的作用下迅速扩散,从而对火势进行快速控制,同时两扩散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在二氧化碳进气管的周侧端形成垂直于二氧化碳进气管方向旋转的二氧化碳旋风,进而进一步加快空气的排出,加快控制火势。
16.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的顶部竖直穿出所述机房本体顶部,所述机房本体顶部于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一侧水平转动设置有干冰添加轮,所述干冰添加轮包括水平周向均匀排布的干冰支座,所述机房本体顶部于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一侧竖直设置有干冰供料管,所述干冰供料管底部与所述机房本体顶部形成供干冰支座水平插入的第一添加口,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顶部水平开设有平齐于所述机房本体顶部且供所述干冰支座水平插入的第二添加口,所述干冰支座中部竖直开设有漏气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火势时,需要将进风腔进入的冷气进行关闭,避免刚刚控制的火势继续接触空气,从而造成复燃,该方案中在机房本体的顶部设置干冰添加轮,干冰沿着干冰供料管竖直下落至第一添加口处并落在干冰支座上,随后干冰添加轮转动,使得添加有干冰的干冰支座移动至第二添加口处,此时干冰迅速由固体蒸发为气体并
沿着漏气孔进入二氧化碳进气管内,从而对二氧化碳进行降温,从而通过二氧化碳实现灭火以及降温双重效果。
18.优选的,所述干冰添加轮还包括中部的转动架,所述干冰支座包括对齐于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或所述干冰供料管管壁的支环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支环中部的翻板,所述翻板的转动轴线呈水平状且轴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转动架的转动轴线,所述转动架上转动设置有穿入所述支环并带动所述翻板转动的翻转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架带动干冰支座转动至插入第二添加口时,翻转轴可带动干冰支座上的翻板转动,从而使得干冰沿着二氧化碳进气管落下,直至落到二氧化碳进气孔处,随后快速的进行蒸发,该方案使得在机房内部温度因明火急剧升高或者静电地板无法向上吹入冷气时,可将干冰运送至二氧化碳进气管底部,从而加快机房内温度的降低以及熄灭明火。
20.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顶部于所述第二添加口远离所述转动架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支环抵接摩擦的弧形限位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架带动干冰支座移动至第二添加口处时,干冰支座的侧端接触弧形限位板,弧形限位板对干冰支座提供摩擦力,使得干冰支座移动逐渐缓慢,此时便有足够的时间翻转翻板,当翻转结束后,干冰支座再逐渐脱离弧形限位板,转动架持续旋转,进而持续向二氧化碳进气管内添加干冰,进而使得机房内的温度可以保持。
22.优选的,所述静电地板于所述机房本体两侧端开设有回气孔,所述静电地板于所述回气孔的下侧水平布置有回气风机,所述回气风机的出气端设置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远离所述回气风机的一端于所述进风腔内倾斜朝向所述冷风通道,所述进风腔于所述回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冷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器发生短路自然时,需要将冷气输送停止,避免因空气过多进入而造成燃烧加剧,该方案中在静电地板上开设回气孔,使得通入机房内部的二氧化碳在沿着排气孔排出后由回气风机沿着回气孔抽入进风腔内,再通过回气管将二氧化碳通入冷风通道内,同时在进入冷风通到之前接触冷管,从而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被降温,进而实现循环冷却。
2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使用该机房时,处理器安装固定在安装架上,当处理器开始工作时,机房内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向静电地板下端的进风腔内通入冷气,冷气由静电地板进入机房本体的冷风通道内,再沿着冷风通道进入两侧的安装架处,从而对安装处理器的安装架周侧进行降温,而携带着高温空气的气流再沿着机房本体两侧端的排气孔排出,从而使得机房内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而静电地板可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消防灭火组件可在当处理器发生自燃时通过惰性气体进行灭火,更加安全;2.湿管内的吸水海绵将进风腔内水槽的水进行吸收,使得整根吸水海绵内均充满水份,在加湿管的周侧端开设透气孔,使得吸水海绵的内的水份可透过透气孔蒸发至机房本体内,从而提高机房内的湿度,同时该过程为持续的,及时机房本体内持续进行降温,也可持续保持一定的湿度;3.在机房本体的顶部设置干冰添加轮,干冰沿着干冰供料管竖直下落至第一添加口处并落在干冰支座上,随后干冰添加轮转动,使得添加有干冰的干冰支座移动至第二添
加口处,翻转轴可带动干冰支座上的翻板转动,从而使得干冰沿着二氧化碳进气管落下,直至落到二氧化碳进气孔处,随后快速的进行蒸发,使得在机房内部温度因明火急剧升高或者静电地板无法向上吹入冷气时,可将干冰运送至二氧化碳进气管底部,从而加快机房内温度的降低以及熄灭明火。
附图说明
25.图1为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的内部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图6为消防灭火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图6的c处放大图;图8为图6的d处放大图;图9为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机房本体;2、静电地板;3、防护门;4、安装架;5、冷风通道;6、进风腔;7、加湿管;8、水槽;9、吸水海绵;10、透气孔;11、调节管;12、被动锥齿轮;13、传动轴;14、主动锥齿轮;15、调节孔;16、调节转轮;17、齿轮组;18、主动轴;19、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1、消防灭火组件;22、二氧化碳进气管;23、干冰供料管;24、干冰添加轮;25、第二添加口;26、二氧化碳进气孔;27、扩散风扇;28、第一添加口;29、转动架;30、翻转轴;31、干冰支座;32、支环;33、翻板;34、漏气孔;35、弧形限位板;36、排气孔;37、回气孔;38、回气风机;39、回气管;40、冷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参见图1和图2,一种具有冷循环系统的处理器机房,包括机房本体1以及支撑于机房本体1下端的静电地板2,机房本体1一端竖直设置有通过滑轨水平滑移开合的防护门3,机房本体1内部于防护门3两侧均匀焊接有两组供处理器安装的安装架4,机房本体1内于两组安装架4之间形成向两组安装架4一侧通风的冷风通道5,静电地板2下侧形成向冷风通道5内吹风的进风腔6。
29.参见图3和图4,机房本体1内竖直焊接有两组共多根加湿管7,每组加湿管7对应防护门3一侧的安装架4,加湿管7依次穿过安装架4和机房本体1的下端,加湿管7的下端穿入进风腔6内,进风腔6内底部摆放有盛装有水的水槽8,加湿管7的下部直接插入水槽8内,加湿管7的内嵌设有一根吸水海绵9,吸水海绵9的下端同样沉浸在水槽8内,使得吸水海绵9可将水槽8内的水运输至机房本体1内的加湿管7内,加湿管7的周侧端周向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0,吸水海绵9的内的水可沿着透气孔10蒸发为水蒸汽进入机房本体1内。
30.参见图3、图4和图5,加湿管7的周侧端同轴转动套设有调节管11,调节管11的顶部竖直穿出机房本体1的顶部,调节管11的顶部焊接有被动锥齿轮12,机房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传动轴13,每跟传动轴13对应一组调节管11,转动轴的周侧端同轴焊接有啮合
于被动锥齿轮12的主动锥齿轮14,转动轴发生转动时可带动调节管11转动,调节管11的周侧端在对齐透气孔10的位置开设有调节孔15,转动调节管11可使得透气孔10部分暴露或者完全暴露,进而调节机房本体1内的湿度。
31.机房本体1侧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转轮16,调节转轮16周侧端同轴焊接有齿轮,机房本体1的侧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一组齿轮组17,齿轮组17为多个齿轮相互啮合构成,齿轮组17最下端的齿轮啮合于调节转动同轴的齿轮,机房本体1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主动轴18,主动轴18的一端同轴焊接有一啮合于齿轮组17最顶部齿轮的齿轮,主动轴18上同轴焊接有两个第一锥齿轮19,传动轴13的一端同轴焊接有啮合于第一锥齿轮19的第二锥齿轮20,从而实现转动调节转轮16,全部调节管11跟随转动并调节机房本体1内湿度的效果。
32.参见图6、图7和图8,机房本体1顶部设置有消防灭火组件21,消防灭火组件21包括二氧化碳进气管22、干冰供料管23以及干冰添加轮24。
33.二氧化碳进气管22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机房本体1顶部竖直通至安装架4的一侧,另一部分由外机连通并延伸至机房本体1顶部上侧,两端二氧化碳进气管22之间形成第二添加口25,二氧化碳进气管22于安装架4放置处理器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周向均匀开设有二氧化碳进气孔26,二氧化碳进气管22于二氧化碳进气孔26的上下两侧同轴转动套设有扩散风扇27,同一二氧化碳进气管22上的扩散风扇27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进气管22内并沿着二氧化碳进气孔26进入机房本体1内时,两扩散风扇27将二氧化碳水平加速扩散。
34.干冰供料管23由外机连通并竖直悬设在机房本体1的顶部上侧,干冰供料管23位于二氧化碳进气管22的一侧,干冰供料管23和机房本体1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一添加口28。
35.干冰添加轮24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机房本体1顶部的转动架29、通过转轴均匀转动连接在转动架29周侧端的翻转轴30以及干冰支座31,干冰支座31可随着转动架29的转动并插入第一添加口28和第二添加口25内。
36.干冰支座31包括转动套设在翻转轴30上的支环32以及转动插接在支环32中部且同翻转轴30一同转动的翻板33,翻板33上均匀开设有漏气孔34,机房本体1顶部于第二添加口25远离转动架29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供支环32抵接摩擦的弧形限位板35,干冰支座31插入第一添加口28后,干冰落在翻板33上,随后转动插入第二添加口25内,经弧形限位板35的限位后,翻板33转动,将干冰落入二氧化碳进气管22内。
37.参见图1和图9,机房本体1于靠近安装架4的两侧端均匀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排气孔36,静电地板2于机房本体1两侧端开设有回气孔37,静电地板2于回气孔37的下侧通过螺栓水平固定有回气风机38,回气风机38的出气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回气管39,回气管39远离回气风机38的一端于进风腔6内倾斜朝向冷风通道5,进风腔6于回气管39的出气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冷管40,当二氧化碳通入机房本体1内时,二氧化碳沿着排气孔36排出,再通过回气孔37由回气风机38抽入进风腔6,通过回气管39的出口穿过冷管40并回流至冷风通道5内。
3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该机房时,处理器安装固定在安装架4上,当处理器开始工作时,机房内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向静电地板2下端的进风腔6内通入冷气,冷气由静电地板2进入机房本体
1的冷风通道5内,再沿着冷风通道5进入两侧的安装架4处,从而对安装处理器的安装架4周侧进行降温,而携带着高温空气的气流再沿着机房本体1两侧端的排气孔36排出,从而使得机房内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维持在一定的温度,湿管内的吸水海绵9将进风腔6内水槽8的水进行吸收,使得整根吸水海绵9内均充满水份,吸水海绵9的内的水份沿透气孔10蒸发出,从而提高机房内的湿度,当处理器因短路发生自燃时,干冰沿着干冰供料管23竖直下落至第一添加口28处并落在干冰支座31上,随后干冰添加轮24转动,当转动架29带动干冰支座31移动至第二添加口25处时,干冰支座31的侧端接触弧形限位板35,弧形限位板35对干冰支座31提供摩擦力,使得干冰支座31移动逐渐缓慢,翻转轴30带动干冰支座31上的翻板33转动,从而使得干冰沿着二氧化碳进气管22落下,直至落到二氧化碳进气孔26处,随后快速的进行蒸发,再加上二氧化碳进气管22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安装架4上的处理器被迅速灭火,而通入机房内部的二氧化碳在沿着排气孔36排出后由回气风机38沿着回气孔37抽入进风腔6内,再通过回气管39将二氧化碳通入冷风通道5内,同时在进入冷风通到之前接触冷管40,从而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被降温,实现降温的同时,避免氧气的通入造成复燃。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