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2022-09-03 14:05: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2.针对隧道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因素多,传统的隧道监控及风险预警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综合管理和综合分析的需要。近年来,基于多种建模手段的三维模型及其带来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细分领域。且建设行业内围绕人工智能、多技术融合等关键技术不断探索迭代,如3d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已在隧道建设中广泛使用,这些新技术可获取比较广的范围,比较高的精度及分辨率的测量和监测数据,实现了快速识别风险、及时预测风险、图像显示风险、有效控制风险的目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在黑暗、封闭、潮湿等工作条件比较差的隧道施工环境中,采用传统的隧道监测方法如倒挂尺、收敛计、全站仪等进行隧道施工监测时,存在工作时间长、成本高、环境适应性差、效率低、精度低等缺点;传统的单点监测不能满足隧道工程,特别是软岩、深厚软土等不良地质隧道的整体变形监测,不能满足当前隧道工程建设的要求;且传统的安全风险监控手段也已无法满足当前综合管理和综合分析的需要。
4.三维建模及其带来的信息化、平台化管理手段,以及3d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等已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建设行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从整体上提高了隧道工程的作业和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但相关技术方案中隧道建设流程是这样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竣工验收再到管养。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资料主要在各个部门内部,如勘察单位具有工程地质模型资料,设计单位具有隧道设计资料及bim模型,施工单位具有隧道施工监测数据等,各部门形成信息孤岛,没有将各种数据信息整合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为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缺陷之一,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以实现隧道施工信息化监测及安全风险管理;实施例还提供了能够实现这一方法的系统、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6.一方面,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获取目标隧道的勘察信息以及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勘察信息以及所述基础信息构建所述目标隧道的设计模型,所述设计模型包括隧道三维模型、三维实景模型、形地质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
8.获取所述目标隧道的施工数据,根据所述施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隧道的实际施工模型,所述实际施工模型包括点云数据三维模型以及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
9.将所述设计模型的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将所述实际施工模型进
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融合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隧道变形偏差值;
10.根据所述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11.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设计模型的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将所述实际施工模型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融合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隧道变形偏差值这一步骤,包括一下步骤至少之一:
12.确定所述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
13.确定所述目标隧道的变形几何偏差。
14.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这一步骤,包括:
15.根据所述第一融合数据提取得到隧道设计断面,将所述隧道设计断面划分为第一多边形区域和第一圆弧区域;
16.根据所述第一多边形区域的面积以及所述第一圆弧区域的面积,确定隧道设计断面面积;
17.根据所述第二融合数据提取得到隧道实际断面,将所述隧道实际断面划分为第二多边形区域和第二圆弧区域;
18.根据所述第二多边形区域的面积以及所述第二圆弧区域的面积,确定隧道实际断面面积;
19.根据所述隧道设计断面面积与所述隧道实际断面面积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
20.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隧道的变形几何偏差这一步骤,包括:
21.根据所述第二融合数据构建实测点云曲面,并确定所述实测点云曲面中的第一坐标点;
22.根据所述第一融合数据构建设计模型曲面,并确定所述设计模型曲面中至少三个第二坐标点;
23.根据所述第二坐标点确定第一目标平面,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点在所述第一目标平面中对应的第三坐标点;
24.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点与第三坐标点的距离,确定所述变形几何偏差。
25.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至少之一:
26.根据所述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确定所述目标隧道存在超挖,进行隧道补浆回填;
27.根据所述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确定所述目标隧道存在欠挖,进行隧道凿除处理。
28.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这一步骤,还包括:
29.根据所述变形几何偏差与预设变形阈值确定风险预警等级,根据所述风险预警等级得到所述风险预测结果。。
30.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隧道的施工数据,根据
所述施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隧道的实际施工模型这一步骤,包括:
31.通过3d激光扫描仪和/或全站仪获取测量数据,将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得到第一中间数据;
32.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进行点云数据处理得到所述点云数据三维模型。
33.另一方面,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了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34.设计模型生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隧道的勘察信息以及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勘察信息以及所述基础信息构建所述目标隧道的设计模型,所述设计模型包括隧道三维模型、三维实景模型、形地质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
35.实际施工模型生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隧道的施工数据,根据所述施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隧道的实际施工模型,所述实际施工模型包括点云数据三维模型以及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
36.偏差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设计模型的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将所述实际施工模型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融合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隧道变形偏差值;
37.风险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38.另一方面,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装置,该设备包括:
39.至少一个处理器;
40.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41.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
42.另一方面,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
43.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其他部分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了解得到:
44.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监测系统及其风险预测方法,方法将数据统一进行分析处理,节省人力物力;能够将各个模型数据结合起来,增强各部分的联系,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方法可实现模型融合、数据可视、变形分析和风险预测,显著提高隧道工程管理效率,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系统的模块框架图;
4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4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3d扫描仪监测示意图;
4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3d扫描仪测量原理的示意图;
5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隧道曲面变形偏差值计算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52.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技术方案,在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输入模块1、隧道设计模型模块2、无人机三维模型模块3、地形地质三维模型模块4、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模块5、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模型模块6、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模块7、叠加分析模块8、风险智能预测模块9以及自动化输出10。
53.基于前述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系统,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出了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如图2所示,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0-s400:
54.s100、获取目标隧道的勘察信息以及基础信息,根据勘察信息以及基础信息构建目标隧道的设计模型;
55.其中,设计模型包括但不限于隧道三维模型、三维实景模型、形地质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具体在实施例中,实施例首先通过输入模块,获取勘察人员、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将隧道的地形地质信息、材料信息、工程管理信息、设计中轴线以及设计断面图等基础信息;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然后,实施例通过隧道设计三维模型模块,获得隧道设计中轴线、设计断面图等信息,建立隧道三维模型,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通过无人机三维模型模块,获取隧道周边环境三维实景模型,并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进一步地,通过地形地质三维模型模块,获得勘察报告及钻孔数据,建立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并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此外,实施例还通过地形地质三维模型模块,获得勘察报告及钻孔数据,建立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并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并通过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模块,进行隧道施工模拟开挖,获得隧道开挖力学与变形模拟数据,并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由生成的隧道三维模型、三维实景模型、形地质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共同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目标隧道的设计模型。
56.s200、获取目标隧道的施工数据,根据施工数据构建目标隧道的实际施工模型;
57.其中,实际施工模型包括点云数据三维模型以及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具体在实施例中,实施例通过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模块,将前期外业采集的点云经过数据处理后导入revit软件中建立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获取其隧道的三维轴线、几何尺寸、结构变形等,并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
58.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方法中获取目标隧道的施工数据,根据施工数据构建目标隧道的实际施工模型这一步骤s200,可以包括步骤s210-s220:
59.s210、通过3d激光扫描仪和/或全站仪获取测量数据,将测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得到第一中间数据;
60.s220、将第一中间数据进行点云数据处理得到点云数据三维模型;
61.具体在实施例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模型模块,将3d激光扫描仪、全站仪等设备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现场采集,并将采集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和点云数据处理,获取隧道点云数据三维模型,最后传输到叠加分析模块。
62.更为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3d扫描仪的隧道监测技术监测示意图;测距光束沿着仪器的纵横轴旋转,纵横轴作为测站坐标系的z轴和y轴。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3d扫描仪的测量原理,点云数据中目标点p的站坐标(x
p
,y
p
,z
p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63][0064]
进一步,得到目标点p的点位中误差公式:
[0065][0066]
其中,m
xp
、m
yp
、m
zp
、m
ssp
、m
θ
、m
α
分别为x
p
、y
p
、z
p
、s
sp
、θ、α的中误差,s
sp
、θ、α依次是斜距(仪器到目标点p的距离)、垂直角和水平角。
[0067]
s300、将设计模型的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将实际施工模型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根据第一融合数据以及第二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隧道变形偏差值;
[0068]
具体在实施例中,通过叠加分析模块,将各个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并进行隧道实际模型与隧道设计模型偏差量计算,获得隧道超欠挖、断面变形(例如平整度、真圆度以及中线偏差)、土石方量等数据信息等。
[0069]
s400、根据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0070]
具体在实施例中,通过自动化输出,在统一平台中显示各三维模型、隧道设计三维模型和隧道实际三维模型对比图像、隧道超欠挖、隧道断面变形等分析结果,实现监测的可视化,并输出未来各个时段的施工风险评估报告以及解决方案。
[0071]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方法中,将设计模型的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将实际施工模型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根据第一融合数据以及第二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隧道变形偏差值这一步骤s300,包括步骤s301或者s302中至少之一:
[0072]
s301、确定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
[0073]
s302、确定目标隧道的变形几何偏差。
[0074]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实施例中的隧道超欠挖计算通过比较隧道设计断面面积s
t
和隧道实际断面面积sa的大小。隧道三维曲面的变形几何偏差检测方法采用最小距离投影算法(mdp)来找到点云实测曲面上的点在设计参考曲面上的对应点。
[0075]
更进一步地,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这一步骤s301,其可以包括步骤
s3011-s3015:
[0076]
s3011、根据第一融合数据提取得到隧道设计断面,将隧道设计断面划分为第一多边形区域和第一圆弧区域;
[0077]
s3012、根据第一多边形区域的面积以及第一圆弧区域的面积,确定隧道设计断面面积;
[0078]
s3013、根据第二融合数据提取得到隧道实际断面,将隧道实际断面划分为第二多边形区域和第二圆弧区域;
[0079]
s3014、根据第二多边形区域的面积以及第二圆弧区域的面积,确定隧道实际断面面积;
[0080]
s3015、根据隧道设计断面面积与隧道实际断面面积的差值确定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
[0081]
具体在实施例中,从多个设计模型进行融合后的模型数据中,构建得到目标隧道的隧道设计断面,隧道设计断面可设定为由若干个多边形与圆弧构成的封闭区域,将断面中构成三角形区域的顶点设为p(x0,y0),p(x1,y1)以及p(x2,y2)则由此构成三角形面积为:
[0082]
s1=(x
1-x0)(y
2-y0)-(x
2-x0)(y
1-y0)
[0083]
从断面上一点p0检索任意点p1及其相邻一点,由此计算三点组成三角形面积s(p0,p
i-1
,pi)及s(p0,pi,p
i 1
),则多边形区域面积s
p
为:
[0084][0085]
之后检索断面边线形状为圆弧的区域,计算其对应的弧形面积si为:
[0086]
si=r2[a/2-cos(a/2)sin(a/2)]
[0087]
则弧形区域面积sc为:
[0088][0089]
隧道断面面积s
t
为:
[0090]st
=sc s
p
[0091]
同理,利用多边形面积计算法计算实际隧道断面面积sa,则超欠挖面积s为:
[0092]
s=s
a-s
t
[0093]
最终,若s>0,则为超挖面积;否则,s<0,则为欠挖面积。
[0094]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方法确定目标隧道的变形几何偏差这一步骤s302,可以包括步骤s3021-s3024:
[0095]
s3021、根据第二融合数据构建实测点云曲面,并确定实测点云曲面中的第一坐标点;
[0096]
s3022、根据第一融合数据构建设计模型曲面,并确定设计模型曲面中至少三个第二坐标点;
[0097]
s3023、根据第二坐标点确定第一目标平面,确定第一坐标点在第一目标平面中对应的第三坐标点;
[0098]
s3024、根据第一坐标点与第三坐标点的距离,确定变形几何偏差。
[0099]
如图5所示,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在隧道实测点云曲面图上选取一个点q(xq,yq,zq
),然后,在隧道设计模型曲面图上选取三个点p1(x
p1
,y
p1
,z
p1
)、p2(x
p2
,y
p2
,z
p2
)、p3(x
p3
,y
p3
,z
p3
),且三点到隧道实测点云曲面中点q的距离满足q1<q2<q3;进一步地,隧道实测点云曲面上的点q在隧道设计曲面上的对应点q

(xq′
,yq′
,zq′
)的三维坐标满足如下计算式:
[0100][0101]
相应在隧道设计曲面上的三个点p1、p2和p3确定的平面的参数(a,b,c,d),:
[0102][0103]
其中,为隧道中轴线的相交向量,计算得到点q

的坐标后,该点距离隧道实测模型上点q的距离最短,q

点是在参考隧道曲面上最可能的对应点。
[0104]
隧道实测点云上点q到隧道设计模型的距离|qq

|:
[0105][0106]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方法根据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这一步骤s300,可以包括步骤s301-s302:
[0107]
s301、根据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确定目标隧道存在超挖,进行隧道补浆回填;
[0108]
s302、根据目标隧道超欠挖偏差确定目标隧道存在欠挖,进行隧道凿除处理。
[0109]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实施例方法严格控制隧道超欠挖:对于超挖,及时进行隧道补浆回填;对于欠挖,及时进行隧道凿除处理。通过隧道设计三维模型和隧道实际三维模型图像对比,实时控制隧道超欠挖。
[0110]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方法中根据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这一步骤s300,还可以包括步骤s303:
[0111]
s303、根据变形几何偏差与预设变形阈值确定风险预警等级,根据风险预警等级得到风险预测结果;
[0112]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实施例中的风险智能预测采用三级预警管理,通过隧道变形偏差实测值|qq

|与允许变形un进行比较确定预测管理等级:
[0113]
预测管理等级i级:|qq

|《un/3,正常施工;
[0114]
预测管理等级ii级:un/3≤|qq

|≤2un3,加强监测;
[0115]
预测管理等级iii级:|qq

|》2un/3,加强监测,并采用相应工程措施。
[0116]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实施例方法进行完整的描述如下:
[0117]
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监测系统及其风险预测方法,包括:输入模块、隧道设计模型、无人机三维航测模型模块、地形地质三维模型模块、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块、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模型模块、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模块、叠加分析模块和风险预测模块;通过输入模块将隧道工程信息、地形地质信息、设计资料信息等进行输入,获得隧道工程管理信息、地形地质信息、材料信息、设计中轴线、设计断面图等基础信息;通
过隧道设计模型模块,获得隧道设计中轴线、设计断面图等信息,建立隧道设计模型通过无人机三维航测模型模块,获得隧道周边巡飞、航测等数据,构建无人机三维航测模型;通过地形地质三维模型模块,获取不良地质体信息,实时动态仿真;通过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模块,模拟隧道开挖;通过激光扫描三维点云模型模块,将3d激光扫描仪、全站仪等设备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将现场采集数据点云进行坐标转换和处理,获取隧道点云三维模型;通过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将前期外业采集的点云经过数据处理后导入revit软件中建立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获取其隧道的三维轴线、几何尺寸、结构变形等;通过叠加分析模块,将各个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并进行隧道实际模型与隧道设计模型偏差量计算,获得隧道超欠挖、断面变形、平整度、土石方量、真圆度、中线偏差等数据信息;通过风险预测模块,获得隧道施工风险等级,指导隧道施工。
[0118]
另一方面,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了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0119]
设计模型生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隧道的勘察信息以及基础信息,根据勘察信息以及基础信息构建目标隧道的设计模型,设计模型包括隧道三维模型、三维实景模型、形地质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
[0120]
实际施工模型生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隧道的施工数据,根据施工数据构建目标隧道的实际施工模型,实际施工模型包括点云数据三维模型以及bim三维隧道实际模型;
[0121]
偏差值计算单元,用于将设计模型的模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将实际施工模型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根据第一融合数据以及第二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隧道变形偏差值;
[0122]
风险预测单元,用于根据变形偏差值进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0123]
另一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装置;其包括:
[0124]
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如第一方面中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
[012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对应的执行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第一方面中的多模型融合的隧道施工风险预测方法。
[0126]
从上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总结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优点或优势:
[0127]
1)本技术技术方案将数据统一进行分析处理,节省人力物力;能够将各个模型数据结合起来,增强各部分的联系,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0128]
2)本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可实现模型融合、数据可视、变形分析和风险预测,显著提高隧道工程管理效率,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0129]
在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在方框图中提到的功能/操作可以不按照操作示图提到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操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以被大体上同时地执行或所述方框有时能以相反顺序被执行。此外,在本发明的流程图中所呈现和描述的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被提供,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更全面的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不
限于本文所呈现的操作和逻辑流程。可选择的实施例是可预期的,其中各种操作的顺序被改变以及其中被描述为较大操作的一部分的子操作被独立地执行。
[0130]
此外,虽然在功能性模块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相反说明,功能和/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集成在单个物理装置和/或软件模块中,或者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特征可以在单独的物理装置或软件模块中被实现。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关每个模块的实际实现的详细讨论对于理解本发明是不必要的。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在本文中公开的装置中各种功能模块的属性、功能和内部关系的情况下,在工程师的常规技术内将会了解该模块的实际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发明。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0131]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013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0134]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