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输入装置、输入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2022-09-02 20:2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装置、输入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笔记本电脑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强大、便于随身携带等特点依然是目前主流形态的电子设备。
3.目前笔记本电脑的掌托(即c面)设置有键盘、触控板等供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由于笔记本的尺寸有限,为了给键盘等元素留出足够的位置,触控板的面积通常只占到c面很小的区域,使得用户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执行点击、划动等触控输入。
4.当用户手指在触控板上执行长距离划动输入,以实现系统光标的长距离移动、文档页面的连续滚动、大范围缩放图片尺寸时,受限于触控板较小的尺寸,经常会出现用户一次划动输入还没有完成,但是手指已经划动到触控板边缘而无法继续划动的情况,导致用户划动输入中断甚至失败。用户为了完成一次长距离划动输入,不得不多次调整手指的位置,或者在触控板上往复划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装置、输入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以提升用户的触控输入体验。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可输入区,可输入区具备感知用户触控输入的能力;输入装置被配置为:将可输入区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确定为第一输入区域;仅响应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的触控输入;当触控输入的触控点移动时,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输入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内的触控输入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使用户手指不会划动到第一输入区域之外,确保用户的划动输入不会中断,提高用户的触控输入体验。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包括板面以及设置于板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阵列;可输入区为板面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区域;压力传感器阵列用于根据触控输入的压力产生电信号以确定触控点的位置。这样,当用户手指或者触控笔在可输入区执行触控输入时,压力传感器阵列就可以感知到触控压力的变化,从而确定触控点的位置。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可输入区为触控屏的区域。这样,触控屏就可以模拟出传统的触控板,实现用户的触控输入。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具体被配置为:获取触控轨迹;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只有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才会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使得第一触控区域的延展行为适应用户的意图。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虚拟键盘的初始大小、延展方向或延展大小等,也可以根据用
户的历史操作,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学习用户习惯,根据学习到的用户习惯进行初始大小的设置,或者进行延展方向的确定,又或者确定延展的大小。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具体被配置为:获取触控轨迹;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判断第一输入区域是否满足预设的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第一输入区域满足前置条件,判断触控点是否位于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如果触控点未到达物理边界,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在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依次根据软件的前置条件和硬件的物理边界条件判断延展第一输入区域的动作是否能够实现,如果能够实现,再延展第一输入区域。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当用户执行移动应用图标的操作时,图标未移动到图形用户界面的边界;当用户执行移动系统光标的操作时,光标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当用户对图片执行双指延展操作时,图片没有延展到最大比例;当用户拖动应用程序的滑动条以调整参数时,参数未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当用户对文档或者网页执行滚动翻页操作时,文档或者网页未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被配置为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包括: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在确定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根据触控轨迹获取触控点的移动参数,移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移动速度,移动方向,或移动加速度;根据移动参数预测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当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外时,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这样,输入装置能够根据触控点的移动参数,对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做出预判。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包括: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上,或者,触控点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被配置为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包括:根据移动参数确定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将第一输入区域延展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距离。这样,确保触控点继续移动后依然能够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区域包括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初始在可输入区并列设置;当虚拟触控区域响应于用户触控输入向虚拟键盘区域一侧延展,并且与虚拟键盘区域形成交叠区域时,虚拟触控区域位于虚拟键盘区域的上层,以使得虚拟键盘区域的位于交叠区域的部分不响应用户触控输入。这样,当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触控输入,并且将手指划动到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与虚拟键盘区域重叠的位置时,虚拟键盘区域不会对虚拟触控区域中的输入造成干扰。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在确定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收缩第一输入区域。这样,当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第一输入区域可以收缩至延展前的状态。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控制方法。该输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提供的输入装置或者其他装置,该方法包括:输入装置响应
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的触控输入;当触控输入的触控点移动时,输入装置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2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输入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内的触控输入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使用户手指不会划动到第一输入区域之外,确保用户的划动输入不会中断,提高用户的触控输入体验。
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包括:输入装置获取触控轨迹;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输入装置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只有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才会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使得第一触控区域的延展行为适应用户的意图。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包括:输入装置获取触控轨迹;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输入装置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判断第一输入区域是否满足预设的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第一输入区域满足前置条件,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是否位于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如果触控点未到达物理边界,输入装置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在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依次根据软件的前置条件和硬件的物理边界条件判断延展第一输入区域的动作是否能够实现,如果能够实现,再延展第一输入区域。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当用户执行移动应用图标的操作时,图标未移动到图形用户界面的边界;当用户执行移动系统光标的操作时,光标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当用户对图片执行双指延展操作时,图片没有延展到最大比例;当用户拖动应用程序的滑动条以调整参数时,参数未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当用户对文档或者网页执行滚动翻页操作时,文档或者网页未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
2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获取触控轨迹,包括:输入装置按照预设频率对触控点的位置进行采样;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是否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内;输入装置在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内时,获取触控轨迹。这样,输入装置只响应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的触控输入,而不响应第一输入区域外的触控输入。
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包括: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输入装置在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根据触控轨迹获取触控点的移动参数,移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或移动加速度;输入装置根据移动参数预测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当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外时,输入装置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这样,输入装置能够根据触控点的移动参数,对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做出预判。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包括: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上,或者,触控点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2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包括:输入装置根据移动参数确定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输入装置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将第一输入区域延展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
或者等于第一距离。这样,确保触控点继续移动后依然能够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区域包括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初始在可输入区并列设置;方法还包括:当虚拟触控区域响应于用户触控输入向虚拟键盘区域一侧延展,并且与虚拟键盘区域形成交叠区域时,输入装置配置虚拟触控区域位于虚拟键盘区域的上层,以使得虚拟键盘区域的位于交叠区域的部分不响应用户触控输入。这样,当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触控输入,并且将手指划动到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与虚拟键盘区域重叠的位置时,虚拟键盘区域不会对虚拟触控区域中的输入造成干扰。
2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输入装置在确定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收缩第一输入区域。这样,当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第一输入区域可以收缩至延展前的状态。
3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设备和第二显示设备;第二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第一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提供的输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3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显示设备包括触控屏时,触控屏的第一部分区域或者全部区域用于与显示屏以组合的方式显示图像。
3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屏的第一部分区域包括第一输入区域以外的区域。
3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触控屏的全部区域用于与显示屏以组合的方式显示图像时,第一输入区域悬浮于图像之上。
34.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5.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6.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附图说明
37.图1是目前笔记本的掌托结构示意图。
3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装置的硬件形态示意图;
3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装置的可输入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4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入装置的硬件形态示意图;
4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有效输入区域延展的示意图;
4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有效输入区域收缩的示意图;
4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装置的软硬件架构示意图;
4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可输入区的二维平面坐标系的示意图;
4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可输入区的像素坐标系的示意图;
4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有效输入区域悬浮设置的示意图;
4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的示意图;
48.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双屏显示设备的组合形态示意图;
49.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0.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控制方法步骤s101的流程图;
51.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控制方法步骤s102的流程图;
52.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触控点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的示意图;
53.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触控点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的示意图;
54.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触控轨迹的示意图;
55.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控制方法步骤s103的流程图;
56.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触控点到达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的示意图;
57.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虚拟触控区域的一种延展方式的示意图;
58.图2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虚拟触控区域的另一种延展方式的示意图;
59.图2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虚拟触控区域的另一种延展方式的示意图;
60.图2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触控点向虚拟触控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的示意图;
61.图2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虚拟触控区域的一种收缩方式的示意图;
62.图26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虚拟触控区域的另一种收缩方式的示意图;
63.图2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双屏显示设备执行触控输入的示意图;
64.图2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在场景1中的示意图;
65.图29是第一显示设备延展虚拟触控区域的示意图;
66.图3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在双指反向划动场景中的示意图;
67.图3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硬件模块示意图;
68.图3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软件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9.笔记本电脑(laptop)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强大、便于随身携带等特点依然是目前主流形态的电子设备。图1是目前笔记本的掌托结构示意图。目前笔记本电脑的掌托10(即c面)设置有键盘11、触控板12和其他元素,供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由于笔记本的尺寸有限,为了给键盘11等元素留出足够的位置,触控板12的面积通常只占到c面很小的区域,使得用户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执行点击、划动等触控输入。当用户手指13在触控板12上执行长距离划动输入,以实现系统光标的长距离移动、文档页面的连续滚动、大范围缩放图片尺寸时,受限于触控板12较小的尺寸,经常会出现用户一次划动输入还没有完成,但是手指13已经划动到触控板12边缘14而无法继续划动的情况,导致用户划动输入中断甚至失败。用户为了完成一次长距离划动输入,不得不多次调整手指13的位置,或者在触控板12上往复划动,十分不便。
70.进一步如图1所示,目前一些笔记本电脑增大了触控板12面积,使得用户手指13在触控板12上划动的距离增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方便用户在触控板12上执行长距离划动输入。然而,在笔记本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增大触控板12的面积必然会导致c面10上的键盘11等其他元素的可布置的面积减小,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导致键盘11的布局需要更加紧凑、
键帽的尺寸需要更小,降低了键盘11的操作体验。
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提供用户手指的触摸输入功能,能够提高用户手指执行长距离划动操作时的用户体验。具体实现中,该输入装置可以被设计成多种硬件形态。
7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装置的硬件形态示意图。
7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输入装置可以为板状结构,其板面110可以包括可输入区120,可输入区120用于感知用户手指或者电容笔等介质的触控输入。可输入区120可以在板面上被设置成任意的面积,优选被设置成布满整个板面110,或者优选尽可能被设置成占据板面110较大的面积。
7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可输入区120在硬件结构上例如可以由板面110以及设置在板面110下方的压力传感器阵列130组成,该压力传感器阵列130可以形成大量的触控采样点,当用户手指在板面110上划动至任一的触控采样点上方时,该采触控样点处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用户压力,产生感应电流、电压或电容等电信号的变化,输入装置根据电信号的变化即可获知用户手指的位置,当用户手指继续划动时,输入装置根据多个触控采样点的电信号的变化即可得到用户手指的划动轨迹。在这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的板面110可以金属板面,例如钢板、镁铝合金板,也可以是其他材质,例如塑料覆膜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可输入区120在硬件结构上还可以包括发光模块140,该发光模块140例如可以是设置于可输入区120的板面110下方的点阵光源,点阵光源例如可以由多个发光点组成的行和列的点阵,该点阵光源优选可以布满整个可输入区120,也可以布置于可输入区120的一部分区域。点阵光源可以由驱动电路控制发光和熄灭,形成各种发光图案。例如,当用户手指在可输入区120执行点击操作时,驱动电路可以控制用户手指所在位置的发光点短暂点亮之后熄灭。又例如,当用户手指在可输入区120执行划动操作时,驱动电路可以短暂点亮用户手指划动轨迹上的发光点,以在可输入区形成用户的划动轨迹。
7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震动马达,震动马达可以设置于可输入区的板面110下方,当震动马达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震动马达可以间距分布设置。当用户手指在可输入区120执行点击或者划动操作时,震动马达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产生相应的震动反馈,以提升用户体验。震动马达可以通过不同的震动节奏向用户反馈不同的信息,例如,当用户手指在可输入区120执行点击操作时,震动马达可以短暂单次震动,当用户手指在可输入区120执行划动操作时,震动马达可以在用户手指开始划动时震动一次在用户结束划动时震动一次。另外,震动马达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震动强度、频率和时长等向用户反馈不同的信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入装置的硬件形态示意图。
7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150。其中,整个触控屏150均可以实现为可输入区120,因此可输入区120的尺寸可以由触控屏150的尺寸决定。对于相同尺寸的输入装置,触控屏150的屏占比越大,可输入区120的尺寸就越大,因此,为了增大可输入区120的尺寸,输入装置优选可以采用全面屏设计。可以理解的是,当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时,输入装置可以是任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例如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大屏显示
设备、电子阅读器,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包括触控屏的设备,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79.基于图2-图4示出的输入装置的任一种硬件形态,如图5所示,输入装置可以在其可输入区120内定义至少一个有效输入区域160,而可输入区120的位于有效输入区域160以外的区域则可以被定为无效输入区域170。其中,输入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仅响应用户在有效输入区域160之内执行的触控输入,而不响应用户在无效输入区域170内的任何触控输入。
80.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效输入区域160的尺寸可以响应于用户手指13的触控输入而变化,即有效输入区域160的范围可以从小变大,也可以从大变小。例如,当用户手指13从有效输入区域160内的某一位置开始划动,并且划动至有效输入区域160的边界161时,输入装置可以沿着用户手指13的划动方向延展有效输入区域160的范围,将原本与有效输入区域160相邻的一部分无效输入区域170转化成有效输入区域160。这样,当用户手指13继续移动时,用户手指13可以始终位于有效输入区域160内,使得用户手指的长距离划动输入不会中断,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81.另外,如图6所示,当用户手指13从有效输入区域160的边界161向有效输入区域160的中心方向划动时,输入装置可以在保证用户手指13使用位于有效输入区域160的前提下,沿着用户手指13的划动方向逐渐收缩有效输入区域160的范围,将有效输入区域160的一部分区域转化成无效输入区域170。这样,在不影响用户执行触控输入的前提下,输入装置可以适应性地收缩有效输入区域160的范围并且增大无效输入区域170的范围,当用户手持输入装置或者将手掌置于可输入区150之上时,能够减小用户意外触摸到有效输入区域160的几率,避免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82.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入装置可以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有效输入区域的尺寸响应于用户手指的触控输入而变化的能力。
8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装置的软硬件架构示意图。
84.如图7所示,该软硬件架构可以包括硬件层20和软件层30。
8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硬件层20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压力传感器阵列130,还可以包括震动马达180、发光模块140等。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硬件层20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触控屏150。
86.软件层30可以通过程序代码或配置文件定义可输入区的至少一个有效输入区域和至少一个无效输入区域。处理器21可以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阵列130或者触控屏150的采样信号,以获取用户手指的位置。另外,处理器21通过执行软件层30的程序代码,还可以判断用户手指的位置是否位于有效输入区域内,以及当确定用户手指从有效输入区域内划动时,调整有效输入区域的范围。
87.具体实现中,软件层30可以包括系统软件层31和应用软件层32。其中,系统软件层31可用于定义有效输入区域的默认样式,例如:有效输入区域的数量、位置、尺寸和布局等。系统软件层31可以提供面向应用软件层32的应用程序接口33,应用软件层32包括第三方软件,第三方软件在运行时,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接口33修改有效输入区域的样式,例如:增加和减少有效输入区域的数量、改变有效输入区域的位置、尺寸和布局等。
88.下面结合输入装置的包括触控屏和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不包含触控屏)的两种硬件形态,对有效输入区域可实现的样式进行具体说明。
89.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装置可以在其可输入区建立一个二维平面坐标系,该二维
平面坐标系可以以可输入区的任意指定位置为原点,包括水平x轴和垂直y轴。
90.当输入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时,如图8所示,该二维平面坐标系可以以可输入区120的左上角作为原点,x轴方向水平向右,y轴方向水平向下。其中,每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均具有映射的坐标,原点则可以为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左上角的第一个压力传感器。
91.基于二维平面坐标系,软件层30定义的每一个有效输入区域160可以输入装置的板面上的一块特定坐标范围的区域。例如,当有效输入区域160是一个矩形区域时,软件层30可以定义这个矩形区域的四个顶点的坐标(x1,y1)(x2,y1)(x1,y2)(x2,y2),那么板面上位于这四个坐标连线内的区域就是有效输入区域160。
92.当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150时,如图9所示,触控屏150的像素坐标系即可以作为可输入区120的二维平面坐标系。其中,触控屏150的像素坐标系可以以触控屏150左上角的第一个像素点为原点,包括水平x轴和垂直y轴,x轴方向水平向右,y轴方向水平向下。在像素坐标系中,每一个像素具有一个坐标,例如位于触控屏150第x行第y列的像素的坐标可以为(x,y)。
93.基于像素坐标系,软件层30定义的每一个有效输入区域160可以是触控屏上的一块特定坐标范围的显示区域。例如,当有效输入区域160是一个矩形显示区域时,软件层30可以定义这个有效输入区域160的四个顶点像素的坐标(x1,y1)(x2,y1)(x1,y2)(x2,y2),那么触控屏上位于这四个坐标连线内的区域就是有效输入区域160。
9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输入装置可以在触控屏上将有效输入区域160显示成特定的样式,以向用户指示有效输入区域160的位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有效输入区域160的样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有效输入区域的样式可以是传统笔记本的触控板图案165,也可以是色彩块等。
9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当触控屏用于显示系统界面或者应用程序的图像166时,有效输入区域160可以与图像166分层设置,即有效输入区域160悬浮设置于图像166的上层,这样,当用户手指停留在有效输入区域160时,系统界面和应用程序不会响应触控输入,当用户手指停留在有效输入区域160以外时,系统界面和应用程序界面可以正常响应用户的触控输入。其中,有效输入区域160的位置可以由系统应用和第三方应用自定义设置,也可以通过用户手指的拖动而改变位置。
96.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效输入区域160的样式是可以变化的,因此软件层30定义的有效输入区域160的各顶点的坐标也是可以变化的,在初始状态下,各顶点的坐标可以是默认值,即定义了有效输入区域160的默认样式,有效输入区域160的默认样式一般可以由系统软件层31定义。
9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软件层30可以通过定义多个有效输入区域160的方式在可输入区内模拟出传统笔记本c面的键盘和触控板的布局。例如,软件层30可以定义一个有效输入区域160作为虚拟触控区域161,虚拟触控区域161例如可以设置在可输入区120的底部中心位置,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初始尺寸可以参照传统笔记本的触控板的尺寸设置。软件层30还可以按照笔记本的键盘键位布局定义多个有效输入区域160作为虚拟键盘区域162,其中,虚拟键盘区域162例如可以设置在虚拟触控区域161上方,每一个有效输入区域160对应键盘的一个按键,其尺寸可以根据传统笔记本的键盘按键大小设置。另外软件层30
还可以定义一些有效输入区域160作为虚拟功能键,虚拟功能键例如可以包括:电源键、音量调节键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如图11所示,软件层30还可以对虚拟触控区域161进行进一步定义,例如根据传统笔记本的触控板布局对虚拟触控区域161进行分区,以模拟出触控板左按键、右按键和划动区域。
98.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软件层31可以定义虚拟触控区域161和虚拟键盘区域162的默认样式,而应用软件层32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层31提供的接口改变虚拟触控区域161和虚拟键盘区域162的样式。例如:当系统软件层31定义的虚拟键盘区域162的默认样式不包括小键盘区域时,应用软件层32可以将为虚拟键盘区域162增加小键盘区域。又例如:当系统软件层31定义的虚拟触控区域161位于可输入区的中下部时,应用软件层32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161移动至可输入区域的右下部等。
99.基于输入装置的两种硬件形态,输入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的使用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设备组合使用。具体来说:
100.当输入装置不包括触控屏而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时,输入装置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工控机等电子设备连接,作为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使用,以代替电子设备原有的键盘、鼠标和触控板的功能。
101.当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时,输入装置可以单独使用,此时输入装置例如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带有触控屏的其他电子设备。
102.当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时,输入装置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另一个显示设备连接,组成双屏显示设备。为便于描述,这里将输入装置称作第一显示设备,将另一个显示设备称作第二显示设备,第一显示设备与第二显示设备可以是相同的显示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显示设备。
103.具体实现中,双屏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组合形态,下面结合图12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104.形态a: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在触控屏150上定义虚拟键盘区域162和虚拟触控区域161,以模拟传统笔记本c面的键盘和触控板,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则可以作为双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此时,双屏显示设备可以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终端设备,例如双屏笔记本、二合一笔记本等。
105.其中,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可以是触控屏也可以是非触控屏。
106.形态b: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将触控屏150分为第一显示区域151和第二显示区域152。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51可以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共同作为双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152上定义虚拟触控区域161,以模拟传统笔记本c面的触控板。
107.形态c: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将触控屏150分为第一显示区域151和第二显示区域152。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51可以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共同作为双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152上定义虚拟键盘区域162,以模拟传统笔记本c面的键盘。
108.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形态b和c,第一显示区域151可以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以分屏显示的方式显示图像,此时第一显示区域151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显示的图像是相互独立的,另外,第一显示区域151可以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
190以组合显示的方式显示图像,此时第一显示区域151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共同显示一个完整图像,第一显示区域151和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各自显示这个完整图像的一部分。
109.形态d: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设备40的触控屏150可以与第二显示设备50的显示屏190共同作为双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一显示设备40的整个触控屏150都可以用于显示图像。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在触控屏150显示的图像上层定义虚拟触控区域161,使得虚拟触控区域161悬浮于图像之上。
110.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双屏显示设备可以在上述各种组合形态之间相互切换,切换行为可以由软件层或者用户意图控制。当切换行为由软件层控制时,系统软件层可以设置上述任一种组合形态为默认形态,当第三方软件启动时,如果第三方软件要对第一显示设备40和第二显示设备50的组合形态进行切换,则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层提供的接口将第一显示设备40和第二显示设备50的组合形态切换到其他形态。当切换行为由用户意图控制时,软件层可以根据用户手指的触控输入解析用户意图,然后根据用户意图对第一显示设备40和第二显示设备50的组合形态进行切换。
111.示例地,假设系统软件层以形态a作为默认形态;当用户启动浏览器并打开任一网页时,为了显示出更多的网页内容,浏览器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层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将双屏显示设备从形态a切换到形态b,仅保留第一显示设备40的虚拟触控区域161;当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161执行划动或点击操作以选中了一个输入框时,浏览器解析到用户需要进行键盘输入操作,此时,浏览器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层提供应用程序接口将双屏显示设备从状态b切换到状态c,即隐藏虚拟触控区域161,显示虚拟键盘区域162,以便于用户执行键盘输入操作。
112.示例地,当双屏显示设备处于形态a-c中的任意一种,并且用户在某个应用窗口点击全屏显示按钮时,该应用解析到用户希望将窗口中进行延展显示,此时,该应用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层提供应用程序接口将双屏显示设备从组合状态a-c切换到状态d。
1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入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硬件形态的输入装置。其中,该输入装置通过软件定义了有效输入区域,有效输入区域至少可以包括虚拟触控区域,还可以包括虚拟键盘区域。该输入装置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设备形成如图12所示的任一种形态以组合使用。
114.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3:
115.步骤s101,输入装置获取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触控输入的触控轨迹。
116.其中,触控输入可以包括用户使用手指、指关节、身体其他部位、触控笔等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点击、长按和划动等输入。因篇幅所限,本技术实施例以下仅以用户使用手指进行触控输入的场景为例,对输入控制方法的各实现方式进行展开说明。当用户使用手指进行触控输入时,可以是单指输入,也可以是多指输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17.具体实现中,如图14所示,步骤s1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02:
118.步骤s201,输入装置检测虚拟触控区域内是否有触控输入。
119.其中,对于输入装置可实现的两种硬件形态,步骤s2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120.示例地,当输入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时,输入装置可以对压力传感器或者触控采样点输出的电信号以一定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当用户使用手指触摸到输入装置的可输入区的某个位置时,位于该位置上的压力传感器或者触控采样点输出的电信号会发生变化,输入装置据此可以确定触控点的坐标。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判断触控点的坐标是否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内,在初始状态下,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可以是有软件层、定义的默认范围。进一步地,如果触控点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内,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虚拟触控区域内有触控输入,如果触控点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外,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虚拟触控区域内没有触控输入。
121.示例地,当输入装置包括触控屏时,显示设备的触控屏可以以一定的采样频率对用户的触控输入进行采样,常见的采样频率例如90hz、120hz、180hz、240hz、360hz等。当触控屏采样到触控输入时,触控屏可以获取触控点的坐标。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判断触控点的坐标是否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内。进一步地,如果触控点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内,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虚拟触控区域内有触控输入,如果触控点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外,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虚拟触控区域内没有触控输入。
122.步骤s202,如果虚拟触控区域内有触控输入,输入装置获取触控轨迹。
123.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手指或触控笔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划动输入时,触控点的坐标不断变化的。输入装置通过对触控点的坐标的持续地采样,可以确定触控点在一个连续时间内的不同采样时刻下的坐标。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这些坐标进行拟合,即可以得到触控轨迹。
124.步骤s102,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
125.具体实现中,如图15所示,步骤s10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2:
126.步骤s301,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
127.其中,触控点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包括:触控点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上,或者,触控点与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1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可以实时计算触控点的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如果触控点的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认为触控点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如果触控点的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认为触控点未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
129.示例地,如图16所示,假设虚拟触控区域是一个矩形区域,其坐标范围(像素范围)在[400,300]~[800,600],距离阈值为5像素,输入装置在当前时刻获取到的触控点201的坐标为(796,305)。那么,输入装置可以首先在触控区域的边界上确定与坐标(796,300)距离最近的坐标(800,300),然后计算坐标(796,305)与坐标(800,300)之间的距离d1,通过计算可知距离d1为4像素,小于距离阈值,则说明触控点201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
[0130]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可以在触控点的坐标与边界坐标重合时,确定触控点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这种实现方式可以视为将距离阈值设置为0。
[0131]
示例地,如图17所示,假设虚拟触控区域是一个矩形区域,其坐标范围(像素范围)为[400,300]~[800,600]。那么,当触控点201的坐标为(796,305)时,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201的坐标与触控区域边界上的坐标未重合,因此确定触控点201未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
界;当触控点201的坐标为(800,305)时,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201的坐标与触控区域右侧边界上的坐标(800,305)重合,因此确定触控点201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
[0132]
步骤s302,如果触控点到达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
[0133]
具体实现中,如图18所示,输入装置可以根据触控轨迹202计算出触控点201的移动参数,移动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触控点201的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可以理解的是,触控点201的移动速度能够反映出用户手指的划动速度,触控点201的加速度能够反映出用户手指是要加速划动还是要停止划动,因此触控点201的移动参数实际反映出了用户意图。
[0134]
示例地,为了得到触控点201的移动速度,输入装置可以计算触控点201在当前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移动距离,将移动距离除以采样间隔,即可得到触控点201的移动速度。
[0135]
示例地,为了得到触控点201的加速度,输入装置计算触控点201在当前时刻的移动速度与上一采样时刻的移动速度的差值,将移动速度的差值除以采样间隔,即可得到触控点201的加速度。
[0136]
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根据触控点201的移动参数,预测触控点201在未来至少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a
p1
~a
pn
,本技术实施例对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坐标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0137]
由于用户手指在未来的划动轨迹具有不确定性,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的坐标的准确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度,输入装置可以只预测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或者只预测触控点201在未来几个采样时刻的坐标。
[0138]
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根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未来至少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判断触控点201是否会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
[0139]
示例地,当输入装置只预测了触控点201在下一采样时刻的坐标时,输入装置可以将预测的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触控点201是否位于虚拟触控区域之外。具体来说,如果预测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之内,则确定触控点201不会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如果预测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之外,则确定触控点201会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
[0140]
示例地,当输入装置预测了触控点201在未来多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时,输入装置可以分别将预测的每一个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触控点201是否位于虚拟触控区域之外。具体来说,如果所有预测的坐标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之内,则确定触控点201不会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如果有至少一个预测的坐标位于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之外,则确定触控点201会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
[0141]
步骤s103,输入装置在确定触控点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
[0142]
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步骤s103的流程图。
[014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9所示,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03:
[0144]
步骤s401,输入装置在确定触控点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时,判断虚拟
触控区域是否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
[0145]
其中,延展的前置条件包括至少一个在软件层面限定的条件,例如:
[0146]
当用户执行移动应用图标的操作时,延展的前置条件可以是图标未移动到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边界。
[0147]
当用户执行移动系统光标的操作时,延展的前置条件可以是光标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如果光标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则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光标移动到gui的边界,则不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
[0148]
当用户执行调节应用窗口尺寸的操作时,延展的前置条件可以是应用窗口的边框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如果应用窗口的边框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则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应用窗口的边框移动到gui的边界,则不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
[0149]
当用户对图片执行双指延展操作时,延展的前置条件可以是图片没有延展到最大比例;如果图片没有延展到最大比例,则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图片延展到最大比例,则不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
[0150]
当用户对文档或者网页执行滚动翻页操作时,延展的前置条件可以是文档或者网页未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如果文档或者网页未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则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文档或者网页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则不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
[0151]
当用户拖动应用程序的滑动条以调整某个参数时,延展的前置条件可以是该参数未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如果该参数未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则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该参数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则不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虚拟触控区域不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输入装置向用户发出触控输入不可继续的提示,该提示例如可以是震动马达的震动反馈等。
[0152]
步骤s402,当虚拟触控区域满足延展的前置条件时,输入装置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
[0153]
具体实现中,输入装置将触控点的坐标与可输入区的坐标范围进行比较,以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如果触控点到达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输入装置向用户发出触控输入不可继续的提示。
[0154]
示例地,如图20所示,当可输入区的坐标范围为[1,1]~[1920,1080]时,如果触控点201的坐标为(1,ye),ye为1~1080之间的任意值,则说明该触控点201位于可输入区左侧的物理边界203上,如果触控点201的坐标为(1920,ye),ye为1~1080之间的任意值,则说明该触控点201位于可输入区右侧的物理边界204上,如果触控点201的坐标为(xe,1),xe为1~1920之间的任意值,则说明该触控点201位于可输入区顶部的物理边界205上,如果触控点201的坐标为(xe,1080),xe为1~1920之间的任意值,则说明该触控点201位于可输入区底部的物理边界206上,如果触控点201的坐标为(1920,1080),则说明该触控点201位于可输入区右下角的物理边界207上。
[0155]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入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延展的前置条件,相应地,在步骤s103中,输入装置可以不执行步骤s402和步骤s402,而是在确定触控点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之外时,直接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
[0156]
步骤s403,如果触控点未到达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输入装置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
[0157]
具体实现中,输入装置可以根据其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坐标,确定虚拟触控区域的延展距离,根据确定的延展距离在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以使得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内,或者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上。
[0158]
示例地,如图21所示,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延展前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0,1200],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596,900)时,如果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2,899),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触控点201正朝着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右侧移动,由此,输入装置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侧延展。具体来说,输入装置可以根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1602,899)确定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至少两列像素;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两列像素时,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2,1200],这样,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1602,899)就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上;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大于两列像素,例如5列像素时,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5,1200],这样,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1602,899)就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内。
[0159]
示例地,如图22所示,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延展前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0,1200],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0,602)时,如果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2,597),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触控点201正朝着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右上方移动,输入装置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上方延展。具体来说,输入装置可以根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x轴坐标1602确定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至少两列像素,根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y轴坐标597确定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上延展至少三行像素;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两列像素,向上延展三行像素时,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597]~[1602,1200],这样,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1602,597)就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上;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大于两列像素,例如5列像素,向上延展大于三行像素,例如5行像素时,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595~[1605,1200],这样,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1602,597)就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内。
[0160]
由于用户未来触控输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可能会有误差,如果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真实坐标相比于预测的坐标可能更远离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并且延展的虚拟触控区域不够大,就可能导致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真实坐标位于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之外,造成用户触控输入中断。为了进一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技术实施例定义了一个延展系数,该延展系数可以是一个大于1的实数,例如:1.5、2、3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161]
基于延展系数,输入装置可以首先确定其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相对于虚拟触控区域边界的x轴距离和y轴距离;然后,输入装置可以将x轴距离乘以延展系数,得到x轴延展距离,将y轴距离乘以延展系数,得到y轴延展距离;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根据x轴延展距离、y轴延展距离以及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虚拟触控区域。
[0162]
示例地,如图23所示,当延展系数为5,虚拟触控区域161延展前的坐标范围为
[800,600]~[1600,1200],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0,602)时,如果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2,597),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触控点201正朝着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右上方移动,输入装置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上方延展。具体来说,输入装置首先计算其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x轴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161边界的x轴距离d2,即:1602-1600=2像素,以及,计算其预测的触控点201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y轴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161边界的y轴距离d3,即:600-597=3像素;接下来,输入装置分别将x轴距离d2以及y轴距离d3与延展系数5相乘,得到x轴延展距离d4=d2
×
5=10像素,y轴延展距离d5=d3
×
5=15像素;接下来,输入装置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10像素,向上延展15像素,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585]~[1610,1200];这样,即使触控点201在下一采样时刻的真实坐标与输入装置预测的坐标存在较大偏差,触控点201也很难移动到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从而保证用户的触控输入不中断。
[016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可以其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相对于触控点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的x轴距离和y轴距离,以及虚拟触控区域当前的高度和宽度,确定虚拟触控区域的延展距离。
[0164]
示例地,假设虚拟触控区域延展前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0,1200],触控点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0,602),输入装置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602,597);输入装置可以首先计算其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x轴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边界的x轴距离w1,即:w1=1602-1600=2像素,以及,计算其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个采样时刻的y轴坐标与虚拟触控区域边界的y轴距离h1,即:h1=600-597=3像素。接下来,计算w1与虚拟触控区域的宽度w=800的比值a1,即a1=w1/w=0.0025,以及计算h1与虚拟触控区域的高度h=600的比值a2,即a2=h1/h=0.005。接下来,将比值a1加1作为虚拟触控区域在x轴放大的倍数,即虚拟触控区域在x轴放大1.0025倍,将比值a2加1作为虚拟触控区域在y轴放大的倍数,即虚拟触控区域在y轴放大1.005倍。最后,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上,根据虚拟触控区域在x轴放大的倍数和y轴放大的倍数,对虚拟触控区域进行延展。
[0165]
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入装置可以在每个采样时刻到来时执行步骤s101-步骤s103,这样,输入装置只要检测到触控点还在继续向虚拟触控区域外移动,就会持续地沿着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虚拟触控区域,以使得触控点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位于虚拟触控区域内,从而保证用户的触控输入不中断。
[0166]
进一步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4-步骤s105,步骤s104-步骤s105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与步骤s101-步骤s103共同实施
[0167]
步骤s104,输入装置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向虚拟触控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
[0168]
具体实现中,输入装置可以当前采样时刻采集的触控点的坐标以及过去至少一个采样时刻采集的触控点的坐标判断触控点的移动方向。
[0169]
示例地,如图24所示,虚拟触控区域的中心点坐标为ac,输入装置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的触控点201的坐标为a0,输入装置在过去n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触控点201的坐标值按照采集时间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为a1~an,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为确定触控点201的移动方向,输入装置分别可以计算中心点坐标ac与触控点201坐标a0~an的距离s0~
sn,然后对s0~sn进行数值比较,如果s0~sn的数值满足s0《s1《s2《

《sn,则说明触控点201向虚拟触控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如果不满足s0《s1《s2《

《sn,则说明触控点201没有向虚拟触控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
[0170]
步骤s105,输入装置在确定触控点向虚拟触控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在触控点移动的方向收缩虚拟触控区域。
[0171]
具体实现中,输入装置可以根据触控点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收缩虚拟触控区域,以使得触控点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之内,同时触控点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上或者边界之外。
[0172]
示例地,如图25所示,当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0,1200]时,如果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590,602),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595,602),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触控点201正沿着从右向左的方向,向虚拟触控区域161的中心方向移动。此时,输入装置可以根据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1595,602),将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收缩为[800,600]~[1595,1200],使得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之内,同时触控点201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上;输入装置可以根据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1595,602),将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收缩为[800,600]~[x,1200],其中,1590《x《1595,使得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之内,同时触控点201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之外。
[0173]
示例地,如图26所示,当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为[800,600]~[1600,1200]时,如果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590,610),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为(1595,602),则输入装置可以确定触控点201正沿着从右上向左下的方向,向虚拟触控区域161的中心方向移动。此时,输入装置可以根据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1595,602),将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收缩为[800,602]~[1595,1200],使得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之内,同时触控点201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上;输入装置还可以根据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1595,602),将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收缩为[800,y]~[x,1200],其中,602《x《610,1590《y《1595,使得触控点201在当前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之内,同时触控点201在上一采样时刻的坐标位于收缩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之外。
[0174]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虚拟触控区域内没有触控输入时,还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恢复到默认值,以便于在用户下一次执行触控输入时,继续执行步骤s101-s105。
[0175]
具体实现中,输入装置还可以针对模块虚拟触控区域内没有触控输入的状态设置一个等待时长,当输入装置检测到虚拟触控区域在等待时长内持续没有触控输入时,再将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恢复到默认值,从而避免用户输入操作尚未结束但虚拟触控区域的坐标范围已恢复到默认值的情况发生。
[0176]
下面结合更多附图对输入控制方法在双屏显示设备中的实现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双屏显示设备中,输入控制方法的各步骤可由第一显示设备执行,可输入区即为第一显示设备的整个触控屏区域,第二显示设备则用于显示图像。
[0177]
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显示设备可以根据传统笔记本的c面布局,在其触控屏区域定
义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的默认位置和默认范围。
[0178]
图2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双屏显示设备执行触控输入的示意图。如图27所示,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可实现的触控输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0179]
单指移动光标场景(场景1):当用户单指划动时,可以移动系统光标。
[0180]
单指按压移动元素(场景2):当光标位于某个可移动元素上时,用户可以通过单指按压再划动操作移动这个可移动元素,其中,可移动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图标、活动窗口等。
[0181]
单指按压改变尺寸(场景3):当光标位于应用窗口的边框时,用户可以通过单指按压再划动操作可以改变这个应用窗口的尺寸。
[0182]
双指划动进行页面四向滚动(场景4):当光标位于某个页面内时,用户可以通过双指划动操作滚动显示页面的不同位置。
[0183]
双指反向划动(场景4):当用户浏览图片或者阅读文档时,用户可以通过双指反向划动操作放大图片或者文档比例等内容。
[0184]
单指划动调整参数(场景6):当光标位于滑动条时,用户可以通过单指划动调整滑动条的参数。
[0185]
图2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在场景1中的示意图。
[0186]
如图28中(a)所示,当第一显示设备40检测到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161通过单指输入使系统光标选中一个图标204,并单指按压移动图标204操作时,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通过执行步骤s101获取用户手指13的触控轨迹202,根据用户手指13的触控轨迹202相应地移动图标204的位置。
[0187]
如图28中(b)所示,当第一显示设备40检测到用户手指13划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的边界时,第一显示设备40通过执行步骤s102可以判断用户手指13是否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如果确定用户手指13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则会执行步骤s103。
[0188]
如图28中(c)所示,第一显示设备40执行步骤s103,在用户手指13的划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161,使得用户手指13在后续划动时始终位于虚拟触控区域161内,确保图标204持续随着用户手指13的划动而持续移动。
[0189]
如图28中(d)所示,第一显示设备40在检测到用户手指13离开虚拟触控区域161时,可以将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恢复到默认值。
[0190]
图29是第一显示设备40延展虚拟触控区域161的示意图。如图29所示,在步骤s103中,根据用户手指13的划动方向,虚拟触控区域161可能在一个方向上延展,也可能在多个方向上延展。其中,图29中的场景a示出了虚拟触控区域161在一个方向上延展的场景,具体是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延展的场景;图29中的场景b示出了虚拟触控区域161在两个方向上延展的场景,具体是虚拟触控区域161向右和向上延展的场景。从图29可以看出,由于虚拟键盘区域162位于虚拟触控区域161的上方,虚拟触控区域161在向上方延展时,可能会与虚拟键盘区域162发生重叠。鉴于用户不太可能在虚拟触控区域161和虚拟键盘区域162同时执行触控输入,第一显示设备40可以虚拟触控区域161和虚拟键盘区域162分层显示,并且虚拟触控区域161位于虚拟键盘区域162上方,当虚拟触控区域161延展到与虚拟键盘区域162发生重叠的区域时,虚拟触控区域161延展能够将重叠的区域遮盖,被遮盖的虚拟键盘区域162响应用户的任何触控输入,因此不会对虚拟触控区域161上正在执行的触控输入
操作造成干扰。另外,位于重叠区域以外的虚拟键盘区域162此时也可以不响应任何触控输入,使得即使用户误触了位于重叠区域以外的虚拟键盘区域162,也不会导致正在虚拟触控区域161上执行的触控输入操作中断。
[019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用户手指13在虚拟触控区域161延展之前就已经在虚拟键盘区域162上按住的某个虚拟按键,那么,即使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161遮盖住了这个虚拟按键,该虚拟按键的按压状态也会被保持。这种实现方式适用于用户同时在虚拟键盘区域162和虚拟触控区域161执行组合输入的场景中,例如同时按住ctrl 划动输入等。
[0192]
图3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在双指反向划动场景中的示意图。当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161执行双指反向划动时,第一显示设备40需要分别获取用户每一根手指的触控轨迹202。在用户双指反向划动过程中,用户的两根手指可能同时或者不同时地划动到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彼此远离的两个边界上。例如在图30中,用户的第一根手指15划动到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左侧边界,用户的第二根手指16划动到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右上方边界。这时,第一显示设备40需要分别判断第一根手指15和第二根手指16是否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如果第一根手指15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那么显示设备需要在第一根手指15的划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161。如果第二根手指16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那么第一显示设备40需要在第二根手指16的划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161。如果第一根手指15和第二根手指16均会持续移动至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那么显示设备既需要在第一根手指15的划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161,也需要在第二根手指16的划动方向上延展虚拟触控区域161。这样,在用户执行双指反向划动操作时,用户的两根手指都不会划动到虚拟触控区域161之外。
[019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双指反向划动场景来说,第一显示设备40在检测到用户的任意一根手指离开虚拟触控区域161时,可以将离开虚拟触控区域161的那根手指对应的延展区域释放,即恢复到延展之前的边界。
[0194]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双指反向划动场景来说,第一显示设备40在检测到用户的任意一根手指离开虚拟触控区域161时,可以暂时不释放相应的延展区域;第一显示设备40在检测到用户的两根手指均离开虚拟触控区域161时,再释放延展区域,使得虚拟触控区域161的坐标范围恢复到默认值。
[0195]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用户在输入装置上执行触控输入的场景中,输入装置在检测到用户手指划动到有效输入区域(例如虚拟触控区域)的边界时,沿着用户手指的划动方向延展有效输入区域,这样,用户手指即使继续划动,也不会划动到有效输入区域之外,使得用户手指的长距离划动输入不会中断,提高用户的触控输入体验。
[0196]
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输入控制方法的各步骤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装置,例如第一显示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方法步骤,本技术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197]
例如,第一显示设备等输入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0198]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用于实现上述输入装置行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存储器520包括有程序指令521,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使得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将可输入区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确定为第一输入区域;仅响应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的触控输入;当触控输入的触控点移动时,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0199]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输入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内的触控输入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使用户手指不会划动到第一输入区域之外,确保用户的划动输入不会中断,提高用户的触控输入体验。
[020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获取触控轨迹;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只有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才会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使得第一触控区域的延展行为适应用户的意图。
[020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获取触控轨迹;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判断第一输入区域是否满足预设的延展的前置条件;如果第一输入区域满足前置条件,判断触控点是否位于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如果触控点未到达物理边界,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在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依次根据软件的前置条件和硬件的物理边界条件判断延展第一输入区域的动作是否能够实现,如果能够实现,再延展第一输入区域。
[020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当用户执行移动应用图标的操作时,图标未移动到图形用户界面的边界;当用户执行移动系统光标的操作时,光标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当用户对图片执行双指延展操作时,图片没有延展到最大比例;当用户拖动应用程序的滑动条以调整参数时,参数未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当用户对文档或者网页执行滚动翻页操作时,文档或者网页未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
[020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获取触控轨迹:按照预设频率对触控点的位置进行采样;判断触控点是否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内;在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内时,获取触控轨迹。这样,输入装置只响应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的触控输入,而不响应第一输入区域外的触控输入。
[0204]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在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根据触控轨迹获取触控点的移动参数,移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或移动加速度;根据移动参数预测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当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外时,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这样,输入装置能够根据触控点的移动参数,对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做出预判。
[0205]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包括: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上,或者,触控点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0206]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根据移动参数确定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将第一输入区域延展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距离。这样,确保触控点继续移动后依然能够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0207]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区域包括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初始在可输入区并列设置;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还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当虚拟触控区域响应于用户触控输入向虚拟键盘区域一侧延展,并且与虚拟键盘区域形成交叠区域时,配置虚拟触控区域位于虚拟键盘区域的上层,以使得虚拟键盘区域的位于交叠区域的部分不响应用户触控输入。这样,当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触控输入,并且将手指划动到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与虚拟键盘区域重叠的位置时,虚拟键盘区域不会对虚拟触控区域中的输入造成干扰。
[0208]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521被处理器510运行时,还使得输入装置具体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在确定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收缩第一输入区域。这样,当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第一输入区域可以收缩至延展前的状态。
[0209]
另外,第一显示设备等输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02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用于实现上述输入装置行为功能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执行触控输入的触控轨迹;预测模块620,用于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执行模块630,用于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以使得触控点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0211]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输入装置在检测到用户手指划动到有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沿着用户手指的划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用户手指即使继续划动,也不会划动到第一输入区域之外,使得用户手指的长距离划动输入不会中断,提高用户的触控输入体验。
[021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610具体用于:按照预设频率对触控输入的触控点的位置进行采样;判断触控点是否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内;在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内时,获取触控轨迹。这样,输入装置只响应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内的触控输入,而不响应第一输入区域外的触控输入。
[021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预测模块620具体用于: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在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根据触控轨迹预测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这样,输入装置只有在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才会判断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由此减少判断过程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0214]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包括:触控点位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上,或者,触控点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0215]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执行模块630具体用于:在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
外时,判断第一输入区域是否满足预设的延展的前置条件;在第一输入区域满足前置条件时,判断触控点是否到达可输入区的物理边界;在触控点未到达物理边界时,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延展第一输入区域。这样,输入装置在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时,依次根据软件的前置条件和硬件的物理边界条件判断延展第一输入区域的动作是否能够实现,如果能够实现,再延展第一输入区域。
[0216]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当用户执行移动应用图标的操作时,图标未移动到图形用户界面的边界;当用户执行移动系统光标的操作时,光标未移动到gui的边界;当用户对图片执行双指延展操作时,图片没有延展到最大比例;当用户拖动应用程序的滑动条以调整参数时,参数未被调整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当用户对文档或者网页执行滚动翻页操作时,文档或者网页未滚动至最顶端或者最底端。
[0217]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预测模块620具体用于:根据触控轨迹获取触控点的移动参数,移动参数包括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或移动加速度;在触控点到达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时,根据移动参数预测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在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位于第一输入区域外时,确定触控点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这样,输入装置能够根据触控点的移动参数,对触控点是否会移动至第一输入区域外做出预判。
[0218]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执行模块630具体用于: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确定预测的触控点在下一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第一输入区域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在触控点的移动方向将第一输入区域延展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距离。这样,确保触控点继续移动后依然能够位于延展后的第一输入区域内。
[0219]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区域包括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虚拟触控区域和虚拟键盘区域初始在可输入区并列设置;当虚拟触控区域响应于用户触控输入向虚拟键盘区域一侧延展,并且与虚拟键盘区域形成交叠区域时,虚拟触控区域位于虚拟键盘区域的上层,以使得虚拟键盘区域的位于交叠区域的部分不响应用户触控输入。这样,当用户在虚拟触控区域内执行触控输入,并且将手指划动到延展后的虚拟触控区域与虚拟键盘区域重叠的位置时,虚拟键盘区域不会对虚拟触控区域中的输入造成干扰。
[022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预测模块620还用于,根据触控轨迹判断触控点是否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执行模块630还用于,在确定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在触控点移的动方向收缩第一输入区域。这样,当触控点向第一输入区域的中心方向移动时,第一输入区域可以收缩至延展前的状态。
[0221]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0222]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0223]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上述装置或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0224]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