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辅助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022-09-01 10:5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支撑装置,至少包括:置腿部(1),所述置腿部(1)设有与地面接触的若干滚轮(101);调节部(2),所述调节部(2)的第一端(201)连接至所述置腿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设置于所述调节部(2)的竖向上的第二端(202),其中,调节部(2)与支撑部(3)被配置为:支撑部(3)的对应于调节部(2)的位置,设有容纳调节部(2)的竖向空间,所述竖向空间内部设有与所述竖向空间内壁相连接的并且与所述调节部(2)形状契合的容纳空间,连接方式按照支撑部(3)以竖向空间的轴线为旋转轴,在不带动容纳空间随之旋转的前提下,使所述支撑部(3)绕竖向空间的轴线旋转,调节部(2)与支撑部(3)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部(3)高度的传动组件(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患者在处于腿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按照如下方式配置:基于滚轮(101)的转动以将所述置腿部(1)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至患者的腿部下方的方式放置患者的腿部,并使得患者与所述支撑部(3)之间形成第一支撑点(301)和第二支撑点(30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点(301)对患者施加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支撑力,所述第二支撑点(302)对患者施加沿第二方向的第二支撑力,所述第一支撑力和第二支撑力在竖直面上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靠近患者的一面的竖向下下端固定设有金属块(504),所述调节部(2)以所述金属块(504)为界限分为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所述金属块(504)在所述第一舱室内以带动所述容纳空间、竖向空间和支撑部(3)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式与导轨(510)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室与所述第一舱室通过隔板(505)隔开。所述隔板(505)竖向下下端直达调节部(2)的竖向下底端,竖向上顶端留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一舱室与第二舱室连通的空间。所述隔板(505)的顶端空间处设有固定滑轮(506),所述固定滑轮(506)能够自由转动并且能够通过设于所述支撑部(3)外壳处的开关停止其转动,所述固定滑轮(506)上还连接设有圆心与所述固定滑轮(506)不同的但是旋转中心以及旋转速度与所述固定滑轮(506)相同的偏心轮(507),所述偏心轮(507)按照直径小于所述固定滑轮(506)的直径并且所述固定滑轮(506)的圆心落在所述偏心轮(507)上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滑轮(506)一体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轮(506)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钢丝线(508),所述偏心轮(507)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二钢丝线(509),所述第一钢丝线(509)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滑轮(506),另一端从所述第一舱室进入并连接于所述金属块(504),所述第二舱室中设有弹簧(511),所述弹簧(5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舱室的竖向下底端,所述弹簧(51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钢丝线(509),所述第二钢丝线(509)从第二舱室伸入并于所述偏心轮(507)相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用于在所述支撑
部(3)沿所述调节部(2)上下移动时,平衡所述支撑部(3)重力产生的第一扭矩和所述弹簧(511)拉力产生的第二扭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至少包括用于对患者的左手腋下进行竖向支撑的第一支撑杆(304)和用于对患者的右手腋下进行竖向支撑的第二支撑杆(305),使得支撑部(3)与患者至少形成两个第一支撑点(301),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04)和第二支撑杆(305)能够沿所述支撑部(3)水平面长端进行平行移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用于对患者上半身区域进行侧向支撑的支撑板(303),所述支撑板(303)上设有滑动槽(306),所述滑动槽(306)中设置有滑动杆(307),所述第一支撑杆(304)和第二支撑杆(305)套接其各自对应的所述滑动杆(307)上,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304)和第二支撑杆(305)沿所述支撑部(3)水平面长端进行平行移动,其中,所述滑动槽(306)设置有限位部(308),所述第一支撑杆(304)和第二支撑杆(305)上均设置有凸起(309),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04)和/或第二支撑杆(305)绕其各自的所述滑动杆(307)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凸起(309)抵靠接触至所述限位部(308)。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装置还包括刹车部(4),所述刹车部(4)设有外壳(401),所述外壳(401)设置于所述置腿部(1)上,所述刹车部(4)按照至少与一个所述滚轮(101)抵靠接触的方式以增大所述滚轮(101)自转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其中:所述刹车部(4)配置为:在使用者对其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其与所述滚轮(101)分离,并且在使用者撤销所述作用力的情况下,其与所述滚轮(101)抵靠接触。10.一种辅助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配置设置有置腿部(1)和与地面接触的若干滚轮(101);配置其第一端(201)与所述置腿部(1)连接的调节部(2);配置设置于所述调节部(2)的竖向上的第二端(202)的支撑部(3),其中,调节部(2)与支撑部(3)被配置为:支撑部(3)的对应于调节部(2)的位置,设有容纳调节部(2)的竖向空间,所述竖向空间内部设有与所述竖向空间内壁相连接的并且与所述调节部(2)形状契合的容纳空间,连接方式按照支撑部(3)以竖向空间的轴线为旋转轴,在不带动容纳空间随之旋转的前提下,使所述支撑部(3)绕竖向空间的轴线旋转,配置设置有位于所述调节部(2)和支撑部(3)之间的用于调节所述支撑部(3)高度的传动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至少包括:置腿部,所述置腿部设有与地面接触的若干滚轮;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置腿部。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调节部的竖向上的第二端,其中,调节部与支撑部被配置为:支撑部的对应于调节部的位置,设有容纳调节部的竖向空间,所述竖向空间内部设有与所述竖向空间内壁相连接的并且与所述调节部形状契合的容纳空间,连接方式按照支撑部以竖向空间的轴线为旋转轴,在不带动容纳空间随之旋转的前提下,使所述支撑部绕竖向空间的轴线旋转,调节部与支撑部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部高度的传动组件。本发明实现了支撑部相对于置腿部的无死角转动,并能够适用于所有体型的患者,以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明的实用性。明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1
技术公布日:2022/8/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