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作物秧苗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8:08: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作物秧苗移栽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农作物大都是手工劳作,除水稻有插秧机外,其他农作物,比如油菜、白菜等都是采用手工劳作的方式。现有的插秧机也只能用于插水稻小秧苗,不能栽插白菜、油菜等农作物,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作物秧苗移栽机。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作物秧苗移栽机,包括苗床秧苗横切机和苗床秧苗移栽机,多块育秧的苗床相互平行设置在大田中,沿每块苗床侧边设置轨道,所有轨道依次首尾相连构成整体呈s形的苗床轨道;所述苗床秧苗横切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一驱动机构和横切机构,所述第一机架后部设有用于驱动苗床秧苗横切机在苗床轨道上行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机架前部设有用于将苗床秧苗分割成条状的横切机构;所述苗床秧苗移栽机包括第二机架、第二驱动机构、铲秧机构、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苗床秧苗移栽机在大田行走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机架前部设有铲秧机构,铲秧机构后面依次设有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后设有数量与秧苗行数相对应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所述铲秧机构将条状秧苗分割成块状并输送到秧苗纵向输送机构上,经秧苗纵向输送机构后输送到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的秧苗经秧苗转向机构转移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将秧苗横向输送并通过秧苗推出装置推出栽种到大田中。
5.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第一机架前端设有第一转向架,第一转向架通过第一中间轴与第一机架相连,第一转向架底部两侧设有前轮和导向轮,前轮设置在苗床轨道上,导向轮位于苗床轨道外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一万向节、第一差速器、第一半轴、第一蓄电池和驱动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机架后部,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一减速机上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带动第一减速机转动,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万向节后连接第一差速器,带动第一差速器转动,第一差速器与第一半轴连接,带动第一半轴转动,第一半轴上设有第三链轮,所述驱动轮位于第一机架后部下方且设置在苗床轨道上,驱动轮上设有第四链轮,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带动驱动轮转动。
6.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向轨道、横向移动车、第二电机、曲轴、横切刀、横切刀架、行程槽、第一连杆、第一传动轴、第一轨道轮和联动触碰开关,所述第一机架前部设有横向轨道,横向轨道上设有横向移动车,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横向移动
车上,第二电机上设有第五链轮,曲轴上设有第六链轮和第七链轮,第一传动轴位于横向移动车右侧且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八链轮,曲轴安装在横向移动车上,第五链轮与第六链轮通过第三链条相连带动曲轴转动;横切刀架两端设置在横向移动车上的行程槽内,横切刀架上装有若干纵向分布的横切刀,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曲轴,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横切刀相连带动横切刀上下运动;所述第七链轮与第八链轮通过第四链条相连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一轨道轮,第一轨道轮置于横向轨道上,所述横向移动车左侧设有与第一轨道轮相对应的第二轨道轮;所述第一机架上位于横向移动车左右两侧位置处对称设有两个联动触碰开关。
7.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苗床轨道内侧向内凸设有用于确定苗床秧苗横切机停止位置的止动节,第一机架上设有用于限制苗床秧苗横切机前进的止动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由第二连杆和拉杆操控,所述控制开关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源的通断,且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之间互锁,同一时间只运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拉杆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控制开关连接,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在第一机架上,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止动节一侧相接触,止动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曲杆、止动销和第一回位张簧,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控制第一电磁铁的触碰式开关安装在横向轨道的中间部位,第一电磁铁的衔铁与曲杆一端连接,曲杆中部铰接在第一机架上,曲杆另一端通过第二回位张簧与止动销连接,止动销前端正对止动节的侧面,第一电磁铁的衔铁与第一机架之间设有第一回位张簧。
8.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第二机架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二差速器、第二半轴、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三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二差速器均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三电机上设有第九链轮、第二减速机上设有第十链轮,第二半轴上设有第十一链轮,所述第九链轮与第十链轮通过第五链条连接带动第二减速机运转,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万向节与第二差速器相连带动第二差速器转动,第二差速器与两个第二半轴的一端相连带动两个第二半轴转动;第二机架下层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第十二链轮,两个第二半轴上的第十一链轮通过第六链条分别与对应侧的行走轮上的第十二链轮连接带动行走轮转动;第二机架上层中后部设有第四电机、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四电机上设有第十三链轮,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十四链轮、第十五链轮和两个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第三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和若干第十九链轮,第十三链轮与第十四链轮通过第七链条连接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上的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带动第三传动轴转动;所述秧苗纵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辊、第二皮带辊和平板输送带,所述第一皮带辊和第二皮带辊均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一皮带辊与第二皮带辊之间通过平板输送带传动连接,第二皮带辊一端设有第十八链轮;所述秧苗分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辊、第四皮带辊和分行输送带,所述第三皮带辊、第四皮带辊均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三皮带辊与第四皮带辊之间通过若干个分行输送带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辊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十链轮和第二十一链轮;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五皮带辊、第六皮带辊、第一横向输送带、第七皮带辊、第八皮带辊和第二横向输送带,所述第五皮带辊、第六皮带辊、第七皮带辊、第八皮带辊均
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五皮带辊与第六皮带辊之间通过第一横向输送带传动连接,第七皮带辊与第八皮带辊之间通过第二横向输送带传动连接,第五皮带辊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锥形齿轮、第一圆柱齿轮,第七皮带辊一端设有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设有第十六链轮、第三锥形齿轮、第十七链轮,第二传动轴的第十五链轮与第四传动轴的第十六链轮之间通过第八链条连接带动第四传动轴转动;第四传动轴的第十七链轮与第三皮带辊上的第二十链轮之间通过第九链条连接带动第三皮带辊转动,第三皮带辊转动带动分行输送带转动;第三皮带辊的第二十一链轮与第二皮带辊的第十八链轮之间通过第十链条连接带动第二皮带辊转动,第二皮带辊转动带动平板输送带运动;第四传动轴的第三锥形齿轮与第五皮带辊上的第四锥形齿轮啮合,带动第五皮带辊转动,第五皮带辊转动带动第一横向输送带转动;第五皮带辊的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七皮带辊的第二圆柱齿轮啮合,带动第七皮带辊转动;第七皮带辊转动,带动第二横向输送带转动。
9.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秧苗转向装置包括锥形辊、弧形架、弹簧、第二十二链轮、弧形轴、连轴蜗轮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在第二机架上,弧形轴固定在第一立柱上,弧形轴上套设有第二十二链轮;所述弹簧套设在弧形轴上且弹簧一端与第二十二链轮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弧形蜗杆;所述弧形架固定在第二机架上,弧形架上成弧形分布若干个锥形辊,锥形辊远离弧形架的一端设有连轴蜗轮,连轴蜗轮与弧形蜗杆相配合;第三传动轴的第十九链轮与第二十二链轮之间通过第十一链条连接带动第二十二链轮转动,通过连轴蜗轮与弧形蜗杆的配合,带动锥形辊转动,将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的秧苗转送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上。
10.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上设有秧苗推出装置,秧苗推出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铁、第二立柱、推秧板、第二回位弹簧和第一触碰式开关,所述第二立柱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第二电磁铁安装在第二立柱上,推秧板与第二电磁铁相连,推秧板与第二立柱之间设有第二回位弹簧,第一触碰式开关安装在第二机架上且靠近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尾端。
11.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分行输运带的下方设有液压式涨紧装置,液压式涨紧装置包括油缸、油泵、液压手柄、液压管、液压杆和涨紧轮,所述油缸安装在第二机架上,油缸上设有油泵和控制油泵的液压手柄,油缸上设有若干根液压管,每根液压管均通过一根液压杆连接一个涨紧轮,每个涨紧轮均对应一个分行输送带,通过涨紧轮调整对应分行输送带的松紧。
12.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铲秧机构包括第三机架、第二转向架、第三轨道轮、第二中间轴、秧苗分块刀和铲秧刀,第三机架固定在第二机架前端,所述第二转向架位于第三机架前端,第二转向架通过第二中间轴与第三机架相连,第二转向架底部两侧对称设置第三轨道轮,第三轨道轮设置在苗床轨道上,所述秧苗分块刀固定设置在第三机架上,秧苗分块刀后方设有铲秧刀,铲秧刀固定设置在第三机架上,铲秧刀后方靠近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的平板输送带。
13.上述作物秧苗移栽机,所述铲秧机构还包括推秧装置,推秧装置包括第三电磁铁、固定横梁、活动横梁、推秧杆、套管、套杆、第三回位张簧、第二触碰式开关、被动轮和触碰钉,所述第三机架底部一侧设有被动轮,被动轮上设有触碰钉,所述第二触碰式开关固定安
装在第三机架上且靠近被动轮,所述固定横梁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第三电磁铁安装在固定横梁中间,固定横梁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根套管,所述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平行设置,活动横梁两端对称设有两根套杆,两根套杆分别插入固定横梁两侧的两根套管中,每根套杆上套设一个第三回位张簧,所述第三电磁铁的舌部与活动横梁固定连接,活动横梁上设有若干推秧杆。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包括包括苗床秧苗横切机和苗床秧苗移栽机,所述苗床秧苗横切机包括用于驱动苗床秧苗横切机在苗床轨道上行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将苗床秧苗分割成条状的横切机构;所述苗床秧苗移栽机包括用于驱动苗床秧苗移栽机在大田行走的第二驱动机构、将条状秧苗分割成块状并输送到秧苗纵向输送机构上的铲秧机构、用于将块状秧苗送入秧苗分行输送机构的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用于将块状秧苗分行并输送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用于将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的块状秧苗转移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上的秧苗转向机构以及用于将块状秧苗横向输送并推栽到大田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通过各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作物秧苗的自动移栽,降低了人工劳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大田中苗床轨道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苗床秧苗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苗床秧苗横切机的止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苗床秧苗移栽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苗床秧苗移栽机的移栽原理结构图。
20.图6为本发明苗床秧苗移栽机中秧苗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21.图7为图6中锥形辊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苗床秧苗移栽机中秧苗推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苗床秧苗移栽机中液压式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苗床秧苗移栽机中推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作物秧苗移栽机,包括苗床秧苗横切机和苗床秧苗移栽机,多块育秧的苗床81相互平行设置在大田82中,沿每块苗床81侧边设置轨道,所有轨道依次首尾相连构成整体呈s形的苗床轨道83。
27.所述苗床秧苗横切机包括第一机架101、第一驱动机构和横切机构,所述第一机架101后部设有用于驱动苗床秧苗横切机在苗床轨道83上行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机架101前部设有用于将苗床81秧苗分割成条状的横切机构;所述苗床秧苗移栽机包括第二机架1、第二驱动机构、铲秧机构、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苗床秧苗移栽机在大田82行走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机架1前部设有铲秧机构,铲秧机构后面依次设有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秧苗分行输送机构后设有数量与秧苗行数相对应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所述铲秧机构将条状
秧苗分割成块状并输送到秧苗纵向输送机构上,经秧苗纵向输送机构后输送到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的秧苗经秧苗转向机构转移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将秧苗横向输送并通过秧苗推出装置48推出栽种到大田82中。
2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机架101前端设有第一转向架102,第一转向架102通过第一中间轴105与第一机架101相连,第一转向架102底部两侧设有前轮103和导向轮104,前轮103设置在苗床轨道83上,导向轮104位于苗床轨道83外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9、第一减速机120、第一万向节121、第一差速器122、第一半轴123、第一蓄电池125和驱动轮127,所述第一蓄电池125为整个苗床秧苗横切机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机119安装在第一机架101后部,第一电机119上设有第一链轮128,第一减速机120上设有第二链轮129,第一链轮128与第二链轮129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带动第一减速机120转动,第一减速机120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万向节121后连接第一差速器122,带动第一差速器122转动,第一差速器122与第一半轴123连接,带动第一半轴123转动,第一半轴123上设有第三链轮130,所述驱动轮127位于第一机架101后部下方且设置在苗床轨道83上,驱动轮127上设有第四链轮131,第三链轮130与第四链轮131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带动驱动轮127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苗床秧苗横切机在苗床轨道83上行走。
29.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向轨道106、横向移动车、第二电机107、曲轴108、横切刀109、横切刀架、行程槽110、第一连杆111、第一传动轴112、第一轨道轮113和联动触碰开关114,所述第一机架101前部设有横向轨道106,横向轨道106上设有横向移动车,所述第二电机107固定安装在横向移动车上,第二电机107上设有第五链轮115,曲轴108上设有第六链轮116和第七链轮117,第一传动轴112位于横向移动车右侧且第一传动轴112上设有第八链轮118,曲轴108安装在横向移动车上,第五链轮115与第六链轮116通过第三链条相连带动曲轴108转动;横切刀架两端设置在横向移动车上的行程槽110内,横切刀架上装有若干纵向分布的横切刀109,第一连杆111的一端连接曲轴108,第一连杆111的另一端与横切刀109相连带动横切刀109上下运动;所述第七链轮117与第八链轮118通过第四链条相连带动第一传动轴112转动,第一传动轴112两端设有第一轨道轮113,第一轨道轮113置于横向轨道106上,所述横向移动车左侧设有与第一轨道轮113相对应的第二轨道轮;所述第一机架101上位于横向移动车左右两侧位置处对称设有两个联动触碰开关114。
30.如图3所示,所述苗床轨道83内侧向内凸设有用于确定苗床秧苗横切机停止位置的止动节126,第一机架101上设有用于限制苗床秧苗横切机前进的止动装置133和控制开关132,所述控制开关132由第二连杆134和拉杆135操控,所述第二连杆134的一端与拉杆135一端连接,拉杆135的另一端与控制开关132连接,第二连杆134的中部铰接在第一机架101上,第二连杆134另一端与止动节126一侧相接触,止动装置133包括第一电磁铁136、曲杆137、止动销138和第一回位张簧139,所述第一电磁铁136安装在第一机架101上,控制第一电磁铁136的触碰式开关安装在横向轨道106的中间部位,第一电磁铁136的衔铁与曲杆137一端连接,曲杆137中部铰接在第一机架101上,曲杆137另一端通过第二回位张簧与止动销138连接,止动销138前端正对止动节126的侧面,第一电磁铁136的衔铁与第一机架101之间设有第一回位张簧139。所述控制开关132同时控制第一电机119和第二电机107电源的通断,且第二电机107与第一电机119之间互锁,同一时间只运行其中一个;当横向移动车左右移动触碰两侧的联动触碰开关114时,都会使得第二电机107断电,横向移动车下一次的
移动方向与前一次移动方向相反。
31.苗床秧苗横切机的工作过程为:将苗床秧苗横切机置于苗床轨道83上,打开电源,苗床秧苗横切机在苗床轨道83上行走,当第二连杆134碰到止动节126时,第二连杆134以铰接点为中心转动,第二连杆134一端通过拉杆135将控制开关132拉动,控制开关132同时控制第一电机119的电源线路断电和第二电机107的电源线路通电,第一电机119断电则苗床秧苗横切机停止前进,第一电磁铁136处于失电释放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铁136的衔铁通过曲杆137带动止动销138抵住止动节126一侧,曲杆137与止动销138之间的第二回位张簧处于压缩状态,确保苗床秧苗横切机停在准确位置;第二电机107通电,则横向移动车从第一机架101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横切刀109同时上下往复运动工作,将横向移动车下方的秧苗分割成条状;当横向移动车到达横向轨道106中点位置,横向移动车触碰到控制第一电磁铁136的触碰式开关,第一电磁铁136得电吸合,第一电磁铁136的衔铁经曲杆137带动止动销138朝苗床轨道83中心转动,止动销138脱离止动状态,从止动节126一侧跃至止动节126另一侧,预备进入下一次止动状态,当横向移动车离开横向轨道106中点位置,第一电磁铁136再次失电释放,由于前面第一电磁铁136得电后止动销138已经越至止动节126另一侧,因此,第一电磁铁136再次失电释放后也不会再抵住止动节126;当横向移动车碰到另一侧的联动触碰开关114时,第二电机107断电,横向移动车停止,同时第一电机119得电,苗床秧苗横切机继续在苗床轨道83上前行,如此往复,将苗床81上的秧苗全部分割成条状。
32.如图4、图5所示,苗床秧苗移栽机的第二机架1前侧设有泥浆泵19,所述第二机架1分为上下两层结构。
3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2、第二减速机3、第二差速器4、第二半轴5、第二万向节6和第二蓄电池,第二蓄电池为整个苗床秧苗移栽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第三电机2、第二减速机3、第二差速器4均安装在第二机架1上,第三电机2上设有第九链轮7、第二减速机3上设有第十链轮8,第二半轴5上设有第十一链轮9,所述第九链轮7与第十链轮8通过第五链条连接带动第二减速机3运转,第二减速机3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万向节6与第二差速器4相连带动第二差速器4转动,第二差速器4与两个第二半轴5的一端相连带动两个第二半轴5转动;第二机架1下层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行走轮54,行走轮54上设有第十二链轮55,两个第二半轴5上的第十一链轮9通过第六链条分别与对应侧的行走轮54上的第十二链轮55连接带动行走轮54转动.第二机架1上层中后部设有第四电机10、第二传动轴11、第三传动轴12、第四传动轴24,第四电机10上设有第十三链轮13,第二传动轴11上设有第十四链轮14、第十五链轮16和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5,两个第三传动轴12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7和若干第十九链轮18,第十三链轮13与第十四链轮14通过第七链条连接带动第二传动轴11转动,第二传动轴11上的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5分别与两个第三传动轴12上的第二锥形齿轮17啮合带动第三传动轴12转动。
34.所述秧苗纵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辊25、第二皮带辊26和平板输送带20,所述第一皮带辊25和第二皮带辊26均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一皮带辊25与第二皮带辊26之间通过平板输送带20传动连接,平板输送带20上设有防滑钉23,第二皮带辊26一端设有第十八链轮37。
35.所述秧苗分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辊27、第四皮带辊28和分行输送带21,所述
第三皮带辊27、第四皮带辊28均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三皮带辊27与第四皮带辊28之间通过若干个分行输送带21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辊27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十链轮35和第二十一链轮36。
36.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五皮带辊29、第六皮带辊、第一横向输送带、第七皮带辊30、第八皮带辊31和第二横向输送带,所述第五皮带辊29、第六皮带辊、第七皮带辊30、第八皮带辊31均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五皮带辊29与第六皮带辊之间通过第一横向输送带传动连接,第七皮带辊30与第八皮带辊31之间通过第二横向输送带22传动连接,第五皮带辊29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锥形齿轮38、第一圆柱齿轮39,第七皮带辊30一端设有第二圆柱齿轮40。
37.所述第四传动轴24上设有第十六链轮32、第三锥形齿轮33、第十七链轮34,第二传动轴11的第十五链轮16与第四传动轴24的第十六链轮32之间通过第八链条连接带动第四传动轴24转动;第四传动轴24的第十七链轮34与第三皮带辊27上的第二十链轮35之间通过第九链条连接带动第三皮带辊27转动,第三皮带辊27转动带动分行输送带21转动;第三皮带辊27的第二十一链轮36与第二皮带辊26的第十八链轮37之间通过第十链条连接带动第二皮带辊26转动,第二皮带辊26转动带动平板输送带20运动;第四传动轴24的第三锥形齿轮33与第五皮带辊29上的第四锥形齿轮38啮合,带动第五皮带辊29转动,第五皮带辊29转动带动第一横向输送带转动;第五皮带辊29的第一圆柱齿轮39与第七皮带辊30的第二圆柱齿轮40啮合,带动第七皮带辊30转动;第七皮带辊30转动,带动第二横向输送带22转动。
38.如图6、图7所示,所述秧苗转向装置包括锥形辊41、弧形架42、弹簧43、第二十二链轮44、弧形轴45、连轴蜗轮46和第一立柱47,所述第一立柱47固定在第二机架1上,弧形轴45固定在立柱上,弧形轴45上套设有第二十二链轮44;所述弹簧43套设在弧形轴45上且弹簧43一端与第二十二链轮44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弧形蜗杆;所述弧形架42固定在第二机架1上,弧形架42上成弧形分布若干个锥形辊41,锥形辊41远离弧形架42的一端设有连轴蜗轮46,连轴蜗轮46与弧形蜗杆相配合;第三传动轴12的第十九链轮18与第二十二链轮44之间通过第十一链条连接带动第二十二链轮44转动,通过连轴蜗轮46与弧形蜗杆的配合,带动锥形辊41转动,将秧苗分行输送机构上的秧苗转送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上。
39.如图8所示,所述秧苗横向输送机构上设有秧苗推出装置48,秧苗推出装置48包括第二电磁铁49、第二立柱50、推秧板51、第二回位弹簧52和第一触碰式开关53,所述第二立柱50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第二电磁铁49安装在第二立柱50上,推秧板51与第二电磁铁49相连,推秧板51与第二立柱50之间设有第二回位弹簧52,第一触碰式开关53安装在第二机架上且靠近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尾端。
40.所述分行输运带的下方设有液压式涨紧装置56,如图9所示,液压式涨紧装置56包括油缸57、油泵58、液压手柄59、液压管60、液压杆61和涨紧轮62,所述油缸57安装在第二机架上,油缸57上设有油泵58和控制油泵58的液压手柄59,油缸57上设有若干根液压管60,每根液压管60均通过一根液压杆61连接一个涨紧轮62,每个涨紧轮62均对应一个分行输送带21,通过涨紧轮62调整对应分行输送带21的松紧。
41.所述铲秧机构包括第三机架63、第二转向架64、第三轨道轮65、第二中间轴66、秧苗分块刀67和铲秧刀68,第三机架63固定在第二机架1前端,所述第二转向架64位于第三机架63前端,第二转向架64通过第二中间轴66与第三机架63相连,第二转向架64底部两侧对称设置第三轨道轮65,第三轨道轮65设置在苗床轨道83上,所述秧苗分块刀67固定设置在
第三机架63上,秧苗分块刀67后方设有铲秧刀68,铲秧刀68固定设置在第三机架63上,铲秧刀68后方靠近秧苗纵向输送机构的平板输送带20。
42.所述铲秧机构还包括推秧装置,如图10所示,推秧装置包括第三电磁铁69、固定横梁70、活动横梁71、推秧杆72、套管73、套杆74、第三回位张簧75、第二触碰式开关76、被动轮77和触碰钉78,所述第三机架63底部一侧设有被动轮77,被动轮77上设有触碰钉78,所述第二触碰式开关76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1上且靠近被动轮77,被动轮77的周长与块状秧苗的长度一致,当被动轮77运转一圈时,触碰钉78就会和第二触碰式开关76触碰一次,从而启动推秧装置,所述固定横梁70通过安装孔79安装在第三机架63上,第三电磁铁69安装在固定横梁70中间,固定横梁70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根套管73,所述活动横梁71与固定横梁70平行设置,活动横梁71两端对称设有两根套杆74,两根套杆74分别插入固定横梁70两侧的两根套管73中并穿过固定横梁70,每根套杆74上套设一个第三回位张簧75,套杆74的下端设有限位螺母,所述第三电磁铁69的舌部与活动横梁71固定连接,活动横梁71上设有若干推秧杆72。
43.苗床秧苗移栽机的工作过程为:苗床秧苗移栽机设置在苗床秧苗横切机后方,启动第三电机2,行走轮54跨苗床81在大田82行走,苗床秧苗横切机已经把苗床81上的秧苗切成了横条状,铲秧机构的秧苗分块刀67在苗床秧苗移栽机行走的前进作用力下将横条状的秧苗分割成块状,接着铲秧刀68把块状秧苗铲离苗床81,并利用苗床秧苗移栽机行走的前进作用力向上挤,当快要挤到平板输送带20上时,推秧杆72将块状秧苗推到平板输送带20上,防止块状秧苗粘连,平板输送带20将块状秧苗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传输到分行输送带21,若干分行输送带21将块状秧苗经秧苗转向机构后送到各秧苗横向输送机构上,当秧苗横向输送机构尾端的块状秧苗触碰到第一触碰式开关53时,秧苗推出装置48将块状秧苗推到大田82中,从而实现自动移栽;泥浆泵19可将大田82中的泥浆泵送到铲秧后的苗床81里,对苗床81填充泥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