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稀土永磁同步散热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6:54: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稀土永磁同步散热型电机。


背景技术:

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是比较普遍使用的驱动设备,电机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其驱动的设备所在的生产线运行的关键。
3.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定子和转子做相对运动,势必摩擦产生热能。通常通过设置风扇将壳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当外界温度较高时,风扇无法保证散热效率,热量大量堆积造成电机工作失常。
4.现有技术中,电机主要通过自身散热,但由于电机的壳体厚度较厚,传热速度慢,而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在八十度左右开始退磁。
5.永磁电机的高温退磁问题是阻碍永磁电机发展和应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大功率、大扭矩的永磁电机,电机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具有良好冷却效果的电机,能减小电机的外形体积,提高工作效力,保证永磁电机不退磁,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并使电机运行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永磁同步散热型电机,主要用于解决永磁电机散热手段简单,散热效率低,影响电机性能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顶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连接有端盖;
8.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中间设有轴承套,所述端盖的底部也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内均设有轴承;
9.通过所述外壳和所述端盖的所述轴承套内的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
10.所述转轴上设有转子;
11.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有定子;
12.所述转轴在靠近所述外壳底部一侧设有散热扇,所述转轴在靠近所述端盖一侧设有电刷;
13.所述外壳的侧壁从顶端向底端开设有中空隔层,所述中空隔层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内散热孔,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外散热孔,所述内散热孔和所述外散热孔均与所述中空隔层连通;
14.所述中空隔层内插入嵌有防尘层;
15.所述端盖的底部外边沿设有一圈凸沿,所述端盖安装时,所述凸沿插入进所述安装槽;
16.所述端盖开设有多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侧塞有防尘片。
17.作为优选,所述内散热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外散热孔的孔径。
18.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在所述通气孔的底部开设有扩口槽,所述扩口槽内固定有所述防尘片。
19.作为优选,所述扩口槽为圆台形或圆柱形。
20.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壁在靠近所述散热扇一侧固定有环形的散风框,所述散风框位于所述散热扇出风的一侧。
21.作为优选,所述定子的周身外侧成圆周轴向设有多组散热槽,每组所述散热槽均正对着一组内散热孔。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电机外壳设有中空隔层,在不影响外壳机械强度的同时,相对的减小了外壳的壁厚;
24.2.在电机外壳上设有外散热孔和内散热孔,在中空隔层内设有防尘层,可通过外壳散热,而又有防尘层进行防尘,在提升电机的散热性能时,又不影响电机的防尘密封性;
25.3.定子外侧壁设有散热槽,散热槽连通电机的顶端和底端,方便形成稳定的散热通道,方便定子内侧热量的散发;
26.4.在散热扇的出风口侧设有散风框,可将散热扇形成的风道扩散,提高散热效率,且分散后的散热风的噪音会减小。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剖视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部件端盖时的一种正视剖视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部件端盖时的一种俯视图;
31.图中标记说明:
32.1.外壳、2.轴承套、3.转轴、4.转子、5.定子、
33.6.散热扇、7.电刷、8.散风框、9.中空隔层、10.内散热孔、
34.11.外散热孔、12.防尘层、13.安装槽、14.端盖、15.凸沿、
35.16.通气孔、17.防尘片、18.扩口槽、19.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37.实施例:
38.本实施例的一种稀土永磁同步散热型电机,如图1所示,包括顶端开口的外壳1,外壳1的顶端连接有端盖14;
39.外壳1的内部底部中间设有轴承套2,端盖14的底部也设有轴承套2,轴承套2内均设有轴承;
40.通过外壳1和端盖14的轴承套2内的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
41.转轴3上设有转子4;
42.外壳1的内壁固定有定子5;
43.转轴3在靠近外壳1底部一侧设有散热扇6,转轴3在靠近端盖14一侧设有电刷7;
44.如图1-4所示,外壳1的侧壁从顶端向底端开设有中空隔层9,中空隔层9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3,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内散热孔10,外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外散热孔11,内散热孔10和外散热孔11均与中空隔层9连通;
45.中空隔层9内插入嵌有防尘层12。
46.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在散热扇6的作用下,热量从电机的底部吹到电机的端盖14侧,在散热扇6的作用下,电机内热量形成向外扩散的流动力。
47.产生的热量从内散热孔10进入中空隔层9,热量再从外散热孔11散发到外侧。
48.端盖14的底部外边沿设有一圈凸沿15,端盖14安装时,凸沿15插入进安装槽13;
49.实际设计时,凸沿15可独立做成一个圆环,端盖14安装时,先将圆环插入进安装槽13,在将端盖14固定在圆环上。
50.端盖14开设有多组通气孔16,通气孔16的内侧塞有防尘片17。
51.其中,内散热孔10的孔径大于外散热孔11的孔径。
52.其中,端盖14在通气孔16的底部开设有扩口槽18,扩口槽18内固定有防尘片17。电机内的热风经防尘片17的过滤后经扩口槽18和通气孔16排出电机。当电机待机时,外侧有风和空气进入电机时,空气经通气孔16和扩口槽18,再经防尘片17过滤后进入电机。外界灰尘被防尘片17阻挡,起到防尘作用。
53.其中防尘片17和防尘层12选用防尘透气的材质,可以是珍珠棉、纱布等。
54.其中,扩口槽18为圆台形或圆柱形。扩口槽18的内径大于通气孔16的内径,使排出的热风在通气孔16中流速加快,能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55.其中,外壳1的内壁在靠近散热扇6一侧固定有环形的散风框8,散风框8位于散热扇6出风的一侧。散热扇6吹出的风,先经过散风框8,在散风框8的作用下,将散热扇6扇出的外围风力发散,从而避免风道固定,散热不均匀,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56.其中,定子5的周身外侧成圆周轴向设有多组散热槽19,每组散热槽19均正对着一组内散热孔10。
57.散热扇6形成的风吹进散热槽19中,将定子5与外壳1安装侧的热量带出,热量既可以被风力吹到端盖14侧吹出,也可以经散热槽19正对着的内散热孔10吹进到中空隔层9,再从外散热孔11散发出。
58.使用时,散热扇6在转轴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产生从电机底端向端盖14端吹的风力。风力中部的风直接吹到转子4上,对转子4进行散热,外尾的风会先收到散风框8的阻挡发散,风力再度换向,形成更多方向的风力。
59.分散到外围的风力进入转子4和定子5之间的间隙,以及进入散热槽19中,驱离转子4和定子5内部的热量。
60.被驱动的一部分热量从内散热孔10进入中空隔层9,再从中空隔层9经外散热孔11散发到电机外侧。
61.被驱动的一部分热量从转子4和定子5之间的间隙,以及从散热槽19中从电机的底端吹到电机的端盖14侧,最后从通气孔16散发到电机外侧。
62.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
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