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块化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03:20: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或者电池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池盒。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设备一般需要使用多个伺服,特别是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多个绝对值伺服工作才能完成一个工作,所以需要对多个伺服编码器绝对位置寄存器分别提供电源;现有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的多个电池一般直接固定在编码器线上并通过胶带将多个电池进行包裹固定,且多固定在控制柜靠近驱动器位置,造成控制柜跟机械本体不能分拆(分拆时,电池输出相当于断路),如此使得多个包裹在一起电池拆卸比较麻烦,且基本无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池盒,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电池的拆装更换,以及整体的更换,且体积小巧,能够同时分别对多个绝对值伺服绝对位置寄存器提供电源,特别适用于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池盒,包括框架、面板、电池仓和连接器组件,所述框架对应其围合形成的开口内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插口;
5.所述电池仓的数量与插口的数量相同且可拆卸的对应插装在框架的插口内,每个所述电池仓均具有两个开口朝上且分别供电池竖直插装的电池腔;
6.所述电池仓与框架之间和/或相邻的电池仓之间配合形成有引线腔,所述引线腔用于连接器组件的收纳或者走线;
7.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数量不少于电池腔的数量,以使得每个电池腔内的电池至少单独连接一个连接器组件;
8.所述面板可拆卸的固定盖合在框架上以将电池限位在各自的电池腔内。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对应其开口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呈相对布置的分隔筋,至少一组所述分隔筋将开口分隔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连通的插口。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对应每个插口的相对侧上均设置有卡口,所述电池仓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与卡口相配合的卡扣。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口对应其拐角处设置有与卡扣滑移配合的滑道,所述卡口对应设置在滑道内。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仓的两个电池腔配合构成相连通的“8”字形结构,所述电池仓的外壁对应相邻电池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让位缺口,相邻所述电池仓的让位缺口配合形成的引线腔可供两个连接器组件安装,所述电池仓的让位缺口与围框配合形成的引线腔可供单个连接器组件安装。
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框对应与让位缺口配合处设置有配合缺口,所述让位缺口与配合缺口配合形成供单个连接器组件安装的引线腔。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仓对应两个电池腔的连通处形成有元件腔,所述元件腔用于电池的走线和/或插装小元器件。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对应每个电池腔处均设置有用于抵压电池的弹性抵压件。
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仓对应电池腔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泄能孔。
1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仓对应电池腔的周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导流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巧,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需要增减电池仓,也便于电池的拆装更换;同时每个电池腔均配备有独立连接器组件,如此每个电池均能够单独使用以实现对多个绝对值编码器绝对位置寄存器提供电源,如此能够适用于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绝对值编码器的应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电池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模块化电池盒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电池仓之间配合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24.1、框架;11、插口;12、卡口;13、分隔筋;14、滑道;15、配合缺口;2、面板;3、电池仓;31、电池腔;311、泄能孔;312、导流条;32、引线腔;33、让位缺口;34、卡扣;35、元件腔;4、连接器组件;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6.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电池5盒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框架1、面板2、电池仓3、连接器组件4和电池5;该框架1对应其围合形成的开口内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插口11,通过框架1能够实现电池盒整体固定在设备上或者钣金上;电池仓3的数量与插口11的数量相同且可拆卸的对应安装在框架1的插口11内,每个电池仓3均具有两个相连通且用于供电池5竖直插装的电池腔31,电池仓3各自独立的安装在各自的插口11内且相互之间无关联结构,如此电池仓3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独立拆装;上述的电池仓3与框架1的边之间和/或相邻的电池仓3之间配合形成有引线腔32,该引线腔32用于连接器组件4的收纳或者走线;连接器组件4的数量不少于电池腔31的数量,电池5对应插装在电池腔31且每个电池5的两端均预先焊接有具有接头的接线组件,如此使得安装在电池仓3内的电池5能够通过接线组件与至少一个连接器组件4相连,如此实现每个电池5均可以单独使用,实现单个电池5实现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供电,如实电池5盒能够实现对多个绝对值编码器绝对位置寄存器供电,如此能够满足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工作的需要;面板2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可拆卸的固定盖合在框架1上以将电池5限位在各自的电池腔31内。
27.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框架1为由四条边围合形成的矩形围框结构,框架1
对应其开口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呈相对布置的分隔筋13,至少一组上述分隔筋13组件将框架1的开口分隔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连通的插口11,框架1对应每个插口11的相对两侧上均设置有卡口12;电池仓3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框架1的卡口12相配合的卡扣34,如此实现电池仓3可拆卸的安装在框架1的插口11内;电池仓3的两个电池腔31配合构成相连通的“8”字形结构,如此电池仓3的外壁对应两个电池腔31的连接凹陷处形成让位缺口33,如此让位缺口33之间以及让位缺口33与框架1之间配合形成引线腔32,电池仓3对应两个电池腔31的连通处形成元件腔35,该元件腔35用于电池5的走线和/或小型元器件的安装;电池仓3对应让位缺口33处的端面高度低于电池仓3的端面高度,如此面板2盖合在框架1上能够对应在让位缺口33处形成连通引线腔32和元件腔35的引线通道,如此便于走线。
28.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连接器组件4的数量与电池腔31的数量相同,每个电池5均与连接器组件4一一对应相连,如此本专利将相邻两个电池仓3之间的让位缺口33对合形成的引线腔32设计为仅可供两个连接器组件4安装的腔体,两个连接器组件4斜插在上述引线腔32内;框架1对应与让位缺口33配合处设置有配合缺口15,该配合缺口15与让位缺口33配合形成的引线腔32设计为仅可供一个连接器组件4安装。
29.在上述方案中,为保证电池腔31内电池5的散热效果和工作安全性,电池仓3对应每个电池腔3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泄能孔311,同时电池仓3对应电池腔31的周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导流条312,通过导流条312能够电池5与电池腔31之间形成有与泄能孔311和/或引线通道相连通的流动间隙,如此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池5的散热和泄能效果,保证电池5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30.在上述方案中,如图4所示,优选的,框架1对应每个插口11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配合电池仓3的卡扣34滑移的滑道14,卡口12对应设置在该滑道14内,如此能够大大提高电池仓3与围框的配合稳定性。
31.在上述方案中,连接器组件4包括相连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如此连接器组件4的一个连接器用于与电池5插接相连,另一个连接器用于与伺服设备相连。
32.在上述方案中,面板2对应每个电池腔31处均设置有用于抵压电池5的弹性抵压件,如海绵,喇叭口结构的薄壁等。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巧,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需要增减电池仓,也便于电池的拆装更换;同时每个电池腔均配备有独立连接器组件,如此每个电池均能够单独使用以实现对多个绝对值编码器绝对位置寄存器提供电源,如此能够适用于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绝对值编码器的应用。
3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