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补光灯板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00:59: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补光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光灯板。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植物补光灯,其结构包括多个灯条,所述多个灯条间隔并排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灯条与两边的固定架分两种情况:有些是不可拆卸的,导致整个灯具的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有些是灯条与固定架是可以拆卸的,这种设计虽然缩小了包装的体积,但又给用户使用前的安装带来不便。
3.可拆卸的灯条从整体性能上优于不可拆卸的灯条,但是安装者在安装灯条可拆卸的植物补光灯时,要大幅度张开手臂,因此需要两个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目前行业内需要研发出一种只需要一人即可安装的补光灯,以节省安装时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补光灯板,只需要一人即可完成安装。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补光灯板,通过第一转动灯板以及第二转动灯板之间的配合,只需要一人即可完成补光灯的安装。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补光灯板,包括:第一转动灯板、第二转动灯板、壳体以及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功能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灯板以及所述第二转动灯板连接;所述壳体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灯板以及所述第二转动灯板之间;所述第一转动灯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灯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灯板与所述第二转动灯板转动之后形成的夹角为0-180度。
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能组件包括消杀模块,所述消杀模块包括紫外灯以及风扇,所述紫外灯以及风扇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紫外灯。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灯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灯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转动灯板上设有第一灯珠阵列以及第二灯珠阵列,所述第一灯珠阵列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灯珠阵列的灯珠密度高于所述第二灯珠阵列的灯珠密度。
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转动灯板上设有第三灯珠阵列以及第四灯珠阵列,所述第三灯珠阵列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灯珠阵列的灯珠密度高于所述第四灯珠阵列的灯珠密度。
12.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灯珠阵列与所述第三灯珠阵列相对于所述壳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灯珠阵列与所述第四灯珠阵列相对于所述壳体对称设置。
13.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能组件内还设有安装板,所述紫外灯固定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内。
1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灯板、所述第二转动灯板、所述风扇以及所述紫外灯连接。
1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16.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补光灯板设置为折叠式结构,从而减少植物补光灯在同一平面内的体积,实现便于搬运、便于运输、安装简易的目的,安装在进行安装时更方便,体验感更强,一个人即可完成安装。此外,现有的补光灯不具备空气消杀的效果,本技术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
17.综上,现有技术的补光灯板在安装时,需要安装者大幅度张开手臂,导致一个人无法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通过两个转动板的闭合可以使得补光灯板宽度减少一半,安装者在进行安装时双手张开较小幅度即可将补光灯板放置到指定位置进而完成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第一转动灯板以及第二转动灯板之间的配合,只需要一人即可完成补光灯的安装。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的外观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的局部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的另一外观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的另一局部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的又一局部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内部电路框图。
25.附图标记
26.10.第一转动灯板、11.第一转轴、12.第一通孔、20.第二转动灯板、21.第二转轴、22.第二通孔
27.30.壳体、31.第一灯珠阵列、32.第二灯珠阵列、33.第三灯珠阵列、34.第四灯珠阵列、40.功能组件、41.通风孔
28.50.消杀模块、51.紫外灯、52.风扇、53.安装板、60.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1.实施例
32.参见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补光灯板,包括:第一转动灯板10、第二转动灯板20、壳体30以及功能组件40,所述功能组件40设于所述壳体30内;所述功能组件4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以及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连接;所述壳体30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以及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之间;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与所述壳体3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与所述壳体3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与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转动之后形成的夹角为0-180度。
3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为装有灯珠的平板,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为装有灯珠的平板,所述壳体30可以为非封闭的长方体外壳,所述功能组件40可以供应第一转动灯板10以及第二转动灯板20的实现光照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板的第一转动灯板10宽度大于或等于1米,所述补光灯板的第二转动灯板20宽度大于或等于1米;在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与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均完全张开且互相齐平的状态下,所述补光灯板的整体宽度大于或等于2米,此时安装者可以通过折叠补光灯板的方式进行独立安装。
34.上述方案的技术效果为,现有技术的补光灯板在安装时,需要安装者大幅度张开手臂,本技术通过两个转动板的闭合可以使得补光灯板宽度减少一半,安装者在进行安装时双手张开较小幅度即可将补光灯板放置到指定位置进而完成安装,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转动灯板以及第二转动灯板之间的配合,只需要一人即可完成补光灯的安装。
35.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功能组件40包括消杀模块50,所述消杀模块50包括紫外灯51以及风扇52,所述紫外灯51以及风扇52均设于所述壳体30内,所述风扇52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紫外灯51。其中,所述紫外灯51可以发出低能量电磁波来进行空气净化,所述风扇52优选为涡轮风机;所述壳体30、所述紫外灯51以及所述风扇52互相配合完成消杀工作,所述壳体30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以供所述紫外灯51净化空气,所述风扇52可以促进空气流动以提升消杀的效率。其技术效果为,补光灯在进行植物补光时,可以进行空气消杀,能够有效净化植物周围的空气。
36.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还包括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21、第一通孔12以及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上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转轴1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与所述壳体30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上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转轴2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与所述壳体3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2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边缘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可以沿着所述第一转轴11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通孔22设于靠近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边缘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可以沿着所述第二转轴21进行转动。其技术效果为,这种转轴加上通孔的连接方式,结实耐用,成本较低,而且安装者在打开转动灯板时更加易于操作。
37.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第一转轴11与所述第二转轴21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1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21的长度相同。其技术效果为,在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以及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完全张开时,可以形成一个平整且宽大的灯板;在所述第一转动
灯板10以及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完全闭合时,可以实现无缝隙并拢,以方便包装和运输。
38.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上设有第一灯珠阵列31以及第二灯珠阵列32,所述第一灯珠阵列31设于远离所述壳体30的一侧,所述第一灯珠阵列31的灯珠密度高于所述第二灯珠阵列32的灯珠密度。其中,第一灯珠阵列31以及第二灯珠阵列32均由数量较多的灯珠构成,所述第一灯珠阵列33的灯珠数量优选为100个或以上,所述第二灯珠阵列34的灯珠数量优选为50个或以上。其技术效果为,在第一部分植物需要常规光线,第二部分植物需要特殊光线的情况下,可以将常规的灯珠照射于第一部分植物,将第一灯珠阵列31以及第二灯珠阵列32照射于第二部分植物,以实现更合理的植物补光效果。
39.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上设有第三灯珠阵列33以及第四灯珠阵列34,所述第三灯珠阵列33设于远离所述壳体30的一侧,所述第三灯珠阵列33的灯珠密度高于所述第四灯珠阵列34的灯珠密度。其中,第三灯珠阵列33以及第四灯珠阵列34均由数量较多的灯珠构成,所述第三灯珠阵列33的灯珠数量优选为100个或以上,所述第四灯珠阵列34的灯珠数量优选为50个或以上。其技术效果为,可以解决距离植物较远处光照不够均匀的问题,例如提升距离植物80-100厘米高度补光区域光照的均匀度,避免光源浪费,提升能效。
40.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第一灯珠阵列31与所述第三灯珠阵列33相对于所述壳体30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灯珠阵列32与所述第四灯珠阵列34相对于所述壳体30对称设置。其技术效果为,可以保障补光灯板左右灯珠的对称,且灯珠的排布更加美观。
41.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功能组件40内还设有安装板53,所述紫外灯51固定设于所述安装板53上,所述安装板53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30内。其中,所述安装板的厚度可以较薄,优选为1-3厘米,以确保所述紫外灯51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空气消杀。其技术效果为,用户拆卸所述紫外灯51时,可以通过拆卸所述安装板53的方式取出所述紫外灯51,避免手部直接触碰而对所述紫外灯51造成损坏,影响其性能或使用寿命。
42.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功能组件40还包括电源模块60,所述电源模块6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灯板10、所述第二转动灯板20、所述风扇52以及所述紫外灯51连接。其中,所述风扇52可以设于所述电源模块60与所述紫外灯51之间。其技术效果为,可以通过电源模块60使得第一转动灯板10以及第二转动灯板20点亮,并驱动紫外灯51以及风扇52持续进行空气净化。
43.进一步地,该补光灯板的所述壳体3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41。其中,所述通风孔41可以为均匀排布,优选设置在所述壳体30的两侧以实现通风对流。其技术效果为,通风孔41可以加速空气流通以提升消杀模块50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电源模块60的散热效果。
4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补光灯板在安装时,需要安装者大幅度张开手臂,本技术通过两个转动板的闭合可以使得补光灯板宽度减少一半,安装者在进行安装时双手张开较小幅度即可将补光灯板放置到指定位置进而完成安装,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转动灯板以及第二转动灯板之间的配合,只需要一人即可完成补光灯的安装。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5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51.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