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08:19: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尿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2.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对于多种原因引起尿潴留,经常需要进行导尿操作,引流出来的尿液收集在引流袋内部,当引流袋集满尿液后,需及时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导尿管在更换引流袋时操作不便,在将引流袋接入插口和导尿管出液口处分离时,医务人员会事先使用夹子将导尿管管部夹住,阻止尿液继续朝向导尿管出液口处流动,然后再将引流袋的接入插口从导液管的出液口处拔离并更换新的引流袋,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架子夹持导液管时会出现夹持不牢固持续漏液或者夹持过渡将导流管夹坏的现象出现,没有专业的止液器,就会出现一夹多用的现象,比较不卫生而且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并且在将引流袋接入插口从导液管出液口处拔离时还会出现出液口处少量尿渍溅出的情况,为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不仅可以快速对导尿管进行止液还可以有效解决在更换新的引流袋时阻止尿液四溅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包括管体、主管道、出液管头、注水管头、止液器和防溅组件;管体为双腔导尿管;所述管体由主管道、出液管头和注水管头组成;出液管头设置于主管道的出液口处,注水管头设置于主管道出液口的一侧,注水管头的连接端与主管道内部连通设置,从而组成所述双腔导尿管;止液器套设安装于主管道外;防溅组件可拆卸套设安装于出液管头外。
7.优选的,止液器包括矩形板、通孔、第一止液槽、第二止液槽和第三止液槽;通孔贯穿开设于矩形板表面;通孔靠近矩形板的一端设置;第一止液槽、第二止液槽和第三止液槽沿着矩形板的长边方向依次贯穿开设于矩形板的表面,第一止液槽的一端与通孔连通设置,第一止液槽、第二止液槽至第三止液槽的内部槽宽由大到小设置。
8.优选的,防溅组件包括上卡接件、下卡接件和吸水海绵;上卡接件和下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套设安装于出液管头外,吸水海绵同轴设置于配合后的上卡接件和下卡接件的内部。
9.优选的,上卡接件包括插柱、粘连层;所述上卡接件由一个半圆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圆形壳体一端的柔性部组成;插柱具有四个,四个插柱呈垂直状态竖直设置于半圆形壳体的水平面上。
10.优选的,上卡接件还包括有粘连层,粘连层设置于所述柔性部的内壁。
11.优选的,下卡接件包括插孔,下卡接件与上卡接件结构相同,下卡接件同由一个半圆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圆形壳体一端的柔性部组成,插孔贯穿开设于下卡接件半圆形壳体的水平面上,所述下卡接件与插柱一一对应设置。
12.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通过止液器实现了如何在对引流袋进行更换时对主管道进行压死限制排尿的工作,避免在对引流袋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拔出引流袋对接插口时,尿液任然顺着主管道从出液管头端口处流出的现象。
14.2.本技术通过上卡接件、下卡接件和吸水海绵的配合,实现了如何在对引流袋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拔出引流袋对接插口时,尿液在插口拔出的过程中出现飞溅的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技术的去除防溅组件的立体图;
17.图3是本技术的止液器立体图;
18.图4是本技术的防溅组件立体图;
19.图5是本技术的防溅组件部分结构分解立体图。
20.图中标号为:
21.1-管体;1a-主管道;1b-出液管头;1c-注水管头;
22.2-止液器;2a-矩形板;2b-通孔;2c-第一止液槽;2d-第二止液槽;2e-第三止液槽;
23.3-防溅组件;3a-上卡接件;3a1-插柱;3a2-粘连层;3b-下卡接件;3b1-插孔;3c-吸水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
26.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包括管体1、主管道1a、出液管头1b、注水管头1c、止液器2和防溅组件3;管体1为双腔导尿管;所述管体1由主管道1a、出液管头1b和注水管头1c组成;出液管头1b设置于主管道1a的出液口处,注水管头1c设置于主管道1a出液口的一侧,注水管头1c的连接端与主管道1a内部连通设置,从而组成所述双腔导尿管;止液器2套设安装于主管道1a外;防溅组件3可拆卸套设安装于出液管头1b外。
27.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对引流袋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止液器2将主管道1a进行暂时卡死,阻止主管道1a内部尿液继续朝向出液管头1b处流动,随后直接引流袋上和出液管头1b之间插接的对接插口拔除并换上新的插口即可,通过可拆卸设置于出液管头1b外的防溅组件3可以很好的对拔离过程中溅飞的尿液进行阻拦在防溅组件3内部,从而解决传统导尿管更换时引流袋时,尿液四处飞溅的技术问题。
28.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
29.止液器2包括矩形板2a、通孔2b、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和第三止液槽2e;通孔2b贯穿开设于矩形板2a表面;通孔2b靠近矩形板2a的一端设置;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
槽2d和第三止液槽2e沿着矩形板2a的长边方向依次贯穿开设于矩形板2a的表面,第一止液槽2c的一端与通孔2b连通设置,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至第三止液槽2e的内部槽宽由大到小设置。
30.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对主管道1a进行止流时,工作人员手握主管道1a并将处于通孔2b内的主管道1a朝向第一止液槽2c方向推动,并根据主管道1a的直径自行选择合适的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或第三止液槽2e来实现对主管道1a的止流工作,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和第三止液槽2e内部槽宽由大到小设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主管道1a。
3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
32.防溅组件3包括上卡接件3a、下卡接件3b和吸水海绵3c;上卡接件3a和下卡接件3b相互卡接配合套设安装于出液管头1b外,吸水海绵3c同轴设置于配合后的上卡接件3a和下卡接件3b的内部。
33.基于上述实施例,上卡接件3a和下卡接件3b事先卡接配合设置于出液管头1b外,从而将出液管头1b出液口处罩盖至上卡接件3a和下卡接件3b内部,所述吸水海绵3c用以对在更换引流袋时所溅飞的尿液进行吸附,在下次更换引流袋时只需抽离吸水海绵3c丢弃,并更换新的吸水海绵3c即可。
34.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
35.上卡接件3a包括插柱3a1、粘连层3a2;所述上卡接件3a由一个半圆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圆形壳体一端的柔性部组成;插柱3a1具有四个,四个插柱3a1呈垂直状态竖直设置于半圆形壳体的水平面上。
36.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半圆形壳体的内壁直径远远大于主管道1a的外径,所述柔性部的内壁直径与主管道1a的外径相同,所述插柱3a1用以和下卡接件3b配合插接,从而实现上卡接件3a和下卡接件3b之间的配合固定工作。
37.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
38.上卡接件3a还包括有粘连层3a2,粘连层3a2设置于所述柔性部的内壁。
39.基于上述实施例,粘连层3a2用以将上卡接件3a粘贴固定设置于出液管头1b外,从而对上卡接件3a进行限位固定工作,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上卡接件3a出现自主移动。
40.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
41.下卡接件3b包括插孔3b1,下卡接件3b与上卡接件3a结构相同,下卡接件3b同由一个半圆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圆形壳体一端的柔性部组成,插孔3b1贯穿开设于下卡接件3b半圆形壳体的水平面上,所述下卡接件3b与插柱3a1一一对应设置。
42.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插孔3b1用以配合插柱3a1插入,从而实现上卡接件3a和下卡接件3b固定连接工作。
43.本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导尿管出液口进行止液工作并且可以有效的解决在将引流袋的接入插口从导液管的出液口处拔离时出现尿液四溅的问题。
4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