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旋转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20:2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10)、转轴(120)、转盘(130)、弹性件(140)、遮光座(150)和光电信号电路板(160);所述转轴(120)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110),所述转盘(130)与所述转轴(120)连接,所述转盘(130)能够随所述转轴(120)同轴转动,所述转盘(130)包括相连接的波动盘(131)和光路切换盘(132),所述弹性件(14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所述弹性件(140)夹设于所述基座(110)和所述波动盘(131)之间,所述弹性件(140)与所述波动盘(131)弹性抵接;所述遮光座(150)与所述基座(110)连接,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与所述遮光座(150)的背离所述基座(110)的一侧连接,所述遮光座(150)包括遮光部(151),所述遮光部(151)夹设于所述光路切换盘(132)和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之间,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设置有第一发光元件(161)和第一光敏元件(162),所述遮光部(151)设置有第一穿孔(1511)和第二穿孔(1512),所述第一穿孔(1511)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61)相对,所述第二穿孔(1512)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162)相对,所述光路切换盘(132)包括沿所述光路切换盘(132)的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凹陷部(1321),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凹陷部(1321)之间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322),在所述旋转编码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凹陷部(1321)与所述第一穿孔(1511)和所述第二穿孔(1512)均相对,所述第一凹陷部(1321)用于将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61)发出的、经所述第一穿孔(1511)射来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穿孔(1512),以使所述光线射向所述第一光敏元件(162);在所述旋转编码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322)与所述第一穿孔(1511)和所述第二穿孔(1512)中的至少一者封堵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还设置有第二发光元件(163)和第二光敏元件(164),所述遮光部(151)设置有第三穿孔(1513)和第四穿孔(1514),所述第三穿孔(1513)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63)相对,所述第四穿孔(1514)与所述第二光敏元件(164)相对,在所述旋转编码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另一个所述第一凹陷部(1321)与所述第三穿孔(1513)和所述第四穿孔(1514)均相对,所述第一凹陷部(1321)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63)发出的、经所述第三穿孔(1513)射来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四穿孔(1514),以使所述光线射向所述第二光敏元件(164);在所述旋转编码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322)与所述第三穿孔(1513)和所述第四穿孔(1514)中的至少一者封堵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动盘(131)包括沿所述波动盘(131)的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凹陷部(1311),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凹陷部(1311)之间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312),所述弹性件(140)包括第三凸起部(141),所述第三凸起部(141)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凹陷部(1311)弹性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4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42)和弹性弯折部(143),所述弹性弯折部(14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42)和所述第三凸起部(141),所述第一连接部(142)与所述基座(110)的朝向所述波动盘(131)的一侧连接,在所述弹性弯折部(143)朝所述基座(110)弯折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凸起部
(141)朝所述基座(110)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还包括端盖(170)和壳体(180),所述端盖(170)与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的背离所述遮光座(150)的一侧连接,所述壳体(180)设置有夹持空间(181),堆叠设置的所述基座(110)、所述遮光座(150)、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和所述端盖(170)夹设于所述夹持空间(18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0)的靠近所述端盖(17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伸出部(182)和第二伸出部(183),所述第一伸出部(182)与所述第二伸出部(183)相背离伸出,所述第一伸出部(182)和所述第二伸出部(183)构成所述旋转编码器的安装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0)包括第二连接部(184)、第三连接部(185)、第四连接部(186)、第五连接部(187)和第六连接部(188);所述第三连接部(185)和所述第四连接部(186)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84)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187)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85)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8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188)与所述第四连接部(186)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8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187)和所述第六连接部(188)相向伸出,所述第五连接部(187)和所述第六连接部(188)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84)相对,所述第五连接部(187)和所述第六连接部(188)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84)构成所述夹持空间(18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还包括按键弹片(191)和按压子(192),所述光电信号电路板(160)设置有按键(165),所述按键弹片(191)与所述按键(165)相对设置,所述按压子(192)与所述转轴(120)的靠近所述按键弹片(191)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子(192)随所述转轴(120)沿所述转轴(120)的轴线方向可移动,所述转轴(120)通过所述按压子(192)与所述按键弹片(191)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还包括挡圈(193),所述转轴(120)包括第三伸出部(121),所述转轴(120)设置有连接槽(122),所述第三伸出部(121)设置有挡抵部(1211),所述基座(110)设置有卡接部(111),所述卡接部(111)设置有第五穿孔(1111),所述转轴(120)穿设于所述第五穿孔(1111)中,所述挡圈(193)设置于所述连接槽(122),所述卡接部(111)夹设于所述挡圈(193)与所述挡抵部(1211)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出部(121)暴露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外表面,所述第三伸出部(121)设置有平面凹陷部(1212),所述平面凹陷部(1212)与所述转轴(120)的轴线方向平行。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编码器,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以解决如何降低旋转编码器的成本的问题。所述旋转编码器包括:基座、转轴、转盘、弹性件、遮光座和光电信号电路板;转轴转动设置于基座,转盘与转轴连接,转盘能够随转轴同轴转动,转盘包括相连接的波动盘和光路切换盘,弹性件设置于基座,弹性件夹设于基座和波动盘之间,弹性件与波动盘弹性抵接;遮光座与基座连接,光电信号电路板与遮光座的背离基座的一侧连接,遮光座包括遮光部,遮光部夹设于光路切换盘和光电信号电路板之间。光路切换盘用于使得光电信号电路板的光路在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本申请用于将转轴的旋转运动参数转化为电气信号。旋转运动参数转化为电气信号。旋转运动参数转化为电气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郭项培 胡震楠 马云飞 王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