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红外镜头抗冲击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7:15: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镜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镜头抗冲击结构。


背景技术:

2.红外镜头属于光学仪器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现今已有的红外镜片材料大多是用锗、硅、硒化锌等晶体材料制成,该类材料比较脆,很容易被损坏,通常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镜片因振动冲击碎裂,红外镜头与可见光镜头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用处和价钱都不同:在不需要红外光补助的监控环境中,运用普通的镜头即可;在有红外光补光的监控环境中,想有较为理想的成像效果就得用红外镜头;当然用普通镜头在红外补光下也能看到画面,但是画面会变得模糊不清。
3.目前,现有的红外镜头通常包括红外镜头本体和镜片,通过红外镜头本体对镜片进行防护。然而只通过红外镜头本体对镜片进行防护,防护效果不佳,当红外镜头本体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容易传递到镜片上,进而导致镜片和红外镜头本体损坏,而且镜片的正面大多直接裸露出来,缺少防护结构,正面受到冲击时,镜片也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镜头抗冲击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镜头本体和红外镜片,所述镜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红外镜片,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防护镜片,所述防护壳的一侧铰接有防护盖,通过防护壳、防护镜片和防护盖的设置,能够对镜头本体的前端进行防护,提高镜头本体前端的抗冲击能力,所述红外镜片和防护镜片的外侧均卡接有卡套,通过卡套的设置,能够对红外镜片和防护镜片的外侧进行限位,避免镜片掉落,所述镜头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空腔,四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镜片缓冲结构,通过第一镜片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上时,及时对红外镜片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对红外镜片进行保护,所述第一镜片缓冲结构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镜片缓冲结构,通过第二镜片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当第一镜片缓冲结构产生左右冲击时,及时对红外镜片进行缓冲减震,所述第一镜片缓冲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三镜片缓冲结构,通过第三镜片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红外镜片外侧的进一步缓冲减震,达到保护红外镜片的目的,所述镜头本体和防护壳的外表面均套接有防护套,通过防护套的设置,能够对镜头本体和防护壳进行保护,减小冲击力所造成的损伤,所述镜头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镜头缓冲结构,通过凹槽和镜头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对镜头本体的外侧进行多方位缓冲保护,提高镜头本体外侧的抗冲击能力。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防护壳靠近镜头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镜头本体和防护壳之间通过螺纹槽和螺纹环可拆卸连接,所述镜头本体和防护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通过螺纹槽、螺纹环和密封垫的设置,螺纹槽和螺纹环方便组装拆卸防护壳,密封垫能够避免水分和灰尘杂质进入镜
头本体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镜片缓冲结构包括活动壳、连接杆、压环和第一缓冲弹簧,四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壳,所述红外镜片处卡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贯穿活动壳,所述连接杆中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外侧位于活动壳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通过活动壳、连接杆、压环和第一缓冲弹簧的设置,能够对红外镜片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起到保护红外镜头的目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镜片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弹簧,四个所述空腔的内壁位于活动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弹簧的设置,能够对活动壳两侧进行缓冲防护,从而对红外镜片进行缓冲减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镜片缓冲结构包括弧形压板、第三缓冲弹簧和限位槽,所述红外镜片处卡套的外侧抵接有四个弧形压板,所述四个弧形压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镜头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与弧形压板相适配的限位槽,通过弧形压板、第三缓冲弹簧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红外镜片外侧的进一步缓冲减震,达到保护红外镜片的目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头缓冲结构包括第四缓冲弹簧、压块和活动杆,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四缓冲弹簧,所述第四缓冲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靠近第四缓冲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镜头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压块的外表面与防护套内表面抵接,通过第四缓冲弹簧、压块和活动杆的设置,能够对镜头本体的外侧进行多方位缓冲保护,提高镜头本体外侧的抗冲击能力。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壳、防护盖、防护套和镜头缓冲结构的配合设置,防护壳和防护盖能够对镜头本体的前端进行防护,提高镜头本体前端的抗冲击能力,防护套并对镜头本体和防护壳的外侧进行保护,减小冲击力所造成的损伤,同时镜头缓冲结构能够对镜头本体的外侧进行多方位缓冲保护,提高镜头本体外侧的抗冲击能力;通过防护镜片、第一镜片缓冲结构、第二镜片缓冲结构和第三镜片缓冲结构的配合设置,防护镜片能够对红外镜片的前端进行防护,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上时,第一镜片缓冲结构和第三镜片缓冲结构能够及时对红外镜片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当第一镜片缓冲结构产生左右冲击时,第二镜片缓冲结构能够及时对红外镜片进行缓冲减震,从而达到保护红外镜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镜头本体;2、红外镜片;3、防护壳;4、防护镜片;5、防护盖;6、卡套;7、空腔;8、第一镜片缓冲结构;801、活动壳;802、连接杆;803、压环;804、第一缓冲弹簧;9、第二镜片缓冲结构;901、缓冲垫;902、第二缓冲弹簧;10、第三镜片缓冲结构;1001、弧形压板;
1002、第三缓冲弹簧;1003、限位槽;11、防护套;12、凹槽;13、镜头缓冲结构;1301、第四缓冲弹簧;1302、压块;1303、活动杆;14、螺纹槽;15、螺纹环;16、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镜头抗冲击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镜头本体1和红外镜片2,所述镜头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红外镜片2,所述镜头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防护镜片4,所述防护壳3的一侧铰接有防护盖5,防护壳3和防护盖5可以保护镜头本体1的前端,防护镜片4并对红外镜片2进行防护,防止灰尘杂质落在红外镜片2表面,所述红外镜片2和防护镜片4的外侧均卡接有卡套6,卡套6避免镜片掉落,所述镜头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空腔7,四个所述空腔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镜片缓冲结构8,所述第一镜片缓冲结构8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镜片缓冲结构9,所述第一镜片缓冲结构8之间设置有第三镜片缓冲结构10,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2上时,第一镜片缓冲结构8和第三镜片缓冲结构10配合对红外镜片2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将冲击力抵消,当红外镜片2受到左右方向的冲击力时,第二镜片缓冲结构9及时对红外镜片2进行缓冲减震,所述镜头本体1和防护壳3的外表面均套接有防护套11,防护套11保护镜头本体1和防护壳3的外表面,所述镜头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镜头缓冲结构13,凹槽12内的镜头缓冲结构13可以对镜头本体1的外侧进行多方位缓冲保护,提高镜头本体1外侧的抗冲击能力。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头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4,所述防护壳3靠近镜头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环15,所述镜头本体1和防护壳3之间通过螺纹槽14和螺纹环15可拆卸连接,所述镜头本体1和防护壳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6,利用螺纹槽14和螺纹环15方便组装拆卸防护壳3,密封垫16防止水分和灰尘杂质进入镜头本体1内。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镜片缓冲结构8包括活动壳801、连接杆802、压环803和第一缓冲弹簧804,四个所述空腔7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壳801,所述红外镜片2处卡套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杆802,四个所述连接杆802分别贯穿活动壳801,所述连接杆802中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环803,所述压环803的外侧位于活动壳80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804,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2上时,连接杆802带动压环
803在活动壳801内移动,压环803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804,第一缓冲弹簧804的弹力对红外镜片2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镜片缓冲结构9包括缓冲垫901和第二缓冲弹簧902,四个所述空腔7的内壁位于活动壳8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901,所述缓冲垫9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902,当红外镜片2受到左右冲击时,活动壳801产生左右移动并压缩缓冲垫901和第二缓冲弹簧902,缓冲垫901和第二缓冲弹簧902对活动壳801的两侧进行缓冲防护。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镜片缓冲结构10包括弧形压板1001、第三缓冲弹簧1002和限位槽1003,所述红外镜片2处卡套6的外侧抵接有四个弧形压板1001,所述四个弧形压板10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弹簧1002,所述镜头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弧形压板1001相适配的限位槽1003,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2上时,弧形压板1001挤压第三缓冲弹簧1002,第三缓冲弹簧1002的弹力对红外镜片2进行缓冲减震,限位槽1003并对弧形压板1001进行限位。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头缓冲结构13包括第四缓冲弹簧1301、压块1302和活动杆1303,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四缓冲弹簧1301,所述第四缓冲弹簧1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1302,所述压块1302靠近第四缓冲弹簧1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303,所述活动杆1303与镜头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压块1302的外表面与防护套11内表面抵接,当镜头本体1外侧受到冲击时,压块1302压缩第四缓冲弹簧1301,活动杆1303并限制第四缓冲弹簧1301的最大压缩距离,第四缓冲弹簧1301的弹力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红外镜头时,防护壳3和防护盖5保护镜头本体1的前端,防护镜片4并对红外镜片2进行防护,防止灰尘杂质落在红外镜片2表面,卡套6防止镜片掉落,防护套11保护镜头本体1和防护壳3的外表面,密封垫16防止水分和灰尘杂质进入镜头本体1内,当镜头本体1外侧受到冲击时,压块1302压缩第四缓冲弹簧1301,活动杆1303并限制第四缓冲弹簧1301在凹槽12内的最大压缩距离,第四缓冲弹簧1301的弹力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2上时,连接杆802带动压环803在活动壳801内移动,压环803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804,第一缓冲弹簧804的弹力对红外镜片2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弧形压板1001挤压第三缓冲弹簧1002,第三缓冲弹簧1002的弹力对红外镜片2进行进一步缓冲减震,限位槽1003并对弧形压板1001进行限位,当红外镜片2受到左右冲击时,活动壳801产生左右移动并压缩缓冲垫901和第二缓冲弹簧902,缓冲垫901和第二缓冲弹簧902对活动壳801的两侧进行缓冲防护,进一步的,利用螺纹槽14和螺纹环15方便组装拆卸防护壳3。
2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26.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7.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