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2:49: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


背景技术:

2.城市污水即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渠汇集并应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入水体。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病菌、病毒外,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 (约占城市污水总量的60~80%) 水质日趋复杂和径流污水的污染日趋严重,使城市污水含有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城市污水的处理涉及很多方面,必须对下水道体制,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处理工艺,处理后污水的利用和排放要求等进行综合规划。
3.生化处理法简称为生物处理法或生化法。该法的处理过程是使废水或固体废物与微生物混合接触,利用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等,使不稳定的有机物和无机毒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按照反应过程中有无氧气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4.通过生化处理法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有效去除,现有设备出现的问题使耗氧发酵过程中曝气池容易发生堵塞;在絮凝过程中药剂与污水接触不充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解决现有设备出现的问题使耗氧发酵过程中曝气池容易发生堵塞;在絮凝过程中药剂与污水接触不充分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包括第一污水过滤池1、第一絮凝池2、第一沉淀池3、曝气池4、第二絮凝池5、第二沉淀池6;
8.所述第一污水过滤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7;第一污水过滤池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管道8;第一输送管道8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絮凝池2;第一絮凝池2通过第二输送管道9与第一沉淀池3连通;第一沉淀池3通过第三输送管道10连接设置有曝气池4;曝气池4通过第四连接管道11连接设置有第二絮凝池5;第二絮凝池5通过第五连接管道12连接设置有第二沉淀池6。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絮凝池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浮动搅拌装置;所述浮动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3、固定板14、搅拌桨15和固定绳16;固定板14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3;固定板14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桨15;固定板14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绳16;固定绳16的末端与第一絮凝池2的侧壁固定连接;搅拌桨15在驱动电机13的带动下转动运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6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抽吸通道;污泥抽吸通道上设置有污泥抽吸泵。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絮凝池2分别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每个第一絮凝池2的内部对应设置一个搅拌装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池4内设置有挡板19;挡板19将曝气池4设置为若干个相互连通隔间20;每个隔间20内设置一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曝气池4底部的曝气嘴21和固定设置在挡板19上的搅拌器22;每个隔间20内设置有一组搅拌器。
13.进一步的,第二沉淀池6的末端一次连接设置有消毒池23和储水池24。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针对城市化污水量大且成分复杂的特点设置了第一污水过滤池1、第一絮凝池2、第一沉淀池3、曝气池4、第二絮凝池5、第二沉淀池6、过滤网7、第一输送管道8等结构;通过设置多次絮凝将污水中不同的有害成分分离;通过设置曝气池对污水进行好氧发酵;针对污水量大的问题,将絮凝池设置为若干个小的池子,避免较大池子带来的接触不充分、絮凝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曝气池设置为若干个互相连通的隔间,较小的空间更有利于模块化管控,提升处理的精确度;此外,本技术还设置了搅拌器和浮动搅拌装置,辅助提高处理效率。
16.综上,本技术所述的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可容纳污水量大、处理效果好,处理质量高,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福浮动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器22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第一污水过滤池1;第一絮凝池2;第一沉淀池3;曝气池4;第二絮凝池5;第二沉淀池6;过滤网7;第一输送管道8;第二输送管道9;第三输送管道10;第四连接管道11;第五连接管道12;驱动电机13;固定板14;搅拌桨15;固定绳16;挡板19;隔间20;曝气嘴21;搅拌器22;消毒池23;储水池24。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如图所示:
24.实施例1:
25.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化池,包括第一污水过滤池1、第一絮凝池2、第一沉淀池3、曝气池4、第二絮凝池5、第二沉淀池6;
26.所述第一污水过滤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7;第一污水过滤池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管道8;第一输送管道8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絮凝池2;第一絮凝池2通过第二输送管道9与第一沉淀池3连通;第一沉淀池3通过第三输送管道10连接设置有曝气池4;曝气池4通过第四连接管道11连接设置有第二絮凝池5;第二絮凝池5通过第五连接管道12连接设置有
第二沉淀池6。
27.实施例2:
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29.所述第一絮凝池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浮动搅拌装置;所述浮动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3、固定板14、搅拌桨15和固定绳16;固定板14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3;固定板14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桨15;固定板14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绳16;固定绳16的末端与第一絮凝池2的侧壁固定连接;搅拌桨15在驱动电机13的带动下转动运动。
30.实施例3:
31.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
32.所述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6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抽吸通道;污泥抽吸通道上设置有污泥抽吸泵。
33.实施例4:
3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
35.所述第一絮凝池2分别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每个第一絮凝池2的内部对应设置一个搅拌装置。
36.实施例5:
37.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
38.所述曝气池4内设置有挡板19;挡板19将曝气池4设置为若干个相互连通隔间20;每个隔间20内设置一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曝气池4底部的曝气嘴21和固定设置在挡板19上的搅拌器22;每个隔间20内设置有一组搅拌器。
39.实施例6:
40.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
41.第二沉淀池6的末端一次连接设置有消毒池23和储水池24。
42.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43.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