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支护桩的制作方法

2022-08-23 22:59: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重要的地下管线应采取相应措施。
3.目前对基坑墙壁和地面进行支撑时,无法对基坑出现的细微偏差进行直观观察,从而影响后期建筑的建造,使得建筑整体发生歪斜,十分的不安全,所以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坑支护桩,在建造过程中,对基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桩,通过根据反应仓内部容腔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使工作人员可初步判断出墙体出现过偏斜,同时根据储液筒内腔的水是否流出,判断出地面出现过偏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桩,包括第一支护机构和第二支护机构,所述第一支护机构与第二支护机构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护机构,所述第一支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墙体一侧的第一限位型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二限位型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护机构包括支撑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与承托柱之间的第三限位型支撑板,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的两侧均铰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板;
6.所述第一限位型支撑板和第二限位型支撑板呈u字形设置,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两侧的衔接块分别插接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和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靠近第一限位型支撑板一侧所设置的衔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上,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一侧所设置的衔接块设置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竖直向中心线位置处,所述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轨,且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与衔接板相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靠近第一限位型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第一限位型支撑板是否倾斜的第一反应机构,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第二限位型支撑板是否倾斜的第二反应机构。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板一侧的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相互垂直的反应仓,所述反应仓上设置有呈透明状设置的观察窗,所述反应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薄膜状密封纸板,所述第三限位型支撑板的
一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杆,所述承托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顶针。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杆与衔接座之间呈相对平行状态设置,所述反应仓上设置有薄膜状密封纸板的一侧呈斜坡状设置。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仓的内部设有用于将反应仓内腔分隔成两等份的隔板,且所述反应仓的内腔填充有硫酸铜溶液。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应机构至少包括两个储液筒,两个所述储液筒关于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竖直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储液筒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储液筒的一侧呈贯穿状插接有与衔接块相连接的第二顶针。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托柱,所述第二限位型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栓,所述承托柱的内部呈贯穿状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定位栓插接在第二插槽的内腔。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和第三加固板,且所述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和第三加固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定位栓的内部呈贯穿状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插槽大小一致的第三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及第三插槽的内腔插接有第一定位栓。
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发明通过根据第三限位型支撑板与第一限位型支撑板、衔接块之间距离发生变化,使得插接进反应仓的内腔,而使反应仓内部相应容腔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使工作人员可初步判断出墙体出现过偏斜,同时根据地面出现歪斜时拉动第二顶针抽出储液筒的内腔,使得储液筒内腔的水从出水口处流出,即可直观的观察到基坑墙体和地面是否出现偏差,进而可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检测和补救,更便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18.图4为本发明第二支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图4的b部结构放大图。
20.图6为本发明第一支护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21.图7为本发明图6的c部结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为:1、第一支护机构;101、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2、承托柱;103、第一加固板;104、第二加固板;105、第三加固板;106、第一插槽;107、第一定位栓;108、第二插槽;2、第二支护机构;21、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2、第二定位栓;23、第三插槽;24、滑轨;25、滑块;3、第三支护机构;31、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2、衔接块;33、衔接板;4、第一反应机构;41、衔接座;42、反应仓;43、观察窗;44、薄膜状密封纸板;45、第一顶针;46、承托杆;5、第二反应机构;51、储液筒;52、第二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参照说明书附图1-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坑支护桩,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护机构1和第二支护机构2,第一支护机构1与第二支护机构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护机构3,第一支护机构1包括固定安装在墙体一侧的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第二支护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第三支护机构3包括支撑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与承托柱102之间的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与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安装后保持相互垂直状态对墙面和地面进行支撑,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呈倾斜状态支撑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和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之间,使得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和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相互固定支撑,防止墙面的土出现松动而脱落,影响建筑的构建。
25.结合图3和图5所示,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的两侧均铰接有衔接块32,衔接块3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板33,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和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呈u字形设置,其中,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两侧的衔接块32分别插接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和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且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靠近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一侧所设置的衔接板3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上,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一侧所设置的衔接块32设置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竖直向中心线位置处,在常态下,衔接块32与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相连接的一侧,通过衔接板33是固定安装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上的,另外,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轨24,且滑轨24上滑动安装有与衔接板33相连接的滑块25,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一侧所设置的衔接块32通过滑块25是呈滑动状态安装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上的,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根据与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相连接的衔接块32滑动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上,使得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整体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可判断支撑在地面上的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是否随着地面变化而发生倾斜,同时根据墙面的变化是否带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与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之间角度发生变化,来判断墙面是否出现歪斜,进而对基坑整体进行监测。
26.为防止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出现细小微差,观察不明显而导致建造出的建筑出现问题,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靠近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的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是否倾斜的第一反应机构4,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是否倾斜的第二反应机构5,第一反应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板33一侧的衔接座41,衔接座4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相互垂直的反应仓42,使得反应仓42整体与衔接板33保持一致,当衔接板33发生偏斜时,同步带动反应仓42发生偏斜,其中,反应仓42的内部设有用于将反应仓42内腔分隔成两等份的隔板,且反应仓42的内腔填充有硫酸铜溶液,在常态下,硫酸铜溶液为浅蓝色放置在反应仓42内腔,当反应仓42内腔的硫酸铜溶液接触到铁质金属时,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7.其中,反应仓42上设置有呈透明状设置的观察窗43,可用于观察反应仓42内腔液体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反应仓4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薄膜状密封纸板44,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杆46,承托杆4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顶针45,第一顶针45为铁制金属棒,其中,承托杆46与衔接座41之间呈相对平行状态设置,反应仓42上设置有薄
膜状密封纸板44的一侧呈斜坡状设置,在常态下,第一顶针45在薄膜状密封纸板44的外侧,当反应仓42随着衔接板33和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发生偏斜时,同步带动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整体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而使第一顶针45与反应仓42之间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第一顶针45戳穿薄膜状密封纸板44插接进反应仓42内腔时,反应仓42内腔的溶液与第一顶针45相互反应而使其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可直观的让工作人员看出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的角度出现过偏斜,进而进行专业的对墙体和地面平整度进行检测。
28.在具体实施时,当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整体向远离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方向偏斜时,会拉动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使其与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相接触的一侧,通过滑块25滑动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上,使得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整体向靠近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方向移动,此时,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与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之间角度变小,进而第一顶针45与反应仓42之间距离靠近,最终会使第一顶针45戳穿薄膜状密封纸板44进入反应仓42底部的内腔中,使得反应仓42底部内腔的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进而当工作人员发现时,可初次判断为墙体土壤出现问题,从而使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上半部失去支撑而发生歪斜,同理,当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整体向靠近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方向偏斜时,会推动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向远离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方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与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之间距离变大,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与衔接块32之间距离缩小,进而使得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一侧的35戳穿薄膜状密封纸板44进入反应仓42上方的内腔,使得反应仓42内腔顶部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以用于初步判断墙体顶部出现过坍塌,而使墙体土壤积累在墙体下半部分,对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下半部分进行推挤,而使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整体向靠近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方向偏斜;
29.由于无法根据第一反应机构4的变化判断地面是否出现偏斜,第二反应机构5至少包括两个储液筒51,两个储液筒51关于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竖直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储液筒51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储液筒51的一侧呈贯穿状插接有与衔接块32相连接的第二顶针52,储液筒51的一侧开设有一出水口,第二顶针52正好堵塞在储液筒51的出水口处,在常态下,衔接块32设置在两个储液筒51的竖直向中心线处,且第二顶针52正好堵塞在储液筒51的出水口处,且结合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上的衔接块32,当地面出现歪斜时带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整体歪斜,进而使储液筒51歪斜,从而使得衔接块32向歪斜较低的一侧滑动,从而拉动另一侧的第二顶针52抽出储液筒51的内腔,使得储液筒51内腔的水从出水口处流出直至流空,然而当墙体带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发生歪斜时,虽然衔接块32会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顶针52抽出储液筒51的内腔,此时储液筒51是处于水平状态,水无法从其内部流出。
30.进一步的,在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托柱102,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栓22,承托柱102的内部呈贯穿状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108,第二定位栓22插接在第二插槽108的内腔,使得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与承托柱102之间的拆装更加便捷,在使用时,只需要将第二定位栓22插接进第二插槽108的内腔即可使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和承托柱102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在一起,为增强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的支撑稳定,在承托柱10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固板103、第二加固板104和第三加固板105,且第一加固板103、第二加固板104和第三加固板105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106,
第二定位栓22的内部呈贯穿状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插槽106大小一致的第三插槽23,第一插槽106及第三插槽23的内腔插接有第一定位栓107,通过将承托柱102整体放置在基坑底部,然后将第二定位栓22插接进第二插槽108的内腔,同时,将第一定位栓107插入第一插槽106和第三插槽23的内腔,并钉入地底即可完成安装。
31.工作原理: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将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和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牢固安装后,通过根据实际基坑墙体或地面的变化,当地面出现歪斜时带动第二限位型支撑板21整体歪斜,进而使储液筒51歪斜,从而使得衔接块32向歪斜较低的一侧滑动,从而拉动另一侧的第二顶针52抽出储液筒51的内腔,使得储液筒51内腔的水从出水口处流出直至流空,即可使工作人员判断出地面出现偏斜,进而进行专业的检测及补救,当墙体发生偏斜时,通过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与第一限位型支撑板101之间距离变化,以及第三限位型支撑板31与衔接块32之间距离发生变化,使得35插接进反应仓42的内腔,而使反应仓42内腔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即可使工作人员进行初步判断出墙体顶部出现过坍塌,进而进行专业的检测及补救。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3.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