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低压验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8:52: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验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压验电器,属于验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验电器是一种检测物体是否带电以及粗略估计带电量大小的仪器。玻璃瓶验电器当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顶端的导体时,自身所带的电荷会传到验电器内的箔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箔片将自动分开,张成一定角度。根据两箔片张成角度的大小可估计物体带电量的大小。其实这是箔片所受电场力包括箔片上同名的电荷的斥力和器皿内壁异名电荷的吸引力。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验电器也层出不穷。
3.现有的低压验电器的验电端缺少保护结构,安全性不足,而且现有的低压验电器外部的绝缘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安全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低压验电器,以解决现有的低压验电器的验电端缺少保护结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6.一种低压验电器,包括验电器本体、第一连接板和透明保护头,所述验电器本体上端外围设置有橡胶套,位于所述橡胶套下方的所述验电器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外围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套筒内底端设置有辅助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所述透明保护头,所述透明保护头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橡胶套一侧壁上设置有软胶膜,所述软胶膜下方设置有透明膜。
7.优选的,所述验电器本体上端中部成型有充电口,所述验电器本体下端内嵌有验电探头,位于所述软胶膜内的所述验电器本体侧壁上内嵌有操作面板,位于所述透明膜内的所述验电器侧壁上内嵌有显示屏。
8.优选的,所述软胶膜成型于所述橡胶套上,所述透明膜与所述橡胶套熔接,所述橡胶套与所述验电器本体胶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验电器本体侧壁熔接,所述连接柱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柱外壁与所述连接套筒内壁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辅助弹簧被卡压于所述连接柱下端与所述连接套筒内底端之间,所述连接套筒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透明保护头侧壁熔接,所述支撑脚上端与所述透明保护头下端熔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验电器,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连接柱、连接套筒、辅助弹簧、第二连接板、透明保护头和支撑脚,使验电探头可在透明保护头内伸缩,在验电器
不使用时,透明保护头可对验电探头进行保护,验电器在使用时透明保护头可隔离验电探头与人手,使验电器在使用时更加安全,解决了现有的低压验电器的验电端缺少保护结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套、软胶膜和透明膜,可对验电器进行绝缘保护,使人在使用验电器时更加安全,解决了现有的低压验电器外部的绝缘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压验电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压验电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透明保护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压验电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柱和连接套筒的正视剖视图。
17.图中:1-验电器本体,2-橡胶套,3-第一连接板,4-连接柱,5-连接套筒,6-第二连接板,7-辅助弹簧,8-透明保护头,9-支撑脚,10-软胶膜,11-透明膜,12-充电口,13-验电探头,14-操作面板,15-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1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验电器,包括验电器本体1、第一连接板3和透明保护头8,验电器本体1上端外围设置有橡胶套2,位于橡胶套2下方的验电器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下端设置有连接柱4,连接柱4下端外围设置有连接套筒5,连接套筒5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连接套筒5内底端设置有辅助弹簧7,第二连接板6之间设置有透明保护头8,透明保护头8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9,橡胶套2一侧壁上设置有软胶膜10,软胶膜10下方设置有透明膜11。
20.参考图1所示,验电器本体1上端中部成型有充电口12,验电器本体1下端内嵌有验电探头13,位于软胶膜10内的验电器本体1侧壁上内嵌有操作面板14,位于透明膜11内的验电器侧壁上内嵌有显示屏15,软胶膜10可将操作面板14覆盖,透明膜11可将显示屏15覆盖,通过操作面板14可对验电器进行操控,验电器验电所产生的的数据会通过显示屏15显示。
21.参考图1所示,软胶膜10成型于橡胶套2上,透明膜11与橡胶套2熔接,橡胶套2与验电器本体1胶接,软胶膜10和透明膜11配合橡胶套2可对验电器本体1进行绝缘保护,使人在握持使用验电器时更加安全。
22.参考图1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3与验电器本体1侧壁熔接,连接柱4上端与第一连接板3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柱4外壁与连接套筒5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柱4可在连接筒内上下滑动。
23.参考图1和图3所示,辅助弹簧7被卡压于连接柱4下端与连接套筒5内底端之间,连接套筒5下端与第二连接板6通过螺钉连接,辅助弹簧7可以连接柱4为依托,对连接套筒5和第二连接板6进行支撑。
24.参考图1-图2所示,第二连接板6与透明保护头8侧壁熔接,支撑脚9上端与透明保护头8下端熔接,第二连接板6、透明保护头8以及支撑脚9可同步移动。
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验电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26.步骤1:软胶膜10可将操作面板14覆盖,透明膜11可将显示屏15覆盖,通过操作面板14可对验电器进行操控,在未使用验电器时,辅助弹簧7以连接柱4为依托,对连接套筒5和第二连接板6进行支撑,使透明保护头8将验电探头13包裹,可对透明探头进行保护。
27.步骤2:在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时,将验电探头13朝向验电位置,然后使支撑脚9抵住验电位置的两侧,向下移动验电器,在辅助弹簧7的辅助下验电探头13会伸出透明保护头8,接触验电位置进行验电,验电器验电所产生的的数据会通过显示屏15显示,同时透明保护头8可在人手与验电位置之间隔离,对人进行保护,软胶膜10和透明膜11配合橡胶套2可对验电器本体1进行绝缘保护,使人在握持使用验电器时更加安全,在验电后,辅助弹簧7会将连接套筒5弹开,使透明保护头8迅速将验电探头13包裹。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验电器,包括验电器本体(1)、第一连接板(3)和透明保护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验电器本体(1)上端外围设置有橡胶套(2),位于所述橡胶套(2)下方的所述验电器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下端设置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下端外围设置有连接套筒(5),所述连接套筒(5)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连接套筒(5)内底端设置有辅助弹簧(7),所述第二连接板(6)之间设置有所述透明保护头(8),所述透明保护头(8)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9),所述橡胶套(2)一侧壁上设置有软胶膜(10),所述软胶膜(10)下方设置有透明膜(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验电器本体(1)上端中部成型有充电口(12),所述验电器本体(1)下端内嵌有验电探头(13),位于所述软胶膜(10)内的所述验电器本体(1)侧壁上内嵌有操作面板(14),位于所述透明膜(11)内的所述验电器侧壁上内嵌有显示屏(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膜(10)成型于所述橡胶套(2)上,所述透明膜(11)与所述橡胶套(2)熔接,所述橡胶套(2)与所述验电器本体(1)胶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与所述验电器本体(1)侧壁熔接,所述连接柱(4)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柱(4)外壁与所述连接套筒(5)内壁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7)被卡压于所述连接柱(4)下端与所述连接套筒(5)内底端之间,所述连接套筒(5)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通过螺钉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与所述透明保护头(8)侧壁熔接,所述支撑脚(9)上端与所述透明保护头(8)下端熔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验电器,属于验电器技术领域,包括验电器本体、第一连接板和透明保护头,所述验电器本体上端外围设置有橡胶套,位于所述橡胶套下方的所述验电器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外围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套筒内底端设置有辅助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连接柱、连接套筒、辅助弹簧、第二连接板、透明保护头和支撑脚,使验电探头可在透明保护头内伸缩,在验电器不使用时,透明保护头可对验电探头进行保护,验电器在使用时透明保护头可隔离验电探头与人手,使验电器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验电器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验电器在使用时更加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林 索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合纵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8/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