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导电端子、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10:50: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一种导电端子以及包括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些电连接器通常采用可移动端子的结构,可移动端子置于圆筒状的导电壳体的容纳部中,可移动端子的一端位于容纳部内,并对抗弹簧的弹性从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便与印刷电路板(pcb)电连接。可移动端子通常通过位于其一端的弹簧与导电壳体保持接触,然而这种接触不够稳定,尤其是在有震动或外力施加给可移动端子时,会导致可移动端子和导电壳体之间接触不良,并因此产生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一电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适于在所述导电壳体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所述导电壳体的轴向向外顶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
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被折弯至少一次,以使得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至少两个分段。
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每个分段沿与所述轴向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壳体包括筒状主体部,所述筒状主体部具有开口端以及形成在所述筒状主体部的远离所述开口端的第二电接触部。
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接触部采用向外凸出的凸出结构。
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状主体部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1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状主体部的开口端的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轴向缺口,所述轴向缺口为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弹性变形提供避让空间。
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壳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臂,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的至少一侧延伸的第三电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臂适于与所述第三电接触部弹性接触。
1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被向内折弯一次,使得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两个分段。
1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在其弹性变形前与所述第三电接触部之间具有间隙。
1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三电接触部均采用向外凸出的凸出结构。
1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导电壳体是一体地形成的。
1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形成的一体式端子。
1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与所述导电壳体连接。
1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为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适于插装在所述导电壳体内。
1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电壳体过盈配合。
2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壳体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形成的一体式部件。
2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其中,所述导电端子为如上所述的导电端子。
22.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端子和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的导电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弹性臂,该第一弹性臂适于在导电壳体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以沿导电壳体的轴向向外顶推第一电接触部以与pcb等接触,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第一电接触部能够始终在第一弹性臂的弹力作用下与pcb板等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以保证产品的良好电性能和稳定的机械性能,并且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且阻抗低。
23.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24.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剖视示意图;
27.图4是图3所示的a部放大图;
28.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图5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30.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公开,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得本公开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32.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
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33.根据本公开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一电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适于在所述导电壳体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所述导电壳体的轴向向外顶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
3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和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其中,所述导电端子为如上所述的导电端子。
35.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a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3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导电端子100、100’包括导电壳体10、10’,该导电壳体10、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臂20、20’,该第一弹性臂20、20’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一电接触部30、30’,其中第一弹性臂20、20’适于在导电壳体10、10’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导电壳体10、10’的轴向向外顶推第一电接触部30、30’以便与pcb等导电部件电接触。根据本公开的导电端子通过在其导电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弹性臂20、20’,该第一弹性臂20、20’适于在导电壳体10、10’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以沿导电壳体10、10’的轴向向外顶推第一电接触部30、30’以与pcb等接触,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第一电接触部30、30’能够始终在第一弹性臂20、20’的弹力作用下与pcb等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以保证产品的良好电性能和稳定的机械性能,并且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且阻抗低。
3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弹性臂20、20’被折弯至少一次,以使得第一弹性臂20、20’具有至少两个分段。
3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弹性臂20、20’的每个分段沿与轴向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3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导电壳体10、10’包括筒状主体部11、11’,筒状主体部11、11’具有开口端以及形成在筒状主体部11、11’上的远离开口端的第二电接触部12、12’。该第二电接触部12、12’用于与另一pcb电接触或直接焊接在所述另一pcb上。
4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电接触部12、12’采用向外凸出的凸出结构,以便与所述另一pcb保持良好接触。
4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筒状主体部11、11’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3、13’。该突出部13、13’可以与保持该导电端子100、100’的塑料壳体发生干涉,并将该导电端子100、100’固定在塑料壳体内。
4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筒状主体部11、11’的开口端的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轴向缺口40、40’,该轴向缺口40、40’为第一弹性臂20、20’的弹性变形提供避让空间。
4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导电壳体1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臂50,导电端子100还包括从第一电接触部30的至少一侧延伸的第三电接触部60,第二弹性臂50适于与第三电接触部60弹性接触。这样,在第一弹性臂20的第一电接触部30与pcb接触的时候,可以提供更短的电长度以及较大的正向压力。
4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弹性臂50被向内折弯一次,使得第二弹性臂50具有两个分段。
4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弹性臂50在其弹性变形前与第三电接触部6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对导电端子100的整个外表面进行电镀操作。
4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电接触部30、30’采用向外凸出的凸出结构。以便与pcb保持良好的电接触。类似地,第三电接触部60也采用向外凸出的凸出结构,以便与第二弹性臂50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4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弹性臂20与导电壳体10是一体地形成的。例如导电端子100可以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形成的一体式端子,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4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弹性臂20’的远离第一电接触部3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70’,该连接部70’适于与导电壳体10’连接。
4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连接部70’为筒状结构,且该连接部70’适于插装在导电壳体10’内。这样使得组装过程更简单,且成本低。
5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连接部70’与导电壳体10’过盈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70’与导电壳体10’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
5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导电壳体10’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形成的一体式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5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至少一个导电端子100、100’,导电端子保持在绝缘本体中,其中,导电端子100、100’为如上所述的导电端子100、100’。
53.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端子和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的导电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弹性臂,该第一弹性臂适于在导电壳体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以沿导电壳体的轴向向外顶推形成在第一弹性臂自由端的第一电接触部,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第一电接触部能够始终在第一弹性臂的弹力作用下与pcb等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从而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且阻抗低。此外,第二弹性臂与导电壳体一体地形成,从而可以去除弹簧这个中间弹性媒介,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5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55.在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公开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