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屏安装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3:09: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将扁平显示屏安装至墙壁或其他竖向支撑表面的装置。更特别的是,但不限于此,它涉及构成部分视频墙的扁平显示屏和/或位于凹陷内的扁平显示屏的这种安装件。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将多个扁平显示屏安装至墙壁或其他竖向支撑物以形成一面“视频墙”,在这面墙上多个扁平显示屏可以用来显示单个图像,就像它们是单一的大平面屏一样。
3.传统扁平显示屏用的安装件包括能安装至显示屏的后面的第一框架,以及用传统的夹具和配件安放至墙壁的第二框架。然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安装在一起,对于家用的单个显示屏来说,经常是直接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可旋转的安装件连接,以使显示屏定位在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所需的角度。
4.在显示屏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将手伸到扁平显示屏后面,使两个框架脱接,或将扁平显示屏从其第一个框架上拆离,以便接触到扁平显示屏背面的控制或访问面板以进行调整、故障排除和/或维修。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简单地用正常的扁平显示屏来代替故障的屏幕。
5.然而,对于视频墙,这是不可能的。为了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屏幕,各个扁平显示屏必须尽可能边对边地安装,所有的屏幕都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这样观众就“看不到接缝”。因此,充其量只有视频墙的外围屏幕可以如上所述进行访问。如果位置比较居中的屏幕出问题,可能需要将大部分的视频墙从边缘向内逐一地拆除多个屏幕,以便到达故障的屏幕。
6.当由于空间或设计的原因,一个或多个扁平显示屏被安装入墙壁的凹槽内,通常显示屏的前屏幕表面与墙壁表面平齐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些布局,如果有任何问题,扁平显示屏的后部也是无法进入的。
7.人们试图通过采用安装件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各框架可以大致垂直于视频墙的平面进行位移,分别将故障的屏幕从视频墙的平面向外延伸,或从凹槽周围的墙的平面向外延伸。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安装件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要么它们的运动是不可接受的,要么延伸机构过于复杂和昂贵,或者经常两者兼而有之。


技术实现要素:

8.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将扁平显示屏安装至支座的装置,无论是作为视频墙或类似的一部分,还是在无法进入的凹槽内,或两者兼而有之,该装置避免现有装置的上述缺点,特别是根据需要提供屏幕及其支座的可控相对运动,其机构简单可靠、制造相对简单、同时成本相对较低。
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将作为视频墙一部分的扁平显示屏安装至支
撑架的装置,其中所述扁平显示屏的前视面与视频墙的每个其他扁平显示屏的前视面平齐延伸,
10.所述装置包括能安装至扁平显示屏的与其前视面相背的后部表面的第一框架机构、能安装至墙壁或其他支座的第二框架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机构和第二框架机构的能选择性延伸的连接机构,
11.所述连接机构可选择地在闭合构型和打开构型之间重构,在闭合构型,前视面与视频墙的相邻扁平显示屏的前视面基本共面地延伸,在打开构型,所述扁平显示屏从视频墙向外明显位移,其中:
12.连接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剪叉式机构,其中
13.所述剪叉式机构或每个剪叉式机构包括第一支杆机构和第二支杆机构,在每个所述支杆机构的相应中点附近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
14.第一支杆机构的下端在使用中可枢转地安装至第一框架机构,第二支杆机构的下端在使用中可枢转地安装至第二框架机构,同时
15.在使用中,第一支杆机构远离在使用中的所述下端的上端被约束为跟随第二框架机构的基本竖向的细长导轨机构,而在使用中,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被约束为跟随第一框架机构的基本竖向的细长导轨机构,并且
16.设有偏压件以将所述连接机构推向其打开构型,并且其中:
17.连接机构设有与至少一个剪叉式机构或每个剪叉式机构相关的阻尼件,
18.所述阻尼件分别在第一或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与第二或第一支杆机构的下端之间,或在第一或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与第二或第一框架机构的固定点之间进行操作连接。
19.因此,在连接机构的闭合构型,每个支杆机构的上端与相应导轨机构的上端相邻,并且第一和第二框架机构相邻并平行地延伸,而且
20.在连接机构的打开构型,每个支杆机构的上端朝向相应导轨机构的下端布置,并且第一和第二框架机构平行但间隔开地延伸。
21.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偏压件包括在连接机构的闭合构型中比在打开构型中进一步延伸的拉簧机构。
22.有利的是,拉簧机构分别在第一或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与第二或第一支杆机构的下端之间,或在第一或第二支杆机构的所述上端与第二或第一框架机构上的固定点之间延伸。
23.优选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剪叉式机构。
24.有利的是,所述的两个剪叉式机构被布置在装置的相应水平远离的两个边缘附近。
25.优选地,连接机构设有单个阻尼件,与两个剪叉式机构或其中一个相关联。
26.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阻尼件包括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元件,该元件的形状可移动地适配于中空元件的凹槽。
27.有利的是,该阻尼件包括中空柱形元件和可在中空柱形元件的腔体中同轴移动的柱形杆件。
28.阻尼件包括细长的中空柱形元件和在中空柱形元件内同轴移动的细长柱形杆件。
29.优选地,柱形杆件在中空柱形元件内形成紧配合,可选地是过盈配合。
30.柱形杆件在中空柱形元件内的运动取决于相应元件之间的摩擦力。
31.中空圆柱形元件内的柱形杆件的运动可取决于柱形杆件向内运动而在中空柱形元件内压缩的空气,和/或可取决于柱形杆件向外运动而在中空柱形元件内变稀薄的空气。
32.柱形杆件在中空柱形元件内的运动可取决于移动经过柱形杆件与中空柱形元件之间的狭窄间隙的空气。
33.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装置包括可解锁的卡持机构,该装置适于将第一和第二框架机构保持在彼此接触或相邻延伸的状态。
34.有利的是,所述卡持机构包括多个闩锁装置,每个都在第一与第二框架机构之间延伸。
35.有利的是,所述闩锁装置可以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框架推向彼此而可控地解锁。
36.有利的是,当解锁的第一和第二框架机构被推到一起,并且与相应框架机构相关的相应闩锁部分接触时,所述闩锁机构自动接合。
37.因此,当扁平显示屏被推至与视频墙的其他扁平显示屏对齐时,该装置将锁定在一个对齐构型中,但在随后向内移出所述对齐时释放。
38.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装置或将扁平显示屏安装至墙壁或其他大体上为平面的支座的凹陷内,所述扁平显示屏的前视面与墙壁或其他平面支座的相邻表面平齐延伸,
39.所述装置包括可安装至扁平显示屏的与其前部表面相对的后部表面的第一框架机构、可在所述凹陷内安装至所述墙壁或其他支座上的第二框架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机构的可伸展的连接机构,
40.所述连接机构可在闭合构型和打开构型之间重构,在闭合构型,前视面与墙壁或其他支座的相邻表面平齐延伸,在打开构型,扁平显示屏从墙壁或其他支座向外明显移动,其中:
41.连接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剪叉式机构,
42.所述或每个剪叉式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杆机构,在每个所述支杆机构的相应中点附近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
43.第一支杆装置的下端在使用中可枢转地安装至第一框架机构,第二支杆机构的下端在使用中可枢转地安装至第二框架机构,同时
44.在使用时,第一支杆机构的远离其下端的上端在使用时被约束为跟随第二框架机构的基本竖向的导轨机构,而在使用中,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被约束为跟随第一框架机构的基本竖向的导轨机构,其中:
45.设有偏压件以将所述连接机构推向其打开构型,以及其中:
46.连接机构包括与至少一个剪叉式机构或每个剪叉式机构相关的阻尼件,
47.所述阻尼件分别在第一或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与第二或第一支杆机构的下端之间,或第一或第二支杆机构的上端与第二或第一框架机构的固定点之间延伸。
附图说明
48.现在将通过示例并参照附图中的图来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49.图1是本发明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处于闭合构型的等距视图;
50.图2是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处于打开构型的等距视图;
51.图3是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正面图;
52.图4是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后视图;
53.图5a和图5b是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右侧立面图,分别为闭合和打开的构型;
54.图6a和图6b是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平面图,分别为闭合和打开的构型;
55.图7是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从一个角度看的正面等距视图,示出了其驱动和阻尼机构,为清晰起见,显示为部分断开的构型;
56.图8是图7的扁平显示屏显示器的局部等轴视图,更详细地显示了部分断开的驱动和阻尼机构;
57.图9是与图7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隔开的阻尼机构的等距视图;以及
58.图10a和图10b是示出图1的扁平显示屏安装件的卡持机构的两个可互锁的部件的局部等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9.现在请参考附图,特别是图1和图2,体现本发明的安装装置1分别以闭合和打开的构型示出。
60.在闭合构型中,可以看到安装装置1包括大体上呈矩形的第一或前部框架元件2和大体上呈矩形的第二或后部框架元件3,每个都具有由多个金属支杆、条带和通道组成的传统结构。
61.前部框架元件2具有多个开孔4,其排列方式使任何标准的扁平显示屏都可以使用传统的固定元件和适当选择的开孔4安装至前部框架元件2。
62.同样,后部框架元件3具有多个开孔5,其排列方式使后部框架元件3可以安装至支座表面,同样使用传统的固定元件,这可根据特定的支座结构或墙壁适当选择。
63.如图2所示,在打开构型中,不仅可以更清楚地区分前部2和后部3的框架元件,而且现在可以看到连接框架元件2、3的机构(注意:在图2中仍然看不到安装装置1结构的其他元件,将在下面的图7至图9中描述)。
64.该机构包括两个剪叉式机构6,位于每个框架元件2、3的相应水平相对的两个边缘附近。本示例中的每个剪叉式机构6包括三根细长的支杆元件,两个较窄的第一支杆元件7放置在较宽的第二支杆元件8的两侧。
65.三根支杆元件7、8、7在其各自的中点附近通过枢转销9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这些第一支杆元件7相互平行延伸,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附近通过各自的横向板10连接。
66.每个第一支杆元件7靠近其下部的一端在使用中通过第一枢轴11可枢转地安装至前部框架元件2。
67.同样地,第二支杆元件8靠近其下部的一端在使用中通过第二枢轴12可枢转地安装至后部框架元件3。
68.第一支杆元件7在其各自的上端附近分别与形成在后部框架元件3中的相应长形竖向槽13接合,而第二支杆元件8的上端与形成在前部框架元件2中的相应长形竖向槽14接合。在每种情形下,支杆元件7、8、7各自的上端都被约束为沿着相应的槽13、14上下移动。
69.因此,如在图5a和图5b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图1和图5a的闭合构型中,剪叉式
机构6的支杆元件7、8、7都几乎竖向排列在现在相邻的前部2和后部3框架元件之间。第二支杆元件8的上端位于竖向槽14的上端附近,而第一支杆元件7的上端位于竖向槽13的上端附近(尽管在图5a的视图中,它隐藏在第一支杆元件7本身的后面)。
70.然而,在图2和图5b的打开构型中,支杆元件7、8、7斜向延伸,将前部2和后部3框架元件间隔得很远。第二支杆元件8的上端现在位于竖向槽14的下端,第一支杆元件的上端位于竖向槽13的下端。
71.鉴于支杆元件7、8、7各自的下端通过各自的枢轴11、12与框架元件2、3的枢转连接,并且支杆元件7、8、7在它们各自的中点附近通过枢轴销9枢转连接在一起,剪叉式机构6的打开和闭合在前部框架元件2的平面与后部框架元件3的平面始终保持平行的情况下发生。
72.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安装装置1的前部和后部视图。在这些视图中,可以更清楚地分辨出前部和后部框架元件2、3中各自的开孔4、5的位置。
73.从上方示出安装装置1的图6a和图6b再次示出了前部2和后部3的框架元件在闭合构型中是如何紧密相邻的,而在打开构型中又是如何间隔开来的,通过剪叉式机构6保持就位。
74.图6b还示出了作为闩锁机构的一部分的、用于选择性地将安装装置1保持在闭合构型的第一闩锁元件15。第一闩锁元件15位于后部框架元件3的面向前部框架元件2的表面。相反,第二闩锁元件16位于前部框架元件2的面向后部框架元件3的表面,这样,闩锁元件15、16将在安装装置1的闭合构型中接触。(在图6b中,在前部框架元件2的结构元件之间,刚好可以看到第二闩锁元件16的部分)。
75.现在转向图7和图8(图8是图7部分的展开图),从安装装置稍上方和右侧的视角,可以看到其机构的进一步细节,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最具特色的细节。(注:在这些图中,一些部件已被拆除或部分拆卸,以便更清楚地示出这些特殊细节)。
76.安装装置1显示为打开构型,在图7的左边,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剪叉式机构6。第二支杆元件8是可见的,通过第二枢轴12可枢转地安装至后部框架元件3,延伸成与竖向成一定角度,并与第一支杆元件7中的一个接触,在那里它们通过枢转销9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第二支杆元件8的上端隐藏在前部框架元件2的一部分后面。
77.其中一个第一支杆元件7也是可见的,从其上端与细长的竖向槽13接合处向下成角度延伸(因为这是打开构型,第一支杆元件7位于槽13的下端)。另一个第一支杆元件7被前部框架元件2的部分所隐藏,但在两个第一支杆元件7的各自上端之间延伸的横向板10是可见的。
78.同样在图7中,可以再次看到第一闩锁元件15,大致位于后部框架元件3的表面中央,朝向前部框架元件取向。
79.在图7的右边和图8中,可以看到各自的剪叉式机构6的第二支杆元件8,从第二枢轴12向上成角度延伸,但两个第一支杆元件7被省略了,以便更好地示出进一步的细节。
80.螺纹销或杆17水平地穿过该剪叉式机构6的两个竖向槽13。每个第一支杆元件7都可枢转地安装至螺纹销17,位于竖向槽13的外侧,并邻近螺纹销17的一端。
81.本实施例的剪叉式机构6的运动是由拉簧18驱动的。拉簧18在图7和图8中示出为悬置在螺纹销17的中心位置。然而,在使用中,拉簧18的下端将被钩挂至下螺纹销杆19,该
螺纹销杆平行于第一螺纹销17延伸,但被固定至后部框架元件3。一系列的开孔20提供了容纳下螺纹销19的可选位置,距离螺纹销17更远。
82.当拉簧18一端连接至螺纹销17而另一端连接至下螺纹销19时,它显然处于张紧状态,促使螺纹销17、19朝向彼此移动。当安装装置1和剪叉式机构6如图所示处于打开构型时,螺纹销17位于细长竖向槽13的下端,使弹簧18的张力最小化,但在闭合构型,螺纹销17(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支杆元件7的上端)将邻近竖向槽13的上端,从而伸展弹簧18并使其处于更大的张力之下。如果下螺纹销19被安置在其他开孔20中的一个,弹簧18的拉伸和张力就会大得多。
83.因此,拉簧18促使螺纹销17(以及第一支杆元件7的上端)向下,将剪叉式机构6(以及整个安装装置1)偏压向打开构型。因此,当在闭合构型,前部和后部框架元件2、3相互解锁时(详见下文),安装装置1会自动移动向打开构型。
84.然而,这有可能发生得太快或用力太大,有可能损坏安装装置1、损坏将其固定在墙壁或其他支撑物的固定元件、损坏安装在上面的扁平显示屏,或者损坏安装装置1与扁平显示屏之间的固定元件。剧烈的能量或突然的运动甚至可能导致刚刚解锁安装装置1的操作员受伤。已经发现使用较弱的拉簧18来降低所施加的力不能令人满意。
85.因此,剪叉式机构也安装了运动阻尼单元21。(注:在图7和图8中,为了清楚起见,这也示出为没有完全接合)。
86.运动阻尼单元21的基本结构如图9所示。细长的圆柱形直杆22被同轴地接到中空圆柱体23的圆柱形腔体内,直杆22在腔体内紧配合。因此,如果杆22进一步移入圆柱体23的腔体,这种运动将被阻止,部分是借助摩擦,部分是借助杆22对腔体中的气体的压缩产生促使杆22向外移动的力。如果杆22允许任何压缩气体从腔体中逸出,这将不得不通过杆22和腔体之间的非常小的间隙;同样,杆22的向内/向下运动被阻止。
87.如图8所示,运动阻尼单元21的圆柱体23被固定至后部框架元件3,靠近拉簧18。在图8所示的特定例子中,在杆22的上端设有盖24,远离圆柱体23。当拉簧18被连接起来时,剪叉式机构6处于闭合构型,并且螺纹销17位于竖向槽13的上端,这个盖24将正好匹配在螺纹销17的下方。因此,当拉簧18被允许向下拉动螺纹销17(以及所连接的第一支杆元件7的上端)时,这将促使杆22进入圆柱体23的腔体内。
88.因此,运动阻尼单元21阻止螺纹销17和第一支杆元件7的上端向下运动,从而阻止剪叉式机构6和安装装置1作为一个整体从闭合构型向打开构型运动,使这种运动更加平稳和可控。通过拉簧18和运动阻尼单元21的适当平衡,安装装置1进入打开构型的运动可以被调整到所需的速度,避免了上述的猛烈动作和冲击以及潜在的损坏。
89.图10a和图10b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一和第二闩锁元件15、16。位于前部框架元件2的第二闩锁元件16包括向外的突起,其顶端附近具有在使用时向下延伸的导销25。位于后部框架元件3的第一闩锁元件15包括水平的、使用中的平板,在其上表面形成一系列的导轨26、28、29。闩锁元件15、16是这样排列的,当前部2和后部3框架元件接近时,进入安装装置1的闭合构型,第二闩锁元件16的导销25进入并沿着第一闩锁元件15的导轨26、28、29移动。
90.导销25首先进入宽的入口导轨26。入口导轨26向内变窄,且导销25与限定在导轨26、28、29之间的导向体27的第一斜面接触。这将引导该导销25围绕导向体27到达入口导轨26的内端,在那里它与在导向体27的内侧上大致横向延伸的接合导轨28汇合。随着框架元
件2、3以及因此闩锁元件15、16被推到一起,导销25被引导进入接合导轨28的内表面的第一凹陷。
91.当用户随后停止将框架元件2、3推到一起时,由拉簧18产生的偏压现在将框架元件2、3和闩锁元件15、16推开,并且导销25向外移动。然而,由于接合导轨28的轮廓,这导致导销25接触到导向体27反面的第二斜面,阻止其向外移动,而是将其引导到导向体27内侧的保持凹陷中,并将其保留在其中。因此,闩锁元件15、16和框架元件2、3在闭合构型被锁在一起。
92.为了打开这个闩锁机构,用户再次将框架元件2、3推在一起。导销25因此从导向体27的保持其的保持凹陷中向内移动。然而,由于保持凹陷沿导向体27的位置,这使得导销25移动到接合导轨28的内侧的、与第一凹陷横向分离的第二凹陷中。这个第二凹陷的位置是这样的:当用户停止将框架元件2、3推到一起,并且拉簧18可以再次将它们相互推开时,导销25现在与绕过导向体27的释放导轨29对齐,而不是返回到其中的保持凹陷。释放导轨29将导销25向外导向至释放导轨29在其口部与入口导轨26相交的点,且导销25不再受导轨26、28、29的约束。闩锁机构因此被释放,并且安装装置1在拉簧18提供的偏压下,在运动阻尼单元21的控制作用下,可以自由地移动到打开构型。
93.因此,用户可以简单地打开“闭合”的安装装置1,对前部框架元件2(或安装在其上的扁平显示屏)施加短暂的压力,释放闩锁机构,然后安装装置将顺利地打开,允许接近扁平显示屏的后部,以便可以将其拆除进行维修或更换。然后,安装装置1可以简单地重新闭合,通过促使其关闭,抵抗其打开的偏压,直到闩锁机构重新接合,然后安装装置1将保持“闭合”,直到闩锁机构再次被操作。
94.当安装装置1在视频墙阵列中保持扁平显示屏时,或者当它在结构中的凹陷内保持扁平显示屏时,这种布置同样有效。安装装置1的结构相对简单,使其经济可靠,并应避免现有系统的缺点,如过于突然、快速和不受控制的运动,可能有损坏和伤害的风险。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