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数据抛转方法与流程

2022-08-13 20:13: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数据抛转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系统集成中的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数据抛转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企业中,由于开发时间或开发部门的不同,往往有多个异构的、运行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简称“plm系统”)、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称“erp系统”),同时运行,这些plm系统与erp系统的数据源彼此独立、相互封闭,使得数据难以在系统之间交流、共享和融合,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信息交互的需求日益强烈,急切需要对已有的plm产品生命周期信息、以及erp管理信息进行整合,联通信息孤岛,共享信息。
3.数据集成是通过应用间的数据交换从而达到集成,主要解决数据的分布性和异构性的问题,其前提是被集成应用必须公开数据结构,即必须公开表结构,表间关系,编码的含义等。
4.目前各企业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形态各异,如通过xml信息传递数据,通过html传递数据,通过中间表传递数据等等。
5.但是目前在plm产品信息系统、以及erp管理系统数据集成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xml、html只能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无法实现增量集成的方式集成数据;采用中间表传递数据,因为中间表记载的数据量较大,会造成数据冗余,当集成数据量大时,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或数据延迟;(2)如集成数据量过大,会影响集成效率,造成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等现象;(3)系统层面上会造成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数据抛转方法。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数据抛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数据集成方式;所述数据为plm系统中的产品数据,包括物料编码、物料名称、物料状态、仓码、工时、资料有效码、供应商料号编码、供应商id、bom信息、bom修改单位等;所述物料状态包括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当前状态是指物料当前的状态,目标状态是指物料通过流程审核之后的状态;当前状态包括:试产发布、量产发布、工作、审核、作废、返工等状态;目标状态包括:试产发布、量产发布、工作、审核、作废、返工等状态;所述集成方式是指上游的plm数据如何有效正确的传递到下游的erp系统;
根据产品数据中的顶层物料目标状态判断该产品所处的状态,若物料目标状态为试产发布,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若顶层物料目标状态为量产发布,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bom管理采用树状结构管理,包括顶层、二层、三层、
……
、n层,以电脑产品为例:顶层为电脑,二层为:显示器、键盘、鼠标、电源线,三层为显像管、屏幕、显示主板等;顶层物料目标状态是指bom中树状结构处于顶层的物料名称的目标状态。
8.进一步的,定义数据集成方式的步骤中,还包括根据产品数据中的bom修改单位判断产品所处的阶段,所述bom修改单位包括研发单位、制造单位;若bom修改单位为研发单位,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若bom修改单位为制造单位,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
9.若只采用增量集成方式,在量试阶段,产品数据变化较大,每一次数据集成之前都需要做数据比对,会影响系统的效率,会导致系统运行变慢、耗费较多的资源,而且还不能减少数据集成的量;若只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在量试阶段,bom数据较大,每一次都全量集成,则需要集成的数据量会非常大,影响集成效率。
10.本发明通过定义数据集成的方式,根据产品的目标状态、和/或bom修改单位来确定每一个产品是采用全量集成还是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集成的效率,减少数据比对量,减少系统资源的消耗。
11.s2:plm系统创建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1)集成时对于首次集成的数据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第一次集成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将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同时plm系统建立第一个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2)集成时对于非首次集成的数据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在后续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的步骤中,对于量产阶段的产品,每一次集成erp后,plm都将plm中当前的产品信息建立快照,创建最近一次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此快照为记录最近一次同步erp的产品信息;通过创建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的方式,减少了erp资源的消耗,而且,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存放在plm系统中,数据比对不需要跨系统,提升了plm系统最新产品数据与erp系统中的产品数据(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比对结果的比对效率,从而防止了系统层面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
12.s3:根据步骤s1确定的数据集成方式将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对于数据集成方式为增量集成的方式的产品,采用changelist信息抛转的方法将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changelist是指当前plm系统中最新产品数据与erp系统中的产品数据(baseline
产品信息快照数据)比对结果;changelist显示详细的产品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删除、替换三种类型的产品数据的变化;changelist信息抛转方式,通过设置标识的方法来定义三种不同的数据变更类型:新增: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1,表示需要新增一个bom;删除: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2,表示需要删除一个bom;替换:传递父料号、子料号、替代料号以及flag=3表示需要将这个bom中的子料替换成新的替代料号。
13.进一步的,包括如下子步骤:s31,生成产品信息比对的指令的步骤:plm系统将当前需要发布到erp的产品数据在plm系统中经过流程审核通过后,plm系统生成产品信息比对的指令;s32,生成changelist的步骤;plm系统根据产品信息比对的指令,将当前需要集成到erp系统的产品数据与该产品数据在plm系统中最新一次创建的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进行比对,给出详细的产品数据比对结果,生成changelist;进一步的,s32生成changelist的步骤还包括如下子步骤:s321:基于plm系统上一次plm系统产品数据成功集成到epr系统的数据,在plm系统中建立baseline;s322:在本次集成数据之前,取当前最新的数据结构与上一次最新创建的baseline数据进行比对,产生changelist信息。
14.plm系统读取changelist,并解析,将解析的结果传递给erp,erp根据解析的结果对相应的产品信息做出变更;解析的结果包括:新增: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1,表示需要新增一个bom;删除: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2,表示需要删除一个bom;替换:传递父料号、子料号、替代料号以及flag=3表示需要将这个bom中的子料替换成新的替代料号。
15.通过changelist抛转的方法,减少了集成的数据量,提高了数据集成的效率,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消耗,从而防止了系统层面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定义数据集成的方式,根据产品的目标状态、和/或bom修改单位来确定每一个产品是采用全量集成还是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相对于xml、html方式来说,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集成的效率,减少数据比对量,减少系统资源的消耗。
17.另一方面,通过创建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的方式,减少了erp资源的消耗,而且,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存放在plm系统中,数据比对不需要跨系统,提升了plm系统最新产品数据与erp系统中的产品数据(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比对结果的比对效率,从而防止了系统层面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
18.第三,本发明通过changelist抛转的方法,相对于中间表传递数据来说,不仅减少
了数据冗余,还减少了集成的数据量,提高了数据集成的效率,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消耗,从而能防止了系统层面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数据抛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数据集成方式;数据为plm系统中的产品数据,包括物料编码、物料名称、物料状态、仓码、工时、资料有效码、供应商料号编码、供应商id、bom信息、bom修改单位等;物料状态包括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当前状态是指物料当前的状态,目标状态是指物料通过流程审核之后的状态;当前状态包括:试产发布、量产发布、工作、审核、作废、返工等状态;目标状态包括:试产发布、量产发布、工作、审核、作废、返工等状态;集成方式是指上游的plm数据如何有效正确的传递到下游的erp系统;根据产品数据中的顶层物料目标状态判断该产品所处的状态,若物料目标状态为试产发布,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若顶层物料目标状态为量产发布,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bom管理采用树状结构管理,包括顶层、二层、三层、
……
、n层,以电脑产品为例:顶层为电脑,二层为:显示器、键盘、鼠标、电源线,三层为显像管、屏幕、显示主板等;顶层物料目标状态是指bom中树状结构处于顶层的物料名称的目标状态。
22.具体实施时,定义数据集成方式的步骤中,还包括根据产品数据中的bom修改单位判断产品所处的阶段,bom修改单位包括研发单位、制造单位;若bom修改单位为研发单位,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若bom修改单位为制造单位,则对于该产品当前阶段的数据,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
23.若只采用增量集成方式,在量试阶段,产品数据变化较大,每一次数据集成之前都需要做数据比对,会影响系统的效率,会导致系统运行变慢、耗费较多的资源,而且还不能减少数据集成的量;若只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在量试阶段,bom数据较大,每一次都全量集成,则需要集成的数据量会非常大,影响集成效率。
24.本发明通过定义数据集成的方式,根据产品的目标状态、和/或bom修改单位来确
定每一个产品是采用全量集成还是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集成的效率,减少数据比对量,减少系统资源的消耗。
25.s2:plm系统创建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1)集成时对于首次集成的数据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第一次集成采用全量集成的方式,将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同时plm系统建立第一个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2)集成时对于非首次集成的数据采用增量集成的方式;在后续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的步骤中,对于量产阶段的产品,每一次集成erp后,plm都将plm中当前的产品信息建立快照,创建最近一次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此快照为记录最近一次同步erp的产品信息;通过创建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的方式,减少了erp资源的消耗,而且,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存放在plm系统中,数据比对不需要跨系统,提升了plm系统最新产品数据与erp系统中的产品数据(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比对结果的比对效率,从而防止了系统层面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
26.s3:根据步骤s1确定的数据集成方式将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对于数据集成方式为增量集成的方式的产品,采用changelist信息抛转的方法将plm系统中的产品信息集成到erp系统中;changelist是指当前plm系统中最新产品数据与erp系统中的产品数据(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数据)比对结果;changelist显示详细的产品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删除、替换三种类型的产品数据的变化;changelist信息抛转方式,通过设置标识的方法来定义三种不同的数据变更类型:新增: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1,表示需要新增一个bom;删除: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2,表示需要删除一个bom;替换:传递父料号、子料号、替代料号以及flag=3表示需要将这个bom中的子料替换成新的替代料号。
27.具体实施时,包括如下子步骤:s31,生成产品信息比对的指令的步骤:plm系统将当前需要发布到erp的产品数据在plm系统中经过流程审核通过后,plm系统生成产品信息比对的指令;s32,生成changelist的步骤;plm系统根据产品信息比对的指令,将当前需要集成到erp系统的产品数据与该产品数据在plm系统中最新一次创建的baseline产品信息快照进行比对,给出详细的产品数据比对结果,生成changelist;具体实施时,s32生成changelist的步骤还包括如下子步骤:s321:基于plm系统上一次plm系统产品数据成功集成到epr系统的数据,在plm系统中建立baseline;s322:在本次集成数据之前,取当前最新的数据结构与上一次最新创建的baseline数据进行比对,产生changelist信息。
28.plm系统读取changelist,并解析,将解析的结果传递给erp,erp根据解析的结果
对相应的产品信息做出变更;解析的结果包括:新增: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1,表示需要新增一个bom;删除:传递父料号、子料号以及flag=2,表示需要删除一个bom;替换:传递父料号、子料号、替代料号以及flag=3表示需要将这个bom中的子料替换成新的替代料号。
29.通过changelist抛转的方法,减少了集成的数据量,提高了数据集成的效率,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消耗,从而防止了系统层面集成流程卡死而造成集成中断,数据丢失或数据集成延迟。
30.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