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2022-08-13 18:17: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血液检验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检测是医院最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可以通过对人体血液的检测分析,进而可以对人体贫血、胆固醇、糖尿病、肾功能、肝功能以及一些血液疾病等情况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人体的健康情况进行判断,有效对未确定的病情作出筛查。
3.一般血液检测需要进行多个项目测试,相对应的需要多个检测试管,然而,通常情况下,检测试管放置于试管存放处,在使用检测试管时,检测人员通过自行从试管存放处内拿取试管,为了方便拿取,试管存放处通常为非封闭的开放状态,导致检测试管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并且当受检人员较多时,检测人员需要频繁往返试管存放处拿取检测试管,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些检测试管自动分发装置,但是现有的试管自动分发装置主要以改变分发装置的储存功能为主,通过增大存储空间,减少检测人员去往试管储存处所消耗的时间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仍然不能有效解决试管长时间暴露在外受到污染的问题;并且,当分发装置上存储的检测试管取用后,仍需要人工进行补充,导致无法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5.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试管分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试管分发装置,以实现随取随用,通过及时对取用后区域补充检测试管,减少检测试管在外暴露的时间,减少试管受污染的可能,同时本发明的检测试管分发装置,能够实现至少两位检测人员同时使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空间。
7.本发明的检测试管分发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包括:
9.试管储存机构,其出料端设置有排料组件,所述排料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试管储存机构内存放的检测试管的排出情况;且所述排料组件包括转动模块、以及所述转动模块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模块上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导料板,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料板之间形成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用于供检验试管排出;
10.试管放置机构,包括支撑柱、以及所述支撑柱上端可转动设置的试管放置模块;所述试管放置模块上开设有多个试管放置槽,且每个所述试管放置槽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感应与其对应的所述试管放置槽内是否放置有检测试管;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沿竖直方向发射出信号;
11.导向机构,其进料端与所述排料组件的出料端连通,且其出料端与所述试管放置机构的进料端连通,用于将所述试管储存机构排出的试管以竖直状态导入至所述试管放置槽内进行放置;所述导向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位于其正下方所述试管放置槽内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所发出的信号;
12.控制模块,与所述排料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压力传感模块电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14.导向滑槽,从其进料端至其出料端具有多级坡度且坡度逐渐增大,所述导向滑槽的出料端的坡度为90
°
,使试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由导向滑槽导入至所述试管放置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槽的出料端底部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16.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模块,且两个所述夹持模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由所述导向滑槽排出的试管的夹持面;
17.至少一个伸缩模块,与任一所述夹持模块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模块相向或反向移动。
1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试管放置槽内均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与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沿竖直方向发射出信号。
1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槽的出料端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位于其正下方所述试管放置槽内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所发出的信号。
2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
21.缓冲垫,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的槽壁及底部上,用于防止试管在导向滑槽内输送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
22.第一振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的进料端底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滑槽上下振动,使得试管能够顺利由所述导向滑槽的进料端滑至其出料端。
23.进一步地,试管储存机构所述试管储存机构包括:
24.试管存放箱,用于放置检测试管;
25.若干个第一导向板,等间隔且倾斜设置于所述试管存放箱内;
26.若干个第二导向板,等间隔且分别倾斜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板下方;
27.若干个第二振动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底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板上下振动,使得试管能够顺利由所述试管存放箱的进料端滑至其出料端。
28.进一步地,所述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端与所述排料组件的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导向机构的进料端连通,用于将所述试管储存机构排出的试管逐一导入至所述导向机构内。
2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30.输送带,其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条,用于避免试管在输送过程中,位置发生
偏移;
31.第三驱动组件,与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输送带开始或停止输送。
3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本发明的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包括试管储存机构、试管放置机构、导向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本发明的试管储存机构用于放置待补充使用的检测试管,为了避免在不需要进行试管补充时,试管储存机构内的试管意外由其出料端掉落,本发明在试管储存机构的出料口设置排料组件,排料组件包括转动模块、以及转动模块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转动模块上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导料板,且每两个相邻的导料板之间形成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用于供检验试管排出。
34.本发明的排料组件在静止状态时,转动模块上的导料板会与试管储存机构的出料口之间形成半封闭或封闭的区域,进而能够阻止试管储存机构内的试管意外掉落;当需要往试管放置机构上补充试管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模块转动,从而与转动模块上的导料板与试管储存机构的出料口之间发生位移,破坏了之前形成的半封闭或封闭的区域,进而使得位于两个相邻导料板之间的试管随着转动模块的转动,脱离上述试管储存机构的出料口,进而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将试管储存机构内的试管进行排出。
35.本发明的试管放置模块上设置有多个试管放置槽,试管放置槽用于放置部分检测试管,使得放置的试管量能够供应短时间内的需求,同时又不会放置太多检测试管,进而避免了试管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而导致受污染的情况发生。
36.本发明的导向机构设置于上述试管储存机构与上述试管放置机构之间,且进料端与排料组件的出料端连通,且其出料端与试管放置机构的进料端连通,当需要对试管放置槽内空位进行试管补充时,将试管储存机构中的试管排出后进入导向机构中,从而将试管储存机构排出的试管以竖直状态导入至试管放置槽内进行放置,进而实现自动对空置的试管放置槽进行试管补充。同时本发明的试管放置模块可转动设置,能够用于两个相邻工位的检测人员同时对试管放置模块上的试管进行取用,从而实现至少两位检测人员同时使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空间。
37.为了能够实现自动对使用过的空位进行试管补充,本发明还在每个试管放置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并且在导向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压力传感模块能够感应到试管放置槽内是否放置有试管,当检测到试管放置槽内没有试管时,也就是检测到空置试管放置槽时,控制模块会控制该试管放置槽内相应设置的信号发射模块发出信号,且当该空置试管放置槽转动至导向机构正下方时,信号发射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此时,信号接收模块能够接收位于其正下方试管放置槽内的信号发射模块所发出的信号,接收到信号的同时,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从而使空置试管放置槽停留在导向机构正下方,同时,控制模块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开始工作,从而驱动转动模块转动,使试管由试管储存机构的出料口排出,然后进入导向机构内并竖直状态排出后导入至空置试管放置槽,导入至试管放置槽内后,被压力传感模块所感应到放置有试管后,控制模块会控制信号发射模块停止发射信号,当信号接收模块不能接受到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组件继续工作,直至信号接收模块下一次接受到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通过如此重复运行,进而实现精
准对空置的试管放置槽进行试管补充。
38.本发明的检测试管分发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及时对取用后区域补充检测试管,进而减少检测试管在外暴露的时间,减少试管受污染的可能,同时本发明的检测试管分发装置,能够实现至少两位检测人员同时使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40.图2为本发明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4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4.实施例1
4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本实施例的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包括试管储存机构1、试管放置机构2、导向机构3以及控制模块4。
46.本实施例的试管储存机构1用于放置待补充使用的检测试管,为了避免在不需要进行试管补充时,试管储存机构1内的试管意外由其出料端掉落,本实施例在试管储存机构1的出料口设置排料组件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排料组件5包括转动模块51、以及转动模块51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52;转动模块51上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导料板53,且每两个相邻的导料板53之间形成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用于供检验试管排出。
47.本实施例的排料组件5在静止状态时,转动模块51上的导料板53会与试管储存机构1的出料口之间形成半封闭或封闭的区域,进而能够阻止试管储存机构1内的试管意外掉落;当需要往试管放置机构2上补充试管时,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第一驱动组件52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驱动组件52带动转动模块51转动,从而与转动模块51上的导料板53与试管储存机构1的出料口之间发生位移,破坏了之前形成的半封闭或封闭的区域,进而使得位于两个相邻导料板53之间的试管随着转动模块51的转动,脱离上述试管储存机构1的出料口,进而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将试管储存机构1内的试管进行排出。
4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限制转动模块51的具体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在第一驱动组件52的传动作用下,随之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圆柱状的转动模块,如图1和图2所示。
49.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限制第一驱动组件52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带动转动模块51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采用的第一驱动组件52包括第一转动轴体521以及与控制模块4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522,第一转动轴体521与转动模块51同轴且固定设置,第一驱动电机522与第一转动轴体521传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22带动第一转动轴体521转动,第一转动轴体521再带动转动模块51转动。
50.本实施例的试管放置机构2包括试管放置模块22以及支撑柱21,试管放置模块22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柱21上端,且试管放置模块22上设置有多个试管放置槽221,试管放置
槽221用于放置部分检测试管,使得放置的试管量能够供应短时间内的需求,同时又不会放置太多检测试管,进而避免了试管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而导致受污染的情况发生。同时本发明的试管放置模块22可转动设置,能够用于两个相邻工位的检测人员同时对试管放置模块22上的试管进行取用,从而实现至少两位检测人员同时使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空间。
51.本实施例的导向机构3设置于上述试管储存机构1与上述试管放置机构2之间,且进料端与排料组件5的出料端连通,且其出料端与试管放置机构2的进料端连通,当需要对试管放置槽221内空位进行试管补充时,将试管储存机构1中的试管排出后进入导向机构3中,从而将试管储存机构1排出的试管以竖直状态导入至试管放置槽221内进行放置,进而实现自动对空置的试管放置槽221进行试管补充。
52.为了能够实现自动对于使用过的空置试管放置槽221进行试管补充,本实施例的试管放置模块22还传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二驱动组件23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驱动试管放置模块22绕试管放置模块22自身的轴线转动即可,从而使得每个试管放置槽221均能够在试管放置模块22的转动下,位于导向机构3的出料端正下方,进而能够实现通过导向机构3下端的出料端对空置试管放置槽221进行试管补充。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采用的第二驱动组件23包括主动齿轮231、从动齿轮232以及第二驱动电机233,第二驱动电机233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31传动连接,且主动齿轮231与从动齿轮232啮合连接,从动齿轮232水平套设于支撑柱21上,且与试管放置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53.为了能够实现自动对使用过的空位进行试管补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在每个试管放置槽221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模块222和信号发射模块223,并且在导向机构3的出料端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31。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传感模块222能够感应到试管放置槽221内是否放置有试管,当检测到试管放置槽221内没有试管时,也就是检测到空置试管放置槽221时,控制模块4会控制该试管放置槽221内相应设置的信号发射模块223发出信号,且当该空置试管放置槽221转动至导向机构3正下方时,信号发射模块223与信号接收模块31位于同一轴线上,此时,信号接收模块31能够接收位于其正下方试管放置槽221内的信号发射模块223所发出的信号,接收到信号的同时,控制模块4会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3停止工作,从而使空置试管放置槽221停留在导向机构3正下方,同时,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驱动组件52开始工作,从而驱动转动模块51转动,使试管由试管储存机构1的出料口排出,然后进入导向机构3内并竖直状态排出后导入至空置试管放置槽221,导入至试管放置槽221内后,被压力传感模块222所感应到放置有试管后,控制模块4会控制信号发射模块223停止发射信号,当信号接收模块31不能接受到信号发射模块223发出的信号时,控制模块4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3继续工作,直至信号接收模块31下一次接受到信号发射模块223发出的信号,通过如此重复运行,进而实现精准对空置的试管放置槽221进行试管补充。
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限定信号发射模块223发出信号的具体形式,该信号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式的,只要能够使得该空置试管放置槽221转动至导向机构3的出料端时,所发出的信号能够被导向机构3出料端的信号接收模块31接收到即可。
55.实施例2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57.为了确保试管在导向机构3内能够顺利的由其进料口传递至导向机构3出料口后
以竖直状态排出,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滑槽32,本实施例的导向滑槽32从其进料端至其出料端具有多级坡度且坡度逐渐增大,并且导向滑槽32的出料端的坡度为90
°
,进而使试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由导向滑槽32以竖直状态排出并导入至试管放置槽221内。本实施例的信号接收模块31设置于导向滑槽32的出料端。
58.实施例3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60.为了避免试管意外由试管储存机构1内排出后由导向机构3导入至不需要补充试管的位置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导向滑槽32的出料端底部设置有夹持组件33,夹持组件3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模块331,实施例的两个夹持模块331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由导向滑槽32排出的试管的夹持面,并且通常情况下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均不大于试管的直径,从而能够阻止导向滑槽32内试管的意外排出。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为了能够保证正常试管补充作用,本实施例的夹持模块331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模块332,使至少一个伸缩模块332与任一夹持模块331固定连接,且与控制模块4电性连接,当信号接收模块31接受到信号发射模块223发出的信号时,控制模块4控制伸缩模块332带动任一夹持模块331向两个夹持模块331的反向移动,进而使试管能够由两个夹持模块331之间排出至空置试管放置槽221内。
61.实施例4
6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63.为了避免试管在导向滑槽32内输送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导向滑槽32的槽壁及底部上均设置有缓冲垫。
64.实施例5
6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66.为了进一步地使得试管能够顺利由导向滑槽32的进料端滑至其出料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导向滑槽32的进料端底部设置有与控制模块4电性连接的第一振动模块34,通过控制模块4驱动导向滑槽32上下振动,进而使得试管能够顺利由导向滑槽32的进料端滑至其出料端。
67.实施例6
6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69.为了能够使得试管能够顺利由试管存放箱的进料端滑至其出料端,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试管储存机构1包括试管存放箱11、若干个第一导向板12、若干个第二导向板13以及若干个第二振动模块14。
70.本实施例的试管存放箱11用于放置检测试管,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水平放置的方式将待使用的检测试管均由试管存放箱11的进料端放置于试管存放箱11内。
71.本实施例的若干个第一导向板12等间隔且倾斜设置于试管存放箱11内,若干个第二导向板13等间隔且分别倾斜设置于相应的第一导向板12下方,且第二导向板13的进料端,位于与其相邻第一导向板12的出料端的正下方,若干个第二振动模块14,分别设置于第一导向板12和/或第二导向板13的底端,用于驱动第一导向板12和/或第二导向板13上下振动,使得试管能够顺利由试管存放箱11的进料端滑至其出料端。
7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第一导向板12和第二导向板13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振动模块14。
73.实施例7
7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试管自动分发装置。
75.为了能够将试管储存机构1排出的试管逐一导入至导向机构3内,本实施例在以上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设置有输送机构6,输送机构6的进料端与排料组件5的出料端连通,且输送机构6的出料端与导向机构3的进料端连通。
7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制输送机构6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将试管储存机构1排出的试管逐一导入至导向机构3内即可。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采用的输送机构6包括输送带61和与控制模块4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62,且本实施例的输送带61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条63,从而使得试管落在两个相邻的防滑条63之间,从而能够避免试管在输送过程中,试管的位置发生偏移,同时能够保证试管储存机构1排出的试管逐一导入至导向机构3内。
77.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制第三驱动组件62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驱动输送带61开始或停止输送即可。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采用的第三驱动组件6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转动轴体621,以及两个第三驱动电机622。两个第二转动轴体621沿其周向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卡槽,且输送带61上设置有多个与卡槽相匹配的卡齿,输送带61套设置于第二转动轴体621上,且通过卡齿套设与第二转动轴体621上的卡槽啮合连接。第三驱动电机622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轴体62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体621带动输送带61转动。
78.显然,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