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与流程

2022-08-13 17:40: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现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虾类,是我国特种淡水养殖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之一,养殖面积和产量位列我国淡水甲壳类养殖品种首位。江苏是我国小龙虾主产区之一,更是全国小龙虾第一大消费市场,2021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315.33万亩,产量29.74万吨。此外,加工规模持续扩展,餐饮市场异常火爆,呈现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小龙虾已成为我省水产养殖主导品种之一,小龙虾养殖已成为我省重要抓手,为推进农(渔)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3.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称澳洲淡水小龙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长尾亚科,拟河虾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食性广、生长快、营养丰富、养殖效益高的淡水虾类。20世纪90年初初引入我国后,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产业不断向外延伸,形成了一个包括种苗生产、成品虾养殖、饲料生产、药物肥料供应和捕捞运输等在内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的富民特色产业。
4.稻田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标准生产,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为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稻一虾”、“一稻两虾”、“一稻三虾”等技术模式,但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在第二茬养殖中,受制于不耐高温习性,产量往往较低,且技术要求高,可操作性不强,推广规模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研究了红螯螯虾的特点,发现,红螯螯虾气温适应性广,生存温度在3℃-37℃,耐低氧,耐运输,当年可上市,价格高,可替代小龙虾第二茬夏季的养殖,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
6.为了实现以上技术构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步骤包括:1)田间工程、2)第一茬克氏原螯虾养殖、3)水稻种植、4)第二茬红螯螯虾养殖;
7.所述步骤1)田间工程中:
8.稻田的外围挖沟,得到沟和用于栽种水稻的大田;
9.所述步骤2)克氏原螯养殖中:
10.2.1)稻田消毒
11.稻田改造或水稻收割后带水消毒;
12.2.2)种植水草
13.稻田消毒7d~10d后移栽水草;沟中水草的栽植面积控制在50%
±
5%;大田中栽植水草的行距8m~10m,株距2m~4m,栽植面积控制在30%
±
5%;
14.2.3)苗种质量
15.选择优质苗种;
16.2.4)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
17.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投放规格200只/kg~300只/kg的人工繁育虾苗5000 只/亩~6000只/亩。
18.2.5)饲料与投喂
19.放苗后10天内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36%饲料;后期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32%饲料;
20.日投饲量占存田虾总量的3%~8%;
21.2.6)水质调控
22.常温天气条件下,每7d~10d加水1次;
23.高温季节,3d~5d加水1次,每次加10cm~20cm,加水后使用生物制剂 (em菌制剂)1次;
24.在连续阴雨天、气压低的情况下,开启增氧机,泼洒抗应激产品,增加水中溶氧,调节ph值,保持养殖期间水体溶氧充足,微碱性,透明度在30cm~40cm;
25.2.7)病害防治
26.放苗前清除敌害生物和残留虾;
27.养殖期间定期消毒水体;
28.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维生素c、壳聚糖类免疫增强剂;
29.2.8)捕捞上市
30.根据虾的生长情况捕捞商品虾;
31.所述步骤3)水稻种植
32.3.1)稻种选择
33.选择适应种植地区的抗水稻良种;
34.3.2)插秧时间与方法
35.4月下旬至5月中旬育秧,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移栽;
36.每亩栽插穴数不低于1.2万穴;杂交籼(粳)稻每穴2苗,常规粳稻每穴4 苗~5苗;
37.移栽后2d~3d,露田通气,循环往复2次~3次;
38.3.3)水位控制
39.插秧前根据小龙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
40.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水位控制在3cm~5cm;
41.够苗晒田期,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d~5d;
42.孕穗期,水位控制在20cm~40cm;
43.之后一直保持深水灌溉,或者淹水灌溉;
44.高温期间水位控制15cm~20cm;收获前10d排水干田,待田干后收割水稻;
45.3.4)病虫害防治
46.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进行化学除草;使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施用药剂应保证对虾的安全。
47.3.5)收割
48.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在10月~12月进行适时收获;收割的秸秆留田;
49.所述步骤4)第二茬红螯螯虾养殖;
50.4.1)水草种植
51.第一茬小龙虾捕净清塘消毒7d~10d后,环沟补种水槽,保持水草覆盖率在40%
±
4%;
52.4.2)苗种投放
53.6月中旬,放养苗种规格1.0cm/尾~1.5cm/尾,放养密度4000尾/亩~4500 尾/亩,一次放足;
54.4.3)饵料投喂
55.苗种投放后,前期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2%~35%的适口饲料;养殖中后期粗饲料蛋白含量在30%~32%;
56.每天投喂2次,上午适占投喂日总量的30%,下午投日总量的70%,投喂量以2h~3h内吃完为准;
57.4.4)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同步骤2.6);
58.4.5)捕捞上市
59.9月下旬开始,根据虾的生长情况用捕捞商品虾,最后干塘起捕,11月捕捞结束。
60.本种养方法解决了“一稻两虾”、“一稻三虾”等技术模式中,克氏原螯虾在第二茬养殖中,受制于不耐高温习性,产量往往较低,且技术要求高,可操作性不强,推广规模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61.图1是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平面图(以环形沟为例);
62.图2是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田间工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6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进一步说明如下:
64.一、田间工程
65.1.开挖环沟
66.参考图1和图2,一般开挖“回”型环沟,沟上口宽3m~5m,下口宽1m~ 2m,沟深0.8m~1.2m,坡比1:(1~1.2),沟占比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除开沟部分外,其它部分不得开挖,田间开沟土方用于构筑圩埂,不得外运。稻田内一边留4m~5m宽的机耕便道(不开挖或底部留涵管),便于水稻机械化栽种与收割。
67.2.加固田埂
68.利用开挖环沟的泥土逐层夯实加固、加宽、加高田埂。改造后的田埂坡比为 1:1,埂高出田面1.0m~1.2m,埂面宽2.0m~3.5m。
69.3.进、排水设施
70.进水系统为明渠,有效水位截面不低于0.2m2。进水口用节制闸(阀)控制,进水口为直径为20cm~40cm的pvc管,高于养殖最高水位20cm~30cm,管口套孔径0.18mm(80目)双层长型筛网。排水系统由排水沟和排水口组成,排水沟宽1m~3m,沟底低于田面40cm~
50cm,排水口位于沟底的最低处,与排水沟相通,排水口设置排水管,排水管设置孔径0.425mm(40目)防逃网片。
71.4.防逃设施
72.用硬质塑料薄膜等沿田埂四周围成封闭防逃墙,地面以上高40cm~50cm,下埋10cm~20cm。
73.5.增氧设施
74.按照0.1kw/亩~0.2kw/亩功率安装微孔或推水增氧设施,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75.二、克氏原螯虾养殖
76.1.稻田消毒
77.稻田改造或水稻收割后,加水至田面以上10cm,用生石灰75kg/亩~100kg/ 亩带水消毒。
78.2.种植水草
79.稻田消毒7d~10d后移栽水草,环沟中种植伊乐藻、菹草、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50%左右,大田中移栽伊乐藻、菹草等,保持水草行距8m~10m,株距2m~4m,栽植面积控制在30%左右。
80.3.苗种质量
81.就近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呈青色、有光泽、无伤病虾苗,运输时间不超过2h。
82.4.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
83.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投放规格200只/kg~300只/kg的人工繁育虾苗5000 只/亩~6000只/亩。
84.5.饲料与投喂
85.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放苗后10天内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36%饲料,后期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32%饲料,日投饲量占存田虾总量的3%~8%,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状况和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86.6.水质调控
87.正常天气条件下,每7d~10d加水1次;高温季节,3d~5d加水1次,每次加10cm~20cm,加水后使用生物制剂1次;在连续阴雨天、气压较低的情况下,开启增氧机,泼洒抗应激产品,增加水中溶氧,调节ph值。保持养殖期间水体溶氧充足,微碱性,透明度在30cm~40cm。
88.7.病害防治
89.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放苗前用生石灰化水清除敌害生物和残留虾;养殖期间定期用碘制剂等高效低毒的消毒剂消毒水体;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维生素c、壳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小龙虾免疫力。
90.三、水稻种植
91.1.稻种选择
92.选择适应本地区的茎秆粗壮、分蘖性好、抗逆性强、食味优良的丰产多抗水稻良种。
93.2.插秧时间与方法
94.4月下旬至5月中旬育秧,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移栽。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可采用人工大苗移栽、钵(毯)苗机插方式。每亩栽插穴数不低于1.2万穴。杂交籼(粳)稻每穴2苗,常规粳稻每穴4苗~5苗。移栽后2d~3d,露田通气,循环往复2次~3次。
95.3.水位控制
96.插秧前根据小龙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插秧后,进入与红螯螯虾共作期,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水位控制在3cm~5cm;够苗晒田(水稻移栽后 35d~45d,达到目标苗数的80%~85%时开始晒田),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d~5d。孕穗期水位控制在20cm~40cm;之后一直保持深水灌溉,或者淹水灌溉;高温期间水位控制15cm~20cm;收获前10d排水干田,待田干后即可收割水稻。
97.4.病虫害防治
98.遵循“生态控害、绿色防控”原则。推行种苗处理,减少大田用药;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进行化学除草;安装杀虫灯、使用性诱剂等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施用药剂应保证对虾的安全。
99.5.收割
100.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在10月~12月进行适时收获。收割的秸秆留田,用于小龙虾繁育和成虾养殖使用。
101.四、红螯螯虾养殖
102.1.水草种植
103.上茬小龙虾捕净清塘消毒7d~10d后,环沟补种轮叶黑藻、水花生,保持水草覆盖率在40%左右。
104.2.苗种投放
105.6月中旬,放养规格1.0cm/尾~1.5cm/尾,放养密度4000尾/亩~4500尾/ 亩,一次放足。
106.3.饵料投喂
107.苗种投放后,前期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2%~35%的适口饲料,养殖中后期粗饲料蛋白含量在30%~32%。每天投喂2次,上午适占投喂日总量的30%,下午投日总量的70%,投喂量以2h~3h内吃完为宜。坚持“四定四看”投饵的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和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虾的活动情况)。
108.4.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同小龙虾
109.5.捕捞上市
110.9月下旬开始,根据虾的生长情况用地笼网诱捕商品虾,最后干塘起捕,11 月捕捞结束。
111.经测算,采用本方法在第二茬养殖红螯螯虾,相比于第二茬养殖克氏原螯虾,亩产增加50-80kg,经济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